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浙成|非虚构:小木匠的传奇——塞外笔记之七

文摘   2024-12-26 00:02   浙江  

-2024年12月26日-

(总第706期)

           




浙东文学

汪浙成非虚构

 

         







编者的话

   知名作家汪浙成先生的非虚构《小木匠的传奇——塞外笔记之七》,写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温馨的生活场景,这种难能可贵的氛围就是人类生活延续和旺盛的真谛。一个外来木匠,一对知识分子夫妻,一个可爱的女儿,四个人的灵魂碰撞,发散出迷人的人性光芒。尤其是对于小木匠的描写刻画,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本刊向汪浙成先生致敬,并祝他身体安康,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小木匠的传奇

——塞外笔记之七

文/汪浙成


小木匠姓王,名字忘了,河北邯郸人。

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各种行业的百作师傅,诸如木匠、泥瓦匠、油漆匠、鞋匠、裁缝、弹棉花的、生豆芽的、做豆腐的、炒花生的等等,从全国各地如同洪水般涌来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寒风凛冽的街头巷尾,用他们自己的勤劳和坚韧开店设铺摆地摊,经营起五花八门的行业来。这让我想起《蒙古秘史》中提到的成吉思汗崛起当年,蒙古军团从全国各地收罗来成千上万技艺精湛的各族工匠,大规模地集中在漠北的情形。他们不仅在军事上,使成吉思汗大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城掠地的装备和武器,还在经济层面,对日后蒙古帝国给予了强大的支撑。当然,成吉思汗重视技术,保护匠人,主要目的是为了他的军事扩张。而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涌入内蒙的这股洪水似的技术流,不仅活跃了当地经济,方便了交通闭塞的塞外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为这些人自身日后的崛起,获得了发展需要的第一桶金——奠定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木匠小王,就是这支浩浩荡荡技术流中一朵让人难忘的浪花奇葩!

事情缘起于一次去朋友家中的串门。

汪浙成(左四)、温小钰(左三)和内蒙古作者合影

那是个周末之夜。那时在塞外草原,夜晚的城市大街哪像现在这样流光溢彩,灯火通明,过周末也没有地方和条件去追求点情调和文化生活。普通百姓所能有的周末活动,无非就是在忙碌了一周后,趁着周末空闲去拜访一下朋友,聊天放松,就算是打发了周末之夜。

记得那次,我和小钰是去与内蒙古大学一墙之隔的大学友人老北家串门。那个时候,寻常百姓家里没电话,不像现在去前需电话预约,朋友间彼此看望大都是想去就去袭击式的。我们进门时,老北夫妇俩正满头大汗在忙着拾掇一只崭新的大立柜。

那年月,知识分子们都很清贫,家家户户除了睡觉的床和书桌,几乎家徒四壁。就连我的老师时任自治区最高学府——内蒙古大学汉语系副主任兼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萧雷南教授这样高知家里,也只有学校给配备的一只简陋的五斗柜和一对沙发。一般知识分子家庭莫说拥有大立柜,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连见都没见过真实大立柜的样子,除非在反映往昔有钱人家生活的电影里。现在看到朋辈家的屋地中央,赫然矗立着一只式样时新的三开门大立柜,在灯光下烁烁闪光,散发着一阵阵浓烈的油漆味。我和小钰讶异得顿时都睁大了眼睛。

“嗬,真是漂亮啊!小钰由衷地赞叹起来,一边伸出手去爱不释手地抚摸起来:“这立柜你们是……”

“哦,这是我们前些日子请木匠师傅給打的。”女主人小卢解释说。

那年月,我周围的熟人中,只有遇上结婚成家这样人生大事,才下决心舍得动用卧薪尝胆千辛万苦积赚起来的那点辛苦钱,添置上一、二件必不可少的过日子家当,也无非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财力许可的人家,外加一对木箱。现在,居家过日子的目标一下子变得如此宏伟,像从前有钱人家似的置办起派头十足的三开门大立柜来。这在朋友们眼中,称得上是桩豪举。震撼的程度,相当于今天的人拥有一辆奔驰600或者三桅游艇!

