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9日-
云德文学评论
编者的话
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实践,知名作家云德不仅随笔精彩,文学评论更具权威性。今天推出的一组评论,是云德众多的评论文章中的代表作之一。细看就知,这些文字都很真诚,那是关怀和大爱的温度,这是文艺评论的至高境界;对于文学艺术品质的追求,比如生命、思想、特色、形象和品位等缺一不可。这不仅是对于广大作者的希望,更是其自身遵循的原则。
本刊推荐,希望大家都能像喜欢喜云德随笔一样,喜欢上云德评论。
意外的审美惊喜
——庞白诗文读后(外二篇)
文/云德
缺钙的文艺需要思想进补
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不是抽象概念的粘贴,更不是艺术形象或意象塑造之外的标语口号,而是来自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独到的发现。提高创作质量,提升文艺格调,离不开思想。思想有深度,文艺才有力度。
人若缺钙会患软骨病,缺钙的文艺同样会患上精神“软骨病”。当下,许多文艺作品经常给人一种软绵绵、轻飘飘的感觉,没法形成强烈的思想冲击力与穿透力。这就是文艺缺钙的病兆,也是造成当下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引起业界的关注。
文艺的钙质源于思想的充盈
客观地讲,中国是文艺创作生产的大国,一年可以生产电影600多部,电视剧15000多集,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作品数以万计。然而,其中真正能引起社会轰动且在人群中广为流传者却不多。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力空前增强和开放程度日益扩大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艺术创作的数量大国很难成为质量大国的根源,已不再是经济资源和技术支撑的问题,而取决于精神的容量、思想的深度和艺术创新的能力。应当说,我们相当多的作家和艺术家拥有良好的创作条件,不缺乏生活阅历和创作能力,然而作品虽然忠实于生活,却毫无灵气,更缺少新意;会讲故事,却不会提炼意义;读者和观众即便能看下去,也很难产生回味和思考。有的创作者尽管早早成名,却难入大家行列。究其根本,他们没有足够的思想文化储备,缺乏对素材高屋建瓴的驾驭能力,他们对生活没有做到真正的“心入”,深刻思考少,人生感悟乏,陷入惯性化写作或表演的困境中,写来演去老一套,常年没有突破和提高。
文艺的钙质源于思想的充盈。如果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高思维成果和精神力量不能在文艺创作中得以体现,如果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能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深入而独到的思考,如果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无力洞察当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灵困惑,那么,我们的文艺就无法给人以情感的慰藉与思想的启迪,自然更谈不上矗立于人类精神创造的巅峰。
思想的内涵来自价值的追寻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思想的力量,是人类所知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人类理解了这种神圣力量的本质且加以合理利用的时候,人类才能把自己从物质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自觉地朝着一个有创造力的方向前进。人会因为思想而不朽;文艺也不例外,创作会因为思想含量的不同而区分出高下优劣。思想永远是艺术的脊梁,一旦在思想内涵上贫瘠瘫软,艺术上也会随之变形甚至垮塌。
当然,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不是抽象概念的粘贴,更不是艺术形象或意象塑造之外的标语口号,而是来自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独到的发现。有人把文艺对思想的疏远,归结为对过去公式化、概念化的反拨,粗看似乎有理,其实是个误解。因为,概念化的东西从来就不是艺术。去概念化、去公式化绝不等于去思想化。概念化与疏离艺术的思想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艺真正的思想性,是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度开掘和价值的追寻,是深入创作本质、融入艺术骨髓的灵魂血脉。它与艺术性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优秀的艺术作品从来离不开深邃思想精神的凝结。而以防止概念化为口实而空洞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做法,无异于为止渴而去饮鸩。
我们同样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文艺作品的思想不同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甚至也不是文艺史论中所说的思想性。它不是概念的演绎和逻辑的推理,而是与作家和艺术家对于生活和人生的认识程度和把握能力、生命情感体验和艺术直觉以及作品艺术形象和意象的塑造等融为一体的。对文艺作品思想深浅优劣的判断靠受众的审美感受来实现,作家和艺术家的思想秘密就隐藏在“怎么写、演、拍”“写、演、拍什么”的艺术话语中。作品的思想性有机地寓于艺术性之中,肯定一部作品思想价值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愈是精品力作,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度愈高,甚至在这种融合中,思想性的力量往往占据着更为突出的位置。有无深刻的思想性,往往成为区分一般艺术家和杰出艺术家的分水岭。
价值的开掘在于对美的发现
