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德|随笔:路痴的烦恼(外二篇)

文摘   2024-09-23 00:02   浙江  


-2024年09月23日-

(总第659期)



浙东文学

云德随笔三题

 

       

    








编者的话

   生活的烦恼竟然与物质进步离不开,是不是文明的烦恼?且看知名作家云德在作品里是如何说的?随笔《路痴的烦恼》中,最后的答案竟然是丢掉代步的自驾汽车,脚踏大地,也就是让心智回归自然。这种在哲理上的升华,点石为金,浑然天成,不是一般作者笔力所能达到的。本刊向云德致敬。本期另二篇文章,也各有千秋,值得欣赏。我们推荐,希望大家喜欢。




路痴的烦恼(外二篇)

文/云德

   


   

   

      如果不是学会开车,根本不可能与“路痴”一词有任何交集。

徒步行走的年月,活动半径不超过周边10公里,有明确的方向和标志物作参照,即使走了差道,也会很快得以纠正;骑自行车外出,也多在熟悉的范围,偶尔去个陌生地方,能轻易停车找个坐地商户或居民问询,迷路的情况肯定不会发生;驾驶汽车出行,独自处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行驶于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失去了随时停车问路的方便,尽管路边多有明显路标,但标识却甚为繁乱,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提示,等发现问题重新寻找目的地时,路况、交规和汽车自身的局限,经常让人一时半会找不到便捷的回程路线。若是有时间限定的急事要办,迷路再加上高峰期的拥堵,即便你有再强大的内心,也难以阻止焦虑与急躁情绪的产生。

不开车的人,绝对无法领会开车迷路的那份痛苦。因为驾车上路,四周都是快速行进的车辆,一旦你模糊了目标方位,既不能减速,又不能停顿,特别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信息完全与世隔绝,只能夹在车辆中间漫无边际地盲目跟随,行驶到分叉路口,是直行还是斜拐?是左拐还是右拐?此时此刻,驾驶员犹如“汪洋中一条破船”,望着马路上一个个川流不息、奋勇当先的伴行者,心中自然泛起一股浓浓的迷惘感,茫然无措、孤立无援的恐慌就会顿时袭上心头。鉴于司机之间相互问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迷路时你只能靠边停车,而路边停车的风险在于:一是十有八九会违章受罚;二是偶遇的行人多半不能给出希望的答案。那种求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无助与无奈情状,简直无以言表。

假如开车偶尔走错路线,谁都在所难免,但若不间断地迷路出错,势必造成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但凡去个不易辨识方位的陌生地方,车未启动,心里担忧已先期而至。尽管开车动身前总会反复研究地图,做足功课,但处在一个路网快速变更的年代,路况经常是千差万别、瞬息万变,一旦有变,事前的功课无法派上用场,路痴的心理预设即刻令人阵脚大乱,结果出错的频率反而更高。无论你车技有多好,类似的情况一再发生,驾车很快就被视为畏途。

本人第一次开车上路就顿时发现,多年骑车出行的经验完全没了用武之地。开车去个生地儿,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路线规划,简直如同大海捞针一般。白天尚可勉强应对,夜晚则会寸步难行。20年前,自己有过一次终生难忘的迷路经历,恰恰发生在夜晚。那是去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参加影视活动,抵达时地面车位已满,受管理员指挥进了地下停车场。活动结束时,已是灯火阑珊的深夜。从地下室开车出库时,凭着左转入库的感觉,出库理应右拐,上长安街回家。未曾想,出口的方向与进口正好相反,出库时想都没想,直接随着别人的车右拐上路,结果越走越不对劲,路边所有的建筑都与熟悉的长安街大相径庭。因为失去所有辨别方向的参照物,如何转弯一概不知,好在可用手机向老婆求助,但模糊的视线既看不清街道名称,也没可判断地址的熟悉地貌,老婆自然也爱莫能助。只好迷迷糊糊地跟着车流前行,估计走了大半个钟头,也没碰到著名的地标式建筑。届时遵从夫人建议,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找个出租汽车带路。于是,打着双闪靠边停车,焦急地向过路的出租车招手。深夜里站在汽车旁招手,多半属于车损求援之类的举动,人家出租司机大半夜出门挣钱,确乎很难接受一个陌生人的救援义务,所以一连数辆出租经过,没有一个停下来。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开车上路,重新向周边搜寻标志性建筑。又走了好长一程,当一眼看到熟知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大楼招牌的时候,心情激动地好似溺水之人抓到了救生的船板!可谓苍天不负有心人,低落的心情霎时改观。尽管调头时遇上了交叉路口,稀里糊涂地转向了偏道,但一路向东的方位一旦确定,归程自然不成问题。待懵懵懂懂中随着东行车流一直驶进前门大街时,立马兴高采烈地向老婆报平安,因为这下终于可以十拿九稳地有家能回了。

