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编者的话
一个摄影家写的散文,会不会比她的摄影作品佳,在陈慧慧的作品里是肯定的。生于斯长于斯的作者,肯定有比外来的有优势,那是来自血液中的感恩和张扬。作者借助从故乡醒来的时刻,思维不断的来回穿梭和跳跃,文字就有一种时间的纵深穿插,达到了理想的厚度。本刊推荐,希望大家喜欢。
在龙宫的晨光中醒来
文/陈慧慧
龙宫系列摄影/陈慧慧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射进来,洒在了屋内的老物件上,洒在了窗台那早已被拔的锃亮的旧算盘上,像是有个声音又在说"算账决不能马虎,做人也决不能含糊"。那把二胡依旧静静地挂在老地方,仿佛还存留着父亲指尖的温度,目光触及那些熟悉的旋律便在耳边回响,每一处纹理,每一个部件,都承载着父亲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它们静静待在原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然而已不见了那个总是早起忙忙碌碌的身影,瞬间一股热浪涌上心头眼眶早已湿润,一辈子方正不阿的父亲已经不在了,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似乎还留着他的气息,再也回不到有他的日子了,只剩下满心的思念。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他会永远会陪着我一起前行。屋外鸡叫声此起彼伏,划破了清晨的静谧,与童年记忆里的鸡叫不同,那时的鸡鸣是嬉闹的前奏,是无优无虑的的号角,如今,这叫声里更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
随意吃上几口早饭便出了家門,虽然很小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些熟悉的石子路还是闭着眼睛就能走过去,秋风轻拂,微凉,空气清冽还带着泥土与秋霜混合的气息。龙宫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蕰,村里有龙潭,龙树,古道,古祠堂,都仿佛藏着古老的故事,小时候除了村里做戏一般都不会去祠堂,黑漆漆的总感觉里面很害怕。那时最喜欢的就是去潭边的龙树下玩耍,大人们乘凉,小孩子戏水。记忆里的童年就如同昨日。不知不觉已走到了村口,村边上的马路是村子的主干道,在晨光中泛着光泽没有一点杂物,仿佛比之前要宽广许多,路两边的老房子干净整洁有序地等待着修补!最喜欢的就是马路下面的这条龙溪,溪水潺潺穿村而过,水面清澈,成群的鸭鹅在水里肆意的打闹玩耍,溪边的老树上鸟儿啁啾,就象一首清晨的协奏曲。此刻已是炊烟袅袅在各家的烟囱升起,带着柴禾的香气,那是家乡独有的味道。抬头看远处山峦在晨雾中渐渐打开,山上的树木比记忆中更茂密了了些,色彩也更绚烂,红的,黄的,绿的交织成了一幅斑斓的画卷,无声地诉说着家乡的变化。他也是我永远拍不完的风景。再往南面就是龙宫大溪了,记得小时候常去龙潭边野餐,背着水,带着干粮,头一天晚上就兴奋的睡不着了,这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沿溪走一小段就能看见大泄潭,长在悬崖峭壁下,特别是暴雨过后,流水十分壮观,潭面上雾气腾腾。犹如仙境,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真的非常出片。再往溪内走,就是一条古驿道。龙宫村委与宁海善意公益服务中心正在这个秋季修复古道,村民们出钱出力,义务帮工,免费做点心。重新修复这条传说中被遗忘的唐诗之路,在古代这条古道是浙商商贸往来,文人赴考,达官贵人办差的主要道路,古道是从宁海黄坛经西溪到龙宫全程十公里。老公的奶奶在世时经常讲起龙宫的"半边天",那时候他每月雇脚担从黄坛到龙宫收买老物件。走在悬崖峭壁下,抬起头看向天空,只能看到一半的天。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古道已经变得十分开阔平坦。最值的一提的就是每年二月二龙抬头,村里总会举行盛大庆典,热闹非凡,村礼堂里人山人海,七条巨龙昂首挺立。气势恢宏,村书记手持蘸满朱砂的毛笔为龙点睛。仿佛赋予了龙鲜活的生命。一条条巨龙越出礼堂。在古老的村子里,村民们面带喜色身着全统的服饰,个个精神饱满舞动长龙,走村穿巷锣鼓喧天。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穿过后墙弄,便到了三角地,据说义门陈氏家族聚居的村落都建有三角地标识,而我家正好就在三角地这里,那时父亲从部队退役后便在宁海深圳镇供销社工作,虽然那时交通不方便他依然隔天就会回来一次,所以我总是算着日子,每到他回来的时间我总会早早的在门口的三角地跌起足尖期盼他身影能够及时的出现在长长的后墙弄口!母亲是上海下乡的知识青年,他本是双湖村的语文教师,后来因家庭考虑便在村里的商店工作,虽然那时候经济还不发达,但是在我记忆里儿时的物质生活依然还算富足。三角地是龙宫村的中心地带,所以每当夏日傍晚时分,店门口便聚满了隔壁的叔叔,婶婶,伯伯,他们随意闲坐着,摇着扇子谈天说地,此刻是他们干完一天的农活最放松的时候。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新科伯伯,如今还健在已是有百岁高龄了,老一辈人都称他新科状元。那时他经常给我讲村里面蛟龙出没,山上遇虎的故事.龙宫,顾名思义那就是有龙啦,村西有个石窦潭,在悬崖峭壁之下潭深不见底常年不涸,犹如水晶宫,蛟龙就藏在这幽深的岩洞里,还时不时在水里翻腾着,腾云驾雾及时行雨消旱,使龙宫村人民丰衣足食,龙宫的村名也由此而来了。故事真假难辨,但我却从此爱上了《山海经》《故事大王》之类的小说,或许是想从这些书里去寻找答案吧。在这些前辈的身影上我看到了龙宫村民精神上的富足和他们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说起教育,曾有人评价龙宫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村庄,满腹诗书气自华。龙宫信学重教,咸丰年间陈氏先祖就创建了崇德堂,也就是现在的育英书院,小小院落气质非凡,一辈辈人在这里薪火相传。从私塾,到书院,到龙宫中学,到现在的善意公益育英奖学助学基金会,教育在此长盛不衰。走走停停已是晌午,时间在这里仿佛可以变的很慢,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匆忙,只有淳朴的乡亲,他们腼腆中带着微笑,像极了父亲的笑容。恍惚间时光仿佛已在这里停滞,心灵也在此刻找到了宁静的归宿。
陈慧慧近照
作者简介:陈慧慧,浙江省宁波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爱好摄影、旅行、音乐,有不少摄影作品分别入展国家、省、县的摄影作品展。摄影是她观察世界的窗口,用镜头捕捉瞬间,将美好与感动定格为永恒。带着相机一起去旅行吧,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用相机去记录故事,用脚步去丈量世界。对于写作我很小白,但心中一直怀揣着文学梦想。
隔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刊名题写:林邦德
编 辑:东东 西西
终 审:独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