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浙东文学
编者的话
村庄是美的源泉,方秀英的散文集《时光里的村庄》出版了,捧给大家一束来自山野的芬芳之花。因为抱着对于故乡的眷恋,才让作者的文字浸染了爱,这些文字同样感染读者。本刊选载其中的精彩篇章,也籍此鼓励作者在从小就有的“作家梦”里做得更为圆满。
时光里的村庄 方秀英著 宁波出版社
热气腾腾的冬至圆(外二篇)
文/方秀英
每年冬至前,朋友都会问我老家的糯米粉是否有卖了。就像北方很多地方冬至要吃饺子一样,宁海每逢冬至都要吃冬至圆。圆即汤圆,有咸甜之分。吃了冬至圆,便是给这一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年龄自然也要长一岁。老家山上方村,在高山之上,云雾绕其间,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得家乡的稻谷品质特别好。我们是哼着“山上方,好地方,粮食支援各地方,自己喝点白粥汤”的村谣长大的。山上方的糯米比市场上卖的粒大饱满,特别香糯,特别畅销。现在大家都不差钱,只希望能找到上好的食材为家人做放心的美食。于是母亲和我就经常帮村人带货,帮朋友买米。冬至未至,村里的糯米粉已所剩无几,最后总凑不到几斤。记住美食,就记住了乡愁,冬至圆是我对老家美食的最忆。每年冬至,母亲都会赶早准备食材,为家人做两锅冬至圆,一锅咸的炒圆,一锅甜的思豆沙圆。思豆沙圆是方言音 译,我没细究这字该怎么写,更偏爱写成“思豆沙圆”。因为这更能把“此物最相思”的原材料红豆的意蕴表达出来,那香香糯糯的味道能让人惦记上一年。但又想就其形状应该是“细豆沙圆”,可农人哪有闲情想那么多,多情应笑文人。冬至一早,自家种的黄豆粉磨起来,红豆沙焙起来,再炒点花生、白芝麻,用面杖一擀,香味便无法阻挡地从家家户户飘出来,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上空,飘到高高的学堂上,钻进破旧的窗里,勾走读书娃的魂儿。中午放学铃还没打,一个个箭也似的飞蹿回家,迫不及待,狼吞虎咽。在那个温饱问题还 没解决的年代里,冬至圆就是孩子们的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那天,妈妈们也出奇地慷慨大方,全没了平日里的小家子气,大着嗓门对年长的孩子说几岁就吃几个圆,对年少的娃说爱吃几个吃几个。读书娃们便放开肚子毫不客气地放肆大吃起来,吃它个四脚朝天,吃它个日落西山。没出过山、进过城的我们,感觉天底下没有比思豆沙圆更好吃的东西了。多年以后,我在很多甜品店吃糖不甩之类的甜品时,感觉论个论味确实都要被我们村里的思豆沙圆甩出好几条街。我天生是个吃货。年少时,和同龄人一样长得精瘦,食量却大如牛,被村里妈妈们说是“捞槽猪,不生肉”。到十四五岁时,还能按年龄数着个吃。高中后进了城,母亲随父亲外出做手艺谋生,就很少吃到她做的思豆沙圆了。直到父亲年老体弱做不动了、走不动了,母亲牵着他的手回家,一家人又能聚在一起吃母亲做的汤圆了。时光太匆匆,转眼我们这一代也年近半百,孩子们也早过 了论个吃汤圆的年龄,工作的工作,求学的求学,离家越来越 远,冬至日又很难聚到一起吃汤圆了。爱吃汤圆的父亲走得
匆忙,刚刚还好像坐在轮椅上和我们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思豆 沙圆,转眼已是阴阳两隔,独留忧伤。冬至上坟时,弟弟清理荒 草,添些新土,敬上三碗汤圆,热气腾腾的。“三碗坟头,不如一 碗心头”,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年少时常纳闷:为什么每次节日,妈妈们总是忙忙碌碌 地做着各种面食?也常嫌弃妈妈干吗那么折腾,做面食排场太大太麻烦,不如炒菜方便。母亲年纪大了,我也一如当年的她,开始在她的指导下动手学做面食,才明白面食是最有温度、最有故事、最有情怀的美食。妈妈们就是这样将爱和温暖揉进面粉里,让孩子们一辈子记住妈妈的味道,而冬至圆的意味更是深长。冬至大如年,冬至过后增一岁。冬至圆里寄托着妈妈们最朴实的祝福,希望孩子们好好吃饭,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希望家人们能在一起,岁岁又年年。爱不就 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餐饭吗?但愿人长久,百年共餐前。