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少年因家穷被退婚,怒吼:莫欺少年穷,待他功成归来,却发现未婚妻。。。
文化
2024-09-28 14:50
河南
媒婆很是嚣张:“王家女儿向来娇养,父母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岂能跟着你天天吃粮咽菜?嫁给你,怕是没过几个月,就要到地下见公公婆婆了,如果你愿意给和离书,对王家小姐来说也是无量功德,这笔银子就是报答。”少年听了拍案而起:“你以为我是卖妻的人吗?拿这来利诱我,我直接告诉你:就是他王家的女儿嫁给我,我也不会认他这个负心人当岳父。你放心,和离书我现在就写!”他悲愤交加,直接挥笔写了一封和离书,将那锭银子包住,一起扔到了门外。将媒人给赶了出去,关上了大门!从前,金陵有一个女子叫王秀文,家住钞库街,父亲在县衙中当书吏,家里生活水平还可以。王秀文善女工,精通书史,同一条街上有一个书生项秀,出身于世家大族,父亲是邑中名士,平时就喜欢收藏一些书画古董之类,因此与王秀文父女二人都相识。王父仰慕他的声望,经常与项家往来,有的时候他也会带着一些古董,找项秀辨识,不管是商周还是上周的,只要入了项秀的眼,都能辨清真假,从来没有失过手。这一天,项父路过王家,正好王秀文在院子里凭栏观赏一盆刚开的芍药,阳光照在她的脸上,愈加显得肌肤白嫩,美丽静好,心中暗暗称赞:不知道谁能娶此良妇。他问年龄,发现王秀文只有十几岁,正好王父听到外面的动静,走了出来。项父就问道:“这就是你家的女公子吗?您这是修了几世,才得到如此好女。”王父也很喜欢自己女儿,说道:“这是我家的女相如。”项父越看越喜欢,就将女子叫到了自己面前,王秀文也不紧张,举止优雅地来到了项父面前,她举止不似寻常的女子,再加上长了一双好眼睛,眸凝秋水,颊梁朝霞,端庄中又有几分媚态。项父考察她诗词,背白居易的《长恨歌》,琅琅上口,忍不住连连称赞。第二天,正好王父得到了一块玉佩,辨不出来是哪个时代,就带着他找上了项父,项父让儿子项秀出来见面,项秀虽然年龄不大,但往来不失其礼节,又写了一手好字,能识汉魏晋唐的碑文,才学在年轻一代中也是佼佼者。更生了一副好相貌,剑眉星目,英气勃勃。项父指着自己儿子说道:“君家有佳女,我儿亦不差,让他做你家的女婿 ,怎么样?”王父打量了一下项秀,越看越喜欢这个孩子:“项兄不是戏言吧?得婿如此,复夫何求!”就这样,两家人在玩笑中定下了婚约,项父当时取了一个金环送给王秀文的父亲,作为纳聘之礼。好景不长,一年之后,项父染病身亡,一切后事花费,都由王秀文父女包办,花了不少的钱。还没有除服,项秀的母亲又离开了人世,连遭大故,项家开始败落。但家里不管怎么穷,那些图书古董,是一样也没敢卖。本以为凭借这些可以家道中道,但谁也没想到,当天晚上,一个盗贼潜入项家,到处翻找财物,一无所得,突然看到那些碑帖古玩器物,大喜道:“这些玩意可比金银更值钱十倍。”于是将这些古玩器物捆起来,一古脑都打包偷走了。因此,项秀一下子变得赤贫。穷到举家食粥的地步。这个时候,王父开始后悔与项家的亲事,于是让妻子找女儿说话。王秀文说道:“这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经过明路的,如今项家败了,我们嫌贫爱富,做退婚之事,与礼不合,怕是在街上也过不下去了。”她的一席话让王母都差点改变主意。后来王父又多次和女儿谈婚事,王秀文都坚持自己的看法,她的父母知道女儿是有主见的,就相互约定自己给女儿寻一良配,只是不要直接告诉女儿。项秀听说之后,也多次到王家求见,都被王父拒绝。甚至王父还找媒婆告诉项秀:“尔如今已经年龄不小,还不振作,王家女难道因你一辈子当一个老姑子吗?”并且王家多次派人询问何时成亲,此时的项秀连饭都吃不上,怎么能办婚事,催了再三,项秀都没办法答应。家贫置办不起彩礼,这如何是好?项秀有一个好友叫范笏堂,是一个讲义气的豪侠之士,听说项秀的难处,气愤地说:“他们这是求婚贴吗?分明是要索要和离书的,大丈夫何患无妻,岂能再受这样的腌臜气,他们再来,我将他们打出去!”不到一个月,媒人果然又来了,但涉及退婚事之,女方不好开口,就从袖中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指着项秀说道:“如果你能听我们的话,解除了这桩婚事,这银子你拿着过日子吧。”