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
◆毕明辉:我还真没算过,反正不赚钱,亏了几十万左右吧。
◆裘维维:我记得你说过,一年亏50万以内都能接受。那现在还能接受吗?已经做了这么久了。
◆毕明辉:还是能接受的,但接受的前提是我看到了这件事情的可能性,所以我其实不认为它是亏损,它应该是一种前期投入。
◆裘维维:来介绍一下我身边的这位最近一直在亏钱的老毕。当然他的主营行业肯定还是赚钱的。他是合创机构的创始人毕明辉,合创机构是做房地产策划、咨询、销售等一系列服务的杭州知名地产机构。
这么一个大老板,他还有一门生意,做农产品生意的「阡陌生」。
◆毕明辉:生意越做越小了。
◆裘维维:我再问一个劲爆的问题——卖房子容易还是卖这些农产品容易?
◆毕明辉:其实两个都不容易,但对我自己来讲,在这个阶段,肯定是卖农产品更不容易。
◆裘维维:因为房地产你做了几十年了。
◆毕明辉:对,房地产做了二十来年,整个环节,包括产品、营销方式都很了解。
◆裘维维:经验累积得多。
◆毕明辉:但是现在做的农产品,相当于一脚踏进了两个小白行业,一个是农业,一个是直播带货。对我来讲都是在重新学习,尤其到了这个年纪。
◆裘维维:什么年纪?
◆毕明辉:50了。
◆裘维维:知天命的年纪。
◆毕明辉:过了2月份就50周岁了。
◆裘维维:你的意思是可以给你送生日礼物了,对不对?
◆毕明辉:哈哈哈,我告诉你我的生日。
◆裘维维:哈哈,我记着呢,因为老毕是很多年的朋友,所以你生日哪天我知道。你刚开始干「阡陌生」的时候我也知道,那时候是卖苹果,大概是2015年前后,起码有七八年了。
◆毕明辉:第一次做应该是2015年,那时候品类比较少。
·「阡陌生」 是个什么样的平台·
◆裘维维:你自己会怎么概括「阡陌生」?
◆毕明辉:如果用一句话讲,我们自己对「阡陌生」的定义是「中国优质农产品的严选平台」。
我们自己设定了几个标准,第一,必须要溯源。所有产品你都要知道它的产地,包括它的生长过程,而且是实打实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而不是说到这个地方过个境。
第二,必须要有检测报告或者说认证,比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等等;第三,所有上架的东西,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吃过,就是我自己一定要尝过。
◆裘维维:这个跟卖房子不一样,卖房子不一定要住过,不一定要买过。
◆毕明辉:对,所以我把它称之为「严选」,我们的标准会比较严格一点。
◆裘维维:其实这些都是生活。房子是一个用来生活的空间,这些农产品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的东西,它们更日常,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比如我吃过的这个红薯,当时你介绍说,可以把它放在冰箱里,像吃冰激凌一样去吃它,我瞬间就被打动了。后来这个红薯只要在架上我都会买,因为其他地方真的是找不到比它更好吃的。
◆毕明辉:这款红薯是2022年我参加中国农博会的时候,几乎把农博会上面所有的大概三四十种红薯全部都吃了一遍,最后选定的这款。
◆裘维维:你还给它命名叫「金风玉露」,然后用纸把它给包装起来,仪式感一下子就出来了。我看到的时候就很感慨,我说你看,房地产的套路来了。
◆毕明辉:这个也是在做地产广告营销时学的一些套路,就是每个项目要有案名,还要有广告语。所以其实我还有一句广告语叫「胜却人间无数薯」。
◆裘维维:这张纸拆开来的话,上面其实是有很多「鸡汤」的。
◆毕明辉:这是跟日本一个叫虹夕诺雅的项目学的。
◆裘维维:一个非常著名的酒店。
◆毕明辉:这个酒店提了一个关键词叫「非日常化」,我就把它用到这个红薯上了。因为红薯是一个很日常的东西,但是把它包装起来,它就变得不那么日常了,看起来更高端。
◆裘维维:就是你把原本看起来很遥远的东西带到了身边,把舞台拉回了日常生活中。我觉得你的定位就是给好朋友们去挑一些比较好的农产品,你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心态。
◆毕明辉:最初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特别想分享给我的朋友们,但是慢慢慢慢做了以后,一方面看到现在存在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当自己进入这个行业以后,其实这个行业也会有各种乱象,就越来越发现吃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小程序平台,变成线上的直播,希望让更多的人也能够跟我的朋友们一样,分享到一些好东西。
◆裘维维:我还有一次很受感染,是你们卖那个老母鸡。我记得当时你是在现场炖的,整锅热腾腾的鸡汤端上来,小芳喝了一口,那种感觉太有感染力了,包括这个老母鸡的溯源过程。
◆毕明辉:我在安徽肥西找了老母鸡,又去巢湖找了老麻鸭。这个老母鸡是我在那里呆了一天,就真的把整个将近300亩的山头转了一圈,看了这个鸡的生长环境,跟他们探讨了饲料的组成、怎么饲喂等等,才把它带到我们的平台上来。
◆裘维维:我觉得这个鸡特别好吃,原汁原味,后面我就特别想复购。当然我想复购的东西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卖农产品和卖房子有很多相通之处·
◆裘维维:这么多年房地产做下来,有二十来年了吧,这些经验在「阡陌生」有用上吗?
