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0/75后职工请注意:2025年起,“退休节点”各有3个!如何选择性价比最高?事关养老金待遇,早了解!
民生
2024-12-18 05:00
河南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保体系的“第一支柱”,可以说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基本养老金待遇同时也是保障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经济基础。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标准及其替代率作为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一项参考指标,且待遇水平高低也是决定其能否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与退休、养老相关的话题无疑是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包括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所关注的焦点,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安享晚年幸福生活。参考人社部发布的《202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数量已经接近1.42亿。按照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要求,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若想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前提是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而要想办理退休则需要同时满足2项要求。①法定退休年龄:目前,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50周岁。②最低缴费年限:目前,国家明确规定,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也就是说,以正常退休为基准(病退、离休等其它提前退休的情形除外),企事业单位参保职工若想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则需同时满足“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基本要求。并且,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能够每年正常参与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整。现阶段,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这2项政策文件,并依据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否享有视同缴费年限,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办法在通常情况下又可以被区分为2种情况: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后参保的退休人员这类退休人员,通常被认定为不享有视同缴费年限,其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按照政策规定是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参保的退休人员这类退休人员通常享有视同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手续之前通过人社部门的认定,那么便可以依照政策规定,除享受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外,还能够依据自身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再领取过渡性养老金,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实际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若享有视同缴费年限)3部分共同组成,对应的待遇计发公式如下:A: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B: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退休年龄对应计发月数C: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当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过渡系数而值得一提的是,从全国范围内而言,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计发公式几乎都是统一的,至于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办法则不同省份之间可能略有差异,需以当地为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新一轮退休潮来袭、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现实因素带来的挑战,在延迟退休改革的口号被提出10多年之后,国家终于公布了关于法定退休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调整的详细实施方案。据悉,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根据《办法》,职工退休新规定将于2025年起正式实施。《办法》指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同步启动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的延迟改革。具体来看,国家计划用15年的时间,并采取“渐进式”的办法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由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由55/50周岁逐步延迟到58/55周岁。在法定退休年龄启动渐进式延迟改革之后,自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采取每年提高6个月的方式由现阶段的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这意味着,最低缴费年限的改革设有5年的缓冲期,在2030年之前,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另外,根据《办法》内容我们还不难看出,自2025年1月1日起,职工的退休年龄不再是一个“刚性节点”,在弹性退休制度下,而是可供职工自主选择的“弹性区间”。具体来看,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则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的时间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则可以在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的前提下选择弹性延迟退休,与弹性提前退休类似,延迟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结合上文提到的内容,再结合《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在2025年1月1日退休新规落地实施之后,65/70/75后受影响的职工将各有3个退休节点。①弹性提前退休节点:60/55/50周岁~60/55/50周岁+延迟月数无论是2025年1月1日~2039年12月31日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是2040年1月1日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实施完成之后,只要参保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且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便可以最早仍按照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同时也可在“60/55/50周岁~60/55/50周岁+延迟月数”这一区间范围内选择任一时间节点退休。根据政策要求,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遵循2大原则,自愿与弹性。若参保职工不选择弹性提前或延迟退休,那么便可以按照改革之后“60/55/50周岁+延迟月数”的节点按点退休。比如1969年12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之后法定退休年龄延迟了15个月,对应的退休年龄为61岁3个月;退休时间为2031年3月,其便能够以新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按点退休。③弹性延迟退休节点:60/55/50周岁+延迟月数~66/61/58周岁另外,在弹性退休制度下,职工达到改革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60/55/50周岁+延迟月数,若与单位协商一致,则便可以选择弹性延迟退休,最长延迟的时间为3年,即1976年9月及之后出生的男职工、1981年9月及之后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1984年11月及之后出生且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可以在63/58/55周岁的新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再弹性延迟3年,即最晚的退休时间可以达到66/61/58周岁。问题来了,对于受到延迟退休改革影响的65/70/75后参保职工而言,在弹性退休制度下,选择哪一个退休节点是性价比最高的呢?而根据上文提到基本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办法,要讨论职工选择哪个退休时间节点的性价比最高,其实要参考的是基本养老金的回报率哪个最高。在《办法》第四条,国家明确提出鼓励广大参保职工“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和晚退多得”,基于这一原则和激励机制,我们不难看出,职工选择上述第三个时间节点退休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会相对更高,但相对应的累计缴费年限也会更长。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参保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越多,则通常会意味着其回本周期越短。并且,在预期寿命一致的前提下,虽然晚退休会导致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总时长相对短一些,但是从晚年生活的保障水平这个层面来讲,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标准越高,则更有助于其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因此,若是笔者自身选择的话,那么我会更加倾向于弹性延迟退休,即第三个退休节点。综上所述,法定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与最低缴费年限的调整并不是拉高参保职工退休的门槛,而是积极应对时代的发展,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长期且可持续运行。换言之,也只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能够稳定运行,退休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件事才会更加有保障。另外,在弹性退休制度下,其实国家从政策层面也给予广大参保职工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不意味着65/70/75后男女职工一定非要按照延迟之后的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只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仍可以选择以60/55/5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所以,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退休节点,然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以保障晚年生活。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