媒婆很是嚣张:“王家女儿向来娇养,父母都视她为掌上明珠,岂能跟着你天天吃粮咽菜?嫁给你,怕是没过几个月,就要到地下见公公婆婆了,如果你愿意给和离书,对王家小姐来说也是无量功德,这笔银子就是报答。”项秀听了拍案而起:“你以为我是卖妻的人吗?拿这来利诱我,我直接告诉你:就是他王家的女儿嫁给我,我也不会认他这个负心人当岳父。你放心,和离书我现在就写!”他悲愤交加,直接挥笔写了一封和离书,将那锭银子包住,一起扔到了门外。将媒人给赶了出去,关上了大门!没过多久,他的好友范笏堂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看到犹自一脸气愤,伤心落泪的项秀,目瞪口呆:“项兄这是怎么了?”看到好友,项秀眼含热泪,将自己刚刚的遭遇一五一十说了出来。一边说一边哭。范笏堂听了,气得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怎么样?不如我所料吧!既然如此,对你也未必不是好事,此事非久居之地,不如到外面闯闯,待你建立了一番事业,再回来一雪前耻如何?”项秀叹了一口气;“只是我这囊中羞涩,连行路费都凑不齐。。。。”范笏堂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这有何难,路费由我出,只是这功名之途,还需要你自己选择,如果想继续攻读,将来金榜题名,不如到京师拜师名儒,如果想马上得到官职,不如投笔从戎,驰聘疆场,或者在那些武夫手下做幕僚,这样一场大战就可以得到封赏。”项秀沉吟了一下:“我有一个表亲在滇南军营,可以前往投附,希望可以立下功劳。”范笏堂点点头,他回到找亲友借贷,凑够了一百两银子,交给了项秀。在一个灰蒙蒙的早上,项秀背上了行囊,看了一下这个伤心之地,头也不回地走了。再说王秀文,自从他的父亲得到和离书,第二天就托媒人四处寻找寻婿,对外宣称是第二个女儿,刚到及笄之年,能书会画,写得一手好诗。还请了一个泰西画家用西洋画法画出了女儿的相貌,请名流题诗,到处宣扬。一时之间,许多世家名门都派人求亲,其中有一个人姓潘,是一个将军的弟弟。刚刚丧偶,在知府那里看到了王秀文的画像,一个俏丽女子倚栏而立,微笑拈花,仪态之美,世间无双。一眼就看上了,叹息道:“能娶这样的媳妇,这辈子也值了。”当听说她不过县衙一书吏的女儿,又有点嫌王家的门户低了,说愿意出一千两银子,纳王秀文为妾,媒婆为了潘公子许下的重利,就跑到王家婉转其词,糊弄了王秀文的父亲,他的父亲看在一千两银子的彩礼上,竟同意了这门婚事。于是问名纳彩,一应事宜开始进行。彩礼之盛,随从之多,整个街坊好多人都听说了。而王秀文的父亲害怕女儿听说,不同意这门婚事,就提前将王秀文派到亲戚家串门,所以整城的人都知道了,只有当事人王秀文还蒙在鼓里。待到迎亲那一天,王秀文回到家中,家里已经张灯结彩,宾客都上门了,这才将实情告诉了女儿。王父还一脸得意:“女儿啊,我可是给你找了一门好亲事,从此你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不然嫁给项家,作一贫家妇,贫贱夫妻百事哀,你岂能享受人间之乐趣?”听父亲这么说,王秀文不敢相信地看着父亲,这就是那天天孔孟之道挂在嘴上,平时一副忠厚老实之相的父亲?她像丢了魂一样,珠泪如雨。此时外面催妆的琐呐吹得热火朝天,潘家的迎亲队伍也在催促:“新娘子赶紧上轿,不要误了吉时,害我们被老爷责骂!”王秀文的母亲来到女儿的卧室:“儿啊,赶紧梳妆打扮,男方都在催了!”她推开门,看到眼前的一幕,嚎了一声,两眼翻白,晕了过去。原来王秀文失魂落魄的回到屋子里,她没有梳妆,而是拿出之前和项秀亲定的金环,一遍遍的摩娑,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自己与项郎定亲,已经是项家人,父母竟如此背信弃义。他们不要脸,但我王秀文是这样的人吗?好歹我也是读过诗书,知礼仪,懂廉耻的。想到这里,她下定决心,拿起金环,和着眼泪硬生生地塞进了嘴里,吞到了肚子里。待王母赶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奄奄一息,只有微弱的呼吸了。王父听到里屋的动静,顾不得外面的宾客,赶紧请来了郎中,一番汤药,最后老郎中遗憾地告诉王父:“你女儿吞金自杀,非药石可救了!”