这次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让我很长时间不敢黑夜开车外出。为此,曾专门向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求教,没想到,他们普遍的反应是不以为然,不约而同地回应:此乃新司机常见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车开多了自然记路。一晃20年过去了,司机已老,车也没少开,但记道障碍却依然故我。再次咨询友人,在核实过确有清晰的方向感之后,明确断言是迷走神经出了问题。带着疑惑专程去了趟医院,医生听后哈哈大笑,告诉我:你的朋友纯粹是望文生义,迷走神经除支配心脏活动外,还参与肺以及咽喉和软腭的肌肉反射,与迷路的行为八杆子打不着。他说,人类迷路的原因在于:大脑海马区负责位置的神经细胞之间不能相互勾联,无法形成网格化的空间定位。现代医学对此无能为力,只能靠自我训练、强化记忆来解决。

其实,自从学会开车,强化记忆的训练一直都在进行着。家里、车里、办公室里,随时都备着地图,每逢地图更新或外地来京朋友把地图带走,总会在第一时间补进。研究地图,肯定是自己每次出门从不懈怠的必修课,甚至一度把大幅的北京地图钉在办公桌对面的墙上。尽管训练的结果的确减少了迷路的次数,但碰到临时限行或新设某条单行线之类,迷路的窘态照出不误。

再后来,有了GPS导航仪,这下算是路痴的福音。尽管当初价格不菲,还是毫不犹豫地踊跃购置并安装。实不知,早期的导航系统与当下相比功能较弱,经常是车至十字路口,驾车者急得抓耳挠腮,提示的声音却迟迟不来;抑或是告诉你:请靠边行驶,前方200米匝道右拐,待行至大约200米时,突然发现有两条右拐匝道,慌忙中你选择了第一条右拐,结果立马收到导航警告:你已偏离方向,请调头行驶!若是车在高速公路上,这一个调头起码需要几十公里的路程。看来,智能设备虽然可以帮人减负,却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劳神误事的尴尬同样难以避免。

为强化记路“奋斗”了大半生,“路痴”的帽子终究没能甩掉。直到退休之后,才彻底醒悟,少开车或者不开车,或许才是真正杜绝迷路烦恼的良方妙药。退下来,毋需每天上下班,不再经常开会出差,骤减了大量不必要的应酬,尤其是没有时间的硬性约束,偶尔出趟门,大可从容不迫,轻松地打个车或者干脆改乘公共汽车,既节约了资源,又没有寻路的麻烦,那些常年与开车相伴而生的纠结与慌恐情结,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至此方才彻底明白,只要远离了自驾上路,路痴的烦恼大抵可以不治而愈。

(原载《光明日报》2024年8月30日)



嫁接的尺度

——新拍戏曲电影观摩随想



戏曲电影作为戏曲与电影的嫁接艺术,理应是戏曲与电影深度媾联与融合的产物,当属于杂糅两种艺术优势而孳生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

真诚希望戏曲与电影的嫁接能尊重艺术、尊重规律,汲古润今、推陈出新,切实让这个新型文化品种结出更加丰硕的艺术成果。

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艺术,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受现代文化传播方式和人们审美习惯巨大变迁的深刻影响,戏曲的受众面和生存空间正日益萎缩。为了更好地继承与赓续这一优秀的古典艺术,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比如在广播电台开设戏曲频道,在电视台创办戏曲鉴赏栏目和空中剧院,坚持送戏下乡,让戏曲进基层、进学校、进课堂等等,都进行了各种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而拍摄戏曲影视作品,就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传承方式。

说起戏曲电影,京剧电影《定军山》即为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这是中国戏曲的荣耀,也从此建立了戏曲与电影不解情缘。当然,电影曾经的风行却也极大冲击了戏曲的霸主地位。面对舞台演出严重受限的实际,时尚的电影艺术很快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戏曲电影的拍摄,毫无疑问地为劳动大众提供了十分难得的不受时空限制欣赏名家经典剧目的便捷机会。像《杨门女将》《生死恨》《大闹天宫》《白蛇传》《群英会》《花为媒》《天仙配》《红楼梦》《十五贯》《朝阳沟》《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戏曲电影,确乎令同题剧目家喻户晓,对于所涉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等剧种的传播与普及,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历史性功勋。

