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076年,王安石被二度罢相。
深受皇帝信任的王安石为什么会被罢免?
史书记载是因为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在政治斗争中不择手段,勾结朝臣伪造中央文件(在原文件中夹入私货,行为接近矫诏)来打击政敌,事败后羞愤交加,导致原来的病情加重而死亡。
受这一事件的打击,王安石心灰意冷,辞去相位。
“王安石变法”在晚清以来的宣传中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所以大部分历史作者在讲到这件事时都一笔带过,惋惜王雱的英年早逝对王安石的打击。但王雱的行为,放到任何朝代(哪怕是现代社会),都是骇人听闻的严重犯罪和政治丑闻。
被王安石大骂一顿之后英年早逝,可以说是他本人的幸运,也是王氏家族的幸运。
不然,有这么一个耻辱,家里所有人在官场上都很尴尬。
出了这样的丑闻,任何人处于王安石的位置,都要上书请罪、请辞。如果换一个朝代,王安石甚至会被治罪。你的儿子,勾结一批你的心腹,伪造中央文件去打击你的政敌,你说你对这件事毫不知情,你觉得大家信吗?就算你毫不知情,你就没有责任吗?
当然,王安石不会被治罪,他是神宗变法的旗帜,这面旗帜不能倒。
不过,王安石下野,也已经成为了逻辑上的必然。出了这样的丑闻,还怎么在朝堂上立足?政敌和你辩论的时候,会不会质疑:王相公啊,我今天反对你,你会不会又让家人在背后伪造朝廷文件来迫害我?
关于王安石二次罢相,史书中的记载,其实非常清晰。抛开先入为主的政治正确,用历史常识和政治常识,其实很好理解。
02
不过,同样的事实,研究者们可以提出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王安石二次罢相,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登基多年之后,神宗皇帝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决定亲自领导变法。他已经不能容忍一个强横的宰相像老师一样,动辄教训自己该如何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是理念分歧。王安石和诸多的新党重臣为什么由朋友变成了敌人?就是因为他们虽然都主张变法,但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存在分歧,无法妥协。其实,王安石和宋神宗分歧更多,比如人事安排,比如要不要坚持市易法。分歧越来越多,隔膜越来越深,最终也就渐行渐远。
这两种观点,读书的时候经常遇到,很常见,也都很有道理。
不过,我最近读到的《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一书中,历史学者林鹄却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王安石罢相,既无关变法理念,也无关权力斗争,而是源自对辽政策。
“我们注意到,王安石离开政治舞台后的第二个月,拖延了三年之久的宋辽边界谈判最终落幕,宋方割地数百里,换取和平。而熙宁八年王安石回朝重任宰相后,关于宋辽边界纠纷的处理,是他和神宗之间唯一的重大分歧。”
这一年,面对辽国使臣的威胁,宋神宗不顾满朝大臣反对,选择割让数百里土地求和。
要完成这样一项政策,性格强硬、脾气暴躁的王安石依然留在朝中主政,难免会引发争吵。
在我们的印象中,宋神宗是一个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君主,甚至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一贯态度强硬,为什么会选择割地求和?
林鹄认为,这是一种“对辽恐惧症”。从澶渊之盟到庆历增币,辽国这一军事强国给宋朝君主的内心投下了巨大阴影。辽国的威胁,不过是唤醒了神宗内心的恐惧。
从我们后人的视角看,宋代君主对西夏的轻蔑和对大辽的恐惧,当然都是不合理的。因为西夏(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小,辽国也没有那么强大。但站在宋朝君主的立场看,西夏(相对于大宋来说)就是一个小国,辽国就是一个无比强大、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庞大帝国。
为什么要变法?为了搞钱;为什么要搞钱?为了打仗;要怎么打仗?先打败西夏,后出兵大辽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这一计划,就是光辉史册的千古明君。
但问题是,通过变法(经济改革),钱虽然搞到了,但针对西夏的战争并不顺利,更不敢同时与辽开战。
宋神宗,输不起。
变法这么多年,背负着无数争议,贬谪了无数重臣。如果打输了赔款割地,要怎么面对天下人?要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变法的效果到底如何?是让老百姓过得更好还是更差了?其实说不清。有的地方效果好有的地方效果差,那也可以说是下面的人执行有问题。对西夏的战争,有输有赢,也不过是在边境上和一个小国作战。
但如果和大辽开战,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那种风险,就是无限高的。如果战败了,自己的名字,就有可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按照神宗的原计划,先打败西夏,建立自信,再去与大辽作战,收复失地。但这种自信,并没有建立起来。
几年之后,1082年,永乐城之战。宋朝动员30万大军却遭遇惨败。神宗闻讯后彻夜难眠,痛哭失声,从此不敢轻易言兵。
深受打击的他,短短三年后就去世了。
03
宋朝的“弱”,并不是因为贫穷。
除了农耕民族和“蛮族”士兵在个体战斗力的差异,宋朝的问题众所周知,那就是以一种糟糕的军事体制(重文轻武、防范武将)来对抗周边的军事强国。
永乐城之战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军事体制的失败。徐禧、沈括这样的文官,节制种谔(种家军领袖)这样的专业武将,外行领导内行。种谔反对在敌人异常重视、且“三面绝崖而无水泉”的永乐筑城,结果却被弹劾。从狄青的郁郁而死到岳飞的蒙冤入狱,宋朝的“弱”是这种军事体制的必然。
从旁观者视角看,想要改变这种“弱”,就要改革军事体制。否则,搞多少钱,都无济于事。从变法的目标来看,改革一开始的重点方向就错了。
应该搞军事改革,却搞了经济改革。神宗变法,不过是走了一段弯路。
虽然嘴上说着“变法”,整天为了“变法”争吵不休,但大宋的祖宗之法里,最核心的防范武将重文轻武,无论是皇帝,还是新党旧党,可能并没有一个人想要改革。
不直面那头房间里的大象,妄想通过绕远路来达成目标,结果就是永远也无法抵达。
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就是直面问题,但是,直面问题会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压力、风险,甚至会让人绝望、精神崩溃。(如果你是宋朝皇帝,你敢改革军事体制,赋予前线将领充分的自主权吗?你不怕出现第二个赵匡胤吗?)于是,很多人的奋斗方式就是绕开核心问题,永远在准备,永远在迂回……
通过经济改革搞到了钱,大宋的军事胜利就有希望了,真的吗?奋斗多年搞到钱后,女神就会接受你了,真的吗?读完一百本书,就可以开始写作,实现我的作家梦想了,真的吗?
多少积极进取,只是另一种回避;多少变法革新,并没有触及劣根陋习。无限迂回的好处是永远有希望,坏处是永远也无法成功,而且,难免会在某个时刻迎来幻灭。
再“积极进取”的人,面对失败和争议,也有承受的极限。王雱的犯罪身死,让王安石从此心灰意冷,退出政坛;永乐城的军事惨败,让神宗深受打击。这些事件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而是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人的内心开始动摇:我的方向真的正确吗?我的奋斗真的有意义吗?
今年春天,《孤星之旅:苏东坡传》的作者周文翰来成都讲座,他叹息说:“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这些人一生争来争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1076年,罢相后的王安石,在墙壁上一遍遍的题写唐人薛能的诗句: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做卧龙。”
我的书:
我的课:推荐两门适合孩子的精彩网课
付费系列:那些如果我能早些明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