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肝药是有特色的一大类药物,临床使用极为广泛,而医保对此类药有严格限制。
我从医保用药目录几万条里把护肝药整理出来(如图),总结就是一条,肝功能已经出现了损害,转氨酶(AST或ALT)至少在120以上,才允许用医保目录中的护肝药。护肝药当然远不止这几种,道理是一样的。
这个限制条件与临床现实有巨大的差距。
临床非常多的用药情况是“预防性护肝”,就是还没有出现肝损害,提前用护肝药,比如各种肿瘤化疗,大家都知道化疗药很多都有肝毒性,提前就把护肝药用上,就像打疫苗,不是万无一失更安全了吗?
但是,所谓“预防性护肝”却没有任何医学证据。无论是内科学、药理学,还是各种肿瘤指南,压根就没有这个说法。这是一种线下的行业的“潜规则”,大家均默认预防性护肝是合理的,不预防一下,心里没底。
大部分的病人也都认为这是合理的,毕竟,“护肝”这个词儿一听就很暖心。
不能怪病人,因为病人不专业。
昨天我在护理继教里讲“护理的专业主义精神(professionalism)”,何谓专业主义精神?就是一种你有而别人没有的能把你和别人区分开来的一种职业精神,它是一种流氓黑社会都会心服口服的精神。如《功夫》里斧头帮大哥听杀手榜“天残、地缺”一番言论后,由衷佩服,说道,“这个就叫专业”。
医生若振振有词地说“预防性护肝”,我认为,这个就叫不专业!
因为在医疗这个专业里,没有“预防性护肝”这个概念,更没有相关的循证证据。“预防性护肝”只不过是基于想象的美好愿望而已。
另外一大类是,转氨酶确实升高了,异常了,这时无论医生还是病人,护起肝来都是理直气壮的,不是预防,而是治疗。甚至,一些指南里也弱弱地推荐。
医保对这样的治疗限制条件是转氨酶“大于120”(正常在40以下),等到大于120,不是黄花菜都凉了吗?这是不是霸王条款?
还真不是!理由如下:
1、转氨酶ALT和AST的轻度升高并不等于肝损害。大样本的流调发现,健康人高达6%的会有ALT、AST升高。除了疾病,这两个指标的升高还与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质量的不同、标本采集与保存、标本发生溶血、个体差异、运动后、进食和饮酒,甚至天气、海拔等很多因素有关。因此,仅仅轻度升高是没有临床意义的。棒棒医生我献血十几次,也有两三次因转氨酶超过正常而被拒,我没有紧张到去做各种检查排除肝病,更没有乱吃护肝药;过段时间再去献,依然轻松过关。
诊断学上的定义:小于正常值5倍(ALT200)的,叫轻度升高;5-10倍(200-400)的叫中度;大于10倍的才叫显著升高。
所以,医保其实已经很放宽了。200都不到,用什么护肝药嘛?
2、评价肝功能还有很多指标,需要综合起来判断。比如,反映肝排泄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反映胆汁淤积的γ-GT、ALP、5'NT;反映合成功能的ALB、胆碱酯酶、PT、PTA、总胆固醇等;反映解毒功能的血氨;反映肝纤维化的Ⅲ型前胶原等;反映肝再生的AFP以及其他指标铁蛋白、转铁蛋白等。如果这些指标都正常,仅仅是转氨酶ALT和AST的轻度升高,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重要的是评估和判断。为什么转氨酶轻度升高?是检验的误差?还是短暂的波动?有没有药物肝损伤的可能?有没有病毒性肝炎的可能?
评估和判断后的决策,首选的是观察随访,不是急着吃护肝药。
如果有其他的肝病线索,可以进一步追查原因,如乙肝丙肝。
绝大多数的轻度升高会自动恢复正常,不需要护肝;极少数的会进一步加重,护肝也没用,有用的是针对病因的治疗。
3、重要的是病因治疗,而不是“护肝”。
对乙肝,抗病毒药物就是最好的“护肝”,护肝药是没有用的。尽管在《中国乙肝指南》它们还有九牛一毛的地位。
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根据分型和并存的免疫性疾病情况,用免疫抑制剂可能有效,护肝药徒增肝脏解毒负担,就不要来添堵了。
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唯一要做的是戒酒。一边吃护肝药一边继续喝酒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更常见的,停药观察是唯一有效的“治疗”。轻度的停药后会自动恢复;严重的肝衰竭,靠的是ICU里多种生命支持疗法,护肝药有屁用!
所以说,医保的限制已经很考虑现实了,这其实也不够专业。
真正专业的做法是,对于所有没有循证证据的护肝药,医保一律拒绝支付。
这当然是理想主义的做法了,现实很骨感,护肝药在可预期的时间里大约是禁不了的吧。
但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条:
1、禁止预防性护肝。
2、禁止联合用护肝药。
3、针对肝病原因的评估和治疗是最重要的。
4、非要护肝的话,底线是符合医保的限制条件:ALT/AST大于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