冬至圆里蕴含着家人间的合作、分享和祝福。冬至吃的不是汤圆,是仪式,是思念,是圆满;是家人的团圆,是父母的温度,是姊妹的欢笑,是儿女的满足;是对故乡的怀念,是对童年的回忆,是对流年的感伤,是对故人的哀思。有一年冬至前,一位素不相识、身在江苏宿迁的宁海人 不知怎的辗转找到我,要我帮忙买十斤家乡糯米粉、五斤豆粉。为了赶在冬至日到货,寄了偏贵的顺丰快递,快递费就花了五十六元,我都心疼那快递费了,虽然是到付的。我心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大家族,她又是一个怎样孝顺的女儿。东西如期而至,她也做好了汤圆,还发了买家秀。她说公司的员工很喜欢,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她是为员工准备的,颇有点感动。对员工如家人般的呵护,把最好的故乡美食分享给员工,小小汤圆浓浓情意,这样有心有情的管理者,员工有什么理由不爱她呢? 冬至大如年,待到冬至日,记得为爱下厨,做一两锅热气腾腾的冬至圆,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乎乎过个节。别拿时 间当托词,技术也不是问题。做好冬至圆,和粉是第一步。父亲年轻时漆的粉甑就是件艺术品,母亲四十多年来不离不弃。和着和着,母亲当年的青丝已花白如粉洒落。母亲用温水和粉,水要一点一点慢慢倒,凭着手感使比例达到最佳,不像西点几克几克按比例来。但是母亲一再强调水不能倒快倒多,一旦呛水,加再多的粉也和不出不粘手的好面团。搓圆。通过不断地揉捏,达到一定的韧糯,便可以把面 团搓成若干长条,然后每一长条按想要的个头再摘成一小段一小段面剂子。做甜圆的搓圆就行。红豆汤煮熟后直接下锅, 省心的红豆汤圆马上出锅。也有不放红豆,在汤圆里加点芝麻馅的。如果要吃思豆沙圆,先得解决豆粉问题。懒妈们可以考虑去市场里买现成的,放点好的红糖,拿清水里煮熟的汤圆放豆粉一滚,便滚出香喷喷的思豆沙圆。如果是做咸的炒圆,面剂子要先搓圆后再压扁,个儿小 点更易熟。圆子一个个压扁后排列起来,要有空隙,免得粘住。然后热油下锅,两面煎黄铲出,火不能大,不然会焦了。现在一般放电烤铛里煎,不容易焦。煎过的汤圆已半熟,香香的等着下锅。量多的圆,煎好也别堆在一起,太糯了易粘,粘成一团就不好炒了。炒圆,一般用猪油炒,因为猪油更香,肉也少不了。料理当然越多越好,当季的冬笋也是必需的。最好能用上没浸水的落刀蛎,不然总觉得不够鲜美。加上农家自制的番薯面浸软炒入,会增多对故乡的一份思念和牵挂。当然,再多的料理,还得以最平凡的青菜为主。自家种的菜更绿,经霜后的小乌菜有点甜,绿油油的,让人更有食欲。集万千宠爱于一锅的炒圆就是这样做成的。走过不少乡村,钟情的也不少。榧坑我去过多次,那是桃花灿烂的春天,寒风凛冽的冬日,艳阳高照的白天,虫蟀叫鸣的夏夜。每次去,是不一样的风景,却是一样的亲切。买
过鲜嫩可口的笋干笋鲞,吃过现杀现炖的竹林鸡,看过绿果 满枝的香榧,不厌山高,不嫌人少。但还是第一次赶上香榧 采摘节,另是一番龙腾狮跃庆丰收的秋收场面。10 月 15 日早上 7 点多,民协一行人随黄坛镇干部出发
去榧坑。霜未降,叶未红,山色青绿转初黄,不到山野里,怎知 秋意渐浓,见秋色渐渐丰富起来了。车子在青山竹海间盘旋 而上,黄坛水库、西溪水库擦肩而过,那一汪又一汪的秋水绿
得招眼,要不是赶时间,都想停停走走。同行的伙伴有些没 来过,看着满眼绿水青山,一路赞叹着,全然没在意山路十八 弯转来转去。这样的山路对新手来说是个考验。前些年我
刚学会开车时曾带着父亲到黄坛水库边上转过,父亲说从水库往里进去就可以到他年轻时做手艺的双峰榧坑。看他很 怀念,我就说带他去看看,父亲很开心。但因为下雨多雾,越
往里开视线越模糊,过了西溪水库就有点不敢再往前了。父 亲知我胆小,就叫我别冒险了,以后有机会再来,但再也没有 陪父亲去榧坑的以后了,斯人已去,此念茫茫。从平地到峰顶,经留五扇、横坑过中央山,途经山村,我已 不陌生。我听过留五扇历经沧桑的村名故事,感受过弘杨小 年节庆时横坑四合院的热闹氛围,夜宿过虫蟀鸣声伴枕的中
央山民宿行深客栈,走过崎岖狭窄的双峰古道。每经此途,我 都会想起父亲,想象当年青壮的他,如何背着沉重的器具行 李离开家乡,夏经酷日,冬时踏雪,翻山越岭,历经沟坎岭壑,
饿了吃口麦饼单,累了喝口冷水,朝发夕至,吃百家饭,干百家 活。由于交通不便,他一干就是半把一年的,以至于回到家我 都不认识他了,躲到隔壁姨妈家说家里来了打生客。从峰顶走到谷底,就到了目的地。双峰榧坑,离县城约 三十千米,为原双峰乡政府驻地,因北有鸡冠峰,东南有野猪 峰,双峰对峙而得名。榧坑村深藏在高山里,坐落在群峰夹
