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鲲鹏做咨询的心法:没有定义一切都没有意义暨鲲鹏领读华杉讲透儒学之理学和心学并非一个学科1159期

文摘   2024-11-17 07:56   上海  

华杉老师说,无论朱熹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都没有对理学或心学下过清晰的定义,他们有的只是观点,有的只是微言大义,并不能成为一个学科,所以华杉老师在分享王阳明心学的时候,只把他定义为王阳明的思想,只分享这个思想中可以践行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这让我回想起最近我们公司的策略师问我的一句话,我们300页PPT,为啥最终给客户提的建议也不是特别多?


这就是客户的概念思维和我们的定义思维的区别。


所有人、所有客户都有自己做生意的法门,但是他不一定对自己的生意模块有清晰的定义和排序,比如一个桌子上的台卡究竟要是2面还是旋转的三面?这上边的信息究竟应该放什么?


分析完客户老店成功的规律,我的答案是只放2面,1面放会员储值,1面放爆品或新品介绍。放三面就多了,就稀释了我对“会员储值”这件事的重要性。


以此类推,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品牌的核心购买理由、知道自己的核心信息压缩包、知道自己超级符号要表达的策略重心,知道产品结构的推出和迭代顺序,还要知道自己六门头中每一个信息曾层级的目的和排序,最终我们才能提炼出最锋利的门店模型。


我经常给客户和同事们说,我们工作的窍门是做减法,找出来关键环节和关键动作,给他做清晰的定义,把他的信息按照重要性做排序。


定义就是战略,定义就是楠神的一滴水主义,定义就是极限排序,做咨询要把自己逼到绝境,假装你是一个溺水的人,如果你只能给世界说一句话,那这句话的重要性最高,他应该出现在你的门头,如果你能说两句话,那就是你的二门头,以此类推。


绝大多数情况下,客户的一盘生意,他知道我有多种业态,但是他的对外表述时,恨不得把自己说的特别完整,这就是最常见的毛病,我的技巧是,让好卖的更好卖,赚到自己最容易赚到的钱,且让这个过程加速。


本节课的领读感悟也在分享我做咨询的心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01、其实孟子讲的也是很简单的道理,一点也不高深,心就是天然存在的,你只需要把持住它就好了。


02、当朱熹提出“理”字后,陆九渊站在他的对立面,喊出了三个字:“心即理。”心就是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思是,他的心就是理,就是宇宙。这和朱熹的看法不同。所以,所谓心学的诞生,就是针对朱熹的理学而出现的,是站在理学的对立面的。


03、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其实并不存在一个什么“理学”。可以说,程朱理学,或者再把范围放大一点,称为宋明理学,只是这几代儒学的一个代名词,并没有一个定义明确、框架清晰、边界清楚的理学。所以,你再去深究它是什么,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关于理学,就那几句话。


04、一直到了王阳明,他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视听,手足之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这终于有点定义的意思了,心,就是人的感官知觉。这有点跟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接轨了。


05、我想说的是,所谓理学和心学,都不是一个定义清晰、论证严密、体系完备、边界明确的学问,朱熹也没有说他是理学,王阳明也没有说他是心学。只是他们分别在强调理和心,后来者这样去命名他们的学问罢了。


06、朱熹讲“理”,他的格物穷理,并没有像笛卡尔和培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方法论;王阳明讲“心”,也没有发展出像康德那样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所以,我平时也不太爱讲“阳明心学”,只讲王阳明思想,只讲“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只讲和实践有关的、可以被检验的内容。因为咱们的目标是做儒家思想的实战派。


你好,我是华杉,欢迎你来到我的得到课程《跟华杉学儒家思想》,这一讲我们正式进入最后一个模块:王阳明思想。


事实上,从这个课程一开始,我一直都在讲王阳明,在用王阳明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学习儒家思想。因为不先讲王阳明,后面的都没法讲。比如《大学》的三纲八目,不讲王阳明,就讲不清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讲不清,整个四书都没法讲了。


但接下来这三讲,我会对王阳明的思想专门做一个梳理:


第一讲讲心学的渊源,带你看看心学从何而来;

第二讲讲王阳明著名的“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做到对知行合一的知行合一;

第三讲讲拔本塞源论,这个可能熟悉的人不多,但我认为,把它作为这门课程的压轴内容,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一讲,先讲心学渊源。


一提王阳明,你就会想到“心学”。但心学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很多人说不清楚。


没关系,这一讲,我就带你看清它的真容。我的讲法是不断地去对比“理学”这个概念,给你讲清楚。因为脱离了理学,你就没法理解心学。


其实,心学不是王阳明的独创,它是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三个人一脉相承的。“心”字,最早是从孟子开始讲的,主要讲了四个心:本心、存心、尽心、放心。


本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可以理解为,人的本心天然就有,有善恶是非之心,也有羞耻辞让之心。


不忘本心,要做到后面这三点:存心、尽心、放心。


存心,就是把这本心把持住,就是存心养性,滋养你的天性。


存心之后要尽心。前面我讲过,要尽心尽力,不能只说尽力而为,在我看来,尽力而为还是不够走心。


尽心之后,还要“放心”。这个放心,我们前面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说,学问之道也没有别的,就是把自己放失的心找回来,找回自己的本心。我们受外物和利益影响诱惑,难免有跑偏的风险,跑偏了就找回来。


所以你看,其实孟子讲的也是很简单的道理,一点也不高深,心就是天然存在的,你只需要把持住它就好了。


但注意,这时候,还没有心学这个概念。


到了宋代,出现了程朱理学。朱熹说“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先有理,然后才有宇宙,才有天地和人,才有“心”。他抽象出一个“理”字来,这就有了理学。


与朱熹同时代的还有一个人,叫陆九渊,他是心学发展中的关键。


他跟朱熹是朋友兼辩友,在江西鹅湖留下了著名的辩论——鹅湖之会,朱熹作为理学代表,陆九渊作为心学代表,进行了两轮当面辩论和多次的书信辩论。


当朱熹提出“理”字后,陆九渊站在他的对立面,喊出了三个字:“心即理。”心就是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思是,他的心就是理,就是宇宙。这和朱熹的看法不同。


所以,所谓心学的诞生,就是针对朱熹的理学而出现的,是站在理学的对立面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什么是心呢?


