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级体式,瑜伽老师们比得过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吗?

美体   2024-11-28 17:35   广东  

瑜伽圈子里,高级体式正成为一种“炫耀性资本”。

社交媒体上,手倒立、轮式跳跃、复杂扭转的照片和视频比比皆是。一些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转行做瑜伽老师后,更是将这种风气推向高峰。



但问题来了:

高级体式真的能体现瑜伽的高度吗?

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展示动作的优雅力量,难道不是更胜一筹吗?


#故事一
那位倒立上瘾的瑜伽新手





Bella是个健身爱好者,偶然接触到瑜伽,被一位老师的倒立教学深深吸引。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各种酷炫体式,轻松如探囊取物。Bella下定决心也要学会。起初练得风生水起,但很快肩膀开始疼,手腕也不堪重负,最后不得不看医生。医生的建议是一针见血:“你这是过度训练的结果,根本不适合做这些动作。”


在瑜伽里,觉知是核心,而不是“挑战极限”。高级体式看似风光,但如果缺乏对身体的觉察,就会让这种练习偏离瑜伽的本质,变成一场危险的冒险。




01
投喂自我与虚荣:高级体式的真相

不可否认,许多瑜伽老师追求高级体式,并非仅仅是为自身的练习提升,而是希望以此来吸引更多会员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

这种逻辑看似合理,但仔细想想,难道高级体式的炫技,真的能够证明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对学员的责任感吗?

有一位资深的阿斯汤加老师说:如果高级体式不是让你更好地打磨觉知,不要追求高级体式,对你毫无意义。

事实上,这是一个偏离瑜伽本质的过程。通过展示难度高的动作,老师获得的往往不是学员的尊重,而是短暂的“赞叹”和“羡慕”,以及内心膨胀的虚荣感。这种心态并没有真正服务学员,而是投喂了自己的自我和虚荣。长此以往,瑜伽就变成了一个竞技场,而不再是通往觉知的修行路径。


02
体式与觉知:八支瑜伽为谁服务?


瑜伽的本质是觉知,而非自我服务。帕坦伽利在《瑜伽经》中提出了八支瑜伽——从道德修持(Yama)到冥想(Dhyana),体式(Asana)只是其中一环,目的是为身心做好准备,使人能够更深入地练习呼吸法和冥想。



然而,现今许多瑜伽课程却误将体式作为瑜伽的全部,甚至以体式的难度作为衡量水平的标准。其实,练瑜伽不是为了证明“我能做到”,而是要感受“我在做什么”。


一位资深瑜伽老师说得好:“瑜伽的高度,不是体式完成的高度,而是你在体式中觉知的深度。”


#故事二
辅具改变人生的故事

李阿姨年过五十,想练瑜伽,但腿部僵硬,总觉得自己不适合。她第一次尝试艾扬格瑜伽时,老师给她配了各种辅具:瑜伽砖、绳子、靠墙练习……她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也能在安全范围内完成许多基础体式,并感受到身体的拉伸和放松。

艾扬格瑜伽强调正位和安全性,倡导用辅具和体式变体帮助不同水平的练习者感受到体式的益处。对那些追求高级体式却忽略了正位和安全的练习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体式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受伤。



03
高级体式的隐患


1. 普通学员难以承受

体式越复杂,对力量、柔韧性和身体控制的要求越高。普通学员盲目追随,极易受伤。例如,小张在模仿某网红瑜伽老师的后弯时拉伤了腰椎,半年无法练习。这种例子在瑜伽初学者中并不少见。

2. 教学本末倒置

高级体式的炫目效果,吸引了大批追求难度的学员。一些老师甚至迎合这种需求,不再重视呼吸法和冥想的教学,忽略了瑜伽的整体性修炼。这种偏离方向的教学,最终可能让瑜伽失去其精神内涵。

3. 瑜伽老师的自我透支

一些来自体操或杂技背景的瑜伽老师,可能在身体表现上占据优势,但高强度的训练模式往往让他们的身体受损严重。强行将这些训练方式应用于普通学员,无异于南橘北枳。


4. 虚荣导致的内耗

过度关注体式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觉知修炼,把注意力放在取悦外界的认可上,陷入一种无法满足的自我内耗循环。这种状态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也让教学的纯粹性大打折扣。


04
体式炫技,不如修炼觉知



瑜伽的魅力在于帮助人们建立与身体的连接,培养对内在的觉察,而不是通过复杂体式获得外界的赞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注重正位,善用辅具

无论初学者还是高级练习者,正位都是避免受伤的关键。使用辅具可以帮助学员在安全范围内探索体式,例如用瑜伽砖支持手倒立,或用瑜伽带辅助前屈动作。艾扬格瑜伽中的正位理念尤其值得借鉴。

2. 回归八支瑜伽的完整性

瑜伽并不仅限于体式,练习呼吸法、冥想和专注力是提升觉知的关键。与其执着于高难度动作,不如花时间深究《瑜伽经》和其他经典的智慧。

3. 师生共同成长,避免攀比心态

作为瑜伽老师,不要让学员以自己的体式难度为目标,而是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学员则应放下攀比心态,不要用复杂体式来衡量自己是否优秀。

#故事三
体操冠军的反思

刘老师曾是体操国家队的冠军,转行教瑜伽后,一度迷恋展示复杂体式,享受学生的赞美和其他老师的羡慕的目光。但随着一次后弯导致的腰伤,她开始反思教学方法:“我怎么从一个竞技场又回到了另一个竞技场呢?瑜伽不应该这样啊……” 



05
瑜伽是一场内在的旅程


体式再高级,也无法代替觉知的深度。



作为瑜伽老师或学员,我们应始终记得,瑜伽的目标是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而非炫耀自我的舞台。让我们放下对外在表现的执着,回归瑜伽的本质,在每一次呼吸、每一个体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在平静。毕竟,真正的瑜伽不是“我能做到什么”,而是“我能感知到什么”。


namaste.


点个 赞 / 在看 让我们知道

点 分享 与更多朋友一起分享叭


YogaMala
致力于提供优秀的瑜伽视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