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 AI 硬件,才不会变「鸡肋」?

科技   2024-09-04 12:13   北京  


一段时间以来,AI 硬件的江湖很热闹 —— 有 Meta 与雷朋联名的智能眼镜,有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有微软的 Copilot + PC,还有创业公司推出的 AI pin 和 Rabbit……这番场景,让人联想到 2018 年前后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爆发的时期。那时,能联网的就是 IoT;今天,能连大模型的似乎就是 AI 硬件。


但目前看来,那个划时代的产品还没有出现。当下所谓的 AI 硬件,更多让人感觉像「鸡肋」。


AI 时代的硬件究竟该是什么样?这又给国产端侧 AI 芯片企业带来了哪些机会?Cramer Techs 创始人、在半导体领域从业多年的吴骏,给出了他的回答。


以下为对话要点,文末还有完整音频,也可在各大音频、播客平台搜索「科技早知道」收听,不要错过。




声动活泼

在 ChatGPT 开启的这一波 AI 浪潮中,你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端侧 AI 有没有出现值得关注的应用或产品?


吴骏

随着 AI 技术不断发展,新的终端应用设备会迎来一波很大的替换,甚至是更高一个层面上的迭代,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我觉得所有大的技术创新,或者终端上的创新,都是基于人机交互。我们最早编程,都是敲命令行,后来有了桌面系统,又有了触摸屏,再后来变成了分布式系统……每一波发展的进程都是基于新的人机交互界面。


人是有惰性的,都喜欢省事、省力。这一波的核心创新点或者说应用升级,还是让人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进行人机交互。原来很多硬件还需要动一下手指,需要做语音输入,才能执行相关任务。但是未来可能就在起心动念之间,外部的事物就能和你产生协同,像是家电、穿戴设备、智能终端,或者像 AI 智能体(AI Agent),能够理解用户时间序列上前后的动作,可以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时候,帮用户把很多事情处理掉。


不同于聊天机器人和 Copilot,AI 智能体进一步提升了交互体验,能够更高效、自主、完整地执行人类任务。|图源:福布斯


在这个领域内,我比较喜欢两家公司,一家是 Garmin,一家是苹果,它们在产品功能上真的有创新性。其他大量智能设备其实是缺乏智能化功能的。


我们的公司成立于 2021 年,当时我们做了很多算法和系统上的预演,比如如何更好地感知一个人的运动状态,或者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但是我们发现,那时的终端侧芯片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应用场景的,算力不够。为什么苹果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它的芯片都是自己做的,软硬件深度耦合,功能天然有硬件的加持。


那时我们判断,未来终端设备上芯片的算力会越来越强,但价格会越来越便宜。从去年底到今年,我们看到做端侧的小芯片公司越来越多,而且算力加强的趋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所以,AI 在终端应用的兴起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声动活泼

现在很多 AI 硬件,说是和 AI 结合,但用起来都很「鸡肋」。您觉得在端侧 AI 硬件的大潮里,什么样的产品有可能脱颖而出?有没有一些具象的应用场景?


吴骏

从我的经验上来说,分两种。一种是利用 AI 技术去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健康检测穿戴设备的客户,需要人体的一些运动或者健康数据,或是一些场景的识别,这些靠原有 CPU 的计算解决不了,精度不高,还容易犯错。但如果有了 AI 加持,效果就会提升得比较明显。国内一些头部高科技终端设备企业,逐渐在往这个方向走。


还有一种是更上层的,就是让人机交互变得更智能化、更顺滑。这部分需要各种传感器的接入,来保证机器能很好地领会你的意图。其实苹果已经打了个样,就是 Vision Pro ,它把自己空间计算的所有积累都用在里面了,人机交互界面变成有点科幻和魔幻的状态。这是下一步演进的方向。


Vision Pro 上的 App Store 使用体验。| 图源:苹果官网




声动活泼

在端侧 AI 芯片兴起之前,这样的技术都掌握在苹果这种大公司手里。现在随着端侧 AI 芯片技术成熟,是不是会有一大批穿戴设备、IoT 企业起来,创造出更多类似的应用消费场景?


吴骏

是的,苹果是把软件算法、硬件,以及整个系统生态等每一个环节都很好穿起来的公司。其实国内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些很不错的企业,只是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可以把整条线全部串起来。一些头部的企业可能不做芯片,没有算力加持,但是在自己的服务器和云端,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一些企业有很好的产品,但是苦于没有硬件来承载这些功能。


我认为现在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时间点,除了苹果这样的顶尖企业,其他的企业也有机会去把这些点串起来。


声动活泼

从国内来看,大家是不是更偏重端侧 AI 芯片的研发,而不是云计算芯片?


