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落魄书生受到一老秀才的帮助,发达之后却看不起对方,最终落了个悲惨结局
文化
2024-11-24 00:00
河南
在万历年间的徽州祁门县,有一位老秀才黄舆。他已年逾五十,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十八岁便补了廪生,可命运弄人,此后的科举之路却布满荆棘,一次次的科考失败,让他在这漫长的求仕途中饱经风霜,却始终未曾放弃对学问的执着与对仕途的憧憬。这一年,乡试的消息又在祁门县传开,众多童生们都为了能参加考试而忙碌奔波着。其中有个叫汪费的童生,家贫如洗,连参加乡试所需的保结费用都拿不出来。在那个时代,没有廪生的保结,童生便无法踏入乡试的考场。汪费四处求告,却屡屡碰壁,那些稍有资产的廪生们,都不屑于为这个穷小子担保,生怕惹上什么麻烦。黄舆听闻了汪费的遭遇,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在科举之路上艰难前行,深知其中的不易。一日,汪费又在县学门口唉声叹气,满脸的沮丧与绝望。黄舆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汪费啊,莫要如此气馁。我愿为你保结,且不收你分文。” 汪费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激动地说道:“先生大恩,汪费感激涕零,愿拜先生为师,此生定当铭记先生的教诲,努力求学,不负先生厚望。” 黄舆赶忙扶起他,微笑着说道:“快快起来,你既有志于科举,便应努力奋进,莫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自此以后,汪费便时常到黄舆家中,向他请教文章之道。黄舆总是耐心地为他讲解,从诗词歌赋到经史子集,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对汪费的殷切期望。每至夜深人静,黄舆的书房中仍烛光摇曳,师徒二人围坐桌前,黄舆手持书卷,神情专注地剖析着文章的精妙之处,汪费则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在生活上,黄舆也对汪费多有照顾。看到汪费衣衫单薄,他便拿出自己的旧衣相赠;得知汪费时常食不果腹,又会让家人多准备一份饭菜,让汪费能安心读书。时光匆匆,乡试之期渐近。黄舆与汪费一同踏上了前往南京应考的路途。一路上,黄舆心中忐忑不安,他深知此次科考对自己来说又是一次艰难的挑战,但仍鼓励汪费道:“费儿,莫要紧张,你平日所学,定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来,为师相信你定能高中。” 汪费微微点头,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考试过后,放榜之日,人群熙熙攘攘地围在榜前。黄舆费力地挤在人群中,目光急切地在榜上搜寻着自己和汪费的名字。只见汪费的名字赫然在列,而自己却再次名落孙山。黄舆心中一阵失落,但很快便被欣慰所取代,他转身看向汪费,只见汪费正兴奋地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黄舆走上前去,笑着说道:“费儿,恭喜你高中举人,为师为你感到高兴。” 汪费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敷衍地说道:“嗯,先生,我如今已是举人,日后自有大好前程。” 黄舆心中微微一痛,但仍未在意,只以为汪费是一时兴奋过度。回到祁门县后,汪费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往那个谦逊有礼的穷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举人老爷。他开始频繁地出入县衙,与那些达官贵人结交,对曾经的恩师黄舆却渐渐疏远。黄舆家中有事相邀,他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偶尔在路上相遇,也只是象征性地打个招呼,便匆匆离去。黄舆看在眼里,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仍安慰自己道:“费兄如今身份不同了,事务繁忙也是常理,只要他能为百姓谋福祉,为师也便欣慰了。”然而,黄舆的科举之路却依旧坎坷。他虽屡试不中,但仍不想放弃。终于,他得贡入京师选官。黄舆满怀希望地来到京师,可等待他的却是无尽的挫折。在那繁华却又现实的京师官场,一个贡生想要得到授官的机会,简直比登天还难。黄舆生性耿直,不会送礼打点,他那一份份递上去的文书,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泛起一丝涟漪。一日,黄舆心情烦闷,便来到城南的一座寺院中闲步。寺院中静谧祥和,古木参天,佛香袅袅。黄舆漫步在庭院中,心中的烦恼似乎也被这宁静的氛围稍稍冲淡。忽然,他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正坐在树下的石凳上,面容慈祥,眼神深邃。黄舆走上前去,礼貌地行了一礼,说道:“长者在此,晚辈有礼了。” 长者微微抬起头,微笑着说道:“年轻人,看你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心事?” 黄舆叹了口气,便将自己在京师选官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长者。