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槿
KISC
KUNMING
荒芜,寂寥,难以名状的壮观和压迫感,这是安宁昆钢老厂区给我的第一印象。
那个周日,我打算去昆钢平顶山上赶街,突然想到这业已废弃的昆钢就在不远处,拐个弯便看到那高高矗立的转煤炉气柜。它硕大,笨重,如迟暮的巨人立于高墙大树的后面,背景是蓝天白云同蛛网密布仅余数扇破玻璃的旧窗。
走在这条路上,没有人迹,也没有车迹。管道,信号牌,水泥桩,几乎所有一切东西,都淹没在深可及膝的荒草里。
你于这荒凉之中,能想见昔日里机器是怎样爆发出巨大的轰鸣,滚烫的铁水是怎样浇筑出钢材。混着工人的汗水与脏污的钢铁制成品,在火车的喘息声中被运向了远方。
人们用双手,在安宁的土地上创造出这国内现存历史最久、结构最完整的钢铁生产线,这让人自豪的昆钢。
钢铁便不只是冰冷冷的钢铁,它连接着家庭、社区、童年、成长……这野草滋蔓处,成了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去的地方。
人们怀念这里,但不约而同地奔向更加繁华的高楼大厦,也就渐渐忘了这里。这偌大的昆钢,仍英雄一般,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只是英雄的时代已经落幕。
KISC
KUNMING
沿着钢河路向南不过三四公里,爬个长长的坡,昆钢老厂的寂寥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这昆钢平顶山上的热闹。
你就跟着人流的方向朝前挪动,那人声最鼎沸处,照例是卖蔬菜水果的。有批发来的选手,个顶个的匀称标致,或结着花,或冒着刺,单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也有农民将自个儿种的拿了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个个都丑,个个都性格鲜明,住在城里的人偏对着这丑爱不释手。
即便是从不关心柴米油盐的人来了这里,对着这些鲜灵灵的瓜果菜蔬,也很难不多看两眼的。至于操持家事的,那必得货比三家。碰到一元一堆的莲藕,5元一大袋的豆角,非得背了回去。
摊主们更是个个大显神通。一排过去卖相同产品的店没有十家也有五家,有那心思活络的,就想出一些既一目了然又极尽夸张的词儿写在板子上竖在那儿,你过去一瞧就得买,那真真是又贴切又厉害,说一句语言文字高手也不为过。
带了小娃儿来,速战速决的策略便不那么奏效,遇到什么炸猪皮啦,烤面筋啦,那脚仿佛就被定住了似的,再别想挪动半分。大方的摊主每每还要夹起一根凑到娃儿嘴边让品尝,你说买是不买?
到了饭点的时候,你就看哪里冒烟,哪里喷火,哪里飘出些味道复杂的香气,你就往哪里去。炸鱼卤鸡,烧烤卷粉,猪脸猪尾巴,驴肉米线羊汤锅……真是奇怪!这乡街子上未必卫生,可是你平时看都未必看一眼的吃食,到了这里,仿佛都带上了某种滤镜,总以为必比那明厨亮灶的地儿更香。
这乡街子的另一大亮点,是售卖各种衣服鞋袜、床单被罩。你总以为现代人都习惯了网购,到了这里才发现,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逛街的乐趣,试穿的乐趣,讲价的乐趣,远非网购可比。
你到这街子上还会发现,补牙的,染发的,拔鸡眼的,美容美甲的,举凡你以为总要找个店面规整资历尚可的地儿才会去尝试的,在这尘土纷飞的街头,摊主们也是抬手就来。没有太过先进的器械,全靠多年来赶街练就的技术,还得保证效果立竿见影才有说服力。
同时间的流逝一样,这街上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作鸟兽散的,而是缓缓地流下山,流向高楼大厦的各处,徒在街子上剩下一地狼藉,以及下一个街天的期待。
安宁昆钢平顶山街天
赶街时间
每周日
地点
安宁市411村道与公园路交叉口东南380米
(可导航至金方创意集市)
你
还
想
看
— E N D —
出品 | 半坡文化 出品人 | 杨文何
主编 | 郝好 编辑 | 甘甜 丁坚强
运营 | 陆柏年
关注我们
关注唇齿间的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