◆毕明辉:那肯定有。虽然产品不同,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包括品牌营销的一些底层逻辑,在这个行业里这么多年形成的一些职业习惯、标准等等,其实都会潜移默化地平移过去。
无非一个是大宗资产,一个是更接地气的日常饮食类的东西。但这么多年累积下来了,有些东西都是沉淀在血液里的。
◆裘维维:本质上大家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靠产品说话。房地产行业里,一个小区好不好也是靠产品说话。这个最本真的农产品就更加是靠产品说话了,所有的故事、包装其实都是锦上添花,或者说能够让你一眼就认知到它的独特性。
◆毕明辉:所以对我们来讲,虽然也会定一些指标,但更看重的可能是复购率,而不是说这个东西一下子卖完。
◆裘维维:这个跟房地产也是相通的,就是你买过一家房企的房子,下一次还买他的,那就说明成功了。
◆毕明辉:对,我认为复购率的背后代表的是对产品的认可。就像你刚才说的,老母鸡你吃过了,你可能会来复购,你复购老母鸡的时候,可能又会买我的老麻鸭,买我其他的东西,因为你对这个品牌或者对产品有一个基本信任了。
◆裘维维:你对「阡陌生」有多大的愿景?
◆毕明辉:我没给自己定比较远的蓝图,因为我觉得所有的结果都是过程的累积。这一年我们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从混沌到不混沌了,甚至我认为比原先的预期要好一点。然后25年我们再把这一年要做的事儿做成,那我相信26年、27年会在这个基础上变得越来越好。
◆裘维维:听你的意思就是,你根本没想停下来。
◆毕明辉:停不下来了,哈哈哈,停不下来。
◆裘维维:本来觉得你可能热情过了,自己会停下来。
◆毕明辉:刚好相反,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信心还没那么强,但现在反而越来越强了,因为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
◆裘维维:这个可能性是什么?
◆毕明辉:我觉得消费者对于饮食健康的安全意识会越来越强烈,因为毕竟生活越来越好了。
◆裘维维:我们买房子是让我们的空间更有品质感,我们买食物是让我们的身体更有品质感。
◆毕明辉:对,我觉得这个更重要。你只有吃的好了、干净了,你身体更好,买更大的房子才更有意义。
◆裘维维:你做了「阡陌生」之后,对房地产业务有什么反哺吗?毕竟房地产业务还是你的主业。
◆毕明辉:在产品上面目前还没有特别大的反哺,但在具体事情上,尤其是我自己去做直播、去做电商以后,对于营销的理解,对于消费者的了解,对颗粒度的研判会比原来更深入。
◆裘维维:就是你得沉到这个行业里边。
◆毕明辉:对,这就是为什么我自己要去做直播的一个原因。
◆裘维维:不躬身入局,永远不知道买的人在想什么。
·做直播没有人设·
◆裘维维:做直播是不是吃相得好?
◆毕明辉:我其实不管的。
◆裘维维:感觉吃相不好会影响卖货,你们有总结过吗?
◆毕明辉:我有一次直播的时候,我们团队就跟我讲,这个虾青素鸡蛋是可生食的,我就打了一个直接喝,当时流量蹭地一下就上去了,我喝一口,流量往上走一点,喝一点流量走一点。
◆裘维维:那就说明吃相「猛烈」一点,是有意义的。
◆毕明辉:大家在荧幕前可能会比较受感染吧,包括啃鸡腿什么的。
◆裘维维:对,我也是被你们啃鸡腿的直播给打动的。那你们在今后的直播当中,会刻意有这样一些行为吗?
◆毕明辉:其实这个行为本身应该就是匹配的,因为你卖吃的,当然要通过「吃」把产品展现给客户。
◆裘维维:如果我在直播间啥也不吃,你觉得卖得了货吗?
◆毕明辉:你可以靠颜值,靠颜值也是一个优势。
◆裘维维:你觉得我能胜任这个角色吗?
◆毕明辉:能胜任。
◆裘维维:不要吹我。
◆毕明辉:没有啊。我刚刚做直播的时候也有这个顾虑,但是我的前辈,行业的大咖告诉我,人人都可以带货。其实你现在不也在带货吗?
◆裘维维:但是我没有通过直播去带过货。
◆毕明辉:对,但你其实也在你的粉丝里面设立了你的人设,你在推荐房产品。
◆裘维维:你的人设是什么?
