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左家庄水榭梨乡

文化   2024-12-06 00:01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左一村的妇女主任把我拉进“水榭梨乡亲子团”,我才知道家乡左家庄左一村在搞乡村特色游,并起了一个诗情画意,有文化的名字“水榭梨乡”。
后来,我再回老家,看到路边的护栏和分道线都划上了红黄蓝导引线。遇到表弟,我问水榭梨乡的具体位置,他说:就在西屋子原来姓曹的宅基地周围,有空去玩吧,很有特色。
亲不亲故乡人。家乡开发了旅游项目我是一定要去的。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和老伴,儿子一家三口开车直奔水榭梨乡,开始怀旧寻根的乡村游。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水榭梨乡所在地西屋子,过去也叫曹家屋子,人民公社时是左一大队第一生产队。那时候从83号坝屋子下大坝,几十户人家孤零零远离大庄一里多路,都是低矮的土屋,唯一的五间青砖房是生产队的“社”屋。这次我来到这里,看到西屋子已经与大庄连在一起完全不是原先的样子。遇到的乡亲也都比我年轻,多数不认识,但交谈起来仍然倍感亲切。他们说:你不认识俺,俺可认识你,你的名字乡亲们都知道。听了这话,我很不好意思,深感惭愧。
我们在景区内游游荡荡,恰好遇到左一村的左书记。他带领我游览钓鱼台、梨园、荷花湖、藕池等景点,边走边介绍,让我收获满满,感慨万千。
我旅游最喜欢看名胜古迹,但水榭梨乡是退海之地,生成陆地才一百多年。今天的左家庄是1934年黄河在合龙处(利津堐西村附近)决口,老庄被淹没后又重新安庄形成的,自然不会有西安古都那样的宫殿和帝王之气。可我还是想找一点儿过去的痕迹,慰籍我怀旧的心灵。
待我平下心来,景区内的石磨、石碾和农具让我眼前一亮,堪称是农具大全。有大车、小推车、单铧犁、双铧犁、单眼耧、双眼耧,还有碌碡和墩鼓碌子等等。老伴说:生产队耩地的时候,我拉着墩鼓碌子墩地,两个石鼓在木轴上左右摇摆,吱呦吱呦地叫着,拉起来很沉,绳子好像勒进肉里,勒得肩膀生疼!
这些近乎原始的农具摆放在儿童游乐园附近。亲子团的孩子们爬轮胎山累得满头大汗,歇息的时候对这些农具有了兴趣。年轻的妈妈们赶快给他们讲述农具的故事,教导他们“不忘过去,珍惜当下”,可讲起来却支支吾吾。我想,可能是有的农具,年轻的妈妈也不认识了吧?
北面的黄河大坝历经几十年数次加高帮宽,已经高出平地近几十米,她好似一条蜿蜒曲折的黄龙,锁住了黄河洪水;几十年来,经过人们植树造林,坝肩、淤区,已经成为了一道绿色长廊,不仅挡住了漫天黄沙,还使汽车在坝顶行驶,犹如穿行在绿荫间,隐隐约约、时隐时现。



水榭梨乡的前面,自东向西依次有钓鱼台、2000亩藕池、百亩荷花湖、40亩梨园和养鱼的水库,水面宽阔,碧波荡漾。水榭梨乡正好是应了“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
黄河在水榭梨乡的北面奔向大海,她有时汹涌澎湃,有时静静流淌,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思。
前面我提到藕池和荷花湖,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奇怪,二者有区别吗?其实区别还是挺大的。藕池注重的是藕,家乡种的白莲藕,吃起来白脆爽口,但开的花却是单瓣的白莲花,观赏性自然就逊色了;而荷花湖里的荷花都是重瓣,白、红、粉竞相开放,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碧绿色的荷叶好似伞罗盖,簇拥在荷花周围。如果细心观察,定会看到青蛙跳跃,蜻蜓点水。



