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银行X支行对公副行长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文摘   2024-11-09 15:28   河北  

需要什么材料也请文末留言

关注我,领更多银行写作材料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我行对公条线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深耕本地市场,持续做大客群基础,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截至2024年底,对公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2.3%,对公贷款余额增长15.6%,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2%。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转型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202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存贷款业务稳健增长

  1. 对公存款规模与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我们紧盯存款增长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做大存款规模。重点布局装备制造、新能源、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新开户企业232家,带动存款增量36.8亿元。通过加强银企战略合作,为大型企业集团开发定制化资金管理方案,提供智能收单、资金池等产品服务,有效提升了结算资金沉淀。同时,加大对政府平台、教育、医疗等机构客户营销力度,带动低成本存款稳定增长。年末活期存款占比较年初提升2.8个百分点,存款成本率下降15个BP。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年在上市公司周边供应链客户的开发上取得了突破。以A股上市公司某新能源企业为核心,依托供应链融资平台,为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等一揽子服务,带动存款增长超10亿元。这一经验后来在辖内其他产业链也得到了推广。

  1. 信贷投放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紧扣区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全年新增对公贷款52.6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增长22.3亿元,占比达4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8.5亿元,完成监管目标。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营销,累计为36家科创型企业提供授信支持16.2亿元。创新推出"科创快贷"产品,单户最高可贷500万元,审批时效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设立专项投放计划,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全年投放绿色信贷11.3亿元,支持光伏发电、储能等项目8个。与此同时,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

值得关注的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把控好信贷投放的质量关。通过实施名单制管理、完善贷前调查和贷后监测机制,新增贷款的风险分类均在正常类。这也为我们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客户基础持续夯实

  1. 战略客户深度经营成效显著

年初制定了15家重点战略客户的深耕计划,逐户落实营销方案和服务举措。通过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公司金融、投行、资管等全产品线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方案。全年实现综合收益2.6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某大型国企集团,通过资产证券化、债券承销等业务,实现收入6800万元。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服务过程中,我们注意发掘客户个性化需求。比如为某外贸企业设计了一套内保外贷与远期结售汇组合的跨境融资方案,既解决了其海外建厂的资金需求,又规避了汇率风险,得到客户高度认可。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值得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推广。

  1. 新客户拓展与存量客户提升并重

坚持"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建立了完整的客户分层分类管理体系。重点围绕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等载体,依托驻点营销和产品创新,全年新开优质企业账户385户。同时,针对存量客户开展"精细体检",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业务机会,制定提升方案,带动户均贡献度提高23%。

在维护存量客户方面,我们特别注重提升服务响应效率。设立了重点客户服务绿色通道,配备专职客户经理,实行首问负责制。通过定期走访、线上服务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和解决客户需求。这种贴心的服务获得了客户的普遍好评,客户满意度测评达到96.5%。

(三)业务创新与转型

  1. 线上化产品应用成效明显

今年我们在数字化转型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依托总行企业手机银行3.0版本升级契机,大力推广线上信贷、结算、贸易等产品。企业网银和手机银行签约率达到92%,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方面,"线上信e贷"产品上线后,凭借其"秒申秒贷"特点,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已累计投放3.2亿元。

不得不说的是,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部分传统企业对线上操作还不太适应,我们就采取"线下教、线上用"的方式,安排客户经理手把手帮助企业熟悉操作。经过持续努力,线上业务替代率已超过60%,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1. 场景金融建设取得突破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场景,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与某大型央企合作开发的"供应E链"项目,实现了订单确认、融资支用的全流程线上化,累计为73家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支持5.6亿元。

在政务场景方面,成功中标某开发区产业基金存管银行项目,为园区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同时,创新推出"园区通"综合服务方案,整合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功能,目前已在3个重点园区落地。

(四)风险管理与内控建设

  1.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始终绷紧风险管理这根弦。通过完善预警监测、加强贷后管理,全年新增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8%以内。建立了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风险排查机制,对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房地产、钢贸等领域客户开展全面排查,做实资产分类,足额计提拨备。

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综合运用核销、转让等多种手段,全年化解不良资产3.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创新尝试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处置方式,提高了处置效率。

  1. 合规经营管理持续加强

持续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监督,修订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15项。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通过培训教育、检查整改等方式,切实提升全员合规意识。

特别要说明的是,针对监管部门反馈的一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整改。比如在票据业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瑕疵,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审核把关等措施,实现了问题的彻底整改。

(五)队伍建设与服务提升

  1. 团队专业能力显著提升

围绕投行、科创等重点业务领域,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培训。选派15名骨干参加总行资格认证,培养产品经理8名。建立客户经理轮岗交流机制,促进业务互补和经验共享。

