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难自弃——野豌豆

文化   2024-12-01 00:01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河子西那些好看的草们长相是天生的,比如野豌豆。就和有些人一样,天生丽质,没办法。而且围绕这些美丽的花草跨越时空常常发生着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野豌豆不是家豌豆,当然没有园艺栽培植物那些待遇和尊荣,名字里带着个“野”字,自然是野生的,从头到脚都充盈着野性之美。她虽然生在河子西的原野上,清纯却不粗野,柔顺而不随俗,活得有操守,美得有个性。在追名逐利的世风中,她拒绝熏染,坚守着清洁之身。

野豌豆最漂亮的当然是她的花,紫红色的,哪怕只有指甲盖儿大小,却也要美出个样子,俏丽撩人,隔着老远就牵惹着你的目光。一枝花上的小瓣一开三朵,组成个“众”字,像一只只紫色的蝴蝶。小女孩儿喜欢用它来涂指甲,或者把花冠摘下,穿成一串紫宝石的项链,但紫宝石没有香气,它有,那是河子西天然的一种香气。

野豌豆是地地道道的本土植物,两千多年前她就出现在我们祖先的典籍里,只不过那时她的名字美雅而简单——“薇”。她的风姿最初深情地招摇在《诗经》里,而且一出场就是名篇,题目叫《采薇》。诗经时代的人喜欢用“采”这个动词,“采采卷耳”,“采采芣苢”,“蒹葭采采”,“采绿采绿”,一个“采”字,灵动而纯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说的是戍卒征战的思乡之苦: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诗经·召南》也写到了采薇——“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我大胆揣测,或许可以把它和《采薇》互相关照着去读,《采薇》写的是戍卒思家乡,《召南》写的则是思妇盼郎归。翻译出来应该是:“登上高高南山坡啊,采下薇菜一筐箩。只是不见心上人啊,心中悲伤和谁说。”这是多么痛苦的内心独白。两首诗可巧都用了“采薇”作为比兴的意象,美丽可食的野豌豆成了远隔千里的夫妇寄托相思不约而同的信物。

野豌豆是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蝶形花科,身高30—100厘米,植株秀美,茎叶纤细柔婉,长着短短的绒毛,偶数羽状复叶,枝子上顶着2—3枚卷须,卷在空中,微微举着,轻轻摇着。其实她的主要目的不是攀援,而是寻欢,有了抓手就抓一把,没有抓手就在风里摇着玩儿。这一摇就摇出了风情,摇出了韵致,摇出了又一个诗意的名字——翘摇。
野豌豆开花,如新娘绯红的脸,羞涩、潮润,闪着迷人的光芒,所以它的物语才叫“星光灿灿”,据说作为北斗七星之一的“招摇”曾经居住在那儿。薇开花的时候,确实也是它一生最娇美的时刻,让人不仅想起席慕荣的那首《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本草纲目》记载:“薇生麦田中,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因为多是穷苦之人充饥,人微言轻,所以叫它“薇”。

春天的野花是最多的,既使在我居住的院子里,我也见到了美丽的野豌豆,与绿化带里的堇菜(野地丁)相映成趣,好像也只有紫花地丁才担得起“春之花”的名号。无怪乎日本万叶时代诗集就有歌曰:——大地沐春风,摘菜紫地丁,唯缘爱碧影,枕草到天明。

关于采薇的故事,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还是伯夷的传说。《史记》中把它列为了列传的首篇,可见司马迁对伯夷叔齐两兄弟的钦敬。商朝属国孤竹国君临终让第三子叔齐继位。叔齐认为王位应该是嫡长子继承,便让位于他的大哥伯夷。伯夷则认为父命难违,坚辞不就,便逃走了。叔齐见哥哥逃走,自己也逃走追哥哥去了,孤竹国只能立中子(二儿子)为君。《伯夷列传》说到后来,“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周人就对他兄弟俩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这野菜长在周土上,自然也是周朝的呀。伯夷叔齐忿然叹息,作《采薇歌》而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是在说:“登上西山呀去采薇,以暴易暴呵真不对。神农舜禹都在哪儿啊?为何一下子踪影没?我们最终哪儿去啊?罢了罢了还是死吧,天命亡我不可违!”唱罢,兄弟二人绝食而死。

我每每读到这段,便唏嘘感佩,为他们的兄仁弟让,为古人的高风亮节,也对薇菜产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喜爱。

“采薇”后来成为隐士的代名词,伯夷、叔齐也受到一代代人的敬仰。阮籍《咏怀》说“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王绩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后来的人们则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抱节守志的追求,把隐逸当成了清名享受,白居易的“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就很明显地让人感受到了这一点。

野豌豆讨人喜欢,一是可医,医书上说她性味甘,辛,温,全草可入药,《本草拾遗》载其“久食不饥,调中,利大小肠”,野菜常常治大病。人们对她别样的感情主要的还是因为野豌豆好吃,救荒野豌豆,也就是大巢菜,一看就是救荒野菜,荒年可救人命的。即使丰年,现在的人们也喜欢采食野豌豆,嫩尖可作汤,亦可生食,“野豌豆尖”是上了食府菜单的,油锅爆炒,出锅时加点蒜蓉,有股诱人的清香。野豌豆的豆粒儿当然也香,只是太小,李时珍甚至很心疼地说她“粒小不堪”,让人舍不得吃。但野豌豆花果皆有毒性,真的要浅尝辄止,吃多了容易中毒,人会昏昏欲睡,体衰乏力。所以说,伯夷叔齐即使不绝食而死,常年吃野豌豆,也是受不了的。

河子西的野豌豆并不是太多,我们剜菜时发现一棵,会围着她看好长时间,细密而翠绿的叶子排列整齐有序,就像一个利索齐整的少妇,她的紫色花瓣纯净艳丽,就像从草桥沟里刚刚出浴的村姑,透着一种恬淡清雅的高贵。

一种植物,像野豌豆,长得这么野性美丽,又有着这么高洁的操守,真是让人爱不够啊。真想回到故乡河子西的原野,和野豌豆一起,在素霞里曼舞,在芳草上轻歌。

(摄影 张小蕊)

作者简介:郭立泉,中国作协会员,泰山文艺奖获得者。



东营微文化:

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记录人间百味,传播正能量。

投稿要求:

写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身边人的故事,写好家乡的故事。体裁要求为散文,小说,随笔。散文2000字左右,小说5000字左右。拒绝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单纯抒情、议论的作品。稿件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严禁抄袭拼凑,文责自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邮箱:407258991@qq.com

交流学习:加微信18562013539,进东微群,交流阅读心得及写作方法。


东微编辑部:

顾   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   编:郝立霞

副主编:何跃文  郝立新

编   辑:晓   娣   娟  娟   茶醉   文姐




感谢您点“在看”分享此文~


东营微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送原创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促进以文会友。 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