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冷战与文学

文摘   2024-10-03 08:00   江苏  

 ✦ 


新书推介

冷战与文学

 ✦ 


01


冷戰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冷戰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作者:王晓珏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本書直面中國知識分子經歷的種種危機和挑戰,在全球冷戰的脈絡中,思考現代中國文學的分裂與世界性,並展現未完成的或被壓抑的理念與理想,是如何在後冷戰時代的政治、文學與文化中重新浮現出來。藉由討論藝術與政治、國族與敘述之間的微妙關係,探究中國知識界在文學與文化層面,如何回應冷戰時代政治的對峙與文學的裂變。這些文化實踐和探索中產生的思考,至今仍影響著華文世界形形色色的政治與文化事件。


作者译者简介


    王曉珏  羅格斯大學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副教授。現任羅格斯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項目主任、文化研究中心執行委員。北京大學德語文學學士、碩士,哈佛大學日爾曼語言文學系博士班,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比較文學與社會中心博士,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著有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冷戰與中國文學現代性:1949前後重新想像中國的方法》,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哈佛大學出版社,2013)。(合)譯有《霍克海默集》、《德國散文精選》、《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理解大眾文化》、《大分裂之後》等。現正在完成第二本英文研究專著,The Edges of Literature: Eileen Chang and the Aesthetics of Deviation(《文學的邊緣:張愛玲與偏離的美學》)。


    康凌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目    次(向上滑动阅览)

如得其情,哀矜勿喜/王德威中文版序導論


第一章 文學、民族與冷戰──中國現代文學是如何被發明的?

    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中國的體制化過程

    二、文化本真性的香港製造

    三、中國現代文學:台灣的負空間


第二章 現代性的碎片──從精神病院走向博物館的沈從文

    一、北京何往?〈蘇格拉底談北平所需〉

    二、藏家與史家

    三、冷戰的楚狂:精神分裂話語

    四、現代性的碎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第三章 以命為授──社會主義革命後丁玲的政治化    

    一、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有性別嗎?《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二、〈杜晚香〉: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童話的時代錯置    

    三、以命為授:丁玲一九八○年代的左翼忠誠主義

第四章 吳濁流,孤兒化,台灣的殖民現代性

    一、自來水的故事:民族主義、殖民主義和現代化之爭

    二、一種真正的現代性

    三、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台灣文學中的殖民現代性

    四、從「亞細亞的孤兒」到「台灣之子」


第五章 打造社會主義親和力──馮至和歐洲人道主義在現代中國詩歌中的遺產

    一、千百個寂寞的共和國:馮至的十四行詩和里爾克

    二、死和變:馮至的《伍子胥》和歌德研究

    三、作為右派的武器的莎士比亞:超越資本主義人道主義的現代中國

第六章 張愛玲、香港與冷戰

    一、左與右的生成:當反共遇上新派武俠

    二、《紅樓夢》的冷戰改編

    三、錯失的現代性時刻:《紅樓夢魘》

    四、重寫的政治:冷戰前線的張愛玲結 語 去冷戰批評與中國文學現代性


參考書目



02


《亚洲冷战与文学想象》



《亚洲冷战与文学想象》

作者:张松建

出版社:秀威资讯

出版时间:2024年9月


     《亚洲冷战与文学想象》纵论冷战时期的南洋文学政治,以及其与大陆、香港千丝万缕的关系。张松建教授是南洋华语文学研究的佼佼者,新著勾勒二十世纪中期南洋文坛风云变幻,以及政治、伦理及审美影响,发微钩沉,极富史料意义,理论建构自成一家之言。从左翼的金枝芒到右翼的燕归来,从回归中国的黑婴、王啸平到南来香港再南下的力匡,冷战南洋的文学版图纵横交错,在在显示世变之际、海外华人辩证民族家国之情的复杂多端。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

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


    无论是在冷战史的领域,还是在文学史的领域,张松建的这部著作都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作者对十位华裔背景的作家的经历和创作进行勾稽和细读, 在丰富的区域网络和全球关系中展示了他们之间的重叠、歧异和不同的声音和命运。这是一部在多重网络中重叠穿梭而始终把握时代脉络的著作, 一部将中国、亚洲区域和全球命运编织在不同个体的人生旅程和文字世界中的著作,一部直面冷战时代的多重冲突、综合同情之理解与历史之审视的著作。

