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退休“新规”执行!70后女职工“55周岁”提前退和“55周岁+延迟月数”按点退,养老金相差多少钱?
民生
2024-12-08 18:30
河南
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第一支柱”的政策背景下,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下文简称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不仅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衡量经济保障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通常来讲,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改善晚年生活质量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反之,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经济保障能力越弱,非但老有所养无从谈起,退而不休也恐是无法避及的又一难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体制外的企业职工,均应当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并在自身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的通过长缴、多缴的方式来努力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据了解,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97年起逐步统一,并相继建立个人缴费模式。在此之前,绝大多数省市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退休制”。所谓“单位退休制”,简单来讲即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发放职工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与其他相关待遇,发放金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工龄时间的长短、职级以及退休前月平均工资水平的高低。在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单位退休制”便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转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保退休制”,并沿用至今。所谓“社保退休制”,简单来讲即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若想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需满足社保政策所要求的前提条件。
按照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正常办理退休手续(病退、离休等特殊情形除外)的前提是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和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①最低缴费年限:现阶段,国家政策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②法定退休年龄:现阶段,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50周岁。也就是说,以正常退休为基准,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需“累计缴费满15年(含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达到60/55/5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对于符合条件的参保职工,国家社保政策规定,自其依法、依规完成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逝世的当月为止。并且,参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2项政策文件我们又可以得知,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办法通常可分为2种情况:①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模式之后参保的退休人员按照政策规定,这类退休人员通常不享有视同缴费年限,其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A: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B: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计发月数
②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模式之前参保的退休人员按照政策规定,对于这类退休人员,除了按月计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会依据其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给予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待遇作为补偿。也就是说,基本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3部分组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公式为:C: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办法是一致的。不过,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却略有差异,具体仍需要以当地的政策公告为准。据悉,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现实因素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长期可持续运行,国家终于在2024年敲定了延迟退休和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具体方案。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根据《办法》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关于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调整主要有如下3个方面:《办法》指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将同步启动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并计划用15年的时间且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办法,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由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由现阶段的55/50周岁逐步延迟到58/55周岁。《办法》明确,自2030年1月1日起,国家计划用10年的时间,并采取每年提高6个月的方式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具体如下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有关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在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落地实施之后,职工的退休年龄将不再是一个“刚性节点”,而是可供职工自由选择的“弹性区间”,即自2025年起,将同步建立弹性退休制度。①弹性提前退休:在上述《办法》当中明确指出,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②弹性延迟退休:与弹性提前退休类似,职工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月数”的新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在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申请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也不超过3年。70后女职工“55周岁”提前退和“55周岁+延迟月数”按点退,养老金相差多少钱?参考《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我们不难得知,65/70/75后的男女职工其实际退休的年龄和时间均将受到延迟退休改革的影响。问题来了,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70后女职工,若选择“55周岁”提前退和“55周岁+延迟月数”按点退,养老金将相差多少钱呢?以1974年5月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为例,退休新规实施之后,其退休年龄将延迟14个月,对应的退休年龄为56岁2个月;退休时间为2030年7月。不过,根据弹性退休制度,若在2029年5月其累计缴费年限已经达到对应年份最低15年的要求,那么便可以自愿选择弹性退休,即仍按照55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弹性提前14个月退休。同样,若该女职工既不想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也不选择弹性延迟退休,那么便可以按照“55周岁+延迟月数”即56岁2个月的新法定退休年龄按点退休。并且,若在2029年5月其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达到最低15年,那么延迟14个月,届时缴费为15年+14个月。假设该女性职工在2029年5月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时当地社会保险待遇的计发基数为9000元/月,且每年以3%的幅度递增,则2030年与2029年计发基数之间的差额便为270元。再假设该女职工平均缴费指数为0.8,则延迟14个月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存储额预计将增加8064元(此数据为简化计算忽略了个人账户计息)。然后便可计算养老金的待遇差额:①基础养老金差额=270×(1+0.8)÷2×1.17(14个月)×1%≈2.84元/月;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差额≈8064÷158(56岁2个月退休对应计发月数)≈51.04元/月将两组数据相加即可得出“55周岁”提前退和“55周岁+延迟月数”按点退,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差额约为2.84+51.04=53.88元/月。虽然此项数据仅作为一项参考,但我们还是不难看出,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与按照新法定退休年龄按点退休相比,养老金是存在差距的。总而言之,在弹性退休制度下,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了参保职工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若不想要延迟退休,则在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要求的前提下,仍可以弹性提前退休,且与延迟退休改革之前相比,基本养老金水平不会打折扣。不过,通过上述的示例我们却不难看出,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并没有“按点退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高。因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参保职工若经济、身体条件允许,延迟退休似乎并不是一项很差的选择,反倒养老金变更多了。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