◆毕明辉: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得问在看「阡陌生」直播的那些朋友。
◆裘维维:你也没有刻意去设定。
◆毕明辉:对,书上和前辈们告诉我应该是要有人设的,人设很重要,但是这个东西我觉得很难凭空去造。我现在可能比较初级,就尽量展现真实。
◆裘维维:人设一个就是做了房地产20多年的老毕。
◆毕明辉:我觉得真实展现到某个时候,它就成了我的一个人设了。所有看到的人,接触到的人,对我就会形成一个印记,这就是人设。
·像筛选楼盘一样去选品·
◆裘维维:如果我来上直播,你会对我有指标要求吗?
◆毕明辉:对你应该要设点指标,哈哈。反正我们自己是每一场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完不完成并不是最重要的,完不成我们也会回过头去复盘,看看是什么原因,因为只有不断地找到原因才能改进。
◆裘维维:每一场直播都是一场总结,复盘的做法跟房地产也是一样的。
我觉得有机会让「维维说房」的读者们接触一下「阡陌生」也是挺好的,因为我们的用户对生活品质肯定是很讲究的。
◆毕明辉:你的粉丝质量应该都很高。
◆裘维维:「阡陌生」也是对生活品质很讲究的平台,所以大家都是共通的。
◆毕明辉:我现在做这个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客户买了某样东西以后,在群里或者私信说「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的东西」,这比我单场的销售额更重要,说明这一年我们的努力,我们跑过那么多地方找来的东西,被认可了。
◆裘维维:对,这就跟我们平台收到读者的反馈一样。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做事情也不是因为被钱驱动,比如你现在做「阡陌生」肯定不是被钱驱动的,因为你还亏钱嘛,你是用不断的认可去驱动自己。所以大家可以不断地认可一下老毕,这样子他才有更多的动力去找到全中国境内更好吃的东西。
◆裘维维:干了房地产这么多年的老毕去干农产品,还是很正能量的。
◆毕明辉:我就是觉得这个事对自己也好,这样还能够有机会不断学习,它能延缓衰老,在这个年纪还能去做一些事情。
◆裘维维:房地产行业很容易让大家眼界过高,比如说一套房子的成交额可能动辄几百万,但是「阡陌生」一年做下来可能也就这么点营业额。所以你必须把自己的心态给矫正过来,这是最不容易的。
◆毕明辉:你看我们以前跟开发商开会定价,都是一平方几万,一个项目这一次销售要完成几个亿或者十几个亿。现在我们跟供应方去争取价格,就是这个便宜两毛,那个便宜五毛这样子。
◆裘维维:从最大的生意到最小的生意,要完成这么一个切换很不容易。
◆毕明辉:我还好,属于平缓过渡。
◆裘维维:挺羡慕你的。
◆毕明辉:反正这个事儿我自己做得还是比较带劲的。
◆裘维维:你有什么新年希望?
◆毕明辉:新年来看我的年货节,哈哈哈。
◆裘维维:好好好,我决定在你的年货节上下10个单。
◆毕明辉:不重要。我觉得关注「阡陌生」就可以了,我们还是很认真很用心在做这个事,整个团队选品也好,测评也好,包括去做一些私域客户的维护、公域的拓展,都很认真很用心。本质上我们是希望把我们认为好的、有益的关于饮食的想法,以及有益的这些产品分享给更多的人。
◆裘维维:满腔热血。
◆毕明辉:对。可能这个话不太好听,就是我觉得现在我们在饮食问题上相对过得还比较粗糙。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做一些影响和改变,让大家的常识可以逐渐升级和迭代,至少在意识上知道,什么样的东西会更好、更干净。
◆裘维维:因为这些东西我们通常只能看到结果。像房子,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当然现在过程基本上也有监控了;食物看到的也是结果,但不一定知道配料成分,生长过程更是不容易看到的,也无从去判断,人家告诉你是什么就是什么,人家提供给你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我们的确需要一个像「阡陌生」这样的机构,来帮大家做一些筛选。
这跟我们做「维维说房」其实也是一样的,很多楼盘不在我们的选品范围里,我们选给大家的已经是经过我们一道又一道的评判和筛选。
◆毕明辉:我也是跟你们学的。因为我知道你们认为不是那么有价值的楼盘,你们是不会去推广的,我也被你们拒绝过嘛。所以我深刻理解你们的level和标准,你们推荐的都是你们认为好的、值得买的项目。
◆裘维维:所以其实都是互通的,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都是有用的。
◆毕明辉:所以我现在也是这么去做的,就是我自己觉得过不了我自己这个槛的,我就不上。不管是朋友推荐也好,亲戚推荐也好,还是要确保自己的一个标准线。
👇🏻👇🏻👇🏻
点击预约
裘维维的第一场跨界直播
▼
维维说房视频号
长按识别关注
文字整理︱戴滋仪 拍摄后期︱王德正
总编辑︱裘维维 出品︱细嗅文化
常年法律顾问︱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 陈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