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我终于看到了成都商业的「冲刺」苗头,活跃的架势令人十分振奋。不仅在于IFS临街的FERRAGAMO以新形象更新了巨幅围挡、太古里又带来了GOYARD、LEMAIRE这样的高能级新店,也在于一些「慢慢生长」的项目又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10月底,成都知名酒精厂牌「MEDISN·药厂」在REGULAR落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6周年庆活动。那个周末,超多时髦青年蜂拥到场,用吃喝玩乐、极嗨极躁填满了原本寂寥的中庭。
一直从开业火到现在的CPI开启了「秋日模式」,不仅下半年更新了赏心悦目的艺术装置,连同UMA WANG与hug等新围挡也在近期登岛,麓湖上下蔓延着一股秋收氛围。
REGULAR源野和CPI,这两个性格迥异,又一直拥有高话题度的非标商业,伴随着开业就被市场争论不休,却在这个秋天不约而同地刷新了我的认知。一个在「展示实体繁荣」的小红书上几乎「查无此人」,与线下热烈的打卡拍摄氛围大相径庭,并在上半年伴随场内掉铺被热议为「现象级陨落」;另一个,自开业起就一直被质疑只是品牌赔钱赚吆喝的「platform样板间」,周中周末的流量差与不知几何的实际转化率令其走进了评判者的「罗生门」。要我说,这两个成都初代非标顶流和当红非标热场,都是近年来极为罕见的「跟自己较劲」的项目。他们的步调,只有自己知道。虽然REGULAR和CPI都在行业内有着不小的关注度,但因为在不同的运营期内,热度表现上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今年以来,关于「线上的源野」与「真实的源野」一直很值得观察。
一方面,源野一直在被「注视」着。
过去一段时间内,场内部分品牌包括in the PARK、LINFORNI等因表现不佳而撤场。消息一出,也在线上引发了「初代非标商业还能否存活」的热烈讨论。
与热烈的讨论呼应的,是线上资料的无所查证。
当我想要宅家偷个懒,只在网上寻找一些源野近况以充实素材时,就会遇到很尴尬的场景:小红书上、公众号上关于项目的图文少之又少,大部分内容还是在2023年更新的。
「真实的源野」似乎一直被「无视」了。
因为,与线上失落的话语相对的是,我身边不少常客都在反对「源野无人」论调:开车到现场时,不仅地下偌大的停车场难得寻觅到一个车位,还有网友回应:「周四下午想喝个茶都只有角落的位置。」因此,源野是一个「高关注」与「低曝光」共存的矛盾体。2021年开业的源野,其实一直没有脱离过行业视线,但从运营的角度来讲却一直被人诟病——项目压根没有官方平台,坚持要把「小众」这个标签贯彻到底,放眼全国都是一个十分特立独行的存在。缺少线上互动,客观上造成了传播话语的落寞,以至于在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调整期内,无论是在客流表现和品牌表现上都有一定的衰退。不仅是线上对于项目的情况难以把握,甚至场内业态落位图都还是半年前的未更新的版本。但在后来,项目团队也在一些私下场合回应过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该来的会来,该走的要走,并不是很在意这件事。能生存下来的品牌一定是适合这个场子、适合目的性客人的,这对品牌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现今大多数的连锁品牌已经习惯了商场模式下的「强运营」,殊不知自身的品牌力和门店管理才是硬实力。「可充值」的流量下,消费者甚至是不少行业人士也迷失在了虚假的「小红书繁荣」里。
另一个现实在于,源野一直拥有「实际上还可以」的状态。动态观察来看,源野近两年的店铺数量其实一直保持在20家上下,流动的数量与稳定的数量大致各自占比一半。
不完全统计,在20多家品牌中,面包会有的、CRESCENDO FIELD十域、UID CAFE、tazaTa、荒石公园HUANGSHI·ART STUDIO、FINE PARK picnic&canteen、%Arabica、LANLIZI、Element等品牌都已经渡过了3年;
简约系花店HOJA、Tagi.成都首店、成都首家An Ko Rau独立门店、MONDOLI从2022年开到了现在;DAUMTHOR、好白商店、LAZY EAZY PLUS等等质感零售小店也在近1年多的时间内入驻。原本的gregarious中庭也有自营和不断更新的快闪店。
这几个月,我到访源野更勤了些,相比年初呈现出来的品牌「青黄不接」的场景,下半年的源野的确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痕迹。
在北花园的位置,打开了叫做market2和market3的多组合空间:market2是自营餐厅,market3组合为多功能空间,一楼售卖咖啡、绿植和香氛,二楼则是pop-up门店。