小钰绕着大立柜转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发出一迭连声啧啧啧的赞叹声,钦羡不已。

“你们条件比我们好,也请木匠给打上一只罢!”女主人在一旁怂恿说。“我是每年被换季搞得头疼死了。热天时,冬天用的盖窝毛衣棉裤换下来没个放处,就东藏西塞,塞得自己都记不住放的地方了。到了天气转凉,这东一件西一件的又要找出来,有时记不准确,东翻西找,找得我火冒三丈!我跟老北要求了多少回,要再不解决,我这个管理员可要罢工不管你们这些破棉絮烂棉袄了。现在有了大立柜放东西,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女主人这番居家过日子的经验之谈,引起小钰和我强烈共鸣。

我们家里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还只有一只上大学时从老家带出来的老式皮箱,而且两只锁袢已全都扯断,形同虚设。这就是我们两个工作了20年的知识分子家拥有的唯一的私有财产。过冬用的御寒物品诸如毛衣、棉裤、皮帽、手套、大头棉鞋和棉絮等等,统统塞在从学校门口小铺买来的纸烟箱、灯泡箱和装洗衣粉的纸箱里。每当换季翻找衣物,将落满尘土的纸箱从床底下拖出来,把里面的衣物什么的全都倒扣在床上。有时因为记忆有误,打开一只发现里面没有所要的,再打一只,不得不将所有纸箱一只只都拖将出来,全部打开寻找翻检,弄得床单上满是灰土,家里像建筑工地似的到处尘土飞扬。找得小钰头发炸开,火气十足。我和女儿这时龟縮在尘土纷飞的房间角落里不敢吱声,望着满地纸箱,整个家乱得像是刚经历一场战争的废墟。难怪事后女儿常常要笑话妈妈:“我们家不怕天不怕地,就怕妈妈找东西!”

汪浙成与温小钰

现在听女主人叹完寻找换季衣物这番苦经,小钰拍手打掌地欢叫起来:

“哎呀!你可说到我心里去了。作为家庭主妇,咱俩都有共同的感受!”

“那你们也打上一个嘛!”老北也在一旁帮腔怂恿。

“怎么样,汪成?小钰转过脸来征询我的意见。“咱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

“好是好。”我完全理解小钰心思。“就是木料没法解决。”

“木料倒是用不多!”老北宽慰我们。“我家也没有木料,无非就是这两年赚下来的单位里分的劈柴和废旧木料。给我们打立柜的小王,不像别的外地来的木匠。他知道我们都是些没本事的臭老九,搞不到木料,尽量用旧料代替。实在不行,就拼拼接接,不嫌麻烦。我们这里做过的几家,对他的印象都很好!”

“这两年汪成单位分的劈柴和废旧木料,倒还存着!”小钰说:“就是不知道能做不能,完全是一堆只能生火的垃圾嘛,看了会叫人笑话!”

“要是决定做的话,”老北说:“我的意见是叫小王哪天上你们家看看料去再说!”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俩下班回来正在家里忙着做晚饭,忽听有人在走廊上高声大嗓叫喊:“温老师,温老师!”开门一看,是个农村穿扮的小伙子,说是卢老师叫他来温老师家看木料。我问他:“师傅贵姓?”

对方很有礼貌答道:“免姓王。叫我小王好了。”看我们正在屋里烟熏火燎地忙着做饭,便笑着说:“我上外面走走,参观参观大学,一会儿再过来。”

“我们吃饭还早!”正在锅台边忙碌的小钰说:“汪成,你带小王师傅先去对面屋里看看木料,人家木匠师傅时间就是金钱!”

我们当时住的单身楼,20年住下来,单身们大都成了双身或多身。一间十几平米房间容不下祖孙三代,学校在进楼处斜对着的地方又分了半间给我们,原先住着我母亲,里面还盘了个炉子做饭。我和小钰带着女儿住对面。一室多用,卧室书房兼会客。又因为我写作熬夜,影响女儿睡眠上学,将学校借给的两只书架并在一起放在屋地中央,像堵墙似的将房间一分为二。夜晚我就钻在书架后面看书写作,书架前面靠窗的地方放张双人床,就占去差不多半个房间了。倘若客人来访,大家只好在床沿上坐成一排。床下的空间派上了大用场,成了我家的储藏室,堆着我们那几只宝贝纸箱,鞋子,还有单位里分的一捆捆舍不得烧火的劈柴和废旧木料。一间半房,一间在走廊尽东头,半间在楼中间进门处,隔着十多家人家。

我领着小王来到东头那间卧室,弓下腰去正要探身钻到床下去拿木料,小王一把拉住了我。

“汪老师,还是让我来吧!”不由分说便钻到满是尘土的床下,蹶着屁股吭哧吭哧地拖拽出一捆又一捆落满灰尘的劈柴和废旧木料。

“这完全是一堆建筑垃圾嘛,怎么能打柜子呢?”我自己看着都越来越不好意思了。“小王,我看别费事了,你快起来吧!”

小王蹲在地上没理会我,低着脑袋一包包解开捆着木料的绳索,抓起一根根满是灰土长短不一的废旧木头,翻转来折过去细细地察看着。

“不行吧?”我问。

小王沉吟了一会,说:“行倒是行。”然后根据立柜所需的柱料横档等等构件,将木料一一分类,嘴里念念有词地核算了一遍。

我看小王的表情似乎有门,忙问:

“够吗?”

“你们的立柜打算做多高?”

