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会议,“冷静”二字美国媒体这样翻译

教育   2024-09-27 12:17   北京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最近有两场会受到海内外格外关注。一个是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9.24),一连串关于“降准、降息、降首付”的表态超乎外界预期,受到普遍好评;一个是中央研究经济形势的会议(9.26),会议通稿见人民日报公众号。


美国财经媒体彭博社(Bloomberg)报道称,通稿中“具体(detailed)”而不“含糊、笼统(vague, sweeping)”的政策举措格外显眼。比如,“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


美联社、彭博社在报道中均转引了通稿中的一句话:


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两家外媒把“冷静”二字翻译为“calm”“calmly”,而新华社英文通稿则用“sober”一词: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and sober view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face the difficulties squarely and remain confident. (September 26, Xinhua)


We must look at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comprehensively, objectively and calmly, face up to difficulties, strengthen confidence, ...(September 26,Associated Press)


中文政治文本英译要特别注意把握译文的语调,在英文翻译/写作中称之为“tone”或者“voice”,语调具体体现在选词用词上。“sober”与“calm”虽然都可翻译“冷静”,但“sober”侧重“clear-headed & realistic (头脑清晰冷静)”,“calm”则更侧重“without panic or agitation(不慌乱)”。


中文“冷静”二字折射到“sober”与“calm”这组近义词上,给英文读者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此种差异虽微妙却不微小(subtle but significant)。


在三中全会文件翻译过程中,对词语“tone”的思量也是最令人费神的一环,文刀君有机会再细讲。


除了微观层面的语言受到关注,《华尔街日报》与彭博社还特别注意到9.26会议的时机(timing),尤其会议通稿下午一点多发布,比以往早了几个小时,沪深指数应声上涨。


对外传播,“tone”与“timing”都很微妙,也很关键,一个关乎话外音,一个关乎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你可曾感受到?




戏说中外

拜登最新讲话剑指中国,外交关键词别翻译错了!

外宣微记 戏说中外
有用,有趣,有态度

外宣微记
戏说翻译,细读外媒,戏说中外。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