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脾胃“闹脾气”?孩子胃强脾弱、光吃不长,可以多喝这碗汤

健康   2025-02-07 08:55   四川  


“过年十来天不见,甜甜看着又长高了啊,这手脚,肉嘟嘟的,可爱死了跟个福娃一样,不像我们家那娃吃啥都不长个,瘦得跟个猴儿似的。昨天下午带甜甜出去晒太阳的时候遇到邻居奶奶,邻居奶奶一见到甜甜就上下摸个不停,喜欢得很。


一边聊一边往回走,就看到邻居奶奶家的浩浩出来迎接奶奶,我一眼看到浩浩,真的就想到猴儿,整个人都瘦瘦小小的,不应该啊,邻居奶奶做饭很好吃,浩浩每天都挺能吃的,但是还是长得这么瘦小,一看他,跟夏天比起来,个头几乎没变化,还有那个肚子总是圆鼓鼓的,像个皮球。


我一下就想到这娃娃多半是胃强脾弱,身体出问题了。



胃强脾弱的孩子

有吃货的胃,却没有吃货该有的脾


关于胃强脾弱,《脾胃论》里是这样讲的:“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1]


中医认为,脾和胃是相表里的关系,它们是一对分工协调的好搭档。它们两个,胃负责受纳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再由脾二次消化,把食物变成水谷精微物质,转化为身体的营养,并且输送到全身五脏六腑。


在这个过程中,脾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如果脾的功能弱了,食物没有转化成营养,就会变成垃圾在肠胃里堆积起来,也就是积食。积食在脾胃堆积久了就会生热化火,从而出现胃火亢盛的情况,也就是我们说的“胃强”。


所以“胃强”的孩子,并不是胃的功能真的变强大了,而恰恰是因为胃的功能出现了紊乱,对食物的接收功能过于亢进,才让人产生“胃强”的错觉。这种“胃强“的状态,又会进一步加深脾虚,带来反复积食。


所以胃强脾弱的孩子,虽然吃得很多,但是脾还来不及转化为营养,看起来就是瘦弱营养不够的样子。


胃强脾弱表现出来的可能会是:


1.饭量大,容易饿,食不知饱

2.吃东西不太咀嚼,速度很快。

3.对食物不挑剔,是吃的就行。

4.无论吃了多少东西,都总是觉得还缺点啥。

5.吸收得不好,总感觉特别累,虚。

6.不长肉不长个,肚子比较大,肋骨外翻,瘦!

7.吃得多但拉得比较少,粑粑可能比较硬。伴随口臭,舌苔黄腻。

8.食后腹胀,但腹胀的时候,总还想吃点什么,把肚子里的挤出去。

9.情绪上容易烦躁,容易哭闹,睡眠不好,容易翻身,容易跪睡,容易夜醒。



胃强脾弱,光吃不长

古人常喝这碗汤

“内援”脾和胃,运化能力升升升


胃强脾弱说到底就是脾胃失衡了,所以脾和胃要两手抓,攻补兼施。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脾胃已经被伤到了消积已经解决不了脾虚的问题了,需要正儿八经地好好养脾补脾,让身体慢慢调理回来,才能有充沛的气血去长高长壮。


特别是春节过年期间,在家各种聚餐令人应接不暇,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小朋友更是各种好吃的零食不离手,孩子肠胃承受了平常几倍的工作量,肠胃很容易“闹起脾气”。


年后是宝宝调脾胃的关键时期,尤其是2月份,已经立春了,接着马上夏天就是最容易长高的季节,是孩子生长的好时机,现在一定要为3-6月份春夏天长高季储备粮草,孩子的脾胃调理一定不能落下。


胃强脾弱的孩子,给你们推荐一碗汤。这碗胃强脾弱汤不是一味照搬老祖宗给的方子,而是根据3大古方的养护思路,再结合小朋友身体本身的需求去调整优化而成。


这3大古方均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泻黄散》“泻脾胃伏火”;[2]

《异功散》“健脾理气”;[3]

《益黄散》“温中理气,健脾止泻”。[4]


用13种药食同源的食材代替药材,清补一体,清(祛胃热,清理垃圾)而不伤身,补(健脾补虚)又不会上火、增湿。让脾和胃重归于好,纳运调和,保证精微正常输布于全身。






栀子+蒲公英+淡竹叶+青果+生地+芦根:泻脾胃伏火,补充津液。


栀子:擅长帮助孩子泄掉肝脏上多余的火气。《得配本草》就讲:“盖肝喜散,遏之则劲,宜用栀子以清其气,气清火亦清”。[5]


