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丨赖欣祺、李昊明--中心语到指定语的移位:来自于普通话主语前多模态词共存的证据

学术   2024-10-04 19:01   湖南  

中心语到指定语的移位:

来自于普通话主语前多模态词共存的证据


赖欣祺1、李昊明2

1. 香港城市大学 2. 麻省理工学院

文章来源Lai, J.YK., Li, H. Moving heads to specifiers: Evidence from Mandarin multiple pre-subject modals. Natural Language & Linguistic Theory 42, 247–272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049-023-09579-0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049-023-09579-0





1. 研究问题
在汉语普通话中,模态词的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多变。这些词既可置于主语前,亦可置于主语后,例如:


关于(1a)和(1b)中哪句为基本句,以及模态词的本源位置在哪里这一问题,学界目前尚无定论,大致可分为两类观点:以Liu and Tang(1995)为代表的一派观点认为,模态词原本位于主语之前,即(1a),主语“张三”随后通过短语移位着陆到句首位置,从而产生(1b)(另参见Tsai 2010,2015等);而以Hsu(2019)为代表的另一派观点则认为,模态词原本位于主语之后,即(1b),类似(1a)的模态句是通过模态词中心语移位的技术手段生成的
本研究发现普通话中的模态句允许多个模态词共存于句首,这一现象不仅难以用前人的理论框架解释,而且对模态句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


针对句首多模态词共存现象,本文提出采取新的中心语移位的技术手段,即“中心语到指定语”这一移位机制,来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2. 理论工具
本文主要借助四个理论工具:一是Harizanov and Gribanova(2019)对中心语移位做出的新的理论阐释;二是中心语诱发目标移位至其指定语位置的允准条件(Heck and Müller 2007;Müller 2017);三是特征循环性(Featural Cyclicity)假设(Chomsky 1995;Richards 2001);四是最短路径(Shortest)条件(Richards 2001)。
首先,Harizanov and Gribanova(2019)的理论阐释为“中心语到指定语移位”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他们认为,真正的中心语移位不同于句法后合并(postsyntactic amalgamation),不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心语移位限制”(Head Movement Constraint)这一准则。简言之,某个中心语的移位可以跨过对其产生干扰的中心语。据此,以指定语为锚定落脚位置的中心语移位同样是合法的。
在确定中心语移位的可着陆位置后,诱发中心语移位的句法允准条件是什么呢?根据Heck and Müller(2007)的理论,目标中心语之所以能移动到特定的指定语位置,是因为受到了后者的中心语所携带的“结构构建特征”(structure-building feature [•F•])的吸引。基于此,本文认为模态词所在短语为焦点短语,其中心语为焦点Foc,由Foc0携带的[•M0•]特征诱发,模态词可移位至焦点短语的指定语位置[Spec, FocP],如下图所示:


本文认为,多个模态词移位的目标位置和动因与单一模态词移位类似。基于上述诱发中心语移位的允准条件,我们提出空的功能中心语Foc0可以携带多个[•M0•]特征,相应地可以吸引多个模态词进行移位。为了进一步确定多个模态词的移位顺序,我们借助了最短路径条件,既保证了“吸引”的最短路径,又保证了“移位”的最短路径。

3. 解决方案
本文研究发现,主语前多个模态词的共存顺序与移位前的顺序是一致的。例如,(2)中的多个模态词在移位前后的顺序一致,模态词移位前顺序如例(4)所示:


以上例句中的模态词在移位前后呈现出一致的顺序,正是特征循环性假设和最短路径条件交互使用的结果。
关于多模态词前置于主语的句法派生过程,我们假设分别有两个共存的模态词M1M2。当一个空的功能中心语Foc0携带两个[•M0•]特征时,第一个先释放出的[•M0•]特征会遵守最短路径准则,吸引M1先移动到中心语Foc0的指定语位置。在这一技术操作完成后,中心语Foc0携带的第二个[•M0•]特征会得到释放,然后吸引M2也移动到指定语的位置。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句法树中,因为再一次受到最短路径的约束,M2所锚定的指定语位置要低于M1所锚定的指定语位置。最终,移位后的M1M2共存顺序与移位前保持一致。

4. 研究意义
本文所采用的“中心语到指定语”这一移位机制,成功解释了普通话句子中主语前多个模态词共存的现象。具体来说,作为模态短语的中心语,模态词受到焦点投射(FocP)的中心语Foc0所携带的[•M0•]特征吸引后,移动至焦点投射的指定语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与以往的模态句分析所使用的中心语移位技术手段不同,中心语移位锚定的目标位置并非中心语,而是指定语。
这一较新型的移位机制,不仅解决了短语移位和传统的中心语移位这两种技术操作无法分析的句首多模态词共存的问题,而且也为句法性中心语移位和非句法性中心语移位的辨析,以及中心语可移位到指定语的假说提供了证据支持。


  

部分参考文献

Harizanov, Boris, and Vera Gribanova. 2019. Whither head movement?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37(2): 461–522.
Hsu, Yu-Yin. 2019. Marking propositional focus: A function of pre-subject modals. In 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working papers, eds. Kaitlyn Lee-Legg and Wamsley James, 20–42.
Lin, Tzong-Hong Jonah. 2012. Multiple-modal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their finiteness properties.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8(1): 151–186.
Toyoshima, Takashi. 2001. Head-to-Spec movement. In The minimalist parameter, eds. Galina M. Alexandrova and Olga Arnaudova, 115–136.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sai, Wei-Tien Dylan. 2015. On the topography of Chinese modals. In Beyond functional sequence, ed. Ur Shlonsky, 275–29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审校| 张庆文、程航、陈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设计排版| 胡颜洁、陈观恩、罗晓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文章链接


形式语言学研究
形式语言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