  1. 服务质效持续改进

推行"首贷续贷限时办结"机制,将企业开户、授信审批等环节办理时限压缩30%。优化业务流程,将原来需要跑多个部门的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通过这些措施,客户业务办理效率明显提升,投诉量同比下降38%。

二、2024年工作中的不足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总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总行要求和先进同业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着力改进。

首先是存款增长的稳定性有待提升。虽然年末存款规模完成了考核目标,但季度波动较大,有时为了完成"时点"不得不采取一些短期措施。日均存款增长与余额增长还不够匹配,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说实话,这一点确实让我们有些困扰,也反映出在客户经营深度上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其次是业务结构转型还需加快。传统存贷款业务占比仍然偏高,创新型产品和综合化服务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具体来说,投行、资管、跨境等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5%,与先进同业相比差距明显。线上化转型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产品创新和场景建设的深度广度还不够,真正能解决客户痛点的场景还比较少。

此外,在团队建设方面也存在短板。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熟悉投行、交易等专业领域的人才比较缺乏。客户经理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高级别客户经理占比偏低,新老搭配不够优化。培训体系还不够系统,岗位成长通道需要进一步打通。

三、2025年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

立足新的一年,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客户经营,推进转型创新,强化风险管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

  1. 做大做实存款基础

制定全年存款增长计划,确保一季度开门红。重点做好机构客户、上市公司、优质民企等基础客群营销,力争日均存款增长20%以上。创新存款产品,推出智能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等,优化存款结构。加大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营销对接,抢抓机遇扩大份额。

说到存款营销,明年我们准备在考核机制上做一些调整。将更多关注日均增长和成本管控,适当淡化时点考核,引导客户经理深耕细作。同时,对战略客户和重点项目实行名单制管理,实施差异化考核激励。

  1. 优化信贷投放结构

继续加大制造业、科创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年度制造业贷款增量力争不低于投放总量的45%,持续扩大中长期贷款占比。加大普惠金融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要确保"两增"目标达标。创新"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产品,实施科创企业贷款利率优惠,预计全年投放不低于20亿元。

在绿色金融方面,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低碳技术改造等项目。同时探索碳排放权质押、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模式,打造绿色金融特色品牌。

  1. 做优收入结构

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加强与投行部门协同,做大债券承销、并购重组等业务。加快发展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优质中收业务。力争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以上,其中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20%。

(二)深化重点客群经营

  1. 实施分层分类精准营销

建立更加科学的客户分层分类体系,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对战略级客户,由高级客户经理组建专属服务团队,配置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对成长型客户,重点发掘融资需求,批量化推广标准产品。预计全年新增有效对公客户500户以上,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15%以上。

特别要说的是,我们准备在新的一年尝试搭建大数据客户画像系统。通过对客户交易行为、融资需求、上下游关系等多维度分析,更精准地识别目标客户,提高营销转化率。

  1. 做深产业链金融服务

选择3-5个优势产业,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扩大"池化融资"试点范围,推广应收账款、仓单等线上质押产品。力争年内培育2家10亿级存款的产业链集群。

  1. 提升机构业务竞争力

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合作,争取代理业务资格。深化与开发区、产业园区合作,提供智慧园区综合服务方案。目标是实现机构存款稳定在500亿元以上,带动结算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

(三)数字化转型升级

  1. 推进产品线上化进程

加快企业手机银行和供应链金融平台迭代升级,新增智能票据、线上保函等功能模块。推广"API银企直连"服务,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力争实现对公客户线上化率达到95%,非柜面业务占比提升至85%。

说实话,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计划按照"成熟一个、上线一个"的节奏稳步推进,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客户体验。

  1. 做实场景金融服务

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场景建设,计划在产业园区、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打造3-5个标杆性场景。重点是要真正解决客户痛点,而不是简单堆砌功能。

(四)强化全面风险管理

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严守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的底线。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建立房地产、城投等行业限额管理。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逐步压降高风险领域贷款占比。

在新的一年,我们还要特别加强对科技信贷、绿色信贷等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一方面建立专业审批团队,另一方面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在支持创新的同时管住风险。

(五)加强条线队伍建设

  1. 优化人才结构

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重点是投行、交易、科技等紧缺领域。建立健全岗位成长通道,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力争培养和引进高级产品经理10名以上,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1. 完善培训体系

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业务专题培训,确保新产品、新政策及时传导到位。

结语

展望2025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作风,推动对公业务高质量发展,为全行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行笔杆子老秘
👉 👉关注后领银行写作材料库!📚📜 专注银行写作材料、报告、总结、计划;帮助每一位读者在银行业稳健前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