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一摆海涨

文摘   2024-11-09 11:26   福建  





以前生活条件较差的时候,想吃点好的乃至于下馆子,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因此,坊间形容难得吃一次“大餐”或难得有人愿意破费请客等,常用“三千年一摆海涨(三千年才一次涨潮,形容十分稀罕)”来戏称。这句俗语也用于形容其他偶尔才为之的事情,看语境,中性词偶尔稍偏贬义。






01

餐饮业~历史的符号

老泉州早年有福人颐饭店(中山南路水门巷口)、满堂饭店(新门街头)、清真饭店(中山路承天巷口)、群众饭店(中山中路)、远芳饭店(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边上,固有“吃远芳、看侨光”的说法)、桐城饭店(南门边,即中山南路拐天后宫的转角段)、大众车站饭店(旧泉州汽车站对面)、钟楼饭店(附设的钟楼冰厅,第一次让泉州人知道了冰淇淋的味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八十年代,泉州城开始出现高档装修的酒家,这些装修豪华新颖的饭店,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有点令人大开眼界的效果,原来房子还可以这样装修。头家给饭店起的名称,大都以气派的“某某酒家”或“某某大酒楼”为名,也有文雅的“某某阁”等。例如:福人颐饭店二楼的麒麟阁、满堂饭店高档装修的三楼餐厅、钟楼那边的泉州大酒家(后改钟楼酒店)、泉州友谊宾馆餐厅(这里还是坐二手日野大巴去福州的发车处)、金泉酒家、百源酒家、醉仙阁、快活林、悦来、杏花村、金龙、金源、敦煌、海峡、海珍楼、丰华、裕华……


想当年,一个月“趁无几銙(赚不到几块钱)”,想要“哙腮(大快朵颐)”一摆,也勿系简单的“待志(事情)”,以上诸店,笔者有的去过,大多仅为路过。



02

一角银在福人颐吃到饱
据《泉州市饮食服务业史略》记载,中山南路的福人颐饭店,是计划经济时代泉州生意最旺的饭店,全国先进单位,名声非常响亮。即便是改革开放不久的八十年代初期,也是泉州餐饮第一。作为一家有着辉煌荣誉的饭店,坚持薄利多销和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主打煎包、馄饨、面条、米粉汤等大众化品种,让收入微薄的人们,可以偶尔来打打牙祭。


当年福人颐饭店的碗(尤文辉供图)

中山南路在上世纪是泉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桥南的晋江、南安等地民众,但凡家里有点大事,都会过新桥来城内采买物资。很多农村人来城里打个零工或办个事、看个病什么的,也会慕名来福人颐饭店“喫看唛(吃看看)”。为此,福人颐饭店特别降低了供应的起点价,一个馒头只卖两分钱。如果是农民自带大米而来,只需要补两分钱,就可以兑换白米饭,再花两分钱买个小菜,五分钱买碗馄饨,九分钱就解决了一顿饭。农民兄弟进城,也能够一角银吃到饱。


1979年福人颐和饭店的工作总结

虽然做的是价廉物美的买卖,服务质量却是杠杠的。有“四不送”的规定,即服务员在端菜给客人之前,要做到:“质不好不送、量不足不送、煮不熟不送、汤不热不送。”温馨服务“有四声”,即:“顾客来了有迎声、顾客问话有答声、收款收票有唱声、顾客离开有送声。”


福人颐饭店(图片来源于网络)

笔者那时候系少年家,也有去过几回,因囊中羞涩,一般就是买几个煎包而已。是时的福人颐饭店是真的棒,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福人颐”还是给很多人留下了满满的老泉州记忆。

03

一分钱的烦恼,廉价的眼泪

六零后曾经的囝仔时代,钱“大圆(耐花)”但“袋落仔(口袋)”难得有三两“銙(古代小块的金银,泉州方言保留这个发音,意为小钱)”,经常是“无半銙”。在一分钱也可以满足一下嘴馋年代,“囝仔郎(小孩子)”为了一分钱而哭哭啼啼不算什么。记得小学毕业之前写了一篇描写童年的作文,里面写了“一分钱的烦恼,廉价的眼泪”之类的文字,被语文老师狠狠表扬了好几次。


那时候,一分钱可以买到的零食有:一块脆饼、一颗薄型的糖果、一串菜头酸碎块、一块“糖角”等,还可以租一本小人书,让几个同学围在你身旁“蹭看”。牙膏用完以后的铝壳子可以跟小贩兑换“糖角”,谓之“敲糖角”。


小学期间,曾经帮忙一位家里“有矿”的同学做过N次又N次的作业,他把压岁钱分给我一块钱,因此妥妥地富裕了很长时间,甚至还请了几个小伙伴吃一次豪华版的“菜头酸包腹”,菜头酸中间破开一缝,塞进白糖和花生碎,合起来吃,相当美味。“菜头酸包腹”也分档次,只刷甜辣酱,两分钱。夹白糖和花生碎的,五分钱。


民以食为天,“趁呷”就是为了穿衣吃饭。如今,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不再需要为一餐美味而津津乐道。但是,物质匮乏年代的那种“三千年一摆海涨”的美食记忆,却很难让我们轻轻忘怀。




  作者简介  

林建强,笔名阿拉伯菜农,地方文史学者。长期专注于泉州地方历史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推广,现任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泉州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泉州市政协委员。


撰文 | 阿拉伯菜农
排版 | 吴慧文


泉州鲤城文史
讲好泉州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