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生活条件较差的时候,想吃点好的乃至于下馆子,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因此,坊间形容难得吃一次“大餐”或难得有人愿意破费请客等,常用“三千年一摆海涨(三千年才一次涨潮,形容十分稀罕)”来戏称。这句俗语也用于形容其他偶尔才为之的事情,看语境,中性词偶尔稍偏贬义。
老泉州早年有福人颐饭店(中山南路水门巷口)、满堂饭店(新门街头)、清真饭店(中山路承天巷口)、群众饭店(中山中路)、远芳饭店(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边上,固有“吃远芳、看侨光”的说法)、桐城饭店(南门边,即中山南路拐天后宫的转角段)、大众车站饭店(旧泉州汽车站对面)、钟楼饭店(附设的钟楼冰厅,第一次让泉州人知道了冰淇淋的味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八十年代,泉州城开始出现高档装修的酒家,这些装修豪华新颖的饭店,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有点令人大开眼界的效果,原来房子还可以这样装修。头家给饭店起的名称,大都以气派的“某某酒家”或“某某大酒楼”为名,也有文雅的“某某阁”等。例如:福人颐饭店二楼的麒麟阁、满堂饭店高档装修的三楼餐厅、钟楼那边的泉州大酒家(后改钟楼酒店)、泉州友谊宾馆餐厅(这里还是坐二手日野大巴去福州的发车处)、金泉酒家、百源酒家、醉仙阁、快活林、悦来、杏花村、金龙、金源、敦煌、海峡、海珍楼、丰华、裕华……
想当年,一个月“趁无几銙(赚不到几块钱)”,想要“哙腮(大快朵颐)”一摆,也勿系简单的“待志(事情)”,以上诸店,笔者有的去过,大多仅为路过。
当年福人颐饭店的碗(尤文辉供图)
中山南路在上世纪是泉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桥南的晋江、南安等地民众,但凡家里有点大事,都会过新桥来城内采买物资。很多农村人来城里打个零工或办个事、看个病什么的,也会慕名来福人颐饭店“喫看唛(吃看看)”。为此,福人颐饭店特别降低了供应的起点价,一个馒头只卖两分钱。如果是农民自带大米而来,只需要补两分钱,就可以兑换白米饭,再花两分钱买个小菜,五分钱买碗馄饨,九分钱就解决了一顿饭。农民兄弟进城,也能够一角银吃到饱。
1979年福人颐和饭店的工作总结
福人颐饭店(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建强,笔名阿拉伯菜农,地方文史学者。长期专注于泉州地方历史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推广,现任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泉州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泉州市政协委员。
撰文 | 阿拉伯菜农 排版 | 吴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