先说“理”。孔子、孟子是不讲“理”的,不讲“道理”的“理”。你翻遍四书,也找不到一句话讲这个“理”字,所谓理学,是宋代儒家发展出来的。那孔孟讲的“礼”呢,是礼仪的礼,礼,是秩序,是规矩;仪,是仪式,是行为规范。也就是说,让你守规矩,听话,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那这个礼,又是谁制定的呢?


《中庸》里讲得很清楚:“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意思是,礼仪是天子定的,是国家定的,不需要你的建议,你守规矩听话就行。


张居正讲解说,制礼作乐,是国家极大的事体,必是天子在上,既有德,又有位,才可以定一代之典章,齐万民之心志。但是这些只有天子可以议,其他人不可妄议。宫室车服器用,要有一定的等级,但是只能由天子来制定,其他人不能定。书写的文字,要有规范,但是只有天子才能制定文字规范,其他人不能定。


所以你看到了,孔孟所讲的“礼”,就是国家给你定规矩,你守规矩。


宋儒理学的理,是什么呢?朱熹说:“天理在天地之间只是善的,没有不善的。生物得到了它,名叫性。天地生物间只是这一个理,在天地叫命,在人叫性。”这就是他的“性即理”,性就是理的由来。


结合《中庸》第一句,之前我讲过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讲的天理,就是天命、天性。他甚至想要把天地万物的物“理”全搞清楚,要发展出科学来。当然,最后并没有。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其实并不存在一个什么“理学”。可以说,程朱理学,或者再把范围放大一点,称为宋明理学,只是这几代儒学的一个代名词,并没有一个定义明确、框架清晰、边界清楚的理学。所以,你再去深究它是什么,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关于理学,就那几句话。


那么,什么是心学呢?朱熹说“性即理”,陆九渊说,不对,心即理。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情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


他还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这话听起来,有点像后来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可以称为“心理合一”。


但是,这些大圣人,不管他说什么,他就是不给你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一直到了王阳明,他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视听,手足之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这终于有点定义的意思了,心,就是人的感官知觉。这有点跟西方唯心主义哲学接轨了。


现在学者讲王阳明,喜欢对比康德,就是在这儿有联系的。但是,康德和陆九渊、王阳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西方哲学的习惯是建立严密的体系,靠逻辑推理去运转的,不像中国的哲学往往只是一些微言大义。


康德说,人通过感官知觉去认识世界,处理信息,再转化为经验,形成知识。所以,可以说没有什么世界,有的只是感官而已。


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体会。网上经常有一些自测的图片,动态的或者静态的,问图中的小人是在向左转还是在向右转,是绿色还是红色。


有的人看到的是向左转,有的人看到的是向右转;有的人看到的是绿色,有的人看到的是红色。那么问题来了,这不是物质决定意识,是意识决定物质了。


心学和唯心主义的联系就这么一点,因为并没有继续往前发展。


我们回过头去继续讲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陆九渊的核心观点就一句话:“心即理。”


王阳明比陆九渊走得更远。王阳明说心就是宇宙万物之主,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当然,他这种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挑战。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讲深山里的花。王阳明和朋友一起游玩,看到悬崖的一棵花树,朋友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这花是在我心内还是心外呢?”先生回答说:“你未看这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这花不在你心外。”


再比如,森林中的一棵树倒下了,如果没有人在场,请问,这棵树的倒下有没有声音?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没有声音有什么呢?有声波。因为声音是由感知创造的,如果没有人在场,就没有感官,就等同于没有声音。


我们如果用西方哲学的体系往前推,你会发现,这里有两个词:声音和声波。实际上,我们是通过词语的命名来讨论问题,就像维特根斯坦说的,哲学讨论来讨论去,不就是靠词语和语言来推进的吗?如果没有语言,你们所说的一切都没有。


《道德经》也有一句话,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命名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命名,就没有事物。海德格尔说,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


扯远了,说这么多,我是想表达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所谓理学和心学,都不是一个定义清晰、论证严密、体系完备、边界明确的学问,朱熹也没有说他是理学,王阳明也没有说他是心学。只是他们分别在强调理和心,后来者这样去命名他们的学问罢了。


朱熹讲“理”,他的格物穷理,并没有像笛卡尔和培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方法论;王阳明讲“心”,也没有发展出像康德那样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所以,我平时也不太爱讲“阳明心学”,只讲王阳明思想,只讲“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只讲和实践有关的、可以被检验的内容。因为咱们的目标是做儒家思想的实战派。


下一讲,我就讲王阳明思想的真正精华:知行合一。


本文领读:

王鲲鹏

华与华方法粉丝圈发起人


华与华方法粉丝圈
全国最大的民间华与华方法粉丝圈,公司由华与华老员工组成,获得山云资本投资,为甲乙方客户提供品牌咨询服务,曾带练全国33个乙方咨询公司,其中4个公司营业额过3000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