看到荷花湖如此美妙,让我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过去济南大明湖及周围的北园,有大片的荷花。所以1986年,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把荷花定为济南的市花。可是后来历经城市开发建设,多数荷花池被占用,现在的济南,恐怕很难找到水榭梨乡这么大的荷花湖了!在大明湖游览看到荷花,那多半是小面积的荷花池。
我和左书记来到钓鱼台,人们都在专心致志地钓鱼,不多的位置全占满了。钓鱼台西北角正在施工,左书记说:开始钓鱼位置就搞了几个,景区也没有想到来这么多人,现在每到节假日应接不暇,满打满算一天只能接待300人,必须扩大接待能力。正在施工的是一个水上综合厅,建起来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我询问景区的收费情况,左书记说:游客在景区内随便游览不收费;如果搞团体活动占用场地或者设施,要面议收费;钓鱼要收费,6个小时120元,钓上来的鱼归己。但这种收费方法也带来了问题,钓鱼高手很高兴,但技术差的人就不敢再来了。因而有人建议,把钓上来的鱼过秤,按低价收费。村委会正在考虑是否采纳。
我们边游边说,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景区内换了另一番景象。煮茶的、烧烤的、大锅炖都冒起了缕缕炊烟,饭桌旁早已坐满了人。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一上午蹦蹦跳跳、爬上爬下让他们饥肠辘辘,渴望一饱口福。



露天的餐位坐不下,我们一家到了室内餐厅。一排北屋是制餐室,东西两边的餐厅、咖啡厅等设施一应俱全。院子的上面全部用玻璃罩顶,下面的香蕉树生机盎然,估计明年能挂香蕉。香蕉树下是矮座的餐位。
制餐室门前有一个洗手盆,我洗手的时候,发现墙体周围虽然装修新颖,但中间的青砖斑驳脱落,便问刘厨师是怎么回事。他说:这房子原来是一队的社屋。1970年前后,一队在大坝北立了一座窑烧砖,这房子就是用自己烧的砖盖的,至今已经50多年了。那时候,老百姓盖屋,基础都是三层砖或者五层砖,最富的主才用七层砖。能盖青砖到顶的房屋,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没想到旅游即将结束,还是让我寻到了过去印记,满足了我的心愿。
酒足饭饱,我们走出餐厅,看到路东一户人家的四合院高大齐整,与一队原来的社屋形成鲜明对照。四合院的南屋朝南开门,像是景区的工作用房。西面的屋山墙壁画着一头健壮的公牛,看上去真是牛气冲天!
左书记正在餐厅门前的路边研究植树,看到我们,热情话别。他说:绿化是景区的关键,这里是景区的脸面,由于地太碱,打算铺排碱管,铺20厘米石子,再铺土工布,然后换土,一定要种一棵活一棵,种一棵茂盛一棵。
在回家的路上,我浮想联翩,斗胆赋诗一首,送给我的家乡:

黄河岸边左家庄,水榭梨乡景色秀。

碧水荡漾泛清波,山水相依创意浓。

湖面荷花齐争艳,水中鲤鱼盘中餐。

果中珍品秋月梨,月光眏衬新农村。


作者简介:李晨,生于济南,原籍垦利。青年推小车,中年管汽车,老年学写人生故事。



东营微文化:

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记录人间百味,传播正能量。

投稿要求:

写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身边人的故事,写好家乡的故事。体裁要求为散文,小说,随笔。散文2000字左右,小说5000字左右。拒绝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单纯抒情、议论的作品。稿件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严禁抄袭拼凑,文责自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邮箱:407258991@qq.com

交流学习:加微信18562013539,进东微群,交流阅读心得及写作方法。


东微编辑部:

顾   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   编:郝立霞

副主编:何跃文  郝立新

编   辑:晓   娣   娟  娟   茶醉   文姐




感谢您点“在看”分享此文~


东营微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送原创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促进以文会友。 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