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 陈旭 --《汉语特殊疑问句孤岛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术   2024-06-28 19:00   广东  

《汉语特殊疑问句孤岛效应的实验研究

Wh-island Effects in Chinese: A formal experimental study


陈旭(曲阜师范大学)


专著简介

一、背景

孤岛(island)是生成语法的核心概念之一。Chomsky1964)发现,英语中的某些句法结构是封闭的,如例(1)中where引导的CP结构,跨越该结构进行的移位操作(movement)会导致句子不可接受。Ross1967)对该现象进行了细致分类,并将此类结构命名为孤岛。由孤岛结构导致句子不可接受的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


汉语孤岛效应的研究最早见于Huang1982)。该研究发现,汉语的特殊疑问词虽然在句法表层未发生移位,但其语义解读却受到孤岛限制。例如,例(2)不可解读为对“为什么”的直接问句,说明“为什么”受到“谁打了张三”这个wh-孤岛的限制。

Huang(1982)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为自然语言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然而,关于汉语孤岛效应的观察却存在不少争议,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二、研究问题

本书聚焦于汉语特殊疑问句的孤岛效应,探讨学界过去四十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的三个核心问题:

1. 论元疑问词和附加语疑问词的不对称性主流观点认为,论元(argument)疑问词(如“谁、什么”)不受孤岛结构限制,而附加语(adjunct)疑问词(如“为什么”)受孤岛结构限制,两者表现出不对称性(Huang 1982;Tsai 1994)。但也有学者认为,两种疑问词均受孤岛结构限制(Tang 1984;Xu 1990;Hu 2019),或均不受限制(Shi 1994)。



2. 主语疑问词和宾语疑问词的不对称性:一种观点认为主语(如“谁”)和宾语(如“什么”)疑问词均不受孤岛限制(Huang 1982),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均受到孤岛限制 (Xu 1990;Dong 2018;Hu 2019),还有观点认为主语不受孤岛限制而宾语受到孤岛限制,两者表现出不对称关系(Richards 1997)。



3. 话语连接疑问词和非话语连接疑问词的不对称性:一种观点认为话语连接(D-linked)疑问词(如“哪个人、哪本书”)不受孤岛限制,而非话语连接疑问词(如“谁、什么”)受到孤岛限制,两者表现出不对称性(Yang et al. 2021)。然而,近期有行为实验发现,话语连接只能弱化孤岛限制,但并不能完全摆脱孤岛限制(Sprouse et al 2016)。换言之,无论话语连接还是非话语连接疑问词,都受到孤岛限制,只是在强度上有所差别。



三、实验设计

以往关于汉语孤岛效应的研究,其实证基础均是通过传统的内省方式获得的语料,而基于内省语料进行语言学研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第一,语料的数量有限。通常是研究者自己作为本族语者内省出所研究对象的句式,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句子进行句子合法性判断。

第二,对语料的判断可能存在偏向性(bias)。研究者通常受到某一类语言学理论的训练,在对语料进行判断时,有可能有意识地朝着对自己的理论或者研究课题有益的方向判断语料的合法性。

第三,对相同语料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Si 2009)。针对同一个句子,不同的学者可能给出不同的合法性判断,而正是因为不同学者对语料的判断存在差异,造成了以上关于汉语孤岛效应的争议。
本书使用实验句法技术手段,通过量化分析和统计处理,力求克服以上不足。本书采用影响因子概念下的孤岛效应(Sprouse et al. 2012),将孤岛效应定义为依存距离(长/短)和句法结构(孤岛/非孤岛)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结合本书的三个研究问题,分别将疑问词类型(论元/附加语)、语法功能(主语/宾语)和话语连接性(话语连接/非话语连接)考虑在内,设计了三组2×2×2的实验(Lu et al. 2020)。每组实验包含8个条件句式,以问答配对形式呈现,并大规模招募了未受过语言学训练的汉语母语者,分别对问句-答句进行可接受度判断,从而间接说明母语者是否接受特殊疑问词跨越孤岛结构进行发问。评分范围从1分(完全不可接受)到7分(完全可接受)。每组实验均对数据进行了z-值转换,然后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考察依存距离和句法结构的交互作用

