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是鲤城文史学会《古城踏勘》项目组成员(时为硕士研究生实习)许晟恒的研究心得,曾发表在《泉南文化》2023年第1期。日前,许晟恒通过本会文史沙龙,为大家进一步细说关于东湖“七星伴月”研究与探访的有趣感悟。
明初泉州增设小东门,门直东湖之嘴,形成“鲤鱼吐珠”之态,故有“鲤鱼城”之称。明代泉州大儒陈琛有诗云:池塘有草两涯青,天地无风一水平。东湖之美,美在历史的沉淀,美在岁月的打磨。阅者若有故事或体会,欢迎留言分享!
泉州东湖古有“七星伴月”的说法。“七星伴月”指的是七座小岛与一座大岛,总共八座岛山,分别为月岛、东塘山、凤亭山、圣山、大山、白皮仔山、晋表山和竹仔山。八座岛山皆位于东湖范围内,其中西侧的上塘有大山、凤亭山、白皮仔山、晋表山,东侧的下塘有东塘山和竹仔山,中部北侧有圣山,中部南侧有月岛。1994年东湖公园建成后,晋表山、大山、白皮仔山、月岛留存,圣山、竹仔山、东塘山、凤亭山不存。
一、东湖历史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今泉州市区处于大泽中,为晋江入海口一个面积约2平方公里的小岛。此时的古东湖为晋江河道的一部分。西晋太康中(280-289年),晋江泉州市区沿江南北岸大部成陆,此时古东湖为晋江北侧河曲的一部分。唐垂拱年间(685-688年),牛臀石露出水面,晋江绕西北河曲阻塞断绝,清源山下洋水面下降,东湖初步成形。历史上东湖最大面积有达到40顷,古东湖之范围北抵象坑、柑舍头(甘蔗头)、东岳山麓、清源山麓、后茂工业区南、牛臀石(已炸毁);西抵松湾古地、二郎巷、释雅山;南抵津头埔、后坂、田庵、天水淮等地;东抵云谷、灵山、瑞峰一带。自形成以来,因为地壳的抬升,东湖就经历着不断淤塞、面积不断缩小的过程。
人们对东湖的开发始于唐朝。唐贞元五年(789年)赵昌在东湖之北开常稔塘(后更名尚书塘)水利工程。唐太和三年(829年),刺史赵棨在东湖之南凿清渠修建天水淮水利工程。将东湖作为农田水利进行开发,大概率也发生在这期间。在唐贞元年间,泉州东湖已成为泉人外出休闲郊游的一处胜地。唐贞元九年(793年),泉州刺史席相置酒于东湖亭上,饯别赴长安考试的欧阳詹等八位秀才,三月二十五日,欧阳詹作记。唐贞元十年(794年),席相离任,因其任内与别驾姜公辅常泛舟游于东湖之上,留下美谈,泉人思之,建二公亭以表去思,欧阳詹作《二公亭记》。唐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寇闽,万氏妈率乡民前去退敌,军队至泉州东门城外,未入城。万氏妈为浔美人,嫁给东湖湖心村村民为妻。²这表明在唐乾符六年以前湖心月岛一带就已经有人定居。
至南宋,东湖已经有上百年未疏浚。
“庆元五年(1199年),守刘颖濬东湖,始以湖为之。”³“宋庆元六年(1200年)春,守刘颖以钱米畀十五禅寺,使募工开浚一万四千七百七十五丈,冬复开浚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丈有奇。每丈各深四尺,积其土为四山。”⁴
¹作者简介:许晟恒(1998-),男,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国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²苏炳坤:《东湖史话——探寻历史遗迹,重现东湖风姿》,《丰泽文史资料》第二辑,第82页。
³(清)胡之鋘、周学曾:《(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十二 古迹志【坊宅附】城中古迹 放生池,1830年。
⁴(清)胡之鋘、周学曾:《(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八 水利志 湖 东湖,1830年。
