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年前,我在研究数据挖掘相关的东西,当时推荐引擎刚刚火起来,有一家叫Hunch的创业公司吸引了我的兴趣。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数据分析公司,而是通过和用户的问答来了解用户的喜好:你喜欢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你喜欢蓝色的笔还是黑色的笔?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Hunch发现,如果你相信UFO存在,那么你更有可能喜欢百事可乐;如果你有一个MBA学位,那么你更有可能喜欢蓝色的笔;甚至你喜欢可口可乐你更有可能投票给共和党而不是民主党。
Dixon认为,互联网的许多问题归根到底是技术架构的问题。因为大公司控制着人们的网络和他们用来连接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大公司积累了太多的幂律。他的论点是,因为区块链可以分散这种架构的某些方面,从而避免了那些公司成为权利中心,互联网将对所有参与者都更好。
Dixon将互联网的历史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
阅读时代:在1990年代,任何人都可以上网阅读内容,互联网“民主化了信息”。这是“创新和创造力的黄金时期”。
读写时代:从200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民主化了出版。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帖子,在社交网络和其他服务上写作并发布给大众”。
读写拥有时代:“读写拥有时代,现在已经到来,在于所有权的民主化。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数字服务或网络的利益相关者,从而获得所有权、治理权和经济上升空间。”
简而言之: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普通消费者可以接收到提供治理权或经济上升空间的加密代币,在他们使用的服务中,希望能激励正面行为。
这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三种类型的数字网络:
协议网络: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技术标准,由一个松散的非营利组织和全球组织联盟维护。Dixon对此有一个精彩的定义:“可以将协议视为类似于自然语言,如英语或斯瓦西里语。它们使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如果你改变你的说话方式,其他人可能不会理解你。”电子邮件SMTP协议是这种现象最简单的例子,没有人拥有它,每个人都在它的基础上建设。
公司网络:世界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这些几乎总是由风险投资家支持,并在开始时筹集大量资金来补贴用户。公司位于网络中心,并对规则和运营任务书拥有单方面的决策权。所有的硬件和软件都在它们的统治下。
区块链网络:有一个决策机构,其规则以不可变的代码写在区块链上。你可以将区块链想象为一个社区运行的分布式计算机——就像一个每个人都可以追踪更改的谷歌表格。要获得访问这台计算机的权限,你得拥有代币,这些代币给予你从经济到治理的各种权利。有时你通过执行任务来获得代币,有时它们由创始团队赠送——这取决于项目。
Dixon主要不满的是读写时代的公司网络。在他看来,大的坏公司改变了一切。扎克伯格及其同类“夺走了”普通人对网络空间的控制。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大公司和他们周边的生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络的增长会呈现一种“吸引-攫取循环”——“The Attrace-Extract Cycle”。
但是区块链根基下的Web3又是实打实的一种更广泛的底层用户的平权化运动,谁都不可以假装看不见。如果单从用户具有数据主权这点来说,并不能成立的原因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物理定则,热力学第二定律,要维持一种相对的稳态需要外界强加的做功,而只有平台公司具有网络+规模二次叠加效应的幂律法则,才可以不断维持这个级别的网络规模。
我的意思是Web3想从这一层面挑战传统互联网世界,没戏!
一来用户不会真的那么关心隐私,二来单个用户的数据没有网络效应也没那么有价值,三来有网络才有规模,有规模才有低成本,目前的Helium也好,Render也好等等这些区块链项目不代表未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的幂律效应。
我觉得Dixon也许是因为基金的叙事的问题,也许是因为LP的问题,他忽视了另外一个最大的变量,AI!我觉得AI会助推这个趋势,也就是用户拥有最终的数据主权这个事情的原因不成立,结果成立。看起来一个AI,一个Web3,南辕北辙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属于大公司,一个属于草根,怎么会媾和到一起呢?!
AI太强了,强大到未来吞噬一切!强大到它必须有所妥协,否则普通用户没有办法在未来的数字世界存活。
从用户侧来说,如果AI要避免平庸解,要为每一个个体的用户服务,那么AI必须:一要保证用户的安全和独立性,二要让利一部分出来给终端用户。
这个妥协的点就是Web3和区块链。
再具体来解释一下,ChatGPT肯定不满足帮助用户聊聊天,假设GPT要给用户出一个就医解决方案,它势必要接入用户个人的非常非常隐私的过往的医疗数据,大公司怎么保证这点?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户自己把自己的医疗数据放入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OpenAI只有访问的权利,在没有用户的许可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二次利用的机会。
更广泛地讲,我想大家都在等一个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时刻,AI会帮助普通人进入家庭的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帮助用户照看老人小孩宠物,帮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在这个时候AI需要接入用户更多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自然需要更多的终端用户的个人数据。
这个时候,用户还能说他不怎么在乎自己的数据主权吗?
现在用户不在乎个人数据是因为这些数据是关乎”他人的数据“,是用户在和人与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用户知道这些数据离开平台没有任何价值,但是未来的AI场景不同,这些数据是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不能被剥夺的一个权利。
你看,从这个角度是不是AI和Web3的结婚就没有那么违和,似乎还是天生一对。
正如Sam Altman的OpenAI和Worldcoin一样,他是它们的共同的创始人。
”Read Write Talk-读 写 说“对于普通用户更方便接受,也只有这样用户才能真正明白AI和Web3同时对于他的意义和价值。
过去的3月12日蒂姆伯纳斯李在互联网诞生的35周年时,写了一份公开信,他再一次重申了互联网其整个基础设施的目的是允许协作、培养同情心和产生创造力——他称之为3C,互联网它将成为赋予人类权利的工具。
而我一直觉得,互联网的下一步从第一步开始一直没有变,让普通人更为强大!
END
往期推荐
《AI刚刚解决了可控核聚变一个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