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一日

美食   2025-01-20 09:24   上海  
2025-01-12,周日,天空晴朗,出门徒步,既是锻炼,也顺便看看魔都的西洋镜。
照例,先骑单车到亩中山水园,然后沿江边徒步,走到哪算哪。
南码头渡口
滨江步道经过南码头渡口的时候,是从二楼穿过去的,紧挨着步道有一个狭小的空间,原本一直荒废,前一段时间开了小小的一家咖啡店,里面有两个美女在打理,有一次我从那儿经过的时候,进去看了看,我感觉美女经理是多么希望我能坐下来点一杯咖啡,聚一点人气啊,可惜我的乐趣不在于坐着发呆,而是不断行走。今天路过那儿,店门紧闭,门口的标语还在,特别是那句“我们如此热爱上海”,如此扎心。
这是不等价交换,你如此热爱的上海,并不以同样的热忱来热爱你。
Haus Nowhere
在淮海路上,我朝对面看了一眼,发现对面是一家潮店,以前经过的时候门口总是排着长队,我总是落荒而逃,今天怎么没人排队?十几米外就是斑马线,走过去就是这家店的门口,进去以后我问门口的服务员,这是面包店?服务员说这是咖啡店,我说也卖面包吧,服务员说我们只卖咖啡,这就奇怪了,店里明明都是各种面包的造型。小小的咖啡桌没有几张,店里拥挤的是来打卡拍照的男男女女,再往里走,布置了一些眼镜,标价都是两三千,大家随意拿起来戴在脸上,拍好照后原样放好,店员赶快过来把眼镜擦拭干净。
走到二楼,是两个巨大的机器人脸,两个队伍排在两张脸的两边,等到着拍照,我在二楼逛了一遍,看到了一些东西,不过都忘了,似乎还在卖眼镜,三楼我就没兴趣上去了。

【对于很多第一次看到“Haus Nowhere”这个名字的人来说,或许也会好奇,这个名字是该念“no where”还是“now here”?

虽然官方的正式读法是前者,译作“前所未有之境”,但就这个以巨大的奇异装置闻名的零售空间项目来说,两个读法似乎都有其合理性,前者有种仅此地可见、别无复本的唯一感,后者则强调关注此刻当下的感受与体验,不管是哪种解读,都很符合它的空间带给人的感受。】

【HAUS NOWHERE店,并非单纯的品牌集合店,而是一个充满实验性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平台。它打破了传统零售空间的界限,将购物体验升华为一场沉浸式的感官盛宴,吸引着那些渴望突破常规、探索未来的先锋者们。它大胆地挑战着人们对零售空间的固有认知,将消费者置于叙事的中心,让他们以全新的视角体验超维视觉,并在空间中展开独特的想象,与品牌产生情感共鸣。】