南宋庆元五年至六年(1199-1200年),泉州知州事刘颖组织濬疏东湖。刘颖提供钱与米,要求十五禅寺募工开浚,并安排壮城营的官兵协助参与浚疏工作。此次浚疏中,将清理出的泥土垒出四座山:凤亭山、圣山、晋表山和东塘山,又在东湖西南隅建四陡门。
“淳祐三年(1243年),守颜颐仲接故牍仍畀寺僧浚之……凡浚五万五千余丈,又积其土为三山。”¹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泉州知州事颜颐仲濬疏东湖,这一次浚疏,再增三山:大山、竹仔山、白皮仔山,同时新增三亭:胜概、含虚、澄碧。恢复丰泽陡门,设置水利局,交给僧人管理。
明朝初年,造土堤,分上下二塘,东为上塘,西为下塘。南北之长堤,北接圣山,南连月岛,堤中留一涵,以充东水西泄之口。堤坝的修建加速了东塘的淤塞进程。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东湖南侧的二陡门尚存,左名龙须涵,右名郊水涵。明天启五年(1625年),泉州知府沈翘楚重浚东湖,重新调整陡门与堤坝的高度。
清中叶以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东湖围垦加剧,无人疏浚,下塘几乎湮废,东塘山与竹仔山连陆,龙须涵因水流过少而荒废,人们在下塘区域新设置了东塘头陡门。
1994年东湖公园建成,湖泊形态、山体位置等定型,一直维系至今。2022年,东湖公园面积为20.5公顷,其中湖水域面积为7.1公顷,已不及过去古东湖最大规模的四分之一。²
二、“七星伴月”的地理位置
对“七星伴月”的具体地理位置进行推断,需要结合地形图、卫星图、航拍图和标高地图等作为参考依据。
“中有七山,名七星墩,即宋庆元所积四山,淳祐所积三山也。”³
泉州东湖“七星伴月”的格局形成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这一年,颜颐仲浚疏东湖时新垒三山,由此,在庆元五年至六年(1199-1200年)刘颖浚疏时所垒四山的基础上,七山皆备,而斗埔月岛古已有之,至此,东湖“七星伴月”的格局形成。
“明天启五年(1625年),守沈翘楚重浚。”⁴
只要无人浚疏,东湖淤塞的进程就不会停止。颜颐仲之后,南宋与元朝再无人浚疏湖区,直到明朝末年,才有知府沈翘楚的浚疏。淤塞的过程中,南宋时垒起的山不会消失,但是山周围的水域面积会缩小,岛山成陆面积会扩大。沈翘楚的那一次浚疏,没有破坏“七星伴月”的格局,所以八岛山的山体仍得到保留。
“迨清及民国近三百年,无人疏浚,愁见东湖草树萧索矣。”⁵
明天启五年(1625年)沈翘楚浚疏东湖后,自明末至清朝、民国时期,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未有人对东湖进行大规模浚疏,这等于放任湖区自由淤塞和豪民填垦,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圣山、晋表山等地发生了山体被人推入湖中的情况外,其他的山体都得到保存。
如此看来,1966年的航拍图对判断“七星伴月”的详细位置就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航拍图中清晰可见的几处山体即南宋时期刘颖与颜颐仲先后浚疏时垒出的山体,这些岛山历时近700年而未被挪动。
¹(清)胡之鋘、周学曾:《(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八 水利志 湖 东湖,1830年。
²泉州东湖公园管理处:《东湖游览景点示意图》,2022年。
³(明)阳思谦、黄凤翔:《(万历)泉州府志》卷三 舆地志下 湖塘陂埭,1612年。