近日,受朋友之邀系统观摩了去年新拍的若干戏曲电影。总的看,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像《借东风》《捉放曹》《血溅乌纱》等传统戏皆名家挂帅,阵容强大,能以电影优势演绎经典,且掌控有序,调动自如,较好地显示并再现了传统戏的精妙华彩;某些原创新戏,如《月照枫林渡》《鉴湖女侠》《江南雨》《谷文昌的故事》等,也都构思精巧、剧情跌宕,生动鲜活、感人肺腑。然而深入分析也不难发现,戏曲电影还存在不少瑕疵与问题,概而言之,许多新拍影片新戏不如老戏,新编戏中现代题材弱于传统题材剧目。究其根源,一是传统题材在戏曲表达上轻车熟路,发挥余地较大,占有先天优势;二是新编戏曲不少是为完成既定任务,普遍缺少打磨,少了些思想艺术沉淀的过程和舞台演出的历练;三是戏曲道白上普遍存在着话剧化倾向,电影故事+戏曲唱腔的表达方式严重损害了戏曲固有的文化韵味,在戏曲与电影如何嫁接、怎样融合的艺术探索上,尚缺少特别清晰自觉的理性认知。

应该说,戏曲电影是个特殊的极具意味的艺术词汇。这个偏正词组的主语部分虽归于电影,但又不是纯粹的电影;因为词组的定语部分决定了电影表达的主体必须是戏曲,必须符合戏曲的规定程式和表达方式。同时,既然称其为戏曲电影,称谓限定了它又不能是单纯的戏曲,如果简单地把舞台表演原样不动地搬上银幕,那就不能算作电影,最多称之为戏曲录像。所以,戏曲电影作为戏曲与电影的嫁接艺术,理应是戏曲与电影深度媾联与融合的产物,当属于杂糅两种艺术优势而孳生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戏曲与电影嫁接的分寸与尺度问题。既不能是戏曲与电影的物理式对接,也不能成为胶片版的舞台剧目,而应是戏曲与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化合反应与有机融合。戏曲电影首先应当是一部完整的戏曲剧目,应该遵循戏曲四功五法的艺术规律,遵循戏曲最基本表现程式,有高度专业化的戏曲表演功底和特色鲜明的角色塑造,有切合剧情和人物的独特唱腔设计和华彩唱段,同时又必须是极具潜力和传播价值的优秀剧目,这样的戏曲电影才能真正达到普及戏曲艺术的目的。然而,戏曲电影既然称为电影,那就一定要遵循电影拍摄的规律,有高度专业的电影表达与呈现方式,需要在保持戏曲特有韵味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能的电影手段,把舞台戏曲难以突出的最佳潜质充分彰显出来。要充分发挥电影镜头独特的语言优势,给演员表演以更加灵活的声光与色彩的调度,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把演员情绪积累和情感爆发的动人瞬间记录下来,把最见表演功力却在舞台观摩中不易捕捉的精彩细节通过镜头放大出来,让观众在细枝末节处深度感受戏曲最神奇的魅力,为他们提供比舞台更为直观、更为具体、更富表现力的观赏体验。戏曲电影源于戏曲,但要高于戏曲。既要立足舞台,最大限度保留并展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又要走出舞台,充分利用镜头的灵活性和场景转换的便利,突破传统戏曲一桌两椅的道具局限,把狭隘逼仄的舞台难以展现的广阔空间,透过舞美置景、摄影棚搭景,或外场地实景的拍摄,展开灵动且闪亮的穿插,将由表及里的静态舞美变为由此及彼的动态场景,将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更为明晰地还原出来、突显开来,让虚拟的戏曲故事变得更加真实可感。

这里还必须特别强调,写实的电影与写意的戏曲完全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领域。戏曲的电影化呈现,不能是毫无限度、毫无节制的任意发挥,如果完全照搬电影的纪实手段,把戏中的刀枪剑戟、车马舟轿都用实物来呈现,那么,写意的戏曲必定意蕴尽失、索然无味,艺术的张力则荡然无存。戏曲艺术的特有审美决定了,电影化的呈现绝不能取代戏曲象征性、虚拟性和程式化的本质特征,电影拍摄中声光与色彩的调度、镜头的运用和场景的鲜活丰富,都只能作为写意艺术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戏曲写意本身。虚拟的世界虽然备受时空局限,但却可以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恰是戏曲的魅力所在。在写意的戏曲中,唱、念、做、打的程式是四位一体的,不能轻易拆分,以普通话配合实景拍摄固然有观众易于听懂的善意考量,岂不知,话剧化的台词与戏曲的唱腔完全不搭、格格不入,话剧加唱的表达方式绝对不是戏曲。道白是戏曲十分重要的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京剧的韵白用的是湖广音和中州韵,表达的是庄重的神情;徽调进京后形成的京白,多用儿化音的北京方言念白,语调活泼流利,表达的是幽默诙谐的情感。其他地方戏的道白多用本地方言,它们与戏曲中的唱词的读音相同,道白与唱腔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如果变成普通话念白,戏曲的整体就被彻底割裂,其韵味定会丧失殆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照顾受众的感受,实质上却远远背离了戏曲,属于典型的好心办坏事。如果这种观念不转变,戏曲电影不仅不能实现传承戏曲艺术的目的,而且还可能让戏曲电影变得不伦不类,形成对戏曲的二度伤害。

