为什么总是好心办坏事
科技
教育
2024-04-17 02:31
北京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我是为了别人好,但是结果却并不好,尤其是初入职场的朋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有人说,是我情商不够,没有考虑好,但是我确实是想多帮助别人多做些事情。初心好,这没有问题,但结果好,才是真的好呀。所谓情商,就是照顾别人感受,能用同理心把事情办的更圆润,让人感觉更舒服,主要就是情感方面的。所谓鲁莽,就是行动比脑子快,可能慢一点儿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够妥当的,但由于这个习惯出于自己的本能,或者是第一反应做出决定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所以会做出很多不经思考的事情。所以,导致鲁莽的核心是急于行动,而没有考虑清楚做事的步骤和结果的把控。好心办坏事不管是发生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都是个挺难堪的事情。设想一下,如果有个人故意干坏事,那我们作为被害者,还能理所应当地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出去。但在明知道这个人是好心,结果却伤害到自己的情况下,被害者还要承对方的情,连发泄的地方都没有,那不是更难受吗?“好心当成驴肝肺”乍一听好像确实挺冤的,但事实就是,莽撞的善意也是会伤人或者给事情带来不好的结果的。这是有一套训练方法的,具体在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讲到了。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事情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以及处事系统,将这些系统归纳统一,大致可分为两种:系统一,是指用自己的本能和经验,下意识去解决事情的行为;系统二,是需要通过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后,再进行行动。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需要清楚地知道,在面对比如吃什么、看什么电影、约会的时候怎么跟人聊天等比较感性的事情时,用系统一去解决;而大部分需要思考和分析的、协作上的事情,就要用系统二处理。如果能够比较好地运用这两套系统,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鲁莽行事了。有时候,我们能意识到自己是比较冲动的,但暂时控制不好自己,那就建议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叫预先性,第二叫喊停机制。比如,你和你的合作伙伴要开一个可以预见气氛会比较激烈的会,那你可以带着真诚道歉的姿态先招呼,坦诚地告诉对方,“我这人一激动确实容易说话有点儿冲,而且只顾着自己说高兴了没有办法很好地照顾大家的情绪,万一今天我的臭毛病又犯了,还请大家随时打断我,别对我客气”。然后还可以拜托信任的人设计一个关键词或关键举动,当自己又做了类似的事情后,对方说出这个关键词或做出这个关键举动,自己就能迅速明白刚刚做了什么鲁莽的行为。就像我们被催眠的时候,都会提前预设一个清醒物件,一旦在梦境里遇到了这个,就知道马上醒过来。最后,找到自己产生鲁莽行为的共性,再采取手段从根本上解决鲁莽的问题。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鲁莽行为的产生也一样。你需要弄清楚当你鲁莽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可能是情绪激动,可能是急于求成。找到共性之后,就可以分析出自己的行为模式,在哪种情绪、哪种状态下会比较容易产生鲁莽的行为,从而找到方法去解决或者控制这种情绪和状态。在我看来,好心办坏事是做错事的一个借口,甚至有时候会成为一种道德绑架。只要办了坏事,不管是好心还是坏心都不值得被赞扬,甚至不应该被原谅。出发点正确不意味着过程正确。比如,很多人会被家长、亲戚、朋友催婚,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都会觉得烦,但家长、亲戚或者朋友就会觉得“我是好心呀”“为你好,你就算不感谢我,也不应该抱怨我吧”。但实际上,确实“不关他的事”。当我们被强加了别人的意图和是非观,就很容易暴躁。所以,出发点正确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对别人肆意妄为。勇敢是选择,鲁莽是冲动。做事方式失之偏颇,你的付出在别人眼里就只是麻烦;边界过了,你的善意在别人眼里就只是多管闲事。不因鲁莽而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也要警惕那些以好心为名来伤害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