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层解决问题,无法根治问题的根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问题得到缓解。
在用表层解决临时问题的同时,要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根治,这才是硬道理。
很多时候在表层解决问题,等于把雷埋的更深了。谁都不知道“雷”埋在哪里,等因缘果到位时,损失就出现了。
表层不是一无是处,表层存在的意义是发现问题、是切入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要敏锐观察,保持对市场供需关系的警惕,保持对购销两端价格的清醒,尤其要对自己的成本、库存、往来账等高度重视。
何谓敏锐观察?风吹草动是也。何谓深入?是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也!管理者既要关注宏观战略,又要深入到具体的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之流程、标准、数据等细节中去。
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用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让管理者自己把自己送到问题的源头。
通过深入了解运营的实际情况,管理者能够更准确地识别问题所在,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深入则意味着自己始终在表层,永远不理解绩效数据是怎么回事,如任务完成率、客户满意度等,更无法识别潜在的问题点或改进空间。
用数据解释数据,用结果解释结果,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表格里的数据,用文字表达一遍,会让高手迷糊,但会让入门者感到正合吾意。
在成本核算中,人是人,设备是设备,工艺是工艺,彼此完全孤立,这就是表层。在每个工艺上,配置了什么设备,是啥规格型号,谁制造的,需要啥配件,配件在制造厂还是在本地经销部,配件距离设备多远,出事时,备件多长时间到现场,设备用的润滑油是啥牌子的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有落地精神的管理者解决,这些问题搞定了,就是从深层次落实了。在本工艺上,是谁在操作设备,谁管理设备等,也要弄清楚。这就是深入,没深入的在那里扯犊子的,该认真落实整改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