记得当年山东开展科学种田,倡导优良苹果品种的科学嫁接,让胶东半岛成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的重要基地;我们也真诚希望戏曲与电影的嫁接能尊重艺术、尊重规律,汲古润今、推陈出新,切实让这个新型文化品种结出更加丰硕的艺术成果。

(原载《人民政协报》20221112 6 版)



借书法传播经典



近日,《大哉乾元——刘守安教授书写〈周易·易传〉经典文辞作品展》在山东省画院成功举办,群众观摩踊跃、广受佳评,理应引起业界的关注与思考。

这次书展虽然源于刘守安在中国传媒大学领衔主持的一项有关“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与教学的课题项目,但展览却构成某种别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因为这个展览不同于常规化某些个人书展,它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将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是一次带有主题性的对文化经典进行形象化、集约化推广与普及的艺术活动。

如果说《周易》作为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四书五经”的重要部分,那么《易传》则是《易经》解说与阐释的专集。书中虽然充盈着道家自然主义的阴阳、天道理念,但因为由天道而推及人伦的论证过程中,有了儒学的深度参与,故而书中又充满了浓厚的儒家伦理色彩。应该说,由易到易传,圆满完成了从占卜向着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的华丽转身,让其成为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书中那些原创性的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中国式辩证逻辑思维的发轫源头,也是中国古典哲学最为集中的核心议题。

书法作为中国所独有的把语言文字化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全世界两千多种语言文字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独步天下。尽管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不是汉字,而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尽管其他8大古文明也留下过大量造型迥异的文字符号,但它们目前均已变成无人能识的“天书”,最多只剩下珍贵文化遗存的价值;只有汉字、也惟有汉字能流布千载、活跃至今,以汉字辑录的文化典籍可谓汗牛充栋、浩若烟海。也恰恰因为汉字的存活与延用,任何一个粗通文脉的现代人,都能较为顺畅地与先贤展开层次不同的对话与交流。因而,汉字也就理所当然、当之无愧地成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鲜活、最有力、最权威的历史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书法不单是汉字点横撇捺的形体书写,而是一种饱藏深厚文化蕴涵的演示、传续和艺术再创造。人们常把书法比喻成:无言的诗歌、无声的音乐、无彩的画卷和不跳的舞蹈,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刘守安教授有意识地向文化原典溯源,以书法形式对周易·易传的经典文辞进行系统书写,显示出一个有担当的人文学者清醒而又坚定的文化自觉。相信这样的展览对于日趋高涨的民族文化复兴浪潮,定会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刘守安长期从事古典文学、文艺美学和书法理论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为扎实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他加入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教研团队之后,在书法的理论研究、教书育人和艺术创作上都有了更为深入系统地拓展,取得了可喜成就。尤其表现在书法创作方面,他特别注重书法艺术的形义结合,强调汉字书写中的文化性、审美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在创作中,摸索并尝试一种融篆隶笔意入行楷的书法路数,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雍容雅正的个人书风,展现出文人书法特有的浓郁的书卷气息和个性格外鲜明的艺术辨识度。这次展览所展示的近百幅作品,既是刘守安既往书法造诣的一次集中检阅,更应成为他未来人与书俱老的一个崭新起点。诚如《易传》所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惟愿包括守安教授在内的中国书家们,都能够一如既往地朝乾夕惕、保全太和之气,坚持不懈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坚持不懈地以书法传播与普及文化经典,循着易传提出的“刚健、笃实、辉光”的目标,在书法艺术实践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为弘扬与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贡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云德近照


作者简介:云德,本名郭运德,山东济宁人氏。笔名云德、德耘、仲言等,文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先后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政研室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现已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文学理论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文化研究、新闻编辑及文化管理工作。曾出版过《期待的视野》、《文化的视点》、《审美的视角》、《直面文坛》、《守望精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受众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合著)、《云德评论文选》(6卷)等著作,获得过十多个国家级文化与新闻奖项。


                                                   

刊名题写:林邦德

编    辑:东东 西西

终    审:独山客





扫描识别二维码

关注浙东文学

欣赏原创文学



浙东文学
浙东文学艺术小说、散文、诗词、书法、美术、评论及各类活动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