峙的深山谷地里,依山傍水,西通天台,北临新昌,大松溪穿 村而过,溪水充沛湍急。溪上的“万年桥”是首个招牌,修建 于清乾隆年间,就地取材,由高山乱石堆砌而成,是浙东地区 跨径最大的单孔石拱桥,取名“万年桥”,祈愿石桥固不可摧, 留存万年。万年桥位于村口,是行人的必经之地、打卡必去点,也是我们此次活动的集合地。莫道人行早,更有早行人,万年桥 上早已人来人往, 网友“美食搬运工”早早地站在万年桥上挥 手招呼。这是又要给榧坑村民带货了吗?他说,今年榧坑香
榧丰产,希望能帮村民们卖个好价钱。桥下,舞狮舞龙队蓄 势待发,各路人马陆续到位。佳艺琴行的老师们,正在忙碌 地布置专场,要以古筝助兴。在这高山流水之间,弹奏一曲
《高山流水》,最应景不过。趁活动还没开始,我们沿溪行走, 或在银杏树下观景, 或于碇步桥上行走,或在桂花树前闻香。流水潺潺,溪清见鱼,鸭子畅游,这边还沉浸在玩水的欢乐
中,那边锣鼓已喧天,仪式马上开始了,我们赶紧折回。只见鼓乐舞龙在先,汉服装扮的人们紧随其后,队伍穿 过田野,拜过庙宇,走过村庄,爬上山坡,齐聚在“千年榧树
王”下,第二届黄坛镇抱孙果(香榧)开摘节仪式就这样热热 闹闹地开场了。仪式很隆重,舞龙舞狮、司仪主持、祭文祭祀、 青果开采、喜袋分发,整个流程满满的仪式感,是欢庆,是感
恩,是祈愿,是承继。舞龙舞狮的是黄坛中学的学生,舞得像 模像样,也是非遗传承进校园的成果展示。仪式结束,在村里随意行走,见到最多的就是香榧,大家 都忙着摘榧晒榧。榧坑因榧多而得名,原为木榧,后从诸暨 引入香榧嫁接改良。如今,双峰已成为香榧种植基地,“双峰 香榧”品牌已在市场打响。现在榧坑家家户户有香榧,如我 们村里家家户户有茶叶。路边、溪边、山边,凡能晒的地都晒
上香榧了。秋阳甚好,大家都是手里忙着活,脸上笑成花,仿佛晒的是金果果,晒的是美好生活。一老人肩扛山上摘来的一袋青榧,小心翼翼地小碎步从 山上下来,看上去年纪挺大了,我们说替他一肩又不让,便跟 着他进了四合院。他放下果子,坐在竹椅上,谈笑自如。邻居
说老人家九十多岁了,是村里最年长的,活干惯了,不愿闲着。晒场上,晒着一大片一大片的香榧,几位妇女戴着遮阳 帽在翻榧,我不由赞叹:“你们家这么多香榧呀!”一位妇女 笑笑,不以为然:“这就叫多呀,我家还有更多呢!今年年成 好,我们家应该能收个一两万斤,那边大姐家比我们家还
多。”眼见为实,她热情地拉我去看按采摘时间堆沤的不同批 次香榧,连包装盒都带我去看了。她有点抱歉地说:“我们 家榧还没炒,不然捞些给你尝尝。”还很热情地留我在她家吃 饭,另一家老奶奶也很热情地站起身来叫我吃了再走。对一 个素不相识的路人都那么热情,难怪父亲以前老说山里人都 很客气,穷时便好客,富时更是大方了,山里人的古道热肠最
暖人心。继续前行,看到一对老年夫妇正准备担着香榧去清洗, 民协胡永伟老师和视频号“宁海好哥”博主问他们香榧收成 如何,两位老人说一年三两万没问题,加上春来笋干的收入 也不错,够他们花了,很是知足。“宁海好哥”严老师便拍起 短视频替榧坑香榧吆喝。在香榧集市上,我们尝到了秋天的
第一颗香榧,松脆弥香,欲罢不能,同行的老师们便开启了买 买买的节奏。摊头不少,买客也很多,还有美女主播在直播带货,甚是热闹。到溪边,又看到了这对老夫妇,他们正蹲着洗香榧。我 就趁机向阿姨打听,是否认识当年在这儿做花眠床的师傅。很凑巧,她刚好和我父亲同龄,说有印象,他帮他们家也做
过,让我带他来玩,一听他已去世,不免叹惜,便邀我母亲来 走走。她老伴九十岁了,看上去一点也不像高龄了,精神很 好,手脚很活络。阿姨说,多走走多干活身体硬朗。“美食搬 运工”一边帮老人洗香榧,一边现场直播带起货来。仪式结束,我们参加了文化研讨会。黄坛镇政府很重视 香榧品牌建设,在葛军伟书记的主持下,大家以打造榧坑香 榧品牌为核心话题,从香榧的历史、成长、果实和木材等方面
展开文化研讨,各抒己见。香榧是喜果,从开花到成熟需要 三年。因此一棵香榧树上会出现三代同聚的现象,如爷孙三 世同堂,因此又被称为“抱孙果”。它深受老百姓喜爱,被寄 予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每逢结婚等重大仪式,总
少不了香榧。香榧也是共富果,小小的果子给村民带来了大 大的收获,让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很多人家城 里有房,回村有车,奔走在城乡之间,致力家乡振兴,带领村
