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就是激发善意-上

科技   职场   2024-01-29 07:01   北京  
关注公众号「思模」
持续精进思维模型和认知提升

善意是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西方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管理者想要激发员工善意,最核心的抓手就是给他们终身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换句话说,释放善意就是剔除员工僵硬的固定型思维,培养其成长型思维,我把这种思维称为“美德背后的美德”。大家可以通过这个逻辑去观察、思考世间所有的优良品质,会发现所有美德背后都有一套成熟积极的成长型思维,而所有的恶性价值观背后都潜藏着一种固定型思维,这是善与恶最本质的分界线。

塑造成长型思维
① 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急切地要证明自己,这种思维会成为各种恶性行为背后的支撑。
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可以被度量和被限制的,自己的生活、工作、前景都取决于他人的评价,极为在意他人的认可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因而会时刻观察、对比他人的外在条件,比如车房、职位等。
固定型思维会让一个人变得锱铢必较,不愿意接受任何不如意的状况,并且可能会通过极端的方式去改变不如意的状况。假如一个人做事不讲诚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这是最后一次交互,他想通过非诚信的方式把本次所做事情的利益最大化。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此类不考虑未来、不考虑口碑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在他们眼中,行为本身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即行为不分正义与邪恶,任何能够获得利益的行为(当然是在法律底线之上),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而获得利益这件事,能够刺激他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职场中具有固定型思维的员工其实有很多,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尸位素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因为不喜欢某个人,从而在与他合作时处处作梗,欲看其出丑而后快。任何一家企业、机构中存在这种员工,对集体内部的团结都将会是一种阻碍。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固定型思维的员工就是企业内部的“蚁穴”,管理者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② 成长型思维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的心态永远都是积极正向的,他们不会在意一时一地的得与失,而是更为关注促进自我成长的因素。此外,他们目光长远,能够看到在未知未来中进步的空间和种种可能,并愿意为之奋斗、为之努力。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在他们的心中,自我成长是没有极限的,当前的高度只不过是下一个峰顶的出发点,这就是成长型人格的体现。
成长型思维带来的成长不只是从一座山峰迈向另一座山峰,它还体现在一个人身处低谷中时的不屈不挠。稻盛和夫具备的就是典型的成长型心态。在他眼中,没有所谓的绝对逆境,转换一个角度,就是成长的方向,即逆境的背后就是成长。

③ 终身成长心态
企业能够带给员工的最有价值的事物并不是高福利和工资,而是让他升值,让他具备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样成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反过来说,员工没有成长其实也就意味着企业没有发展,稍微遇到一些风雨可能就会倒闭。
领导力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应该是共同成长的共赢关系,而非剥削关系。我们应当不断释放员工的善意,培养他们的成长型思维和终身成长心态,以员工的能量带动企业发展,以公司的资源支撑员工成长,构建一个双方正向促进的发展循环。

2、突破组织发展的阻碍
① 打破刚性制度
一家企业从创立开始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一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合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公司里的规章制度就会越来越多。公司中一些真正有才干、有能力、有追求的人都选择了离开,原因就在于无处不在的规章制度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和发挥。而那些选择留下、继续忍气吞声的员工,往往都是一些比较平庸,没有突出才能的人。
公司里如此多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条件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很多时候,我们提出一些规则,针对的都是特定案例,最终却演变成因为一些个案而把某项制度强加在了全部员工身上的结果。就像是我们为了防止某一个人偷东西,却把这种怀疑加在了所有人身上,让每一个人都要面对防盗门,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企业的管理者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或者仔细算一笔性价比的账:是让所有人在极其受约束的条件下工作划算,还是通过其他更放松的方式去释放员工的善意,让员工更主动地工作划算。我相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管理者都会选择后一种。

② 陪员工一起成长
在很大程度上,领导力可以理解为与员工的互动能力,而如何让员工信任管理者且发自真心地认可、执行后者制定的战略和目标,就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反过来,想要获得员工的信任,最基础的一个前提就是管理者给予员工信任。如果管理者面对员工时,总是不放心、不授权,而且经常用条条框框的制度来处处掣肘,那么员工的积极性多半会受到打击,甚至会因此失去积极性和上进心。其实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这种不信任无疑会导致他们接触不到真正有价值的生产信息和资料,而这些正是对员工自我成长有意义、有帮助的元素。不信任是如此,过多的刚性制度也是如此。
很多管理者认为只要给员工提供一份合适的薪资、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他们就会死心塌地地为公司奋斗。在我看来,如果这种想法出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公司管理者,那么是正常的,但如果是在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思维盛行的今天,那么就是大错特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已经不一样,同时人才对职业发展的追求和规划也已经不一样。
因此管理的关键就是公司领导者的领导力,保证公司制度不会变得僵硬、刚性,以致束缚员工的行为和善意。与此同时,管理者要做到平衡公司的制度与优秀员工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看到努力奋斗的目标,也要让他们享受到奋斗的成果。

③ 转换人生心态
所谓释放善意,陪员工一起成长,更多强调的是工作能力方面。但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不只体现在能力上,心态、眼界、思维同样重要,有的时候甚至更重要。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商业案例都只是简单的归纳法,学习它们是在做无用功,星巴克如何成功、阿里巴巴如何成功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如今我不再这么认为了。学习商业案例最大的益处不在于依葫芦画瓢,不是它们如何做我们就做同样的动作,因为时代背景、社会认知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习它们的最大益处在于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觉得人生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这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太多价值远大于眼前工作的事物。很多人会觉得失去一份工作就变得一无所有,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没必要,人生有各种复杂的场景,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人生奇缘。我们不要因为工作就把躯体、思想完全局限在一块很小的地方,不能带着这种害怕失去和恐惧人生的心态来工作。同样是工作,如果我们转变思维,用一种创造性的享受人生的心态来对待眼前的事业,那么不只是工作的效率、效果会更好,我们也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推荐阅读⭐️
道德仁义礼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万字长文讲透带来复利的学习之道
真正的时间管理在这里
黄金圈法则
决策树
思模文章合集


思模
改变思维,增进认知,开启持久第二曲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