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具有反复性”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四概念错误的产物)

文摘   2024-11-08 11:54   河北  

认识具有反复性, “真理具有反复性”的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我们在试题中,遇到“真理具有反复性”的表述,大家都是当成错误的选项,也有老师提出质疑:“认识具有反复性”是教材的基本原理,“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真理为什么不具有反复性在?“真理具有反复性”错在哪里?

一、教材中的“认识”不是同一个概念

学了《逻辑与思维》之后,我们都已经知道,一个词语可以表示不止一个概念。

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认识”一词的词义。

《现代汉语词典》上,“认识”一词的释义如下:

(1) (动词)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如我认识他|他不认识这种草药。
(2) (动词)通过实践了解、掌握客观事物。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名词)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如,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认识具有反复性”是现行《哲学与文化》教材上的一条基本原理。

中学哲学教材《哲学与文化》将认识定义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54页),应该就是《现代汉语词典》 的第三个释义,是名词。

可是,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很多“认识”却并不是名词,而是《词典》的第二个释义。如,教材第4课的导语部分的句子中,出现了“认识”一词,出现了三次: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很明显,在上面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两个“认识”都是动词,是《词典》第二个释义;只有中间的“认识”是名词,是《词典》的第三个释义,才是教材定义的“认识”。

再如,教材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与第二个句子中,“认识”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教材中的“认识”不是同一个概念。

二、“真理”是“哪一种认识”

教材中的“认识”不是一个概念,我们要弄清楚教材中的“真理”是哪一种“认识”。

关于“真理”与“认识”的关系,教材的表述如下: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根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教材上述内容中的 “认识”都是名词,是《词典》的第三个释义,也就是教材中“认识”的定义。

三、“认识具有反复性”中的“认识”是哪个释义

关于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教材的表述如下: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在上面这一自然段中,第二句“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告诉我们,这类分析的是“取得认识的过程”,最后一句“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告诉我们的是“取得认识的过程中有反复”,也就是说,这一自然段说的是“认识的过程要经过多次反复”,所谓“认识的反复性”中的“认识”是动词。指的是“认识运动”,是词典的第二个释义,不是教材定义的“认识”。

教材其后的表述,也能证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说的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反复,下面是教材的截图:

在这一自然段中,首句已经明确“反复性”是“认识运动”的特点,而不是教材定义的“认识”的特点。

四、“真理具有反复性”的逻辑错误

“真理具有反复性”是根据一个三段论得出的结论,推导过程如下:

大前提:认识具有反复性。

小前提:真理是认识。

结论:真理具有反复性。

这个推理犯的是“四概念错误”,因为中项“认识”在大前提中指的是“认识运动的过程”,在小前提中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认识运动的结果”。

五、教材需要修改

既然教材也承认“认识具有反复性”说的是“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教材就没必要为了省略两个字,而采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表述,不如把教材中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与“认识具有无限性”统一改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孙氏常识
热衷于高中政治教材理论与高考研究,对价值量、货币、供求曲线、矛盾观等内容有独到的见解,先后指正过2005年以来的三十几道高考试题存在的错误,自诩“高中政治打假第一人”、“我改变了高考”,小目标是成为一名“为学术界做出了一点贡献”的高中教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