民共富。有勤劳热情的人们,有政府部门的重视,有香榧品 牌的唱响,有各界人士的助力,有四时美丽的风景,相信榧坑 的明天定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让人向往。来时朝阳初上,转眼已是斜阳夕照。四合院没看够,老 故事没听够,好风景没拍够,时间不够,只能下次再来。柿已红,银杏叶未黄,下次带上母亲再去,去看万年桥、千年香榧、
金黄银杏,去尝刚出炉的香榧,吃喷喷香的海苔夹心黄坛麦 饼,去赴那位阿姨的约,看看和父亲曾经有过交集的人们,聊 聊关于父亲的那些往事。正是那时那地,父亲让榧坑箍桶人 用香榧木做了个粉甑送给母亲,它是母亲和粉的必备家生,
五十年来一直带在身边,不离不弃。我是大山里的孩子,小时候没走出过大山,也没读过多 少书。姐姐上初中时买了不少连环画和作文书,它们便成了 我的精神食粮,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我的小学作文占了班 级黑板报的半壁江山。那时语文老师方贤蒙表扬我,说我长 大后能成作家,于是我就开始梦想能成为作家。进宁中的第 一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吴永夫的命题作文是《二十年后的 我》,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位作家。上大学了,如愿进了中文系,感觉离梦想又近了一点。开学初写的作文《我的课桌》,写作课老师孙武军在课堂上读了,同学们捧腹大笑于我的幽默语词。可是此后四年,我都是悄无声息,连块豆腐块也没见报。没机会成为“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就自我安慰还没到二十年呢!厚积薄发,二十年后也不迟,人家鲁迅也是大器晚成,发表成名作《狂人日记》也是在三十六岁之后。四年之后,怀揣着毕业临行时恩师的教诲“心甘情愿做一辈子老师”, 走上工作岗位,教书、育人。搞文学社, 辅导学生写作,把学生的作文从头到尾改个遍,自己拿起笔来想写点东西却不知从何写起。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还是无作成名,再也找不到借口了,我承认自己不是当作家的料,作家梦就此作罢。年过不惑,卧病多年的父亲突然离世,女儿也上了大学, 突然感觉心里好空,便偶尔静下心来写点小文,回忆父亲、故乡和儿时,也写写身边的人事、旅游美食,不期望投稿发表,只是自娱乐人,自建了微信公众号“南方写意”不定时发布, 在与读者的互动和鼓励中培养写作兴趣。“南方”是我的网名,因为简单、普通,且名中有姓,后来也成了我的笔名。至于“写意”,是我想过的生活,也是我想用写意的笔法去描绘的生活,如写意画中的墨色笔触,时浓时淡,时正时乱,随性发挥。我在山村里长大,山野自由的风和随性生长的万物熏陶了我。我也喜欢自由、随性的生活,如蒙田所说的“生活得写意”,跳舞的时候便跳舞,睡觉的时候就睡觉。有一次,“乡土宁海”微信公众号的李恒迁老师邀我写
一 篇关于潘天寿的文章,作为大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纪念。我从小敬仰这位国画大师,父亲常和我说起,但我自觉学问 浅薄,“乡土宁海”公众号的粉丝又多,不敢造次,便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赶在 2017 年 3 月 14 日潘天寿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交稿发布了《父亲的故乡里,有我的身影》,近三千次的阅读量使我对写作的兴趣大增。暑假期间又加入了去江西乐平考察古戏台的队伍,我惊叹于乐平古戏台的精美,后来才得知宁海的古戏台更精致。入门方知学问深,我惊叹于宁海地方文化的精深,从此加入了地方文化研究的队伍,开始深入社会,对地方文化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记录。通过田野调查和资料查询挖掘宁海的地方文化,整理写文,公号发布,忙碌并且快乐着,因为有很多朋友会关注我并且鼓励我坚持写作。我也越来越热爱宁海这片热土,用脚步去丈量,用笔触去记录。那些充满浩然正气的地方人物、散落山野的古村民居、隐匿乡野的人文逸事、令人难忘的故乡美食、流传至今的民俗技艺都成了我笔下的文字,很多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今日宁海》和“学习强国”等媒介发表,我还先后加入了县、市作家协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友人聊天,偶尔也会被调侃为“方作家”。承担了学校地域文化一课的教学后,我通过不断学习提 升自己,融会贯通,也在教学中融入宁海本土的文化资源,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时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身边的地域
