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 2%~8%,其他部位<1%。PHN 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瘆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疱疹部位会出现针刺样、烧灼样、电击样、撕裂样或衣服轻轻触碰疼。
疼痛特征:
(1)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区域出现的疼痛。(2)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
(3)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触衣服或床单等轻微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疼痛。
(4)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紧束样感觉、麻 木、蚁行感或瘙痒感,也可出现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钝或减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高危因素
(1)年龄越大(>50岁),发生PHN的可能越大;
(2)急性期疼痛越剧烈,发生PHN的可能越大;
(3)疱疹范围越广,发生PHN可能越大;
(4)皮损区温度变化越大,发生PHN风险越高;
(5)患者免疫力越低(劳累、受凉、体质较弱、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及常年药物治疗者),发生PHN可能越大。
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综合、科学、长期治疗的过程,其中包括以下方式:
1.口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治疗的基础,这需要在疼痛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推荐药物有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等)、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及营养神经等。一般药物治疗需要3-6个月,疼痛缓解后应避免自行停药、减药,仍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2.神经阻滞治疗:通过超声引导、DSA或CT下将抗炎镇痛药物注射到病变神经处,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降低神经敏感性、减轻局部无菌性的炎性反应。此方式首选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
3.微创介入治疗:此类治疗方式在不破坏神经的基础上,由影像学引导精准定位下的治疗,包括神经调控技术、脊髓电刺激及鞘内或硬膜外药物输注系统。
神经调控技术:适用于急性及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
脊髓电刺激:适用于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
鞘内或硬膜外药物输注系统:适用于顽固性神经痛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