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系统终结化研究
顾倩萍
qianping.gu@outlook.com
东南大学
文章来源:Gu, Qianping. 2023. Teliciz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59: 465-497.
Vendler(1957)的动词分类揭示了动词词汇语义中包含事件的时间结构,即词汇体。词汇体类型可通过动态性(dynamicity)、持续性(durativity)、终结性(telicity)来区分。这其中终结性研究最为广泛,即动态谓词VP蕴含事件完成或达到预设终点。形式语义学研究中,由Manfred Krifka(1989,1992,1998)所建构的同态(homomorphism)理论模型最为完备,其基本设想是:谓词的终结性来源于其量子化(quantized)特征【注:“量子化”与“量化”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本研究基于此模型分析了汉语结果补语“完”和“掉”所引起的谓词终结化(telicization)现象,探讨了终结化在语言表达中的不同路径,并提出了这些终结性表达所具有的量子化语义逻辑。
Krifka(1989,1992,1998)的理论模型为一个分体模型(mereological model),由两个代数部分结构(part structure)组成,分别表征事件和客体(渐进式客体(incremental theme),Dowty 1991),且两个结构之间以θ-关系同态相连(homomorphically related),从而其中一个结构的分体属性(mereological properties)可以映射在另外一个结构中。该模型以一种符合直觉的方式解释了渐进客体效应(具有渐进客体语义角色的宾语,其指称(denotation)特征决定VP终结性特征,如eat an apple vs. eat apples):渐进客体结构的分体属性转移到事件结构上,名词谓词对渐进客体数量的明确程度,通过同态θ-关系传递到事件结构上,从而决定事件边界的具体程度。
那么终结性的语义逻辑是什么呢?Krifka认为终结性源于事件谓词的量子化特征。具体而言,名词域和动词域的谓词在指代特征上具有对应性,据此可以将谓词分为聚积性谓词(cumulative predicates)vs. 量子化谓词(quantized predicates)。聚积性谓词属于这样一类谓词:当其适用于某两个实体时(个体或事件),该谓词也适用于这两个实体的总和(e.g., water, apples, swim, eat apples);而对于量子化谓词:当其适用于某一实体时,该谓词并不适用该实体的一部分(e.g., a glass of water, an apple, swim a mile, eat an apple)。
Zucchi & White(2001)指出Krifka理论中存在一个逻辑问题:根据其定义,a sequence这类名词短语并不是量子化的,因为一个序列的子部分仍然是一个序列,然而这些名词短语会构成终结性谓词(write a sequence)。他们保留了量子化假设,对Krifka定义做了修改,引入最大化算子(maximality operator),将名词短语视为一个限定性名词短语,指代事件中所涉及的最大化参与者(maximal participant)。
主要参考文献
设计排版| 陈观恩、胡颜洁、罗晓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