文化。我认真教学,把貌似不务正业的研究写作与课程教学 连接起来,把问题变成课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宁波开放大学郭玮、赵淑萍等专家的带领下,加入宁波开放大学《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团队的力量让我们走得更远,经过不懈的
努力,我们的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我们的教学团队同时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我负责的南方写意工作室获批宁波开放大学名师工作室,学校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感谢宁波开放大学和宁波开放大学宁海学院的大力支助,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我不知该如何来鉴定自己是否已成为作家,网上关于作 家的定义是指以写作为主的文学创作工作者,也指文学领域 有盛名成就的人。我感觉离之还相距甚远,但如果按照加入 作家的专门组织作协来说,三十年后的我加入了作协,也算 是梦想成真,尽管迟了十年。我以为,与其说自己是作家,还不如说是一个文字记录者。古来万事东流水,从来人生少百年,时光易逝,物是人非,那些留不住的时光、人物和故事,
就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它们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任人追逐。我喜欢潘天寿先生回故乡宁海夜宿温泉时题的一首诗:“踪迹十年未有闲,喜今便向故乡还。温泉新水宜清浴, 爱看秋花艳满山。”尤爱其中“爱看秋花艳满山”一句。人生一世,若比作四季,半百之年,似生命之秋,耕耘半辈,应该是收获之季。春花本烂漫,秋叶亦似花。孙武军老师给我的毕业留言“土地上,一个开花的季节”,不论春秋,都是开化的季节,希望我的那些作品也能在生命的秋季里另有一番绚烂。本书收录我近几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文章,主要立足地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弘扬地方精神。本书共由四个部分组成,走村过庄,皆似故乡。画故乡形,谈故乡艺,品故乡味,忆故乡事。描绘宁海村庄风景,记录民间技艺、语言、风物和精
神等的传承,介绍美食及制作方法,讲述村庄变迁、振兴之路。内容多选自微信公众号,因受篇幅影响,照片、内容等多有删减。为方便对照,每篇文章都写有发布日期,关注微信公众号“南方写意”,可根据日期寻找到相应文章,查看更多图文。本书图片部分由本人拍摄,更多的来自徐培良、尤才彬、周衍平和缪军等摄影师的无私奉献。对于大家的帮助和支持,谨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宁波出版社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书中难免有疏误之处 , 敬请大家不吝赐教、指正。
方秀英近照
作者简介:方秀英,1972年生,浙江宁海人,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员,宁波开放大学宁海学院教师。主编《乡土宁海2016》。
隔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刊名题写:林邦德
编 辑:东东 西西
终 审:独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