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定去自救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

健康   2024-08-14 13:34   中国香港  


作者:无名

依旧在努力生存


作者既往文章:


本文赞赏50%由作者捐赠资金池。感谢每一位愿意分享的小伙伴!

写在前面:为什么要自救


前情提要:亲人去世,目前自由职业,收入只能维持生存。


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我的社会支持系统很脆弱。


我除了ADHD(注意力失调多动障碍)外,还有一些障碍和疾病。别人帮不了我,也没有别人能帮我,就只能想着自救了。


当我觉得自己不对劲的时候,我尝试过很多办法,想救一救自己。但很多尝试都失败了。我想列举一下我做过的尝试。


虽然这些只是个人情况,但也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目录

  1. 报培训班进修
  2. 拉小群
  3. 认识网友
  4. 心理咨询


1

报培训班进修


因为一些原因,我不能从事本专业工作,所以一直在寻找另一条出路。


在我还没有主动提出离职的时候,存了一些钱,打算让自己转换一条工作赛道。(然而还是逃不过当牛马)


因为最近的大环境相对之前来说没有那么景气,所以一些培训班就很吸引我去报名。其中有不少都宣传可以“保就业”。


自然,也会有一些非正规的机构浑水摸鱼,不管学员有没有赚钱先捞一笔再说的。尽管报培训班的时候我很谨慎,但是我还是掉坑里了。


▷ 查看机构公司运营情况


报名培训班的时候,可以通过搜索机构的公司名查看机构的运营情况,总公司和分公司都要查一下。


着重看看成立时间,经营范围,以及机构的自身风险、法律诉讼等情况。


其中,经营范围这里,如果是职业学校的话,一般有具体的培训项目,列明的项目是可以考试的那种。(但不代表那里就没有公示项目以外的培训项目)


图1:公司经营范围例子

(表格/文本:作者;制图:编辑)


▷ 小心霸王条款


有的机构会有一些霸王条款,例如:

  • 报名后或上课后不退学费

  • 只能转让不能退费


签协议的时候就要特别留意这些字眼。


万一因为某些问题不能参加这些培训班,也要跟机构交涉。交涉失败可以去诉讼,追回自己的钱。


▷ 不要轻易相信“保就业”的承诺


搜索的时候可以在各个平台上搜索机构名字,看看有没有从这个机构当中培训出来就业的人。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很少,就算有,很可能也是机构的社交账号发布的。如果能找到,并能在这些学员就业的地方得以证实的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培训效果。


▷ 留意授课形式


还要注意课程的形式,是线上录播的还是要去线下上课。


录播的课程很容易钻空子,因为这些课程都是已经做好的,也允许学员下载。万一不想学了,机构通常是百般纠缠。


线下上课还得要注意时间调动,以及上课的时长。


能每节课都按时去上课的人很少,不管是不是神经典型发育的人(NT)。上课节数少的课会比较容易记住,上课节数多的课程就更需要好好复习。


▷ 上课的伙伴


至于要不要认识一起上课的伙伴,只能说看自己的需要。


发现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伙伴,可以去认识,或者如果发现了以后可以有机会合作的,也可以去认识。


▷ 按时吃药


上课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按时吃药,尤其是早上也要去上课的。


我每次上课前都要吃药。要是忘吃药了,就算对课程有兴趣,还是会摆脱不了身体的限制选择趴下。在课中才能听进去老师说的话。


▷ 心理学课程


可能会有人认为报心理学的课程可以对自己有帮助,个人觉得可以报,但是不要指望报心理学的培训班就能当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已经没有了,而现有的培训也只是培训合格证明。


2

拉小群


我曾经试过把一些相对能信任的人拉进来建了一个小群,想让他们监督我。


但不管是现在的我,还是以前的我,想要做的事情依旧没得到推进。


但如果能给他们(信任的人)一些酬劳或奖励,拉小群的性质感觉好像就变了。


理想总是很美好的。现实告诉我,这样的做法(拉小群)并不靠谱,这些人也有各自的事情要做。


如果没有给他们带去一些好处或者说情绪价值的话,很难长久维持下去。


虽然我知道找coach(教练)比这样做好。但是一来,我没办法信任陌生人,二来,也因为我想做的事情不好描述。所以我就放弃了这样的做法。


(总不能把自己的特殊癖好告诉coach吧。就连一些特殊癖好我也会拖延,想不起来去做。)


这么说来,我也想自己去当coach。但是由于自己的执行力有限,暂时也没能力通过认证。


3

认识网友


我曾经认为多认识人可以改变自己。但是,只是认识的话还不够。


可以去认识网友,但是网友也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边界。


不能把网友当作情绪垃圾桶,也不能把事情都封锁在心里。


之前想过认识一些网友,但是发现自己还是没办法向网友倾诉。而且没有聊得来的话题,也不知道怎么开聊,就放弃了。


只能想起谁,就打开软件跟ta聊天。好不容易认识的人也会因为认知不一样,阶层不一样,很难发展深入的关系。渐渐地,我的社交变得有目的性了。


对于一些社交软件,我有一些特别的备注习惯。


例如:给现实中认识的人备注x月x日和谁领证/结婚/生孩子,给网友备注在哪里认识。a软件一个标签,b软件一个标签,分别给他们看不同的朋友圈。


还有从某个人那儿学到的一个习惯:把这人的照片放进描述里。


图2:网友备注举例

(表格/文本:作者;制图:编辑)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和最亲近的人无话可谈,却和陌生人讲心里话。