好好的一场喜事闹成了丧事,宾客们也觉得无趣,纷纷叹息着散去,好多的闺女啊,碰到这样的爹娘。有人夸王秀文是忠贞烈女,也有人骂王父见钱眼开,总之,说什么的都有,潘公子听说了,也是一脸丧气。由于太过悲痛,王秀文死去三日不没有收殓,奇怪的是,她的肤色和生前一样,还产生了一股异香,久久不散。眼看众人议论纷纷,王父强忍悲痛,给女儿办事后事,待换上寿衣,就要盖上棺材盖的时候,一个道士不请而入,他身披羽衣,头戴星冠,相貌清奇,过髯过腹,跟神仙中人似的。他一看到王父,就说道:"如果您将女儿卖给我,我就能救活他!"王父一脸悲痛,指着道士破口大骂:“你这个妖人,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把戏?我已经毁了我女儿,不愿意再毁她第二次了,你就是买回去行采炼之术吗?你做梦吧!”道士摆摆手:“王翁你想差了,我不过替你补过,你的女儿是项家子的妻子,如今项家子已经富贵,不日就要归来,如果人家向你索要媳妇,你怎么回答?你的所作所为,跟披着人皮的畜牲有什么两样?本不应该有如此的贞烈女子日后奉养。”一席话骂得王父抱着脑袋啕啕大哭:我也不想的。我只是不想她嫁到项家吃粮咽菜,我也不想的。。。。老道士也不想听他废话,他要来一盏开水,取背上的红漆葫芦中的药倒在盏中少许,在王母的帮助下,灌进了王秀文的嘴里。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王秀文的喉间咕咕作响,接着大口吐了起来,那强吞下去的金环也吐了出来。王秀文吐了一会儿,这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打量了一下四周:“这里还是人间吗?一会有星官送我来,说我与项郎终成夫妻,项郎就要来接我了!”看到女儿死而复生,王父王母悲喜交加,突然王父一拍巴掌:“救人的道长呢?”他四处寻找,已经不见刚刚道长的行踪。第二天,果然城里都在传说,那个项家公子项秀回来了。一些街坊邻居都去看热闹,只见项秀身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一队威风凛凛的军士,已经是一方大员了。原来项秀离开家,他一人一马来到了滇南,直接来到了表亲的军营,他的这个亲戚是一个副将,麾下多是贵州巴蜀一带的勇士,带领他们多次立下战功,已经自成一队。只是遗憾手下缺一个知根知底的心腹,看到项秀来投,很是惊喜:“我这军中就换一个文书,你来得正好。你就做一个军中司马吧!”从此,他这个表亲军中往来的文檄,均出自项秀之手。自好遇到圣上讨伐交趾,就跟着参与了这场战争。由于往来公文、筹措军粮、参赞军务有功,多次被提升。这一天,他正在军营里习武,毕竟在军中可不兴什么文弱书生,大战之时想要自保,自己还是要有武艺傍身的。突然有一个道士来拜访:“公子有世缘未了,赶紧请假回家,也许赶得上。”项秀正要询问,上司准假的文书已经送了过来。道士令他挑选仆役,准备行李,接着拿出一块布挡住了日影:“我暂借你缩地之法,今天晚上就可以回到家!”说罢他一挥那块布,天下的太阳竟快速下垂,眼前树木房舍都以极快的速度后退,待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出现在扬州城外,再一回头,那道士已经不见了踪影。“将军,我们不是遇到了神仙了吧!”身边的军士问道,他也颇以为然。当天晚上,他们找了一家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坐船回到了金陵,此时太阳还没有升起。他行走在街道上,两边的行人都在传说王家女不愿背弃婚妁,吞金自尽的事情。他一打听,这才明白:原来背弃自己的是王父,妻子王秀文一直不改其志,这才吞金自尽,上仙命我早日归来,原来是为了这件事。想到这里,他对王秀文暗暗感激,对方为了自己,这是吃了多少苦!他直接拜访县令,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县令听说还有这番经过,啧啧称奇,当即召来下属,设青庐,成吉礼,一切鼓乐都由公上支出,在县太爷的吩咐下,很快一切物事准备得整整齐齐,当天就给二人办理了婚事。洞房里,项秀看着容美如花的王秀文,眼角怜惜之意抑止不住:“娘子,卿不负我,我项秀一生一生,誓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