我说:“我不知道立柜应该多高。”

小王耐心地解释说:“像卢老师他们一般都是一米八,不算下面四个脚。你和温老师俩个子高,一米八的立柜里挂大衣就不够高了,至少也得一米九。”

“那材料够吗?”我生怕木料不够。

“木料倒是差不多。”小王细声慢气地说:“我算来算去就是柜子顶上还缺根横档的料。这个倒是不难解决,可以在做的人家之间互相调济一下。要不我跟现在做的这家商量商量,他们横档有得多,你们拿柱料跟他们换一下。”

正说着,小钰过来问木料看得怎么样了?我将情况跟她说了一遍。小钰听了满心喜欢,着急地问小王什么时候可以过来做?

“至少还得三天!”小王说。

“那就抓紧时间吧,最好能快点动手!”小钰是个急性子,凡事说干就干。

我说:“还是再等等吧!”

还要等什么呢?”

“内大老师们家都还没打大立柜,咱们第一家有立柜,还是不要在这上头争当第一吧?!”

“哎唷,汪老师!”小王突然很不理解地叫了起来:“现在啥时候了?咱们一不去抢,二不搞投机倒把,不就是用废旧木料打只立柜,还怕人家说啦?!”

“我赞成小王意见!”小钰大声地表扬小王。“说来说去,还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管家婆的苦衷体会不深!过日子柴米油盐衣住行七件事,现在百货公司里要啥没啥,冷冷清清;可门外农贸市场要啥有啥,热闹非凡。可单位领导说这是资本主义,号召大家不要去买,还要叫党团员在这件事上带好头起模范作用。有的人表态,会上慷慨激昂地批判这种现象,可私下里跑自由市场比谁都勤。我最见不得这种会上一套会下一套的做派,也不在乎这些,自己怎么认识就怎么做。不要说现在木料已经够,即便不够咱们想办法创造条件也要打起来。因为我们需要,也有可能,又不犯法。有这三条,我看什么顾虑也用不着!”

又过了三天,小王带着锯子刨子斧头全套木工家什上门做生活来了。

按照呼市当地规矩,对待上门揽活的木匠师傅,主人家要承担其吃住。为此,在伙食上主人通常会尽可能照顾好,每顿炒两个菜,喝点小酒,买两包烟什么的,以祈盼能保证活计质量。没想小王一来就事先声明自己吃素,禁酒,也不抽烟。吃饭客随主便,你们吃什么他吃什么。不过干活出汗多,茶是要喝一点的。

这让一直头痛做饭的小钰大大松了口气。更没想到的是,小王声称自己不同于别的出来揽活的木匠,白天黑夜玩命地干。他吃过晚饭便休息不干活了。这又让我们松了口气。因为我们住的是单身楼。一个房间就是一户人家。倘若夜间干木工活,刨声锯声敲打声,肯定要影响隔壁人家。现在小王这么一说,这个隐忧自然就不存在了。

但没想到,后来恰恰就是木匠师傅这个让我们松了口气的安排,弄得小钰哭笑不得!

我们家的所谓废旧木料,不仅体积短小,而且木质杂乱,有松木,杉木,桦木,榆木,楸木还有水曲柳。小王挑来捡去,煞费心机地凑齐三开门立柜正面和两扇门所需的立柱和档料,就在做饭的屋里摆开架势开始加工了。我则按照他的要求,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跑进奔出,四处托人购买水曲柳三合板,以及其它诸如各种型号的铁钉、合页、砂纸、明胶等等木工需要的各种物资,马不停蹄地准备齐全;小钰在做饭上也不敢怠慢,尽管小王不吃荤腥,但在素食烹饪上尽可能的精细,来回变换花样。两人齐心合力,以保证我家首项浩大的基建工程胜利竣工。

小王年纪不大,初中毕业,就和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命运一样,草草地结束了人生中最可珍贵的学习阶段,父母将他托咐给叔叔学习木匠。由于心灵手巧,肯动脑筋,几年工夫就开始独立操作揽活挣钱了。他干活精细,速度很快。两天时间,把立柜的主要用料都已刨出来了。然后是乒乒乓乓地卯眼做榫头,第四天头上,立柜架子起来了。我们全家人为此都很兴奋,也具体见证了小王木工技术的精良和高超。

几天相处下来,发现小王性格随和,待人接物很重礼节。每次吃饭时,总忘不了要赞扬几句温老师炒的菜入味好吃,这使向来不擅长烹饪的小钰,多少减轻些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心理负担。他还特别能和我们的女儿打成一片。每天汪泉放学回家,总要到小王干活的房间里转来转去地看看立柜的进度。这时,沉默了一天的小王(因为小钰和我都要上班)一边拿刨子嗖嗖地刨着木料,一边会有一搭没一搭地对眼前的小学生讲一些与他自己实际年龄不相符的人生经验,诸如百善孝为先,出必告,返必面;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还有什么孔融让梨,陆绩藏橘的故事,以及什么谨慎应酬无懊悔,耐烦做事好商量;在家三辈老,出门三辈小。进了食堂,个子高不了;出门劝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赌钱;让几分时原无害,吃些亏处也无妨等人生体验。

