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从医已经30年,曾系统学习过双心医学和心身医学的相关知识。
我亲眼见识了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看到了抑郁焦虑的病人愈来愈多。在为新的医学技术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也在深深担忧过度医疗给患者身心带来的伤害。
医学环境在改变,医生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拥有的权力需要有约束。临床上也会经常碰到一些病例,医生尽心尽力治疗,一心为患者着想,却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理解,甚至被质疑和投诉,从而感到困惑、无奈,自我怀疑,导致职业人格受损甚至职业心理耗竭,如何破解这种局面?我一直在不断求索。
王一方的《医学的人文呼唤》,就像黑夜中的明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让我找到了方向。阅读此书使我得到重塑和自我完善,也激发我去重新追寻和反思医学的目的。
这本书早在2009年就已出版,我读后如获至宝,相见恨晚,编辑作者王一方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他从600万字的历史旧刊中精选出约18万字的作品集结成此书,作品都是《医学与哲学》的优秀原作,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王一方教授的医学人文观念。
这些作品让我充分理解了医学不仅是探索人类自身形态、功能、代谢现象与规律,由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技术体系建构,也是生命中的痛苦与关怀、苦难与拯救,职业生涯中理性与良知升华的精神历程。
本书的封面设计谈不上华丽,映入眼帘的文字一下就能让我共鸣。“临床思维的智慧,争鸣与反省,医学向何处去,探索与发现,呼唤人性的医学临床决策,怎样评价中医学,超越双螺旋医院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生物医学研究方法的演变,临床医师的双重角色,医学整合医疗公平”等等。这些问题不都是我从医这么多年来,一直苦苦思索与探寻的吗?
本书涵盖了多位作者的文章,他们的思想、观点,他们的心志、视野、鉴别力、价值链的结构能力,就像颗颗夜明珠,无时不在闪耀着医学人文智慧的光芒。
本书的章节包括:导言:《中国当代医学人文的精神发育》/王一方,《关于健康的医学定义与社会定义》/邱仁宗 、《要重视医学的总体研究》/杜治政、 《医学、健康模式与疾病因果概念的深化》/吕海清、《医疗安全:观念更新与措施的革命》/兰礼吉 李琰、《论医学目的多元化》/孟宪武、《对医学现代化的本质探讨》/常青、《医学目的与公共卫生》/彭瑞骢、《健康与疾病的划界:困境与出路》/刘远明 、《新世纪医疗卫生服务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彭瑞骢、《新公共卫生与后医学时代》/梁浩材、《疾病的文化隐喻与医学人类学的哲学鉴别辨析》/王曙光 张胜康、《从医学看巫术、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袁钟、《科学的划界与医学》/杜治政、《还原方法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意义和局限性》/元文玮、《医学向何处去?》/张慰丰、《人文社会医学的兴起及其历史任务》/贺达仁、《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杜治政、《开放的医学与开放的人》/张大庆、《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为何滞后》/孙慕义、《医学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张永兴 唐慧敏 邱鸿钟、《敬畏生命》/赵美娟、《医学文化的根》/邱鸿钟、《再论医学文化的根》/邱鸿钟、《论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刘典恩、《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赵明杰 宋文波、《临床医学与人文素质》/吴孟超 高也陶、《呼唤人性的医学》/何裕民、《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刘虹、《医学哲学研究纲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论医学哲学范畴》/刘虹、《医学人文中的普世关怀与公共理性》/江晓原 王一方、《医学史研究现状与医学发展方向》/程之范、《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郭永松 吕世亭等。
王一方教授在此书的跋中指出:绕了这么个一个大“圈”,意在揭示30年来医学人文研究与著述的价值走向与思维特征,试图“点亮另一盏灯”,“拨动另一根弦”——聚焦于当下精神母题的、纠缠于职业困惑的、具有思辨(哲思)的、反思(否思)的、批评的、开放性热议的、理性开掘的、建设性的话题。旨在扩大医学的“精神疆域”,提升医学的“精神海拔”。
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是一部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历史传承应该经久不息,但现代医学却恰恰出现了种种的弊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如何走出困境,我在刘虹的《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走向》中找到了答案,听到了呼唤:一、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从分化走向融合;二、医学身心关怀与医学人文关怀:从基点走向终极,三、戒备对峙状态与主客合一境界:从觉醒走向觉悟;四、守护患者健康与守望精神家园:从世俗走向神圣。
医生必须要有整体的眼光与宁静的心灵,来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医生从事医学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巨大的压力,医学的风险性、复杂性和未知因素众多是其他职业难以相比的,医生的尊严和人格必须有社会的保障”。读到这些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的文字,让我感动、感恩、感怀,如同找到知己,产生同频共振,此心终于得以安放。
拥有深厚的人文情怀是衡量一名好医生的关键性标志。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医院要鼓励、培养医务人员,给病人更好的人文关怀;社会要尊重医务人员,促进尊医重卫风尚的形成;公众也要提高人文素养,客观理性对待医学,真正为医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医学呼唤人文,让我们一起探索医学人文的奥秘,让医学人文走进临床,让医学与人文之爱交相辉映。
躯体症状障碍诊治完整解决方案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希望我们的分享可以为大家的健康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