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水泵厂的记忆(文德芳)

文摘   2024-11-19 19:49   山西  

第11期

导读


位于阳泉市城区南庄路的“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内,每一处都是阳泉水泵厂的发展印记。





俯瞰“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


2024年秋,新学期开学前夕,“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依然游人如织。“看,这可不是普通的吧台,这是爷爷厂里的老升降台铣床,是北京第一机床厂1975年10月制造的立式升降台铣床,它比你爸爸的年龄还大,现在成了文化园里阳泉记忆主题展馆的吧台……”一位老人正在给孙子讲解阳泉水泵厂机床的历史。原来这位老人是水泵厂的退休职工。文化园内放眼望去,红色砖墙、改建的老旧厂房、高耸的烟囱映入眼帘,每一处都是阳泉水泵厂这座国营老厂的发展印记。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


如今,位于阳泉市城区南庄路的“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于2024年入选“万事兴龙·年味烟火游”春节主题旅游线路。它占地面积145亩,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与旅游消费集聚区、阳泉市研学实践活动基地,也成为当地的文旅新地标。文化园分东西两区。其中东区为集工业展示、生活体验、文化创意、艺术创作、情感寄托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休闲体验区域,为商业部分,主要提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及儿童教育等服务。园区内绿树红墙,风貌独特,满足了市民及游客品质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2022年5月,阳泉市建市75周年之际开园的“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其前身为1946年建成的阳泉水泵厂——裕兴修造厂,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专业生产水泵的五家水泵厂之一,被载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史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

阳泉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工业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1947年5月建市以来,阳泉人民听从党的召唤,拼搏进取,敢闯敢试,攻坚克难,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国家经济建设和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气质,积淀了“对党忠诚、担当使命、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中共创建第一城”内涵特质。

阳泉水泵厂成立于1946年,前身是晋察冀边区的军工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企业迅速调整产品结构,转向民品生产。1952年开始生产水泵,是阳泉市机械行业首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几十年来,阳泉水泵厂生产的各类产品畅销海内外,产品安全可靠,性能优良,为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农田排灌和城市排水等行业的安全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阳泉记忆文化园内的老升降台铣床


改革开放后,阳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包含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轻纺在内的八大工业门类。阳泉水泵厂及400余家工业企业,为阳泉的百姓生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阳泉水泵厂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创业思路,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年生产铸铁件5000吨、铸钢件600吨的生产规模,拥有机械加工设备500余台套,高精尖设备30余台套。所生产的35个系列、168个品种、981个规格的水泵,行销全国各地。国家重点工程黄河禹门口引水工程、国家大型重点氧化铝生产企业山西铝厂常年使用阳泉水泵厂的产品,全国各大矿务局如开滦矿务局、大同矿务局、霍州矿务局、阳泉矿务局等广泛使用阳泉水泵厂的产品,阳泉水泵应用于水力、采煤、煤矿排水及洗煤厂洗煤,部分产品走出国门,行销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等国。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引进技术力量,按照“围绕市场搞产品开发,围绕产品开发搞技术改进”的思路,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产品产值常年保持65%以上。企业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科技骨干队伍。同时,依靠企业的技术力量,研制开发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渣浆泵、液下污水泵、DZ型高压增压设施等多种系列的水泵新产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国家级新产品开发项目7项,曾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优秀产品奖30余项,获国家机电部“八五”工艺技术奖,成为山西省技术开发先进单位。

“阳泉水泵”曾经是阳泉重工业的一张闪亮名片。阳泉水泵厂作为全国水泵行业骨干重点企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留存着宝贵的精神资源。全国改革开放在继续,阳泉市转型发展和人民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继续,阳泉水泵厂也面临再发展的任务。2020年以来,阳泉市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大力推进阳泉阀门、水泵等进行搬迁重组,进入位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驼岭头装备制造工业园,打造阳泉国企“百年老店”。2020年8月,阳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阳泉水泵厂实行“退城进园”,将阳泉水泵厂的旧厂区腾退后建设“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丰富工业遗产资源。原本位于城郊的厂区现已成为城市的核心区,企业退城、转型发展,在原址上打造更适合城市定位和新型业态,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阳泉水泵厂原厂区各个时期的建筑并存,红砖、红瓦、木结构,现浇排架结构,砖混结构,三种大型厂房建筑群应有尽有,厂房天窗明亮,为“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营造浓厚的工业风整体风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阳泉市在保留、延续阳泉水泵厂老建筑的原有形态、结构和工业痕迹的同时,充分发掘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出红色记忆、城市记忆、工业记忆等展馆,实景重现阳泉从1947年建市到现在的城市变迁。改造过程中,将铸造车间群改造为阳泉记忆主题馆,将清铲车间改建为阳泉红色记忆和城市记忆的呈现场馆,在铸铁车间进行内部街景复原,形成前后相邻、具有时代感的数十个生活场景。老厂发生的变化,生动地诠释了阳泉市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不懈追求。

阳泉水泵厂,本身就是阳泉历史上的一座老厂,留存着许多阳泉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厂院生活的记忆。而今,在老厂生产停止的地方,打造“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将阳泉的历史时光、文化生活传神地再现。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在阳泉水泵厂老工业旧厂房的基础上进行建筑风貌改造,对结构加固,对内部创新规划与设计,提升景观、标识、灯光,完善消防功能,以达到提升质量、营造文化氛围的目的。园区内带有原水泵厂的工业历史烙印的物件保留下来,如厂房外部红砖墙、天车和加工制造水泵的车床、铣床等。游客在各个场馆中游览时,除了回顾阳泉几十年的城市记忆之外,还能从场馆内部环境中感受到浓厚的老工业韵味。