依存距离句法结构
疑问词类型
例句
短距离
非孤岛论元疑问词
问句:说丽丽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王老师。
长距离非孤岛
论元疑问词
问句:王老师说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丽丽。
短距离孤岛论元疑问词
问句:想知道丽丽为什么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王老师。
长距离孤岛
论元疑问词
问句:王老师想知道为什么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丽丽。
短距离非孤岛
附加语疑问词
问句:王老师为什么说丽丽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因为他看见了。
长距离非孤岛附加语疑问词
问句:王老师说丽丽为什么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因为发奖学金了。
短距离
孤岛附加语疑问词
问句:王老师为什么想知道谁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因为他很好奇。
长距离孤岛附加语疑问词
问句:王老师想知道谁为什么买了一部新手机?
答句:因为发奖学金了。
表1 论元疑问词和附加语疑问词孤岛效应实验材料示例


三、实验结果

1. 论元疑问词和附加语疑问词:两种疑问词均表现出孤岛效应,并且在孤岛效应的强度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即论元疑问词和附加语疑问词在孤岛效应强度上不存在不对称关系。


2. 主语疑问词和宾语疑问词:两者均表现出孤岛效应,在孤岛效应强度上不存在不对称关系。实验结果显示,主语疑问词受到的孤岛限制比宾语疑问词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宾语疑问词受到较小程度的孤岛限制可能是由于实验设计中出现的“双重名称惩罚”(double name penalty)的影响。


3. 话语连接疑问词和非话语连接疑问词:两者均表现出孤岛效应。在“谁”引导的疑问句中,话语连接疑问词和非话语连接疑问词无不对称性关系。在“什么”引导的疑问句中,话语连接疑问词和非话语连接疑问词表现出微弱的不对称关系。


五、结论

基于以上发现,本书得出以下结论:汉语特殊疑问句倾向于使用隐性移位的方式进行解读。论元疑问词和附加语疑问词、主语疑问词和宾语疑问词、话语连接疑问词和非话语连接疑问词都表现出孤岛效应,这有力地支持了Huang(1982)的隐性移位假说。根据最简方案的特征移位(Chomsky 1995),我们可以理解为疑问词的wh-特征在移位过程中违反了局部性理论,从而引发了孤岛效应。


封面、目录

(可向右滑动,共4页)


部分参考文献

 
Chomsky, Noam. 1964.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The Hague: Mouton & Co.

Chomsky, Noam.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Hu, Jianhua. 2019. Prominence and Locality in Grammar: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Wh-Questions and Reflexives. New York: Routledge.

Huang, C.-T. James. 1982.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MIT PhD dissertation.

Lu, Jiayi, Cynthia K. Thompson & Masaya Yoshida. 2020. Chinese wh-in-situ and islands: A formal judgment study. Linguistic Inquiry 51(3), 611–623.

Ross, John Robert. 1967. 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 MIT PhD dissertation.

Shi, Dingxu. 1994. The nature of Chinese wh-questions.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2(2), 301–333.

Si, Fuzhen. 2009. Yingxiang juzi kejieshouxing de ruogan yinsu [Factors affecting acceptability]. Hanyu Xuexi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2), 25–31.

Sprouse, Jon, Matt Wagers, and Colin Phillips. 2012. A tes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king-memory capacity and syntactic island effects. Language 88(1), 82–123.

Tang, Tingchi. 1984. Guoyu yiwenju yanjiu xulun [A further study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Chinese]. Shida Xuebao [Journal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29, 381–437.

Tsai, Wei-Tien Dylan. 1994. 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 MIT PhD dissertation.

Xu, Liejiong. 1990. Remarks on LF movement in Chinese questions. Linguistics 28(2), 355–383.

Yang, Barry C.-Y., Ting-ting Christina Hsu & Kazunori Kikushima. 2021. Rethinking wh-island effects in Chinese.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42(2), 161–182.

审校 | 张庆文、陈哲、程航

计排版 | 胡颜洁、陈观恩、罗晓君

形式语言学研究
形式语言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