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那口古井

文化   2024-12-08 00:00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3年12月,广西博白县龙潭文龙书院举行建院177年庆典。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庆典仪式。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就想到了那坐落在书院东南角的古井。
文龙书院创建于1846年清道光年间,是博白乃至整个广西的一所著名书院。
从前,当地农村学校用水皆取自河水或井水。这口井同书院成立而生,也同书院一样由小变大。
1943年,文龙书院改为龙潭中学。而那口井,静静地守在一旁,见证了书院的兴衰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
书院起初规模很小,只招一个班,涵盖四个年级,全校师生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人。
上世纪60年代末,我在文龙读初中。那时的龙潭中学已经发展壮大,有初中、高中共18个班,师生员工近千人。
在自来水还未普及的日子里,这口小井是全校师生生活用水依靠。这口井不深,可水源足,那汩汩的井水,源源不断喷涌着,不管人们从中打走多少水,总不见少,就像有无穷的生命力。令人惊奇的是,随着人数的增多,这口小井的水量也愈发丰沛。
清晨,做完早操的学生们,拿着脸盆、毛巾排着队来到井边打水,成校园一道温馨的风景线。
女生们手提轻巧的水桶,款步来到井边。她们踏上井台,男生们便会主动上前帮忙。健美的臂膀,满水敏捷,提水有力,引来少女钦羡的目光。清澈的井水在水桶中荡漾,映照着他们充满朝气的脸庞。彼此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同学间纯真的情谊与互助的温暖。
傍晚,成群结队的学生提着水桶,排着长队,每个人都打一桶井水,来到井旁边那间只挡眼不遮风不挡雨、十分简陋的冲凉棚洗澡。清凉的井水洗去脸上的汗水,浑身的疲惫,而后,带着清爽与宁静,兴高采烈地回到教室晚自习。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在这校园井边,虽无税赋之忧,却有互助之乐,让人深深沉醉于这质朴而美好的情境之中。
冬天,井口会升腾起袅袅薄雾,给寒冷的校园增添了一丝温暖神秘的气氛。
那口井旁有一片十几亩的菜地。同学们汲井水灌溉,菜品长得格外青翠茂盛。
在那段困难时期,在文龙就读的绝大部分学生是家境贫穷的农民子弟,每天的伙食费只有2角4分钱。
为了减轻学生的开支,维持学生的基本生活,学校将那片菜地分配给各个班级。每班分得半亩,每天都特意安排一节劳动课,劳动课的内容,除了下乡支农,大多是下地种菜。这样,在校园这一角,没人倡导,便自然形成一场劳动竞赛。同学们各显其能,比赛哪个班级管理好、品种优、长势旺。回家向父母咨询种菜技能,成了同学们的习惯。现在想来,格外有趣。
种菜的品种,主要选择产量高,便管理,不易长虫的大宗菜,冬种萝卜和大白菜,春夏种芥菜和苞菜。这些菜既好种好摘又好洗,既可口又省油。
种菜时节,分工井井有条。男生大多承担翻地、挑水、施肥的重任。他们身姿矫健,担着满满两桶水,步伐沉稳地走在田埂之上。女生主要负责播种、除草、摘菜等较松活。她们蹲在菜畦间,精心地呵护着每一株嫩绿的生命。井水的清冽,滋养出的不仅是餐桌上的蔬菜,更是校园生活里那一抹令人难忘的田园诗意。
这井中的水,终年丰沛旺盛。许是因其坐落于校园地势低洼之处,四周的地下水仿若受到神秘引力的牵引,纷纷汇聚于此,遵循“水往低处流”。
井口呈舒缓的阶梯状,砖石的边缘被无数双手摩挲得光滑而温润。这独特的设计,让打水这一寻常事变得诗意而轻松,即便是身形柔弱的女生,也能从容为之。
井边,用红砖砌起一个一米见方的大水池,它专供洗菜而设。学校每天安排一个班负责摘菜,然后用这清澈的井水,将菜洗好,再送到食堂,称斤记账,年终论斤行赏。这种管理法,很能激励人的种菜积极性。
“坐井观天”这一成语浮上心头,此刻却无半分狭隘之意,倒让人想象着女生站于阶梯井口,俯身探看井水时那宁静、专注、自得的模样,仿佛一幅清新的水墨画。
这口井目睹了无数的欢声笑语与辛勤汗水,也见证了困难年代中,师生们顽强地度过艰辛岁月。
“背井离乡”是无数人曾经历的惆怅,而校园这口小井,却是龙中学子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心灵故乡。
文龙就是靠这口井取之不尽的清水,靠学生人那一双双勤劳的手,在土地上播撒希望,让教职员工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自己种的新鲜可口的青菜。这种独特的形式,从过去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它带来的,远不止是餐桌上的美味与富足,更是解决了学生生活开支的困难,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龙中人,勤学习,爱劳动,能吃苦,团结守纪,奋发向上的好校风。
70年代初,我高中毕业离开了学校。我尽管走出龙中已有50多年,从学校到部队,从部队到地方,从领导岗位到退休,可以说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曾亲身经历了1979年那场历时一个多月的中越自卫还击战,也经受了1994年广西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考验。但不管到哪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总是忘不了母校那口小井。