这家店的东面就是淮国旧。
吃生活
一路上有很多餐厅,不过我只想尽快走到襄阳路,以前在襄阳坊的一家浙菜餐厅吃过片儿川和蛏子,感觉很好,今天还想去这家店。
走过“红房子西菜馆”,这儿有个唏嘘的故事,几年前我在这儿和一男一女两位朋友吃过西餐,尽管当时有些不适,但还是笑声朗朗。可是现在,这位女性朋友已经去世,男性朋友基本决裂。
在淮海路和陕西南路交界处的百盛购物中心,看到波司登的广告“温暖中国家庭48年”,还有曼巴的广告“过个狠年。今年不属蛇,今年属曼巴”。
百盛的对面是巴黎春天,以前我和妻子谈恋爱的时候曾在这儿坐过,当时是蛮高档的地方,现在已泯然众人矣。
襄阳坊就在襄阳公园的对面,边上就是新乐路的东正教堂。浙菜餐厅的名称是“吃生活”,“吃生活”是句骂人话,意思就是打你一顿。用作餐厅名称大概是指“吃生的活的海鲜”的意思。
这四只沼虾的甜味盖过了糟味,它的菜名是熟醉虾,菜价38元。
我吃完中饭走的时候,已经是三点了,店里的顾客就只剩我一人,靠着柜台的一张桌子上坐着四个人,旁边一张桌子还坐着一个人,这五个人就是这家餐厅的全部经营人员,其中一个是老板,一个是厨师,一男一女两个服务员,还有一位女士。现在大家都是通过手机点餐,通过手机支付,出纳都不需要了,这种方式比日本餐厅门口放一个点餐设备要好很多。
淮海路
音乐学院旁边有一栋非常漂亮的小洋房,虽然只有两层,但在一群高楼中却有鹤立鸡群之感,七十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优雅建筑可以和一百年前的建筑媲美,这都是政治性强于艺术性的结果。
淮海路常熟路口有个小公园,做了个小山坡,步道上铺了小瓷砖,既有法式浪漫,也有日式的小巧整洁。我觉得这条小坡道简直就是上海精神的象征。
复兴路和乌鲁木齐路交界口有伊朗领事馆,奇怪这儿怎么从来没有全身蒙着黑袍的妇女经过?这帮人都知道好坏吧。以前我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即使在白天,我也被吓个半死,就像刚从地狱里出来一样。
越往武康路方向走,年轻人就越来越多,一中年男子站在弄堂门口,呆呆地看着人流朝一个方向涌动。一辆白色摩托驶过,放着嘻哈音乐,我看着不像哈雷,倒是像重庆嘉陵。一辆红色的法拉利驶过,排气管发出嘈杂的声音,我听一个老太太在说杀千刀,大概是想到了年轻时丈夫的勇猛有力。
从法拉利排气管冒出的蓝烟中,我隐约看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就在前面。
武康路
马路被堵死,店主都不做生意了,站在店门口看热闹,有的店则人满为患,这泼天的富贵根本接不住。
有一辆红色的跑车被堵在路口,围着两个警察,跑车前是两辆警用摩托车堵住了马路,我停了一下,看司机如何和警察交涉,司机说,我昨天下午刚下飞机。我笑了,这也算理由?我还刚从十六铺码头上下来呢。下面一句话我听不清楚,高大年轻的警察在向他赔礼道歉,这时凑上来一位老太太,说是约好了来送家具,现在货车进不来了,怎么办?
上午这条马路还是正常的,因为人太多,下午才封的马路,从湖南路到淮海路一段的武康路变成了步行街,我看到有两辆跑车被堵在红绿灯处进不来,据说全国各地还有大量的跑车在挺进上海,要让韩流们看看大上海是多么富裕。
武康路湖南路口有一家小小的伊朗艺术品商店,蜗居在老式小区内。我看到了这个精美的阿拉丁神灯,正想着要用它来实现我的哪个愿望,窗外就出现了美女,一切都是恰如其分。
店主大概是位伊朗男子,正起劲为一个中国人介绍店里的各种挂毯,我看到他指着一幅挂毯的一小部分说,This is bamboo silk。我知道自己只是看看,不会购买,最好不要浪费店主的时间和精力,于是赶紧离开。
这个老人背着乌龟壳,穿着耀眼红衣,精神抖擞,左手拿着桔子大小的玻璃圆球,这象征着他的精神世界,右手拿着一根拐杖,这是他的物理世界。一路上不断示意别人给他拍照,对于要求合影的则乐此不疲,他还不断变化动作。我看到他走过一个拿着高端相机的人,有意挑逗这人给他拍一张。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他站在一辆车上招摇过市,一样的上身装束,如此喜欢自我表达的老人在年轻时不知道会疯成什么样?可惜生不逢时。
从湖南路到淮海路的这一段变成了步行街。
三胞胎荣耀登场。
左侧这栋楼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康大楼,以前叫诺曼底公寓,解放后名称就改得平淡无奇,彷佛改了名称就变成无产阶级的楼了,可惜这一百年来能住在里面的都是资产多得要被批斗的人士。
这些富翁是多么需要有人为他们喝彩啊,要是没人喝彩,他们还能活得下去吗?
好了,就这样吧。

自由的大地
旅游美食,股票投资,互联网科技,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