“当然,我这指的是一些具体小事,”小王有时自以为小学生理解不了,会耐心地对我们女儿解释上几句:“比方说你骑车上街,人家不小心自行车蹭了你一下,人和车都不碍事,千万不要发火动气,吵得双方脸红筋胀地都不痛快?少说两句让几分人,大家不就都过去了?当然遇上大事原则问题,那可一分也不能含糊相让。比方同是杀人。大将杀人千百万,受功封爵;小老百姓杀了一个人,就得偿命杀头。为什么?一个是大事,一个是小事,性质不一样呀!”

拿今天眼光看,这些教诲大都来自《弟子规》、《三字经》。我有时在一旁听着听着,脑海里会突然闪过这样的疑问:这场说是触及每人灵魂的“文化大革命”,是否真的触及了生活在我国广袤大地上所有中国人的灵魂?像眼前小王这样农村青年,灵魂深处基本上还是原封不动地保存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套人生哲学,看不到“文革”对他灵魂有过什么“触及”!

小王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实践着。他几乎与所有来内蒙揽活的手艺人不同。人家木匠师傅干起活来一个个都是拼命三郎,天天家里灯火通明,挑灯夜战,一天干活时间在16小时以上。他倒好,与吃皇粮的上班族同步,每天的作息安排早85,干活时间严格掌握在八小时,决不多干。每天晚饭前,将刨花狼籍锯末满地的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金盆洗手。晚饭后跟着我一起在内蒙古大学校园内、人工湖畔、操场上散步放松。回来后,我沏上杯茶,一头钻进自己房里的书架后面,开始挑灯夜战;小王则重新换过白天泡淡了的茶叶,手捧茶杯,关在自己做生活的屋里静静地看起书来,互不干扰,也不知他每天夜里几点睡觉。

那个时候,酷爱阅读的年轻人真是凤毛麟角,小钰和我看到小王这一爱好很是喜欢。当然,小王看的书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从我们书架上随手取阅。在我印象中,能享受这种特权的,除了自己家里成员外,小王是获得温小钰允准的第一人。

那天晚上,我和小王从湖边散步回来,看到小钰在做饭屋里正对着一堆猪骨头发愁。那个年月,尽管内蒙古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但肉油糖蛋等副食与全国一样都是凭票供应,数量少得可怜。记得猪肉票是每人每月两张,每张半斤。那时家里最怕来客人,来次客人改善生活买上点肉,全家人一个月就没得肉吃了。让多少主妇望锅兴叹,愁白头发。时在内大任体育老师的杨式耕先生(即日本友人小林阳吉)雅好文学,与我家过从甚密,看到后甚为同情,设法从他母亲工作的食品公司买来几斤骨头送与我们。他说自己无力买到肉,只是骨头,送给两位老师和小泉熬点汤。骨头上还有点肉,汤里有油可煮菜。说完还蹲在水泥地上用砸煤块的锤子帮着将大的骨头一一砸开,可以改善生活三五天。这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那天他因为有事,骨头送来后没工夫帮着砸开,就去忙别的事了。

“嘿,两位老师在一旁待着,这很好办嘛!”小王听说后,随手抓起两张旧报纸铺在地上,然后操起自己的木工斧头,蹲在地上很快将几根大的胴骨乒乒乓乓地砸开了。

“怎么样,温老师,”他笑着问小钰:“要不要拿到盥洗室(因为是集体宿舍,家里没有卫生设备)洗洗去?”

“谢谢了,砸开就好办了!”

小钰一边说一边连忙找出只大蒸锅,将所有骨头收拾到锅里,准备起身端到盥洗室洗去,被小王一把抢过。

“让我来吧,反正手上都是油了!”说着,端起蒸锅嘻嘻哈哈地笑着朝走廊那头的盥洗室跑去了。

等到他回来时,小钰已经将地上收拾干净,重新将房间里的煤饼

炉捅开,坐上大蒸锅开始熬骨头汤。

“小王,我没想到,”她说:“你除了木匠活,干其它家务事还这么内行麻利!”

“农村人嘛,在家里啥活都干,以后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吩咐!”小王一边擦手一边说。停了一会,小伙子说话忽然变得有点结巴,期期艾艾地问小钰:

“温老师,你们能不能借本书给我看看?”

正站在炉边忙着的小钰感到有点意外,转过头来问。“你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不歇歇呀?”

“太早了,睡不着!”