但是陌生人相处久了,也慢慢开始有所顾忌,也会变得不想跟这样的人说话了。


最近认识了一个新的小伙伴,发现我学了心理学的那套之后,确实能对交友有帮助。(例如得知对方的家庭状况,从而对ta的行为做出适当推测)


但是我们年纪差距太大,有时候一些话题难免还是要试着提前了解才能聊起来。


虽然我们约好了某个时间某地见面,但是我也不能指望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


这样的经历也让我知道PUA的可怕。因为我的内心没法走进别人,别人也没办法真正走进我的内心。能聊起来不一定能走心。


4

心理咨询


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借助与咨询师的谈话来改变自己。


但是好的咨询师真的很难找。要是遇到不好的咨询师,就会让你彻底对心理咨询死心,再也不相信这玩意了。


我自己的经济情况一直没那么好,也不允许我去试错、或者做太多次心理咨询。虽然我对心理咨询有好感,但最近也没去做。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有下面的渠道,这里也总结了这些渠道的一些特点。


图3: 心理咨询渠道及特点

(表格/文本:作者;制图:编辑)


相关文章:


▷ 找咨询师时的注意事项


在做咨询的时候,我会关注这个咨询师的履历,重点看看: 心理学相关的培训的经验,有没有在执业的同时继续接受心理学的培训

咨询时数可以看,但也要简单计算一下,看看平均一天做多少小时 (就是时长除以执业的时间)。


因为咨询师一开始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话很难接到个案,所以平均下来的话每天时数不会很高。


要是执业1年的咨询师,已经有几千小时咨询时数,就要怀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了


督导时数就是心理咨询师接受督导的时长了,督导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指导。


这两个时长(咨询时数和督导时数)是越多就说明越适合。找咨询师的时候不要太迷恋时长,适合自己更重要。


此外也要关注心理咨询师的流派,提前看看各个流派的描述,看看自己比较认同哪些流派的观点。


按擅长的疗法找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每个人感觉不一样。


有的人不吃认知心理疗法那一套,有的人不喜欢精神分析,所以没办法给出好的推荐。


但也要注意,一个咨询师可以掌握多种流派,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观察心理咨询师在社交平台上的一些文章和评论,来判断这个咨询师究竟适不适合自己。


也可以找一些负责撮合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社交账号,但是这样的账号目前还很少。


个人认为,为了比较快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尽可能不优先选择精神分析/精神动力学为主要流派的。


不是说这个流派不好,而是这样排除比较有效率。


学习心理学的几乎都接触过精神分析,而且在中国大陆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是精神分析流派的。要是只筛选精神分析的,符合这个条件的咨询师有很多,起不到筛选作用。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就喜欢精神分析,这样的话找心理咨询师也比较容易。


好在近些年其他流派的心理咨询师也慢慢多起来了。


看感觉有时候也是一个方法。例如,如果觉得对面的人高高在上,那自然可以想象ta做咨询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了。我就不会考虑找这个人咨询了。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ASD/ADHD友好的咨询师。


尽管也有一些网友整理了名单,但很多咨询师的介绍上还是没有这样的内容,所以只看是不是ASD/ADHD友好不算是一个很好的筛选方式。


要是实在担心咨询师不了解ASD/ADHD,可以问问机构里的助理,或者在正式咨询前与咨询师进行一次会谈(可能收费)。


如果有某个咨询师声称自己可以“把某个疾病治愈”的话,不要相信。


这样总结下来,在咨询之前应该至少要了解下列信息

  • 咨询师真实姓名

  • 咨询师的照片(工作证件照/生活照)

  • 各平台公开的社交账号

  • 教育信息

  • 心理学相关培训经历

  • 咨询时数/督导时数

  • 流派取向

  • 擅长领域

  • 其他来访者对该咨询师的评价


心理咨询建议做线下咨询。实在是没时间出门的话,再考虑线上咨询,并且在线上咨询的时候要露脸,这样会方便咨询师观察。


▷ 心理咨询个人经历


再说说个人的一些经历。


学校的心理咨询让我觉得有人能懂我。没有任何的评判,也不会强求我去按照某个特定方向去改变


这个咨询师是做后现代疗法的。个人感觉很好,做了好几次了,都不错。


但是我毕业了,这位咨询师后来没有在学校工作,ta在某机构几次的收费就够我一个月生活费了。


但是,我后来了解到这个咨询师十年前还只是个类似销售的讲师,在某平台开设了课程。看到之前在讲课的人现在变成资深咨询师,我心里还是有一种复杂的想法。


不过在这个咨询师之后,我也很难对其他咨询师建立信任了。


之前蹭过一个机构的免费的咨询,我没有了解过机构有什么样的咨询师,就过去做咨询了。


但是这个机构有特定的背景,让我没法彻底信赖。咨询师也很好,但是和我有一定年纪差距。用的是短期焦点解决治疗技术(SFBT)。


在我看来,我只是演了5场戏。有一定帮助,但是不大,因为我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没那么真诚,在填资料的时候就填了不少假的资料。


曾经也找过免费心理咨询电话,危机干预热线,还有平台上的免费咨询都体验过。


虽然很少接触,一方面是自己拖延,另一方面我决定这些资源应该给比我更紧急的人使用,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但是万一用上了也是真靠谱,前提是要能找到对的电话,对的咨询。


相关文章:


我会一直看着这里,看着自己的。


虽然这个改变或许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还是很期待能有改变的一天。


还是这么活着吧,也不差。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题图由编辑制作。


就诊避雷,请看地图文评论区,持续更新,点击【菜单栏-资源-地图&量表】查看。

编辑  |  Hauyu


中文转载请联系青衫:

qingshan.aspie@gmail.com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青衫Aspie
献给有独特🧠的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