将水泵厂机械设备原有的铁锈色作为主要色调,通过建筑艺术、灯光色彩、3D动画、声光效果、影像资料等,立体地将阳泉一路走来的工业发展史、生活变迁史、生产生活场景、地标性建筑、老街老巷等,以及不同时间段、不同的生活原貌、不同的历史故事,按一定的秩序并置在呈E字形的阳泉水泵厂铸造车间群,打造成一个主厅、三个副厅共四个场馆,分别从红色记忆、城市记忆、工业记忆和童年记忆、生活记忆等不同的切入点再现阳泉的历史,再现过往的时光。静态的历史在缓缓流淌的时光中被激活,“……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历史可见、可闻、可触摸地向活态文化转化。从而,处处散发着历史、文化悠远的气息。


主题1号馆老火车站复原区域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一方人书写着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凝聚着一方记忆。红色是阳泉厚重的革命本色,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激励后人。来到“阳泉记忆·1947”主题馆,首先进入1号馆,由阳泉水泵厂铸造分厂清铲车间改造而成。此馆回顾了阳泉建国七十年的贡献、展现阳泉的创城历程;复原了阳泉老火车站、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和人民日报造纸厂旧址,讲述历经战火洗礼的阳泉故事。

1947年5月,在腥风血雨的重要历史时刻,晋东工业重镇阳泉在正太战役的枪林弹雨中获得新生,从而,赋予了阳泉重要的历史使命。阳泉,为全国解放起到了重要的军事战略支点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废待兴中建立并接管城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个小镇建成一个大市”,那些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上这片土地可歌可泣的诸多英雄的流血牺牲。

时光犹如场馆内复原的火车铁轨,1947—1950—1960—1970……直到如今,行走在场馆内,每行进一步,都能看到阳泉历史的洪流,随着历史车轮蜿蜒前行。


主题3号馆


2022年正月,阳泉建市75周年的那个春节,主题馆里最热闹的是3号馆,二十几名文艺工作者正在排练情景剧《遇见·阳泉》,为迎接2022年5月建市75周年精彩开园作准备。工作人员韩萌指着凝聚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厂院生活的筒子楼说,此剧讲述八十年代,筒子楼内居住着六户人家的故事。故事里有锅碗瓢盆的交响,有邻里互帮互助的欢声笑语,有柴米油盐的家长里短……

漫步在3号馆,眼前出现的是筒子楼、车棚、职工食堂、厂办托儿所……“双职工,三班倒,出了厂门家就到;(幼)儿入托,小孩上学,看病不用外边跑。”厂院一角灯光中的树影,乒乓球台、职工食堂等,令人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厂院生活的往昔时光。每天早上,大人们拿着网兜提着铝饭盒,走进工厂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工作;孩子们则全托到厂办托儿所或小学里上学;生病了,去厂办医务室;有事了,去厂里找工会反映情况……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生活工作状态,在一厂一地间,随时光流转,聚散离合。


主题5号馆


2号馆为城市书房,内设书吧、观景台、展演厅、水吧、文化创意空间。4号馆为记忆主馆,场馆内陈列阳泉矿务局、阳泉发电厂、阳泉纺织厂等工业厂牌、生产机器、机床等老物件,并将阳泉电影院、阳泉工人文化宫、阳泉百货大楼等20世纪70~90年代的标志性建筑在此复原。从而,将阳泉工业发展史、阳泉人民生活变迁史等一一呈现。5号馆为时间仓库,目前进行“一年又一年”的主题展。展览20世纪50~90年代的珍贵影像资料,选取了800多位普通人捐赠的生活物品,如人造革提包、皮箱、四大件、“三转一响”等家庭生活使用的老物件……家庭是见证历史变迁和流变的较小单位,这些老物件每一个都带着血肉温度的普通家庭的过往生活史,都是中国纵深大历史的切片和拼图。


文化园写生广场


2023年8月,首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举办,园区内随处可见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元素。文化园还打造了城市书房和文化墙,为市民拓展了从事文化活动与休闲的空间。在文化墙上,随处可见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大批科幻迷、游客的到来让园区热闹非凡。

“娘子关杯”科幻美术作品大赛作品展在文化园内“泉·美术馆”开展,多部科幻电影在工人大礼堂展映。参加活动的外地科幻迷感慨,原本只想参加科幻活动,没想到还有很多吸引人的项目。游览园区的过程中,仿佛亲眼见证了阳泉这座城市的变迁,让他们对阳泉也有了崭新的认知。

设置在“阳泉记忆·1947”各个主题馆内的3D彩绘墙、火车咖啡厅、手绘墙、光影墙、网红拍照机、时光摇曳秋千、跑道、全息投影教室,还有城市会客厅、工人大礼堂等,都可以让游客在浸透式体验中与历史相遇,与文化相遇,与传统相遇,凭自身体验感受与历史对话,再以个人的方式重新出发。PICS


延伸阅读

《映像》2024年第11期目录+卷首寄语

阳泉博物馆:史前拓荒到百年阳泉(文德芳)

记忆|太行山在召唤(文德芳)

阳泉彩面塑

《映像》杂志社


主管 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

编辑出版:《映像》杂志社

微信号 : yingxiang-zhongguo

邮箱:sxyx0351@126.com

执行主编:蒋殊

微信小编:王芳

订阅联系人:吴蓓蓓

联系电话:18035177263




映像PICS
中国梦想 文化阐释 山西故事 艺术呈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