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促消费”与“抢出口”带动四季度增速大幅回升(2024年12月)

财富   财经   2025-01-19 15:18   北京  

杨帆  明明  玛西高娃  李想  张黎阳  彭阳

四季度GDP增速超出市场预期,2024年GDP目标顺利完成,但近期内需指标表现相对较弱。从生产端看,12月份工业生产修复斜率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近期一揽子扩内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以及12月份外贸企业继续“抢出口”,服务业修复动能继续上行,主要是租赁商务和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从需求侧看,12月固投增速延续偏弱,除与政府稳增长相关性较强的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改善,其他分项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低物价仍在制约投资动能。12月商品消费的政策补贴效应延续,并未出现显著衰减,服务消费的回升力度尚不稳固。对比2023和2024年经济数据看,新质生产力培育有效提升了实际GDP增速,但对物价环境、企业盈利和薪资增速等名义指标的提振效果尚不明显,9月以来政策更重视扩内需、促消费,有望带动2025年经济运行温度出现改善。


经济:四季度GDP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全年GDP目标顺利完成,但内需和名义指标表现相对较弱,期待2025年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助力经济温度改善。


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Wind一致预期5.1%),较上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GDP同比增长5.0%。12月单月数据显示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分化较大,12月生产端加权平均增速为6.4%,需求端加权平均增速为4.0%,特别是内需加权平均增速仅3.1%,有效需求不足仍在制约微观主体感受。对比2023和2024年经济数据看,新质生产力培育有效提升了实际GDP增速,但对物价环境、企业盈利和薪资增速等名义指标的提振效果尚不明显,9月以来政策更重视扩内需、促消费,有望带动2025年经济运行温度出现改善。近期政策关注重点:一是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已披露的省份GDP目标均定在5%左右或以上,预计全国两会也将维持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二是中央财政下达资金助力以旧换新政策接续。



生产:12月份工业生产修复斜率明显加快。


2024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较今年11月增速回升0.8个百分点,高于Wind一致预期0.7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预期与前期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是相吻合的,主要原因是近期一揽子扩内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以及12月份外贸企业继续“抢出口”。从结构上来看,12月对工业增加值增速构成拖累的主要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采矿业和公用事业行业,生产景气较好的行业包括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有色、石化等原材料制造业。服务业方面,2024年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5%,较前值上升0.4个百分点,显示服务业修复动能继续上行。从结构来看,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分别较整体服务业高出3.0、2.8、2.3、1.8个百分点。



投资:12月固投增速延续偏弱,除与政府稳增长相关性较强的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改善外,其他分项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低物价仍在制约投资动能。


我们测算12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前值2.4%),除狭义基建投资增速表现较好外,其他分项均录得不同程度下滑。12月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改善,主要是受益于四季度财政支出补进度诉求,以及2025年中央投资项目提前下达。制造业投资增速边际回落,原因仍是工业企业利润承压和设备更新补助资金消耗,考虑到近期未针对设备更新有资金接续,制造业投资可能在一季度延续震荡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扩大,但地产销售和一线城市房价初步有企稳迹象,如果后续销售和价格进一步站稳脚跟,预计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在2025年逐渐收窄。



消费:12月商品消费的政策补贴效应延续,并未出现显著衰减,服务消费的回升力度尚不稳固。


12月社零增速同比增长3.7%,增速较10-11月累计增速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拆分品类来看,商品消费同比增速与10-11月累计增速持平于3.9%,表明以旧换新政策对商品消费的刺激效果未出现明显衰减;餐饮收入同比增速的下滑较为显著,从10-11月平均增速的3.6%下滑至12月的2.7%,录得年内最低增速,或反映出服务消费的景气度提升仍然不够稳固。行业方面,12月家电、家具、建材等以旧换新补贴受益品类与粮油食品、烟酒等年货备货品类的消费增长最为亮眼,汽车消费增速显著回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化妆品、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金银珠宝等其余可选消费品同比增速也在进一步提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以旧换新政策对于非补贴品类的挤出效应可能并不明显”。24Q4居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增速进一步回升,其中财产性收入的回升尤为显著,但消费意愿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线城市房价更为稳固的止跌回稳或为消费意愿反弹的重要前瞻信号。



债市:短期内或将震荡调整,中期视角下利率下行趋势未改。


对债市而言,央行干预措施以及流动性收紧或是短期主要风险,但长期基本面、政策面环境并未扭转。央行停止买入国债释放较强的严监管信号,资金利率也趋于偏紧,我们预计短期内债市市场或面临震荡调整。但参考近期的总量数据以及央行的会议定调,债市长期基本面和政策面并无明显变化,机构欠配压力或在2025年延续。若央行后续未进一步干预利率走势,紧资金状况有所好转,长债利率和超长债利率或在阶段性利空出尽后延续波动下行趋势。



风险因素:


内需恢复不及预期,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衰退及风险事件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2024年12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促消费”与“抢出口”带动四季度增速大幅回升》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