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心电图分析:
R2、R4后的窦P未能下传心室,考虑是文氏周期结束点。
R1、R3、R5是文氏周期起点,PR间期0.216s,提示一度房室阻滞。
R1-R2、R3-R4:房室表现为3:2下传,PP间距稳定、PR间期逐渐延长,R2、R4后有P漏传,所以考虑二度I型房室阻滞。 R后有提前出现的P',其后无QRS波群,伴不完全代偿间歇,所以P'是房性早搏未下传二联律。
R1-R5:窦性P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f波,QRS波显著不齐,平均心室率89bpm,提示心房颤动。房颤后可见2.5s的RR间期。
R6-R9:窦律。
心房颤动
二度I型房室阻滞
房性早搏未下传、心房颤动。
时间散点图在诊断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长的)方面有优势。
Lorenz散点图是以点的位置表达相邻RR间期的规律性。作图原理:以相邻的RR期为横(x轴)、纵(y轴)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动态心电图的RR间期散点集(Rn-Rn-1,Rn+1-Rn)。由于一个Lorenz散点表达两个相邻RR间期的规律性,牵涉Rn-1、Rn、Rn+1三个相邻心搏,所以Lorenz散点是三搏两期点。2:1房早未下传
阻滞前窦性点集
2:1房室阻滞。
阻滞后窦性点集
相关知识点:
起源于左、右心房、房间隔、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早搏,称为房性早搏(APB)。在各种早搏中,以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最高。 Holter监测显示,正常人群中房性早搏发生率75%-90%,大多数非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房性早搏是偶发的,24小时房性早搏总数不超过100次。 起源于T波顶峰上的房性早搏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③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二、二度房室阻滞
部分室上性激动因阻滞而发生QRS波群群漏搏者,称为二度房室阻滞。在一次记录的心电图上,漏搏的QRS数目不超过室上性心搏的一半,属于不完全性房室阻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根据QRS漏搏之前有无PR间期递增现象,又分为I、II型。一般来说, II型比I型重。在不同的房室传导比例中,QRS漏搏次数越多,阻滞程度越重。
三、二度I型房室阻滞
(1)窦性P波规则出现。
(2)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及周期: PR间期进行性延长(但PR间期的增量逐渐减少),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其后PR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出现心室漏搏。此现象周而复始形成文氏周期。
房室传导比例常为3:2、4:3、5:4等。
(3)RR间期逐渐缩短突然长间歇。
(4)心室漏搏所致的最长RR间期,短于任何两个最短的RR间期之和。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在心房颤动情况下出现的心室长间歇看作是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结果,并制定出如下标准:3,长R-R间歇> 2500ms,且出现三次以上者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出现三次以上者,符合的条件愈多,诊断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靠性愈大。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房颤动合并的心室长间歇不一定就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现在多认为,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确实存在,但很少见,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提示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窦性心律伴持续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小于50bpm.3,心房颤动合并过缓的交界性逸搏、交界性心动过缓、室性逸搏或室性心律。 Holer监测显示夜间睡眠时发生的偶发心室长间歇往往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隐匿房室传导有关。 心房颤动都伴发有交界区内隐匿传导,常见表现为心室节律不整,这也是心房颤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发生机制与隐匿传导有关。 心房颤动时心房率高达350-600次/分,很多心房激动虽然进入了交界区,未能通过交界区“全程” (隐匿传导),这些激动进入房室区的深度不一,对后继激动的程度也不同,有些激动还能下传至心室,但传导延缓,另有一些激动则完全受阻,因而引起心室率的忽快忽慢,显得绝对不齐。 心房颤动时在房室交界区发生隐匿性传导的机会非常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