《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疗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6]它入肝、胃经,擅长“清火毒”。


淡竹叶:气味清香,能向上宣散邪气,帮助升清,喝起来滋味甘淡,微微有些苦味,能清热,把胃火泄下去


青果,《滇南本草》说它:“能解湿热、春温、积滞。”[7]它性质平和,不同于其它一些清热下火的食材,很适合孩子。 


生地:滋阴清热。芦根负责生津,它是植物的根茎,补水能力好,身体损失掉的津液,就靠它补回来。



党参+葛根+陈皮+五指毛桃+藿香+茯苓+甘草:健脾理气,赶走湿气。


《本草正义》里讲:“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而无刚燥之弊……尤为得中和之正。”[8]党参在这个方子里面,担任着温和又专业的角色,几乎不挑体质


《本草正义》:“葛根...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9],陈皮+葛根可以把补进去的脾气,往上带,增强脾气升清


五指毛桃据《中药药膳学》记载:“其性平,芳香,味甘辛,能益气补虚、行气解郁、健脾化湿、止咳化痰之效”。[10]五指毛桃补气很温和,特别适合虚不受补的人。


藿香:芳香化湿,辛温香燥,入脾胃二经,可以唤醒被湿气困住的脾胃,调理气机。


茯苓有渗湿之力,甘草能调和其它草本成分,让整碗汤变得更加平和,没有太大的禁忌,不管是胃强脾弱的孩子还是成人,都适用。




当然,如果您觉得食材多,自己熬制起来太麻烦,成品这次羊爸爸也是帮大家准备好的。


--广告


羊爸爸心选这款中清饮,根据3大古方优化而成,甄选13种草本成分,将中医古方做成养护胃强脾弱小朋友们的食方。


平息胃部亢奋的同时,还能减轻脾的负担,孩子胃口好,吸收好,自然又高又壮。



栀子+蒲公英+淡竹叶+芦根+青果:清透胃中小火苗;

党参:善补脾肺之气;

葛根:鼓舞脾胃清阳之气;

生地:养阴生津;

陈皮+五指毛桃+藿香+茯苓:健脾胃,赶湿气,使气机顺畅;

甘草:调和诸味原料。




十二道工艺

高倍浓缩,脾虚也能全吸收


小朋友脾胃娇嫩,消化吸收能力不比大人,很多偏补的膏方,如果没有吸收到位,不仅补不起来,还会堵在脾胃里,变成痰饮垃圾。


考虑到这点,羊爸爸这款中清饮在工艺上也下足了功夫,将草本成分通过12道工艺浓缩提纯成小袋装的草本精萃饮,脾虚的小朋友也能全部吸收。




无添加、口感佳、好坚持

脾和胃回归平衡

自然长高高、长肉肉


有的妈妈可能会担心,做出来的高倍浓缩饮会不会很难喝,孩子不好坚持。


别担心,我们在配方中,还添加了益生元(低聚果糖)来辅助调味,喝起来微甜不苦涩,因为加了五指毛桃,还带着一点奶香,小孩子也不抗拒。



0香精、0色素、0防腐剂,完全不会给脾胃添负担。


单袋小包装,带起来也方便,每日2~3次,每次一袋,平息胃部亢奋,减轻脾的负担,胃火不强、脾气不弱,宝宝自然茁壮成长。


【用量建议】

3-6岁,每次半袋,每天2-3次;

6岁以上,每次1袋,每天2次;

成人,每次1袋,每日2-3次。



--写在最后--


调养脾和胃,一年四季都可以,春天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段时间过后就是夏天孩子长高的重要季节,胃强脾弱娃在此时需做好日常养护(给做一些饱腹感强的食物,吃饭细嚼慢咽)的同时,稍微助力(搭配中清饮),就能在夏天看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羊爸爸,从孩子到全家,

 让中医融入生活,健康从当下开始。



文 | 露露
编辑 | 露露
校对 | 藿香
拍摄 | 折耳根

参考资料:
[1]来源于《脾胃论》;[2][3][4]来源于《小儿药证直诀》;[5]来源于《得配本草》;[6]来源于《本草正义》;[7]来源于《滇南本草》;[8][9]来源于《本草正义》;[10]来源于《中药药膳学》。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羊爸爸心选好物
喜欢的话
奖励羊爸爸1个“👍”和“在看”哇~

羊爸爸
用生命引领生命 • 羊爸爸育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