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是有资格来谈这个话题的。
不算实习,从1992到2009,我整整写了17年的病历,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都写过无数,并且写得不差,颇得前辈好评。
从2009到现在,我主要在医疗部和质管部任职,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病历管理;近四年,我任职市病案质控中心,更是直接管理病历质量。我看过点评过的病历何啻万数。
但是,仅仅有资格还不够,还得有点勇气;我的勇气不多,只有一点点,时不时的冒出来,大多时候憋着;冒出来时就说一点,也就一点而已。
病历的内卷实属不得不卷。因为,病历从来没有如此重要过。
病历的质量决定数据的质量,医院有很多重要的运行和质量安全的数据来自病历,它们对医院等级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专科评审等评价起决定性作用。
同时,病历也已经成为医保大数据监控的重点,在某种意义上,医保对病历的监控决定医院的生存。
病历还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医腐、群腐,大量线索可以到病历里去找。
病历当然也是医疗纠纷时自证清白的最佳证据。
病历最原始的意义是病人医疗过程追溯的需要,也是医学本身进步的需要。
正因为病历如此重要,病历质控才如此的迫切。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工产品的质量是自然达成的,皆是质控的结果。因此,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先后成立了病历质控中心,织就病历质控的“天网”,这是国家卫健委“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五大专项行动之一“织网行动”的一部分。
而五大专项行动之三则是“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为了落实这一行动,国家病历质控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织网”到县级、百佳病历、向死亡(错误)病历学习、六个一......
国家又制定了病历质控的指标体系,共27个指标:人力资源配置指标3个、时效性指标4个、重大检查记录指标3个、诊疗行为记录指标8个、归档质量指标9个;除了资源配置的3个外,24个是内涵质量指标。
把这24个指标做好,无疑病历质量就好了,以下顺其自然的都会好:绩效国考、三甲评审、重点专科评审、医保飞检、清廉医院、医疗纠纷、病种质量、病人满意度...
但事情要人做,更要机制做。谁来落实?怎么落实?
病案、医务、质控、医保、信息、纪检、三甲办、质控中心、卫健委,一层层,一级级,定各种标准,提各种要求,考各种核,挂各种钩,大家开始拼命地卷。
24个指标的质控靠病案科、医务科和质控中心能完成吗?全样本是绝对做不到的。一家三甲医院按年出院10万人次计算,我以前写过一篇《病历全样本质控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结果是年10万份病历需要100名质控员全年每个工作日不间断不休息地查8小时才能完成,没有任何一家三甲医院能投入这样的人力成本。
然而,病历质控并不仅有住院归档病历,还有住院运行病历,以及更多的门诊病历。
所以,全样本质控是绝对绝对做不到的。那只有抽样,实际上,抽样才是质控的精髓。但全样本还是抽样?抽多少比例?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给定下来。事实上并没有,三甲数据绝大多数都是全样本的,往往一个指标需要溯源几万分病历,怎么办?只有拼命卷。
信息化才是王道,这道理谁都懂。但是,AI参与病历内涵质控还差得很远,这大约不是AI做不到,而是资本对此还没有兴趣吧。各家医院的电子病历信息化程度也非常的参差不齐,能过6级的百中无一,多数医院只刚过4级而已。所以,还是得靠人。
人就靠得住么?有临床专家愿意审核病历吗?不能说没有,事实上确实不多。多数医院是请退休老专家,临床上临时抽一些“好说话”的专家,这些专家要审查的是他们的徒弟和同事,一般不会下“死手”去查。况且,与绩效挂钩,谁愿意做恶人砸人家的饭碗?所以,你看到的甲级病案率都在90%以上,形势一片大好。但地球人都知道,这不是真的。
事实上,如果采取推背式单盲的方式互查,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互查,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问题病历比例之高,问题之多之低级,都触目惊心(此处略去具体数据)。
当然,我一点都不惊。因为,所有问题,都清晰摆在我胸中。
大量毫无技术含量的复制黏贴,编造的三级查房、术前讨论、死亡讨论和四级手术MDT,没有逻辑的拟诊分析,没有证据的诊疗计划,缺乏真实观察的病程记录,缺乏诊疗经过的出院记录,没有实际查看病人的会诊记录,互相矛盾的医护记录,无效果评价的输血记录,无计划方案和预案放化疗记录,无分析和依据的抗菌药物使用,内容陈旧错误百出的健康教育,诊断操作填写错误编码错误的首页......
所以,28个指标里,最重要的其实不是24个内涵质量指标,而是前面的3个人力资源指标。你得配备足够的人,病案管理、内涵质控和编码的专家,足以完成全样本或抽样质控任务,这事儿才做得好。
光有人当然还不够,需要对这些人进行专业的培训。医疗专家不一定懂病历质量,这有点吊诡,医疗专家本应该是最懂病历质量的人。
因为时代变了,病历质量的标准变了,病历书写的方式变了,病历质量考核的方式也变了,管病历的婆婆多了,DRG/DIP、ICD编码等新东西也多了,而医疗专家们多数已经很长时间不亲自写病历了,不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参与病历管理和质控的人员需要非常专业的培训才能胜任,并非职称越高越行资历越老越行。
各级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卷得热火朝天,卷得一团乱麻,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个躺平的事实,尽量不去触碰它。
那就是,在如今电子病历的时代,上级医师已经很少看下级医师写的病历,更罕见去修改。这才是病历质量的源头。
下级医师(有些甚至是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写的病历,上级医师不看,不改,不把关,这才是最可怕的真相。病史追询是否真实无遗漏?阳性体征是否已被查出?检查是否合理?分析是否正确?治疗方案是否最佳并基于证据?风险是否被完整评估出来?等等,如果上级医师不把关,何来病历质量?又何来医疗质量和安全?
是因为现在的病人太多了吗?
我认为不是。我也做过住院医生,管过十几个床位,一晚上写过七八份大病历,一上午看过一百号门诊,做医生的,写病历是本分,除了叹命苦,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要不就改行。
是现在要写的东西太多吗?这个是事实。但是,电子病历也带来很多方便,基本可以抵消。以前手写一份大病历、一次大查房、一次病例讨论、一次知情同意,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上去的,写的不好还要重写;现在一copy,一秒钟就完成了,改几个字而已,上级医师还不看,没有重写的担忧,工作量能多到哪里去?
以前上级医师那真是每一份病历都要从头到尾审阅修改的,现在有些上级医师直接把key交给下级医师,签字都是代的,真有那么忙吗?
内卷和躺平,都是现象,现象的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那是什么呢?我一时还没有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