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该如何自处

科技   2024-05-22 09:05   北京  
关注下方公众号「思模」
持续精进思维模型和认知提升


为什么会社交恐惧

大部分的“社交恐惧”都是源于内心的自卑,可能基于自己成绩不好、长相平平、工资不高等种种原因,太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内心受伤,所以“社恐者”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回避机制,与其明知未来会陷入那种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行动,于是拒绝与外界沟通。这种自卑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就是“逃避行动、避免失望”。

克服“社恐”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没有人能一开始就游刃有余,或者从来不在社交中吃亏,即便是“社牛”,也一定受挫过。我们只有接受“会受挫”,接受“会有人不喜欢我”,接受“在跟人交往中可能被讨厌、被憎恨”,然后调整自己,才能拥有比较正常的社交心态。但是很多人不接受、不愿意面对这样的考验,这就有点儿像因为你知道自己拿不到高分,所以你不想参加考试,最后就真的缺考了一样。


训练社交能力的方法

第一,在心态上要把自己当回事儿。

很多人感觉自己“社恐”,其实是因为在陌生的社交环境中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或是担心自己举止不得当让别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越是慌乱无措,越是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建议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把别人对你的反馈放在第二位。比如你今天穿得很好看去参加了一个聚会,如果其间有人评价你穿得奇怪,你要先建立底层的自我认同,不在意对方的看法,因为你穿得好看是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为了获得他的赞美。

第二,先在熟悉的环境中练习。

人跟熟悉的朋友在一起会更有安全感,所以你可以先向一个特别善于社交的朋友学习,请他带你去一些你会相对自在的社交场合,比如一堂瑜伽公开课、一场读书交流会,认识一两个陌生朋友,也不必急着融入,可以先观察他们交流的情景,感觉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后,让朋友帮你制造聊天的机会,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

你可以学着赞美别人,哪怕刚开始时赞美得很生硬,但重要的是试着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总结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的哪些行为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哪些情况能给自己增加印象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为此花费一些时间。

第三,不要定太高的目标。

别觉得自己在读完一本书或者听完一番话之后,就能立刻从一个所谓的“社恐”变成一个“社牛”,现实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人。

我们可以把练习社交当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比如,初级任务就是先想想你比较喜欢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可以让你的朋友帮你先介绍一个你之前没见过,但是以他的判断你很大概率不会讨厌的人,让对方愿意了解你;如果和这个人聊成功了,中级任务就是主动认识两个陌生人,也不必立刻和他们成为知己,如果能做到自由聊天半个小时或者能聊出一个话题就很好了。训练的逻辑是逐级增加难度,逐渐向外拓展。

第四,学会肯定自己,并找到自己最自信的状态。

关于如何变得自信,我也分享一个方法——先确认哪些人喜欢你,然后分析他们喜欢你的原因,以及你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的原因。当你把这个群体“打通”,从他们中间建立起自信的资本和条件后,再去挑战和适应下一个环境。

第五,对于低质量社交就大胆拒绝,内向者也有生存之道。

这个世界上是存在有效社交场合与无效社交场合的。对性格内向、天性自卑的朋友来说,要懂得取舍与拒绝。性格内向与外向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是天生的。内向的人如何自处呢?先想明白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找到能走向目标的那条路。

想明白怎么用已有的东西去抵达设定好的终点。当你想清楚这一点,你就不会对无效社交有过度的渴望,也就能和自己的内向状态自我和解。


总结一下,由于一些我们无法把控的因素(成长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长相等),很多人都会产生自卑感,进而逃避与其他人的正常交往。但是,逃避从来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别把“社恐”当成自己惧怕跟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受挫的遮羞布。不一定所有的自卑都要克服,但希望它不会成为限制你成长和进步的枷锁。


⭐️推荐阅读⭐️
道德仁义礼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万字长文讲透带来复利的学习之道
真正的时间管理在这里
黄金圈法则
决策树
思模文章合集


思模
改变思维,增进认知,开启持久第二曲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