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心电图分析:
窦性P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f波,QRS波显著不齐,平均心室率89bpm,提示心房颤动。可见2.2s的RR间期。
图2心电图分析:
R1-R8为心房颤动,R8后房颤终止,出现长达4.1s的长RR间期,且其间无心房、心室激动波,表现为短暂全心停搏。
R11后转为房颤。
图3是图2长R8-R11的12导联同步图。
图4是图5长R4-R6的12导联同步图。
图5心电图分析:
R1-R4为心房颤动,房颤终止后出现长达2.3s、7.1s的长RR间期。7.1s的间歇中无心房、心室激动波,表现为短暂全心停搏。停搏自行终止后转为过缓的房性逸搏(R5、R6)。R5、R6前有P',P'R间期0.2s,P'和图2中的窦P明显不同。
R6后转为房颤。
图6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心房颤动。房颤终止后出现长达8.4s的长RR间期。间歇中无心房、心室激动波,表现为短暂全心停搏。停搏自行终止后转为过缓的交界性逸搏(R4),R4前无P波。
研究表明:晕厥症状与长RR间期的时限明显相关,过长的RR间期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易出现晕厥、黑矇等心脑供 血不足症状。该例全心停搏长达 8s但未出现交界性 及室性逸搏,说明该患者不仅存在窦房结冲动形成异常及传 导障碍,而且房室交界区、心室传导系统的起搏及传导功能 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较长时间全心停搏可导致阿-斯综合 征发作甚至猝死。
相关知识点:
一、心房颤动
较心房扑动多见,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因其心房激动快速而紊乱颤动,失去了协调一致的收缩,心房既丧失了正常排血功能,附壁血栓易于形成。
心电图特征:
1,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同的f波, f波的频率为350—600/min。典型的f波是诊断心房颤动的要点,是诊断心房颤动的唯一依据。但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和伪差。
2,心房颤动心室律显著不齐是由于房室结内隐匿性传导所致。心房颤动的R-R周期极度不规则,只能连续测量数个R-R周期,求其平均值,即为心房颤动平均心室率。
3,心房颤动时室内传导可以正常,也可呈室内差异传导。
二、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在心房颤动情况下出现的心室长间歇看作是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结果,并制定出如下标准:
1,连续10个f未下传心室,重复出现三次以上者。
2,平均心室率小于50bpm.
3,长R-R间歇> 2500ms,且出现三次以上者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出现三次以上者,符合的条件愈多,诊断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靠性愈大。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房颤动合并的心室长间歇不一定就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现在多认为,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确实存在,但很少见,在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提示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窦性心律伴持续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小于50bpm.
2,出现频发的≥2500ms的心室长间歇。
3,心房颤动合并过缓的交界性逸搏、交界性心动过缓、室性逸搏或室性心律。
Holer监测显示夜间睡眠时发生的偶发心室长间歇往往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隐匿房室传导有关。
三、心房颤动引起的隐匿传导
心房颤动都伴发有交界区内隐匿传导,常见表现为心室节律不整,这也是心房颤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发生机制与隐匿传导有关。
心房颤动时心房率高达350-600次/分,很多心房激动虽然进入了交界区,未能通过交界区“全程” (隐匿传导),这些激动进入房室区的深度不一,对后继激动的程度也不同,有些激动还能下传至心室,但传导延缓,另有一些激动则完全受阻,因而引起心室率的忽快忽慢,显得绝对不齐。
心房颤动时在房室交界区发生隐匿性传导的机会非常之多。
二、窦性停搏:长 P-P 间期长短不一,且与短 P-P 间期无倍数关系,当长 P-P 间期>2 倍基础窦性 P-P 间期时诊断可靠性更高。
三、心室停搏:长 R-R 间期≥3.0s,其间可见心房激动波(P 波,F 波或 f 波)未顺传心室,多由阵发性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下级起搏点功能不良所致(
浙江省动态心电图检查操作及诊断书写规范)。
心室停搏可根据以下心电图特征而得到明确诊断:
1,窦性心律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消失。
2,房性逸搏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室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群消失。
3,交界性心律消失以后,QRS波群消失。
四、全心停搏:长 R-R 间期≥3.0s,且其间无心房激动波(P 波,F 波或 f 波)(浙江省动态心电图检查操作及诊断书写规范)。
全心停搏与心室停搏是各类停搏中最严重的两种致命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全心停搏,应立即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否则患者必将死亡。人类的死亡最终都是全心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