那年月,“读书无用论”流毒尚未肃清。知识界里的人包括大学生在内,对读书尚且心存疑虑,社会上就更可想而知了。现在,一个来城里打工的农村人,主动提出想要书看,这实在是太稀罕了!

“你想看什么书呢?”

“有中医的书吗?”

“我和汪老师两人都是学文学的。医学方面的书可没有,只有一

本新出版的《农村医疗手册》,大概不对你胃口。”

“有《西游记》吗?”

“现在就要看吗?”

小王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那你上对面房间自己去取吧,汪老师在那边,你问问他《西游记 》在书架上什么地方?”

“我不敢,还是麻烦温老师给我拿一下吧。”

小钰感到有点奇怪了。“有什么不敢的?”

“因为你们书架上贴着条儿:敝帚自爱,恕不外借。”小王说时声音里尽量显得温婉,眼睛注视着温老师脸上神情的变化。“我在这里几家有知识的人家里干过活,尽管家里要甚没甚,可书架上那些书却看得像是什么宝贝似的,要是上去在上面随便乱翻会不高兴的。就像到了养狗的人家,不能随便吓唬狗一样。狗和书都是主人所爱,尊重主人所爱,就是对主人的尊重!你说是不是?”

小钰听后开心地大笑起来

“你这个比喻真是太生动了!所以叫我们是臭老九嘛,因为臭毛病就是多。不过冲你对书的这种态度,可以是个例外。以后想看书架上哪本书,随便拿好了!”

小王就这样经过小钰特许,成了像我们家庭成员一样,可以从书架上取阅任何一本自己想看的书。

随着与小王渐渐的熟悉起来,谈话也慢慢深入,饭后与小王一起散步时,能听到他口中农村里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有一天,他跟我讲起农村小伙子找对象难的情形。

“在咱们河北老家,”他说:“一些外出揽活的小伙子,现在找对象还是比较容易的。他们在一般农村人心目中,认为是一些有本事有能耐的人,姑娘们愿意嫁给他们;其次是一些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呆在村里干活的人。最让人瞧不起是那些出去了一趟却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挣回来的人,被认为是最没出息、最丢人的。于是,村里就闹了个谁也想不到的笑话。有个小伙子,平时在村里并不咋的。可出去打工不久,就给家里父母寄回一百元钱来。(那时,一百元不是个小数目。我们17级的副县长每月也才挣这点工资。)不过村里人看在眼里,嘴上可没说什么。过了一个月,又寄回一百元来。这样过上一年半载,按月一百一百地寄回来,村里的人就渐渐有些议论了,觉得小伙子在外打工变得有出息了,能挣钱了,家里保不定也有些积蓄了。不久,就有热心的人上门来主动提亲说媒了。两年工夫,小伙子从外面回来风风光光结了婚。但新婚不久,嫁过来的姑娘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原来小伙子家穷得要啥没啥,聘礼婚事的钱全是借的,债台高筑。就连每月寄的一百元钱,还是老人为儿子向亲戚借来的。每当小伙子从外面寄来,家里的人又悄悄地寄还给他,到了下个月这一百元又寄回来。就这样寄来寄去的玩把戏。小俩口为此大吵了一架,新媳妇逃回娘家哭诉去了。然而农村人还能怎样呢?吵也吵过,哭也哭过,闹也闹过。前半夜想想自个儿,后半夜想想别人家,总不能像城里人那样动不动就打离婚。生米煮成熟饭,女方自认倒霉,只好别别扭扭地过下去。”

听完他家乡纪实,我说:“这故事生动说明现阶段金钱的重要性。可你却把赚钱的大好时光,浪费在散步看书上,不觉得可惜吗?”

“大概没有人会嫌钱多。但我觉得并非有钱就有了一切。”小王意味深长地眯眯一笑。“我小时身体不好。我爹说,往后我想靠在大田干活养活自己,有点艰难,就叫我自小跟叔叔学了木匠。我学木匠是正儿八经拜师的,叔叔对我要求很严,说我手艺越好往后养活自个儿就越便宜。可不就是这样。人生在世,干活赚钱是为了活着,可活着并非只为了赚钱。汪老师你说是吗?特别是出来闯了几年,看到外面的人们都比咱们农村人活得自在,得且乐时就且乐。要不,为了几个钱,白天黑夜地干,不就跟在农村时一个样了?!”

与小王聊天中,知道他读过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印象很深。当然由于受懂得一点中医的父亲影响,他最喜欢还是中医,有一天看了《西游记》,散步时郑重其事告诉我:

“汪老师,我敢肯定吴承恩是懂中医的。”

我突然站下来不走了,感到有点小小的讶异。

“你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吗?”

“书里说孙悟空住在灵台。你知道灵台在哪里吗?”

我只记得鲁迅有“灵台无计”的诗,却说不出灵台具体在哪里?

