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痖弦先生
痖弦不“哑” 弦音嘹亮
陆士清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沉痛悼念痖弦先生!
和痖弦先生神交数十年。1981年春,我开台湾文学课时,先生的《盐》《如歌的行板》《上校》等就是分析研究的作品。2010年10月武汉会议期间,我们初次相会如同老友,与钱虹等同游了神农架。2017年夏,温哥华华文学会议期间,在宇秀一家人陪同下,我和女儿一起专程拜访了痖公。亲切交谈的夜晚记忆猶新。他对我说:这个世界很冷,让我们相拥取暖!他表达了深深的文友情、同胞情,至今我似乎仍能感知,他那撘在我右肩上的手的温度……
陆士清与痖弦(右)合影
(陆士清教授提供)
唉!老天无情,他走了!痖公一路走好!
刘登翰
福建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沉痛悼念痖弦先生!
从1990年第一次在台湾见面,到你移居温哥华,被邀在你家吃烤肉,然后沏夜𣈱谈,听你一首又一首唱着家乡的民歌,这一切,都还仿如昨曰。无尽往事,无尽思念!痖弦先生,一路走好!
刘登翰与痖弦(左)合影
(刘登翰教授提供)
痖弦之音
刘俊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痖弦这个名字很特别,“弦”是要发出声音的,而“痖”者,“哑”也。“痖”(哑)和“弦”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矛盾,或者叫张力——往深里想,似乎还带点哲理的意味:大音希声。
作为诗人,痖弦的创作量并不大,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五年,十二年间总共发表了八十七首诗,“以这八十七首诗,痖弦风靡台湾诗坛,历数十年而不衰”。一九九九年“台湾文学经典”评选,痖弦的诗集《深渊》名列其中——“八十七首诗也已足够让痖弦二字留名诗史”。
痖弦诗集《深渊》
痖弦的诗不以“量”取胜,那自然在“质”上有过人之处。很多年后白先勇谈到《巴黎》,还对痖弦在诗中“把女人的嘴唇比做丝绒鞋”印象深刻。事实上,类似的比喻/意象在痖弦的笔下比比皆是,如把“我”比为“一勺静美的小花朵”,以“髮”比“河流”,喻“腐叶”为“眼”,将“心灵”视作“瓶”,这些奇特的想像、超拔的意象,再加上关注生死、点化语言、戏剧化呈现以及节奏把控,在在都使其诗“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传说”。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簷下/挂着/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这样的红玉米“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凡尔哈仑也不懂得”,直至“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以一串红玉米的意象指代时间流逝,朝代更替,痖弦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忧郁、难解和恒久,弹拨出了历史的神秘之音。
痖弦先生手迹
(刘俊教授提供)
张默是痖弦几十年的老友。他说痖弦的诗,“甜是他的语言,苦是他的精神”——这些当然都对,不过我觉得痖弦诗歌最有特色的地方,还是流淌在他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声音”:那是一种跳跃、闪烁、时而整饬时而凌乱、时而躁动时而安宁、时而淒然时而洒脱的韵律。
1986年,《创世纪》诗杂志“三驾马车”
张默(右)、洛夫(中)、痖弦
合影于台湾南部左营
“我越过金色的月牙儿,/又听到了彩虹上悠曼的弦歌……”。痖弦不“哑”,弦音嘹亮!
本文原刊于香港《大公报》
2020年5月12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白 杨|朦胧诗在台湾现代的诗坛回响——“中国”诗歌空间下的两岸诗歌互动情况
推送编辑:奚炜轩
审 核:刘 俊
基金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