这口井,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文龙学子,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之中,有国家司法部长,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九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少将副司令,有海南省军区司令,有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还有一大批奋斗在教育战线、农业战线、医疗战线、国防战线的专家学者。他们不管官居何位、所操何业,不管离家多远,不管是富贵还是贫寒,心中都铭记着文龙那口井曾给予的甘甜。
特别是1979年2月,我随部队出国作战。在异国的土地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初战的前两天,粮食和水供应不上,我和士兵们一同陷入了断水断粮的困境。在那煎熬的时光里,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方,飘回龙中,飘向了那口熟悉的井。倘若,能喝到那口古井的水,该是何等的幸福!那定会让我勇气倍增,力量无穷。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那时远离了祖国的怀抱,远离了家乡的温暖,只有冰冷的武器和残酷的战争。那时那刻,祖国的繁荣昌盛,家乡的宁静祥和,那口井的清凉甘甜,都化作了力量源泉......
母校这口井,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见证了我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持与乐观。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活必需的水源,更滋养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在困难中依然能找到希望,在有限的条件里创造无限的可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上世纪80年代起,校园里通上了自来水,这口井渐渐不再使用,但它依然被保留着,成为校园的一个独特记忆和景观,更是校园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由于常年不使用,井边悄然长出了许多青苔,岁月的尘埃和雨水的冲积,使得井底的淤泥逐年增多。慢慢地,井被填满了,水也由少变无。
眼看一口好端端的古井即将消逝在时光的长河中,在文龙建院177年庆典活动的时候,几位高一班的老同学怀着对往昔的深情和对历史的尊重,一致提议要修复古井,让它重新焕发活力。
说干就干,同学们自己动手,挥铲清理干净井底淤泥,学校还请来泥水匠,用红砖精心修复井壁,建好井台,铺平井地,还特意立了一块井碑,上面写着“龙井”两个大字,让这口古井重新焕发青春。
岁月更迭,每当想起这口井,心中涌现的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深深敬意,是人们对根的坚守和对传统的珍视。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水,更是一种传承,一段记忆的延续......

(摄影 张小蕊)

作者简介:冯学贵,广西博白县人,二十年军旅生涯,曾任作战参谋,武装部长,处长等,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二等功臣。



东营微文化:

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记录人间百味,传播正能量。

投稿要求:

写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身边人的故事,写好家乡的故事。体裁要求为散文,小说,随笔。散文2000字左右,小说5000字左右。拒绝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单纯抒情、议论的作品。稿件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严禁抄袭拼凑,文责自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邮箱:407258991@qq.com

交流学习:加微信18562013539,进东微群,交流阅读心得及写作方法。


东微编辑部:

顾   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   编:郝立霞

副主编:何跃文  郝立新

编   辑:晓   娣   娟  娟   茶醉   文姐




感谢您点“在看”分享此文~


东营微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送原创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促进以文会友。 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