我在自营香氛中还看到了「阿那亚限定」产品——源野朋友圈生态也被打通了。最近,很有质感的法国设计师品牌「American Vintage」在二楼开出pop-up门店,未来也将正式入驻源野,这同样是一家上海、深圳之后的成都首店。
这家设计师服饰在一线城市本就受众颇广,已经在中国香港落定5家门店。其内地独立门店则分别位于上海芮欧百货、上海新天地以及深圳万象城和深圳万象天地。
你可以看出,源野的资源与审美一直在线,品牌的入驻也并不是随性的,而是精心挑选的,并非一般非标商业可以比拟。前面提到的药厂,在今年8月正式开出一家MEDISN·PARC。这个在一众i人中一看就更e的品牌,果不其然点燃了原本寂静的场域:这次6周年活动中,3天就有2万多人塞进了小小的中庭,整个内场围满了人(据品牌口径)。这波活动也顺势串联起了源野的品牌朋友圈,让品牌之间不再像以往那样没有联系。
不只是中庭从静态的展到动态的活动所激活,几个不同的区域也有了显著空间运营的成效——走了那么多场子,还是会感叹源野惊艳的设计。场子里的树更加茂盛了,靠近停车场东花园的树下多了许多粗粝但与场景很搭的公共座椅,让这个小小的院子有了精致的公园社区感,遛狗逛公园的人在周末挤满了外摆区;一系列的更新后,约7000平米内完整的空间运营逐渐成形,餐饮和零售更加多元且平衡,日夜经济也被兼顾。好逛、好吃还能好玩,人少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自然逐渐变化。非日常性造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这类非标商业的判断,一定的信息差也掩埋了项目的运营情况,「真实的」TA们只能依靠腿脚不停走动来判断。
源野就像一个「水象人设」,他强任他强,一点不慌张,背后却在朝着更前沿的商业圈暗自努力;
不到7000平米的空间虽然翻不出多大的风浪,但在体感上足够舒适、十分充实,极度的小众而有调性,其实源野已经成为了TA想要的样子。
今年5月开业的CPI,作为成都非标商业的又一现象级案例,拥有稀缺的「湖岛」场景形态、由豪宅样板间改造而来的CPI,半年来在线上和线下都有不小热度。从户外、女装、轻餐、咖啡几个主要的业态入手,搭配自然生态的场域背景,小红书上关于CPI的打卡笔记篇数也已经达到了1万+。
半年来,几乎每月都有专门慕名而来考察的业内人士,前不久热闹的CCC成都社群大会里就有不少是冲着CPI来的甲方朋友。但从「观后感」上来讲,大家的意见也呈现两极分化——本就是城市微度假目的地的麓湖,在景观打造与设计改造维度的确无可非议,一直输出着前沿而稳定的景观审美,颇受追求出片的精致小姐姐们的欢迎;
而争论的焦点莫过于地方的远和客流的非日常性:在这么远的地方开一座以中高端先锋零售为特点的项目,谁来买单?项目能不能长期做下去?一方面,在此期间我断断续续走访了一些热度不错的零售商户,反馈来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对团队的肯定。商户服务足够周到、入驻后装修并不复杂、邻里朋友圈足够精致时髦满足品牌调性......
而在非周末的造访中,打卡的人少了很多,客流量并不算高。但在这半年陪同不同的「目的客群」逛岛时,我发现女性朋友尤爱这一批上岛品牌,尤其走不出像jajainthemoment、SND这样的「时装屋」。
我个人也在潜移默化间被CPI品牌「种草」——哪怕不是在CPI,只要有相关门店的地方,我也会习惯性地进去看看。
前段时间,麓湖总设计师罗立平在阿那亚「罗马会」上的发言激起行业千层浪,万字干货长文,诚恳地向外界展示了麓湖商业的真实发展状态。
CPI也在发言中被多次提及,其中几个经营数据佐证了判断,CPI的「女性零售」业态表现的确很强:其中,jajainthemoment是一间很有招商代表性的成都本土女装品牌,门店面积目测有100+平米,线下首店平均月坪效达到了7000-7500元。
品牌特点是:由网店转线下店,在淘宝店拥有高达98.6万的粉丝,已成熟运营7年;服饰设计可搭配性很强,色彩和剪裁与备受追捧的The Row一样极简而有调性;价格区间跨度大,从小几百元到大几千元不等,提供了从高性价比到高质感的需求跨度。高端买手店SND的销售业绩持续保持在全国前三,并在国庆期间创下了全国第一的销售业绩。
*此前一直入驻SND等买手店的品牌LEMAIRE,其中国首店刚在太古里开出。结合优秀的经营数据来看,或许这类品牌在成都择址开独立店也早有端倪。
因此,在SND之后,能看到UMA WANG和hug这两个同类型买手店也加入了CPI朋友圈,侧面印证了注重「选品」的门店所带来的高消费力和高业绩贡献占比。