吴骏

从整个行业的格局来看,中国一些优秀芯片公司的积累,是在偏消费类的、偏终端侧的芯片。通常来说终端测更能够看到成效,短期内投入产出比会更好,至少国内今年确实有不少企业在终端侧在发力。


说到云端,英伟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英伟达有个很厉害的一个大杀器,就是 CUDA 指令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CUDA 和英伟达的显卡匹配之后,处理能力和性能确实很强。所以对国内企业来说,单把芯片本身做好还不够,还要有 CUDA 这种被广泛认可的应用。这是新进来的企业要面对的一大难点。


声动活泼

那现在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是什么样?


吴骏

我觉得端侧的机会比较大。它的入局门槛没有那么高。虽然端侧 AI 芯片在工具链上还是有问题,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比解决 CUDA 的问题难度低得多。它的可获得性、开发成本,以及周期等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会低一些。而且,我觉得百花齐放的状态通常也是在终端侧呈现。


声动活泼

这会是中国企业的红利期吗?


吴骏

一定是的。我们在和美国同行交流的时候发现,美国企业现在更擅长做的是高端、前沿,但可能还找不到明显的应用落地的东西。而中国企业更擅长的是市场化,而这又恰恰是端侧小的计算芯片可以发挥长处的地方。


但我们也担心一个问题,中国的芯片企业通常「卷」起价格来,降价的速度会非常快。这会导致大家投入很多,研发好多年,等要摘果子的时候,发现这个果子不值钱了。这是要极力避免的。我也和一些国内的同行聊过,大家都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想法,只能摸索着看了。




声动活泼

国内企业除了「卷」,还可以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做些什么?


吴骏

归根结底,客户要的其实不是芯片,而是解决方案。如果你能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颗芯片,而是真正解决客户的痛点,我觉得客户是愿意去买单的。


这就回到了刚才的话题,就是如何用 AI 技术提升人机交互的效率,提升机器理解人意图的能力。这才是 AI 竞争核心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 AI 功能,更像是一个 demo 秀,是秀给产业圈、投资人和股民的。但如果这些技术得到深入挖掘和发展,是有可能帮人们真正解决问题的。


我和美国的同行聊,大家的困惑其实也是共通的,都在琢磨 AI 到底能干什么。当技术点都有了,其实需要的是一个乔布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能把所有东西攒起来。在电子终端设备的领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学习对象,就是任天堂。任天堂和索尼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任天堂通常是把硬件的能力发挥得刚刚好,不追求特别前沿,但可玩性很强,同时又可以控制住成本。


现在大家应该想的,可能不再是「大力出奇迹」,要建多少数据中心,要把算力变得多强……而是应该反过来思考,用现有的东西能解决哪些问题。


声动活泼

今年您看到了哪些卖得比较好的 AI 硬件?


吴骏

有一个卖得很好的产品是穆斯林祈祷戒指。很多人想到智能戒指的应用无非就是替代手环,或者多一些手势控制,但是这个产品为一个十几亿人的群体,解决了刚需,比如提醒祈祷时间,提供准确的朝拜方向等。


专为穆斯林祈祷设计的智能戒指。|图源:亚马逊商城


其实在一个很小众的领域,一些很小众的产品,它们的出货量甚至比一些广为人知的品牌还要大。所以,我们往往过多地在供给侧去想问题,但到最后真正的产品的爆点是在需求端。


声动活泼

我知道一个产品叫 Plaud,是一个 AI 卡片录音机,非常薄,充一次电能用蛮久,可以把采访文字整理出来,好几个做媒体的朋友手机上都贴了一个。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垂直细分的产品。


Plaud 是一款 ChatGPT 加持的超薄录音机,据称可以转译 59 种语言。|图源:Plaud 官网


那在端侧硬件的开发上,国内企业还面临一些什么挑战?


吴骏

我现在切身体会到的是,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如果今天华强北突然出现了一个爆品,明天整个华强北所有柜台就都在卖。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没有产生同比例的价值,而是浪费在大量、重复的低价低质竞争上。过于内卷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卷没了。另外,就是如何让端侧芯片能被更广泛的客户群使用。除此以外,我觉得整个大方向还是朝着光明的方向走。


无论是发掘最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公约数,还是在一个细分垂直领域深耕,只要是真正符合人们需求的,都有可能成为成功的产品。


你体验过哪些 AI 硬件?有比较看好的产品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以上内容整理自

声动活泼旗下播客「科技早知道

想更多了解 AI 硬件

欢迎点击收听

也可在各大音频、播客平台搜索本期节目




监制/徐涛

编审/东君

编辑/Xinghan

设计/Mori

排版/Xinghan

运营/George



更多有趣问题

欢迎来声动活泼找答案




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