“灵台就是人的心,这是中医的说法。《西游记》里有许多中医用语。吴承恩是用中医角度来写《西游记》的。抓住这一点,书里许多不好懂的地方都好理解了。”

我不懂中医。说吴承恩用中医角度写《西游记》,是平生第一次听到。不敢苟同,但也不好轻易否定。

小王见我愣在那里,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按着他的思路继续发表他对医学与文学的高见。

“中医对我们认识人和世界很有帮助。”他侃侃而谈。“可惜鲁迅先生学的是西医,如果是中医,对写作的帮助就更了不得了!”

记得后来,我重新翻阅《西游记》,发现确实有不少中医术语,说明小王是动过一番脑筋的。他就这样在我们家里白天做木工打立柜从事体力劳动,夜里从中医角度从事《西游记》研究的脑力劳动。一只立柜竟整整用了十个工,比人家打个立柜多出三分之一工时。小钰私下悄悄对我诉苦:“阿呀,要再拖下去,我这做饭可有些吃不消了!”

但邻居们进来参观过后,都交口称赞小王干活细致,质量高,样式时新。只是小王自己对这个作品还并不满意。他说由于材料限制,立柜正面几根木料材质不同,担心油漆上去后出来的颜色不统一,影响立柜美观,建议我们立柜外表用塑料贴面包装起来,既可免去油漆,又省时,又好看。

我和小钰立刻表示赞同:“那好呀!”

可塑料贴面那时我像是听小王说吴承恩从中医角度写《西游记》一样,都是第一次听说,也没见过塑料贴面谓何物,更不知道叫谁来做这生活。小王挺身而出:“我来试试吧!”

那当然是求之不得了。从材料采购到具体操作,我们又一股脑儿推给小王了。事后,才体会到这活极其细致麻烦,先要将塑料贴面根据所贴部位的长短大小,一一切割裁好。小王又怕浪费我们材料,本着节约原则不敢多买,裁割时极其小心谨慎。然后再用胶水粘贴在立柜外表。怕胶水强度不够,粘贴上去后还需要用沙袋压上几天,才能结实牢固。为此,小王这个木匠师傅任劳任怨地挑起箩头,到附近建筑工地呼哧呼哧地挑了几担沙子来。小钰找出条旧床单,剪开做了几只袋子装沙,还令我贡献出两条旧长裤,剪下裤腿又缝了几只小沙袋,压在翻倒在地的那三扇立柜门的横档上。

那几天,家里一间半房子,地上是翻倒的大立柜,上面堆压着样子怪异的沙袋。还有卸下来的立柜大门,上面同样压满沙袋。房间里髒乱拥挤。莫说女儿抱怨没有做作业的地方,我和小钰也只好相视苦笑,连人进人出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两天后,胶水完全干透,小王撤去所有沙袋,将立柜直立起来,重新用合页固定好柜门,再将配来的镜子安装上。说也奇怪,经过塑料贴面一包装,确实像小王说的具有一般立柜所没有的效果——漂亮豪华,富有现代感。小钰和我站在立柜面前对着镜子一打量,忽然神奇地发觉整个立柜像是注入了精气神,显得神采奕奕,焕发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华光,让我们这间陈旧灰暗的陋室骤然间蓬荜生辉!

小钰和我笑容可掬地傻站在立柜前,久久不肯离去。这段日子的付出和辛劳,顷刻间消失殆尽,烟飞灰灭。我们像做梦一样,这个组成快有20年历史的知识分子家庭,终于拥有了一件属于自己的像样的家具,心里突然涌上一阵说不出的感觉,既欢欣又有点辛酸苦涩!

更想不到的是,我家这首件线条流畅富有现代感的家具,并非来自什么上好的优质木料,而只是一堆原本当引火柴用的废旧材料。记得立柜最后做盖顶时,再也找不出合适的材料。小王问我们,立柜顶上放不放帆布箱什么的重物?小钰说要压纸箱什么的。小王只得在盖顶中间加根横梁,将原本一整块的盖板分成两块,然后一半用11根板条,另一半用12根板条拼接而成,再用胶水黏合,真是又费力又费时。大立柜最后一道工序,是在未贴塑料贴面的两侧刷了两遍清漆。就这样,小王将一堆腐朽终于化为了神奇!

又是个周末,那天下午立柜大功告成的消息辗转相告,不胫而走,轰动了大学校园。来家参观的熟人老师和陌生人不熟悉的老师络绎不续,一批接着一批。他们也像我们在老北家第一次看到这时新家具一样,一个个眼里放射出欣喜钦羡的光泽,伸出手来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立柜的塑料贴面,仿佛在摸着什么贵重的物品,热烈地邀请小王师傅也去自己家化腐朽为神奇一番!

