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朵随笔:一生的教养

文摘   文化   2023-10-30 20:25   法国  


                   王萼华先生书法


             一生的教养

                         梅朵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蛋糕的香味中回想到他的少年往事,而我有时则在汉字的墨香中看到自己的过去。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篇美文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难以忘怀的老师----王萼华先生。

先看看引起我回忆的这篇文章----“回忆李诚先生”。少年小李幸运地邂逅了故乡的古文家,当时的图书馆员李诚先生,在那个不读书不上学,连孩子也不得不“赋闲”的年代,能够遇到一座藏有万卷书的图书室,而且得到图书管理员的默许,可以自由地翻阅书籍,遨游在安静深邃的书海,这是何其有幸!

这里本无一册儿童读物,许多又是线装书或旧版书,我当然是不知所云,对一些新版书也只能是似懂非懂。我不敢问,因为李先生没有空闲,似乎也未感到我的存在。但是他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氛围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

书香四溢,成为滋润少年心灵的第一件物品。

不仅如此,小李同学还能每个夜晚呆在老先生的身旁,听他垂训,聆听民国时期走来的先生讲述历史和文学,这样的光景竟长达五年,对于一个教育文化枯涸时期的孩子来说,这又是何等的运气!他这样写道:

“时间是固定的,从每晚九时开始。他释卷之后,便烧上一壶水,把脚放在一个不大的搪瓷盆中,不断有节奏地搓足,时而向盆中添上一点热水,时而用手揉脚板心上的涌泉穴。他做得不紧不慢,循环往复,大约近一个钟点。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轶事……这种每天近一小时的讲解、谈论夹杂着议论,持续了近五年之久几乎穿越过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似乎仍未讲完。”

小李同学目睹了一位真正的读书人是怎样专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李诚先生做人的目标似乎就是为了做学问。他总是专心致志地研读从不见他为外界的风云变化而动容孔夫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对这样的生活准则,李先生可以说是身体力行了。” 他也看见了先生是如何俭朴做人:“李先生做学问是十分认真的,读书的品味也是极高的,但他的衣食却是很随意的,要求的水准也很低。”

如此深情的文字回忆一位默默无闻的先生老师,我相信,这样的教养是泽被一生的。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老师,那位仅仅教过我三堂课,却让我一生难忘的夜校老师。

那时候,贵阳有不少夜校----高考补习班,请的老师都是退休名教师,那些高考失败的学生晚饭后就三三两两漫步到此补课。我读高三时,妈妈为了让我得到更多的营养,要给我加课,于是带我去听夜校的语文课。老师是妈妈的老师,贵阳书法家古文家王萼华先生。我当时并不知道王先生是何等大家。走进灯光昏黄但坐满一堂的教室,和妈妈并排坐下后,王先生开讲汉朝贾宜的“过秦论”。他头发稀少,脸骨清癯,一口地道的贵阳话,声音洪亮。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王先生头颅微微摇动,诵读富有力量,蕴含古韵,一开篇就震动了我。接着,他一句一句地解释分析,往往一句话后面就是漫长的历史,硝烟滚滚的地理,人物的不同个性。先生的语言生动有趣,我听得激动快乐,有一种从未享受到过的满足感。那些学校里的知识此刻在他口里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抽象的历史名字变成了饱含血肉的真实生命。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一连三个晚上,晚饭后我都和妈妈走进昏黄的教室,聆听王先生的“过秦论”。至今我还能背诵部分段落,回旋在大脑的声音全是先生的声音,先生的韵味,和他诵读时饱含的力量和气势。记得教室里一片安静,受过高考挫败的学生们都睁大了眼睛安静地听他讲解错综复杂的历史烟尘,听他谈古论今。至今回想起来,这是我整个高中唯一记得的课程,也是我中学时代得到的最重要的文学教养。王先生讲解的这篇短文开启的不仅是我对中国文学的热爱,让我知道了是文字让中国如此古老,绵延不息,而且让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知道了什么是仁慈,什么是残暴。

后来因为白天课多,怕我太累,妈妈就没有带我去夜校补课了。多么可惜!后来的岁月里,尤其在那些无聊的假大空的课堂里,我是多么怀念王萼华老师!仅仅三堂课,就让我终生难忘。昨天,当我读到这样心心相传的传承在另一个少年身上竟延续了五年,我心里真是充满了羡慕。

是的,这样的教养是延续一生的。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夜校老师的身世:王萼华(1917—2001),号颓云轩主人,微波楼主,贵阳人,祖籍浙江绍兴,著名文史专家、书法家、诗人。1941年云南大学文史系毕业,曾参加缅远征军,勇敢抗日。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80年开始主持编纂《贵阳市志》,对贵阳市的文物保护不遗余力。他的诗词书画享誉全国,著有诗词集《微波楼诗词集》,他的书法“甲秀楼长联”至今悬挂甲秀楼楼正面。我家墙上曾挂有一幅书法就是他赠送给妈妈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我不禁想,大概上两代的老先生们都是这样含蓄内敛而心怀正气的。小李同学这样回忆他的老师:“表面看来,李诚先生是个纯粹的学者,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蕴藏着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他想写一部《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讲述中华文化的变迁,并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写进卷首语中。 ”

是的,人都有一死,当生命汇入后人的心灵,汇入不息的文化,他就是永恒的。

“诚然,流动的河流总是不腐的。”


2023年10月30日



延伸阅读

梅朵:它知道我一生所藏

梅朵:寻找你们的名字——黄埔军校之行

野夫:活 埋

梅朵随笔:生命的敌人不是死亡



梅朵雅歌2
梅朵诗歌工作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