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以及很多疾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和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内分泌等至少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
因此,医生应该同时是一个好老师。好老师才会教给病人正确的知识、技能和理念,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疾病,更好地和医生结成战略同盟,共同决策,共同战斗,取得最佳结果。
医生在教会病人的同时,也会从病人身上学到书本和指南中没有的东西,因此,病人其实也是医生的老师,甚至是最好的老师。
以上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
最近,关注到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问题。
在电子病历时代,健康教育早已模板化,对同一个病,比如乳腺癌,不管是什么样的乳腺癌,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有什么样的基础病,体质如何,都是一样的模板,一样的“教育”。
这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一定是因材施教,健康教育则尤其应该如此。
本文只谈两个问题。
一、饮食问题
会有一种模板,建议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低盐低脂饮食”。此外我们也常常见到诸如“清淡饮食、忌辛辣”等等。
“低盐低脂饮食”背后的逻辑是,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需要控制血压、血脂和体重,所以要低盐低脂。
确实,化疗(不限于乳腺癌)病人因为化疗药(如蒽环类)和某些靶向药(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抗HER2靶向药物)有心血管毒性的副作用,会使病人原来的心血管病加重,也可能产生新的心血管问题,包括高血压、心衰、心肌损伤、血脂异常等。
这是一个大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低盐低脂”可以了事的。
首先要进行心血管风险的基线评估。要教育病人定期进行血压、血脂、心电图,甚至超声等的评估和随访,这是第一重要的,应该写进“诊断计划”里去。
有血压和血脂的问题,严格按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饮食要求,也不是简单的“低盐低脂”可以概括。至少有:限钠(<6g/d)、加钾、限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限酒、增加水果蔬菜膳食纤维、DASH饮食模式等等内容。如果做健康教育,这些都要教给病人才行。
如果暂时还没有血压血脂问题,那就不需要“低盐低脂”,而是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模式就可以了。
还有非心血管因素的膳食问题,如,豆制品因为富含植物雌激素,理论上可能会增加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即使没有高质量依据,也被uptodae建议予以限制;富含植物食物、鱼和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以及咖啡,有可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病,不妨一试。
但我以为,以上饮食问题都不是最紧迫的,最紧迫的是当下,即住院期间,应该有来自护理评估的饮食问题,最常见的是化疗副作用之一,恶心呕吐。因此,需要评估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除了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予以不同的药物预防外,当然也可以在饮食上予以指导,比如:多饮水,避免因呕吐而脱水;少量多餐;调整食物的品种和色香味;避免易刺激呕吐的食物等等。这些健教内容都是因人而异具体而微的,需要非常的耐心、细心和爱心。说实话,一般医院真做不到。
总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饮食教育不是仅着眼于心血管毒性的一级或二级预防,而是应该扩大到降低乳腺癌风险、减轻化疗副作用以及体重控制上来,内容既要遵循最佳证据,更要高度个性化。
二、患肢功能锻炼
乳腺癌术后常有手术侧上肢功能障碍和淋巴水肿的并发症,我们的健康教育不能满足于一句“上肢功能锻炼”,这远远不够。
首先仍然是评估。应该评估患侧上肢 的活动范围,把它作为重要的随访内容告知患者。若有上肢功能障碍,应该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分别有哪些锻炼方式,应该选择最适合个体的。
还可以教会病人测量上肢周径,若患侧比对侧长<3cm为轻度水肿,3~5 cm为中度水肿,>5cm为重度水肿。这种量化教育很重要,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若有淋巴水肿,应该注意避免受压、负重、曝晒烫伤、易压睡姿等等。
总之,仅仅“上肢功能锻炼”不叫健康教育,把为什么要、如何做都讲清楚了,那才是教育。所以,在诊疗计划中,健教计划应该比诊断计划、治疗计划详细复杂得多。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某循证诊所“急性胃肠炎”的门诊病历吧,其药物治疗非常简单仅口服补液盐,而健教方面极其详细、用心,也非常靠谱,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深刻印象。
这,才叫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