小王一开始还只是随口答应记在心里,后来邀请他打立柜的大学老师和工作人员逐渐多起来,他只好从工具箱里翻找出小本本,用铅笔记在上面。最后,邀请小王去做立柜的人家,接龙似的一家挨一家,多得排到了两个月以后!

整整一个下午,小王一直站着新落成的大柜子旁边,就像现今车市上的车模站在一款正在隆重推出的新车旁边,笑眯眯脸上显着一片幸福的红晕,眼睛里洋溢着喜悦的神情。他不曾料到,自己的这个作品会受到大学老师们如此热烈的欢迎,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得意得都有点陶醉了。作为一个手艺人他平生第一次感受到这成功的巨大幸福!

这天在准备吃晚饭时,小王像往常一样,先打理好木匠工具,清扫干净做生活的场地。为了犒劳劳苦功高的木匠师傅,小钰悄悄去新城南街烧鸡铺事先预订了只烧鸡来,备办了几只素菜,还买了两瓶啤酒,准备为小王饯行,同时也庆贺我们家拥有如此漂亮的第一件家具。没想到,当我、小钰和女儿端着酒盅站起来向小王表示感谢为他送行时,这位在我家辛苦了半个月的木匠师傅站起来呡了口酒后却提出我们意想不到的要求:

“两位老师,我暂时还不想走,还想在你们这里再做几天!”

我和小钰端着酒盅的手突然僵住在空中。

“你不是已经答应去我们徐老师家做了吗?还登记了一大串老师的名字。”小钰大惑不解地问。“我们这里的工作已经结束,没有活了。”

“两位老师请坐下,容我慢慢地说。”

等我们面面相觑地重新坐定,小王解释说,原来吃饭前他清理干活场地,发现剩余的下脚料经他仔细计算,还能做一对沙发。

温小钰与女儿

“沙发?!”女儿瞪大眼睛惊喜地叫起来。“真的吗?”

“是真的!”小王认真地点点头。“做沙发其实用料很少,主要是两边的扶手,还有靠背和四条腿,这些你们剩下的废料中都已齐全了。”

小钰坦言:“做沙发要弹簧的呀!可我们没有弹簧,也不知道去哪儿弄沙发弹簧,还是熄火吧,我们有这只大立柜已经够心满意足了!”

我们不用弹簧。我们是简易沙发!经过小王反复详细的解释,最后终于弄明白,简易沙发是用废弃的胶车内胎代替弹簧,剪成一根根皮条固定在座位两边,上面再铺层层叠叠旧棉絮,四周用布面包住,就成了又柔软又富有弹性的沙发座。

“如果你们这次不做沙发的话,”小王抓住时机加紧做温老师和我的思想工作。“这点剩下的废料,那就是下午像老师们说的名副其实的腐朽,不是自己当引火柴烧掉,就是送给别人去烧掉。为什么不下决心再来一回你们所说的化腐朽为神奇呢?!”

“所以你暂时不上人家家做了?”

小王很诚恳地对我们点了点头。

“不为别的,因为我觉得你们两位老师好,就给你们提这么个建议。当然,最后的主意还是你们自己拿!”

我们一家三口一时间全都没说话,低着头,嘴里默默地咀嚼着菜,可心里却反复地盘算开了,斟酌着小王这诱人的善意建议。

“我要沙发!”女儿首先打破沉默,高声大嗓地表态。“爸妈,我们做吧!”

“好倒是好。”小钰也开腔了。“就是太花时间。对我们家讲来,沙发毕竟没像大立柜这样急需。再说家里已经翻天覆地乱了半个月,什么事都给这只大立柜让路了,有些该做的事拖下来没有完成。就连小泉每天练琴,也受到影响!”

“这个好办!”小王又不失时机地充当起救世主来。“沙发所需的材料差不多都现成的,就缺大车内胎,这事我已经去问审过,咱们门口的自行车铺就有卖,包在我身上好了,你们都不用再操心了。至于影响小泉练琴,那是因为立柜体积过于庞大,占地方,你们房间小,没办法避免。包沙发就用不了这么大场地,温老师,我保证小泉每天有练琴的地方!”

小钰想了想,推心置腹地说:“小王,不是我们不愿意给你做饭,更不是有什么架子,你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些日子应该说我们相处得还是很愉快的。尽管没有什么好吃给你吃,但说句心里话:我尽力了,只是烹调水平有限,短时间里要提高也做不到。主要矛盾你也看出来了,是时间。汪老师和我,都不是偷懒的人,我们两人要上班,可又有自己爱好,要写点东西,实在太忙,时间对我们来说实在太宝贵。大立柜是因为急需,你也看到了,换季的衣物统统塞在我们床底下,生活上实在太不方便了,不想办法更新不行了。至于沙发,这是进一步的享受,我们不敢太奢望,能凑乎就先凑乎着,还是以后再说吧!”

