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经历(三)牛庄建区

文化   2024-11-29 00:01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请示,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召开,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
建市初,全市划为东营区、牛庄区、河口区,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县。即东营市辖三区三县。
1987年6月,牛庄区与东营区合并为东营区。作为县级框架的牛庄区,曾经存在近四年时间。
在历史长河中,四年时间属弹指一挥间。在地方志中或许只有沿革记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然而,对于这里的一方热土,却诉说着曾经有过按照县区级城市规划建设并开始实施的辉煌。在这里曾经汇集了一大批有志之士,他们怀揣梦想,从四面八方向组织申请调动到这里,开始工作,开始梦想的追求。在这里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从一个职工、教师、一般干部,成长为乡镇、县区、市级领导,为党和人民做岀了很大贡献。曾经的牛庄区成为他们一段很重要的经历。
牛庄区驻地牛庄公社,建区的同时改为牛庄镇。当时我任公社党委秘书,建区后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因此,建区前后的信息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东营市时,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北部的牛庄、六户、辛集、油郭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为东营市范围。
我的老家属广饶县颜徐公社,不在东营市范围。我成了东营市外籍干部。我是结婚后参加工作,对象是农业户口,还得回家帮助种地,属“一头沉”干部。从牛庄回家70华里,骑自行车得半天时间,还很累。早就计划着调回广饶县,也有了点名目,还没等办手续就传来了成立东营市,范围内的干部冻结的消息,调回广饶照顾家庭成了泡影,只能死心塌地在牛庄干了。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请示,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于是,我成了本市干部。只要好好干,调回广饶照顾家庭的想法有了希望。
1984年初,市委公布了区党、政、军领导班子。吕宜成任区委书记;王大祥、傅培先任副书记。王大祥为牛庄区代区长;王子臣、李开顺任副区长。徐元信任区人民武装部部长;薛允怀任政委。吕书记是胜利油田地调指挥部领导,办公室在牛庄公社西边的地调指挥部,王大祥由垦利县调入,傅培先由胜利油田其他地方调入,王子臣由广饶县调入,徐元信由胶东调入。记得他们分别到地调指挥部找吕书记报到后,都到牛庄公社党委办公室走了一趟,跟在家的公社领导见了个面,相互沟通了情况。
紧接着是调配干部。油田地调指挥部、广饶县、垦利县,以及东北、胶东,还有牛庄区六个乡镇的一批干部,相继调入牛庄区,搭建起了区直机关。办公地点设在地调指挥部的招待所。当时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叫牛庄区综合办公室。我调入到区里后被安排在综合办公室值班。区直各委办局也都调入了干部,区委区政府边工作边对干部进行考察。
1984年上半年,牛庄区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傅培先副书记分管党务工作。区委办了一个《情况简报》,及时通报各路工作进展情况。我曾写过多篇农村、农业方面的稿件,在《情况简报》印发,引起区委分管领导重视,曾和我谈说:材料很上路,可在区宣传部工作。在宣传部工作,写写新闻稿,有机会学习中央文件,组织理论学习,是我期盼的。
下半年刚开始,区里成立了牛庄区选举建乡领导小组,提出了《关于区、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经区委批转后,两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工作全面展开。同时区委公布了6个乡镇的领导班子。57名乡镇党政干部到职就任。1984年7月30日,区政府序列的21个机构成立。我被分配到政府办公室工作。
1984年8月份,区里开始筹备人代会、政协会。区有关领导组成秘书处,负责两会的全面筹备工作。区委办、区政府办的12名工作人员组成秘书组,在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尹文昌领导下,负责所有文字材料工作。
1984年9月7日,区两会同时召开。王大祥当选区长;王云汉当选政协主席;陈光礼当选法院院长;张正祥当选检察院检察长。
区人代会之后,区人大常委会任命田春生为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政府发《东牛政发(84)第27号》文件,任命19名干部担任区政府各委办局的副职。我被任命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同时收到王大祥区长签发的第001号任命书。
区人代会后,区政府立即展开全面工作。首先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盐碱地改良、挖鱼塘抬田压碱、搞上农下渔,昔日荒无人烟的盐碱地,成了千军万马战犹酣的战场。
区里规划实施了“杜北水库”。
杜北水库是为解决区直机关和附近群众、胜利油田地调指挥部等单位饮水,发展曹家、大杜等村的农业生产,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盐碱地为水田,发展养鱼、种藕、种苇草实施的一项大工程。
胜利油田为杜北水库投资300万元,其中征地款60万元,每亩地仅300元钱。征用了牛庄镇曹家村可耕花碱地1032亩,大杜村可耕花碱地973亩,建成了占地2010亩,蓄水能力300万立方的小型水库。
区里分管水库建设项目的领导是区委常委、武装部长徐元信。“杜北水库”名称也是徐部长提出的。在区长办公会议上,要给准备新建的水库起个名。原拟叫“曹杜水库”或“曹东水库”。因为水库占曹家村土地最多,又在曹家村东边,就想带个“曹”字,但大家都觉得不怎么好听。徐部长说:水库在大杜村北边,叫“杜北水库”吧。大家都说:这个名字好。我负责会议记录,就这么记下来。
1984年秋后开始施工,各乡镇由武装部长带队,基干民兵为主组成施工队。由于经费不多,每立方土的费用很低。是从国家建设,全区农民出义工的角度,把工程量分配到各乡镇,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的。因此说,杜北水库是曹家村、大杜村贡献了土地,全区人民付出了劳动,油田投资,牛庄区政府组织实施,建市后工农共建的一枚硕果。
区政府的工作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抓了经济作物种植,种蓖麻、种藕、养鱼。抓了多种经营生产、乡镇企业发展、传统手工业的开发。于是解家村的草鞋走岀了国门,小宋村商延海的蘑菇卖到了东营,时家村一农户办起了配种站,带动周边村的牛、驴、骡、马迅速繁殖发展。
牛庄牲畜业的突然爆棚,得益于当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这“天时”是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国家政策的落实,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在当时农业机械化落后的背景下,牛驴骡马是主要的农耕生产力;这“地利”是东营市牛庄区政府在这里成立,把农村经济发展推到了历史新阶段;“人和”是农民种田对牲畜的迫切需要,调动了农村发展牲畜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牛庄大集的牲畜交易市场发展到历史的鼎盛时期。方圆百里的牲畜在这里交易,几百亩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每逢二、七牛庄大集日,市场内牲畜满满,东辛公路两旁的沟内崖上也站满了牛驴骡马。带动了牛庄的羊肉汤、牛肉包、水煎包、油饼等小吃业发展。用“摸手指”作为交易暗语,进行讨价还价的牲口经纪人成群结队,看热闹,专门为特色小吃而来的市民人山人海,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好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张继义,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职于基层供销社,1980年考录国家干部,先后在乡镇、县区、市直部门的党委、政府、政法、纪检部门任职。曾下海经商。古稀之年拾笔耕耘,记录这70年如歌岁月。



东营微文化:

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记录人间百味,传播正能量。

投稿要求:

写好自己的故事,写好身边人的故事,写好家乡的故事。体裁要求为散文,小说,随笔。散文2000字左右,小说5000字左右。拒绝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单纯抒情、议论的作品。稿件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严禁抄袭拼凑,文责自负。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投稿邮箱:407258991@qq.com

交流学习:加微信18562013539,进东微群,交流阅读心得及写作方法。


东微编辑部:

顾   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   编:郝立霞

副主编:何跃文  郝立新

编   辑:晓   娣   娟  娟   茶醉   文姐




感谢您点“在看”分享此文~


东营微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送原创文学作品,传播正能量,促进以文会友。 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