长者静静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待黄舆讲完后,长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年轻人,莫要灰心。世间之事,皆有定数。你且安心等待,自有转机。” 黄舆心中虽仍有些疑虑,但长者的话却让他感到一丝温暖与安慰。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黄舆只觉得与长者十分投缘,心中的烦闷也消散了许多。次日清晨,黄舆正在住处整理书卷,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打开门一看,只见几个差役模样的人站在门口。其中一个差役上前说道:“你可是黄舆?我等奉吏部文选司周老爷之命,前来请你去考官。” 黄舆心中一惊,连忙问道:“这是为何?我并未报名考官之事啊。” 差役说道:“我等只奉命行事,具体缘由并不知晓。你且随我们走一趟便是。” 黄舆无奈,只得跟着差役前往吏部。一路上,黄舆心中忐忑不安,他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吏部,周文选早已在大堂等候。黄舆上前拜见,周文选笑着说道:“黄先生,不必拘礼。昨日王相公亲自向我举荐了你,说你才学过人,品行端正,可堪大用。我今日便想请你担任考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黄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昨日在寺院中所遇的长者竟是当朝元老王相公。他连忙说道:“大人厚爱,黄舆感激不尽。只是黄舆才疏学浅,恐难当此重任。” 周文选说道:“黄先生不必过谦。王相公的眼光,我自是信得过。你且先看看这些考生的文章,若有真才实学者,莫要埋没了。” 黄舆只得领命。在阅卷过程中,黄舆发现有一篇文章写得十分精妙,无论是立意还是文笔,都堪称上乘。他心中不禁暗暗赞赏,便将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周文选。周文选看后,也对这篇文章大为称赞,说道:“此子才华横溢,若加以培养,日后必成大器。” 黄舆心中好奇,便问道:“不知这是哪位考生的文章?” 周文选看了看卷首,说道:“此人名叫汪费,乃是徽州祁门县人。” 黄舆一听,心中大惊,他实在没想到这篇文章竟是汪费所写。与此同时,汪费正满怀信心地在京师等待着会试的结果。他住在一家豪华的客栈中,每日与那些同样前来应试的举人们饮酒作乐,谈论着自己的远大抱负。一日,他外出游玩,借宿在一个村庄的庄主家中。晚上,汪费在庄主的榻上看到一份朝报,上面写着黄舆得选大兴县儒学训导。汪费看后,不禁嗤笑一声,对庄主说道:“这个黄舆,真是迂腐不堪。他读了一辈子书,到如今才得了个小小的训导之职,还如此得意。我若是他,早就羞愧得无地自容了。” 庄主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言语。会试放榜,汪费初被选中。但在殿试之前,户科给事中赵崇礼听闻了汪费对黄舆的无礼言论,心中对他的人品产生了怀疑。赵崇礼向皇帝进言,说道:“陛下,此次会试中有一名叫汪费的举子,虽有才学,但为人无德。他对自己的恩师黄舆都如此傲慢无礼,日后若为官,恐难以为百姓谋福祉。” 皇帝听后,觉得赵崇礼所言有理,便下令将汪费除名。汪费得知自己被除名后,如遭雷击。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口快,竟会落得如此下场。无奈之下,他只得前往吏部选官。吏部官员见他是被皇帝除名之人,心中对他也有些轻视,但还是按照规定给他授了江西德安知县之职。黄舆在大兴县做了两年教官,他兢兢业业,认真教导学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这期间,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科举之路,继续刻苦攻读。终于,在一次乡试中,他脱颖而出,又在会试中高中,殿试列在二甲,选了工部主事。此时的黄舆,已年逾六十,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与自豪。而汪费在江西德安知县任上,却开始肆意妄为。他贪婪成性,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苦不堪言。他还滥用职权,欺压良善,当地的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终于,他的恶行被揭露,朝廷下令将他逮捕入狱。黄舆得知汪费入狱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悲痛。他想起当年那个贫苦却有志气的汪费,实在不忍心看到他落得如此下场。于是,黄舆不顾众人的反对,前往京城为汪费说情。他四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他的努力下,汪费得以出狱回乡。汪费回到祁门县后,已身败名裂。他整日躲在家中,不敢出门见人。不久后,便在悔恨与病痛中死去。而黄舆则在官场中继续发光发热,他为官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的赞誉。告老还乡后,他回到祁门县,子孙满堂,家族也成为了当地的大族。他的故事,在祁门县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也让后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善恶终有报,为人莫要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