在实际创作中,文艺思想边缘化的症结,除了创作者自身对人生和现实的精神思想内涵缺乏深入开掘的原因之外,再就是当下艺术领域普遍存在的过度娱乐化倾向使然。一方面,社会生活的紧张高压,使人们更注重文艺的休闲娱乐功能;另一方面,适应市场需要、追寻商业利益,也导致许多创作者放弃严肃的社会思考转而倒向娱乐大潮。文艺领域甚嚣尘上的娱乐化、商品化和快餐化风气,让艺术告别了“思想的重负”,在一片浅薄的搞笑、不动脑筋的“读图”、卖萌以及庸俗不堪的感官刺激中,上演着一出又一出“娱乐至死”的闹剧。过度的娱乐化和技巧性游戏,让文艺在丧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之后,留下一堆文化的泡沫甚至是垃圾。没有审美的新奇感,没有思想的震撼力,患上“软骨病”的文艺,再配上一帮思考能力已渐趋萎缩的盲目粉丝群,长此以往,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智力健康,销蚀的是国民的创造能力,最终危及的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重提文艺的思想性,呼吁为疲软的艺坛进补思想的钙质,意在把那些被世俗功利和懒汉思维所挤占的思想空间还给文艺。重建文艺对思想的信仰,有利于文艺在新的思想高地上去重新拥抱生活,寻求自身更新、更高、更宏大的突破。文艺渴望思想的滋养,就像沙漠渴望甘霖一样,是源自生命深层的追求。重新让思想引领文艺的航程,需要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理论的素养和文化的涵养,让创作与表演充盈着更加鲜活的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家国情怀和悲悯意识;需要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与建设的火热社会生活,在喧嚣的生活表象中发现深层的力量;需要在轻松的写作、惯常故事和技巧的玩味中注入思想的深度和新意;需要在一味地仿制和重复的潮流中多一些原创;需要在人性负面的展示中多一点深入的剖析和正面的引导,给人温暖的希望;需要在怀古的幽思中多一些对民族现实和未来进程的关注;需要在个人私生活的自我抚慰外多一些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需要在追求创作的速度和数量时多一些追求质量的韧性和耐心……总之,就是需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让艺术在波谲云诡的生活涌动中,做出深刻的发现,直抵本质的真实,给受众以警醒、震撼与冲击。
提高创作质量,提升文艺格调,离不开思想。思想有深度,文艺才有力度。正如罗丹所言: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发现常人所未见,需要深入的观察和思想的引领;而在常人常见中发现新美,实现艺术上的大突破,则更需要以思想上的发现与突破作为先导。所以,如若没有思想钙质的补充,文艺的“软骨病”治愈也难。
(原载《光明日报》2015年02月09日 )
繁荣创作四议
目下推动文学创作进一步繁荣的难点很多,有四个元素至关重要。
一是生命开掘的深度。文学可以承载各种题材和主题,不同的选择绝不决定艺术的尊卑高下,而生活和生命开掘的深浅却是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曾经的生活环境和疆域是作家灵魂的巢穴,也是创作的原乡,展示其浓郁的地域特色,表现世界一体时代不同民族独特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是作家同中求异的法宝,更是孤独游子乡愁眷恋的心灵牧歌。文学作为演绎人生的活剧,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入体验,没有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和民生甘苦的倾心关注,不触及人性深处最深邃、最敏锐的神经,只能是浮光掠影式的浅层临摹,不足以打动人心。只有心系国计民生,关切人类生存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对社会百态和人生况味有深切的体验和感悟,作家才能用独特的视角刻画出人生的甘苦、命运的舛顺和人性的奥秘,作品才会有生活的质感、生命的实感和思想的厚重感。
二是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表达。个性是文学的生命,没有个性的作品永远没有艺术生命力。个性的呈现,一方面源于创作主体对生命独到的把握与认知,源于个人对生活的见解、对生命的体悟和对审美的独到发现,唯有能道出他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人性妙处,方为成名立万的独门秘籍;另一方面,个性也源于作家对族群灵魂与精神的深度开掘,若能成功展现出一个地域或民族的鲜活生动、非同流俗的审美意趣,寻觅到族群文化最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可让族群文化跨越地域而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三是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命的体悟和人性的开拓,需要艺术形象来承载,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就不能吸引读者、产生感人的力量。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世,知人表现在艺术创作上就是要用犀利的慧眼去洞察人生,用审美的方式去捕捉素材、提炼主题、塑造典型,依托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来附丽故事、推动情节、传达主题,实现创作主体与文艺受众的无障碍沟通,不断为人类的艺术画廊注入新鲜血液。
四是高雅的文化品位。文化品位是衡量文学成色和质量的试金石。文学的文化品格不是作品的外在装饰,而是其灌注于内容与形式深处的灵魂血脉。它来自创作者对于生活独到把握的“这一个”,是作者思想修养、文化素质、悯世情怀和创作水准的自然流露。表现在具体作品上,既要显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更体现在内敛、蕴藉的表达中掩饰不住的光芒四射的艺术张力。没有文化品位支撑,作品即使轰动一时,也不会流传久远。
(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3年第11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云德近照
作者简介:云德,本名郭运德,山东济宁人氏。笔名云德、德耘、仲言等,文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先后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政研室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现已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文学理论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文化研究、新闻编辑及文化管理工作。曾出版过《期待的视野》、《文化的视点》、《审美的视角》、《直面文坛》、《守望精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受众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合著)、《云德评论文选》(6卷)等著作,获得过十多个国家级文化与新闻奖项。
刊名题写:林邦德
编 辑:东东 西西
终 审:独山客
扫描识别二维码
关注浙东文学
欣赏原创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