“不行!”女儿大叫起来。她急得嘴里含着口饭便大声提出了抗议。 “我不能凑乎,我要享受嘛!我要沙发,沙发!”

“好好好!”当母亲的防线在女儿的攻击下,瞬间便全线崩溃了。小钰转过头来征询我的意见:“爸爸的意见呢?爸爸还没表态呢!”

我说:“我的意见也是再缓一缓好。”

“理由呢?”

“我总觉得在生活上不要太脱离大家。当我们周围的人还没有大立柜时,我们率先有了,已经够扎眼的了。现在更进一步了,还率先坐上沙发,是不是给人影响太不好?!”

“说来说去就是影响!你什么时候能够少去考虑点影响呀。我可不愿意为了影响而活着。我认为我们现在这样做,你大可不必担心你老婆和女儿这是在追求什么资产阶级的奢靡享受!”小钰对我这种想法给以迎头痛击后,继续侃侃而谈。“再说,我们做大立柜后,这么多人来家参观。你也看到了,我不能说100%,至少95%人心里都很高兴。因为我们臭老九们的生活,实在太清苦了!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大家对物质的东西都比前重视了。当人在饥肠辘辘的时候,最坏的食物也要比最好的思想,能给大家带来真实的好处。这是挨饿的痛苦经历教会我们的。所以有这么多人要请小王去他们家打大立柜,这是人之常情。我看不出有什么影响不好的?!”

“其实这是个潮流!”小王由于和我们惯熟了,也坦诚地实话实说。“反正我是个农民,说话没顾虑。两位老师也人到中年,辛苦了大半辈子,也别太亏待自个儿了。人生在世,人人都希望生活得越来越好。没有一个人想过从前的苦日子。这是人心所向。只要不犯法,奔好日子谁也管不着!”

女儿把筷子一撂,半认真半撒娇地声称:“老爸,今天你如果不答应做沙发,这饭,我就不吃了!”

“嗬,绝食了!”我觉得不能再坚持了,要不事情就闹僵了,只得屈服。“行了行了,女儿这招杀手锏太厉害了,做老爸的心甘情愿,举手投降!”

最后,沙发是决定做了,但这回小钰对小王和女儿都有言在先,分别约法三章。在做沙发事情上,她除做饭外,其它一切活儿,就不客气地都一脚踢给小王了。要求女儿不能再像上回做大立柜时,借口没地方而逃避练琴,必须天天坚持!

两位在这件事上最积极的始作俑者,当即都在饭桌上表了态,给自己立下军令状。

木匠师傅小王真是说到做到。这对简易沙发的制作,从敲木头架子,买大车内胎沙发布等等材料,固定皮条,包紮座垫靠背,到最后油漆,从未麻烦过我们,都他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了。而且每天下午女儿放学回来,他一边制作沙发,一边代替小钰督促汪泉练琴,把自己从一个通常主人总要想方设法讨好的来家做生活的手艺人,也心甘情愿地沦为我们家的钟点工了!

简易沙发完工最后结算小王工钱时,发生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情况:小王只收了做大立柜的工钱,死活也不要包沙发的钱。

“这对沙发不是你们要做的,”小王情真意切地推辞说:“是我提出来想做,是我送给两位老师做个纪念。”

“为什么呢?”小钰问。

“因为你们不像别的人家催着我快做,由着我性子慢慢来,才做成这只我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满意过的立柜,也让我过了一段自己想过的日子。”

这年春节前,小王回河北邯郸老家过年去了。年前给我们来信,寄来两斤花生米,由此得知了他姓名和详细地址,我们寄去了包沙发的工钱。

不久,随着知识分子生活改善,我们搬进了教授楼新家。一天忙碌下来斜靠在简易沙发上放松一下自己,举目望着放在房间最醒目位置上这只富丽堂皇的塑料贴面大立柜,觉得越看越好看,心里慢慢地滋生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安逸感。

只是不知小王现在云游何方?

2014730日于笔耕乐陋室

本文选自《塞外笔记》

最近,汪浙成新作《我的文学原乡》三部曲(《塞外笔记》《文坛碎影》《远去的声音》)研讨会在奉化区图书馆举行。作者汪浙成与10余位知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等文学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作品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艺术成就等方面展开讨论交流。

照片来自网络



 汪浙成近


作者简介,汪浙成,男,国家一级作家。曾被选为全国作协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省作协副主席,《江南》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篇小说《土壤》和《苦夏》,曾获全国第一,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纪实文学《女儿,爸爸要救你》2013年获全国报告文学协会"石膏山杯”优秀作品奖。

 

 隔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刊名题写:林邦德

编     辑:东东 西西

终     审:独山客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在等你





浙东文学
浙东文学艺术小说、散文、诗词、书法、美术、评论及各类活动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