除此之外,符合场域气质、拥有透明烘焙厨房和外摆空间的Bake No Title为代表的餐饮类的坪效也能稳定保持在3000元左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几家契合主基调的餐饮也在大众点评上表现不错,LOBANG炉坂、Café de Coucou、jojo&nana、AOARASI·utsuwa&coffee,新加入的Little Travel,让CPI成为小众精品咖啡的聚集地,Anaago安纳果·云南bistro这类热门的云贵bistro也在入驻,「品牌愿意远道而来」成为CPI已经在正向循环的特征。
可以说,精品零售在麓湖商业版图中本就处于缺席状态,以往的天府美食岛、麓坊中心也被大面积的餐饮覆盖——而以中低价潮牌为代表的年轻定位被验证为不适合麓湖商业发展的存在,究其原因还是面向麓湖客群的「身份认同」偏差。
因此,CPI不是一个一拍脑袋就做出来的案例,其成功背后的逻辑值得回味。一是针对麓湖商业「弱零售」痛点和「精致客群」定位。这样的定位如今看来才是合理的,并且CPI也承载着麓湖「大家庭」的期待,希望在个体项目零售破局的前提下,为新的零售商业做试点和铺垫。不做品牌「孵化」:重视有运营经验以及社群能力的品牌;关注品牌耐性和韧性:重点选择在经历时间考验、市场验证后,其主理人仍然对生活、事业充满理想的品牌。在这之中,品牌组合也十分重要:既要有名声在外高端选手做门面担当,也要有实力选手担纲销售转化。在空间设计上,本就是样板间的CPI岛不需要不大拆大建,用高效高质的视觉设计达成低成本的廉价美学。在招商运营中,重视灵活的商家合作模式与快速的更新迭代,一方面品牌可以「拎包入住」,并用快速的pop-up检验品牌适应性;另一方面,CPI也可以利用自营空间在场内灵活地添加缺乏的商业内容,双管齐下,让整个场子常换常新。
做高阶零售最重要的还是独到选品,十分考验运营者的商业眼界、品牌审美与市场风向把握。选品的成功让CPI像一本时尚生活方式指南,用最精简的呈现令挑剔的消费者在茫茫市场中发现宝藏品牌。如此一来,项目能在周中主要服务目的性购物客群,形成高转化率;周末成为高客流打卡地,形成良好的传播生态。
这种对入驻商户的挑选,让我想到了CPI开业时与韩国品牌精选杂志《B》的合作沙龙,如今想来还是十分精妙的。
Magazine B对品牌的精心选品、实测,为消费者做具体的事,体验具体的生活,像运营商一样提供高质量的可供消费者追随的品牌,并在极度严谨和不随大流的指向下积累了信任度和口碑;同样的,品牌也像做杂志编辑一样更新着CPI,让这个小项目在「小步试错、快速进化」的市场迭代策略指引下,有了阶段性的成效。「买手商业」的现役价值
成都的「创新友好」,或许是源野和CPI能够养成的市场条件——
「特殊」的市场环境对「不寻常」的商业有关键的推动。
首先,成都的确还是一座「时尚度未满」的城市。
相比拥有多极核商圈的部分一线城市而言,仍然需要并且值得更前沿的零售品牌来教化市场,以补充商业的多元化需要。
其次,跨年龄的成都消费者,都始终保持对新鲜品牌和商业资源的高接受度和理解包容度。
他们爱凑热闹,不大存在一股脑唱衰一个商业体的现象,而这种包容度在全国来看都十分罕见。
再者,在成都南面、乃至天府新区,城市增量和存量土地资源丰富,像源野和CPI这类项目之所以能够有时间养成,一个关键要素还是较低的运营成本。
而在许多高线城市,存量土地稀缺、极高的试错成本也让不少小项目只是昙花一现。因此,起到「商业进化」功能的非标商业,在成都的生命力也显得尤其旺盛。
市场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已经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更别说有理想的项目还要追求大客单和高复购率。
大而全的商场里,综合的品牌堆砌在一起,面向不同消费者的产品更是鱼龙混杂。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早已不能满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不能满足追求高效率、高品位客群的需求。
于是,一方面需要有值得消费者停下来体验感受的场域;而另一方面更需要「为消费者选品」的商业,小到如火如荼发展的新零售买手店,大到被贴上非标标签的「买手商业」——「选品」和「有品」便是新的市场竞争力。用最小的面积装载与场域贴合、调性最鲜明的品牌,从而面向定位最精准细分,目标最明确的客群。这些非标的项目也有一个很鲜明的共性,那就是拥有「品牌挑选权」的TA们,都不是很在意「流量」。更需要关注复购率,品牌忠诚度这种细颗粒的量化指标。给予商业发展的时间也很重要。场域能否持续保持前沿、新鲜,品牌资源是否能打通,品牌是否信任项目的运营能力等都有待观察......
一切的现实条件面前,买手商业的的现役价值正在凸显。
无论是审美到位的主理人还是有眼界的运营商,这样一大批受到过前沿市场浸染的人把经验带来成都,愿意用耐心的运营,把良好的品牌观和审美观传递给受众。这种拉动整个商业良性发展的价值,无疑比一个所谓创新的商业标签更为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