——汪晖(复旦大学

文科资深教授)


    本书将亚洲华文文学置于文化冷战的大脉络之下,分析跨国网络、重叠语境、跨文类阅读、多元化声音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变迁,从选题、观点到方法论均有重要创新,是为华文文学与亚洲冷战史研究的佳作。

——刘宏(南洋理工大学

陈六使讲席教授)


    亚洲冷战集中体现了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建国运动和去殖民化等诸多问题。张松建教授从亚洲视角出发,通过十个案例研究,探讨了亚洲冷战的复杂而丰富的内涵。这既是历史研究,也对亚洲的现在和未来具有启迪意义。

——铃木将久(东京大学

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张松建教授的新著,对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冷战背景下的亚洲文学命运,有深切的把握和思考,以及精辟入里的分析。它题材新颖、视角开阔,并贯穿有对诸多具体个案的独特研究,是从近年该研究领域中涌现出来值得期待的成果。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

首批杰出人文者)


    张松建在亚洲冷战文化的废墟中重建文化冷战的文学书写,带动了新世纪的整合多种知识、走向跨学科方向和华文作家的区域研究新领域。

——王润华(南方大学

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长)


目    录(向上滑动阅览)

推荐语

导论 冷战与亚洲,离散与文学

第一章   “亚洲的风雷”:冷战年代韩素音的亚洲认同

      引言:两个世界之间的韩素音

      一、亚洲意识与文化认同

      二、亚洲视野中的冷战政治

      结语:超越“冷战东方主义”   


第二章  黑婴的左翼之心:印尼、中国与文化冷战

      引言:南洋、冷战与归侨

      一、黑婴的帝国叙事

      二、左翼思想再出发

      三、在冷战的天空下


第三章  “一心中国梦”:王啸平的左翼文学写作

      引言:救亡、归侨与王啸平

      一、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形成

      二、在(后)冷战的年代里


第四章  从南洋到唐山:韩萌的家国想象

      引言:华侨与国家的相遇

      一、庶民的哀歌

      二、海外孤儿,归侨梦碎

      三、叶落归根,还是落地生根?      


第五章  冷战、归侨与文革:萧村的南洋叙事

      引言:萧村小传与文学生涯

      一、本土写实中的左翼思想

      二、“文革”中的归侨

      三、重返南洋及其问题


第六章  文化冷战在香港:燕归来、友联社与跨国网络

      引言:冷战与南来文人

      一、燕归来、香港与友联社

      二、文学创作与政治神学


第七章  从香港到南洋:冷战年代的南来文人力匡

      引言:香港的一九五零年代

      一、流亡者的抒情声音

      二、文艺、冷战与神学

      三、再离散与本土化


第八章  新加坡戏剧家王里:冷战年代的中间道路

      引言:冷战、戏剧、王里

      一、“我们的土地,我们的祖国”

      二、从英雄崛起到豪侠雌伏

      三、从种族到阶级


第九章  金枝芒的现实主义:救亡、本土化与冷战

      引言:金枝芒与革命文学

      一、离散华人与救亡文学

      二、如何本土,怎样文学

      三、冷战年代的战争叙事   

      结语:金枝芒与马华文学史


第十章  冷战、革命与流亡:贺巾的文学之路

      引言:贺巾与左翼文学

      一、冷战年代的中国想象

      二、阶级意识与社会参与

      三、光暗交织的世界

      结语:冷战、革命与现实主义


附录:访谈5篇

后记

作者简介




资料来源于公众号“史读勤绅““云心论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 关 推 荐


    新書推介|白先勇總策劃《牡丹花開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與崑曲復興》


    新书推介 | 著名作家张翎文学研究论著《幻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论(英汉对照)》


    新书推介 | 马华文学研究读本




基金会资讯

白先勇衡文觀史
白先勇衡文觀史是南京大學白先勇文化基金的公眾號,旨在推動、促進和支持海內外民國史研究和台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