⁴(清)胡之鋘、周学曾:《(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八 水利志 湖 东湖,1830年。
⁵陈允敦:《泉州古园林钩沉》,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页。
↑配图:1966年航拍图(东湖上塘区域)
资料来源:泉州市博物馆馆藏
月岛。“七星伴月”中,“星”为小岛山,“月”为大岛山,东湖中最大的岛即今斗埔,故斗埔即为月岛。
东塘山。今有东塘头地名,故可认为东塘山位于今东塘头附近的高地。
竹仔山。下塘北端有柑舍头(甘蔗头),甘蔗与竹的植物亲缘相近,故竹仔山应该在柑舍头附近。
圣山。据陈允敦描述,明初所筑南北长堤,北接圣山,南连月岛。所以,月岛正北应该为圣山。此外,也与陈允敦描述的“圣山,当时居湖之中央,积土最大。”¹完全符合。因为圣山岛与月岛位于东湖上下塘的分界线上,通过航拍图也可知圣山岛是除了月岛外东湖上最大的岛屿,也唯有如此,才可能满足在此地修建大型的祝圣宝胜禅院的需要。
晋表山。晋表山与圣山都有明福王驻跸的传说。²这表明两山之间存在联系,这样的联系应该表现为地理上距离近,所以推测晋表山应该是离圣山最近的一个岛屿,接着根据航拍图推测,应该为圣山岛西南的那处高地,是为晋表山。
大山。“大”形容其山体大,古人观察地理事物不可能有今人航拍的视角,于平地观察湖中诸岛,哪座岛最有可能被称之为“大山”?推测应该为东湖西北隅的小岛,该岛孤单地耸峙于西北隅水面,其形势之突出,可用“大”字形容。宋元时期,站在商贸活跃的仁风门外,此岛对往来的商旅们来说,此山突兀,逼仄城门,在路人看来,就是湖中的一座大山。该山之高大,乃至1966年的航拍图上仍可清晰看见其山体与东湖间清晰的岸线,大山下的水边没有泥沙淤塞成陆,这就更加说明了其高大耸峙,山体陡峭非缓坡。
¹陈允敦:《泉州古园林钩沉》,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第6页
²苏炳坤:《东湖史话——探寻历史遗迹,重现东湖风姿》,《丰泽文史资料》第二辑,第81页。
凤亭山。从名字上来看,有“凤”有“亭”,意味着可能有一座与“凤”相关的亭子布局于此。“凤”可能与“仁风”相关,泉州东门外有仁风街,“仁风”又时而被人误写成“仁凤”,凤亭山可能位于离仁风街较近的位置。“凤”也可能与“凤山”相关,因为沿着仁风门外古道再往东前行就是凤山之麓。既然二者都有可能,那就取折中,凤亭山应该位于仁风门与凤山的中间地带,所以1966年航拍图中,东湖上塘中部的那个岛屿应该就是凤亭山。
白皮仔山。何谓白皮仔?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此地原分布有大量陵墓导致远远望去此岛呈现出灰白色,故称白皮。二是因为此地在唐五代至宋元时期,有大量白皮肤的阿拉伯人、欧洲人来此地居住,他们还在东门附近建起许多清真寺、教堂和墓园,形成一处仅次于城南蕃坊和法石石头街的外国人聚居地。能够支撑其大量坟墓布局,其岛屿规模必定不会太小,山体也不会过于陡峭。泉州人似乎并不忌讳在坟边定居,这样的认知可能与宋元时大量来泉的外国人有关,宋朝时,受限于“外国人法不当城居”的政令,来泉的外商就只能住在城外,而自古城外荒冢累累,是汉人们布局坟墓的位置,后来却成了外国人聚居、生活、经商的地方,诸如仁风门外、通淮门外和镇南门外皆如此,既然墓地就在眼前,以致外国人也学着汉人在汉人墓冢密布的区域也造起坟堆,安葬过世的亲人,这就有了后来考古学者在通淮门外津头埔、仁风门外等地发现大量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墓碑石刻。因为东门外的东湖近邻外国人聚居地,所以,出现丛冢的情况是有可能的。在临近村庄的小岛山上营建坟地,这种案例在泉州城东的金屿、凤屿一带也可找到,这两座岛屿分别是董姓和王姓族人的地盘,两屿以东不远的水面上还有一座叫做黄屿山的小岛山,黄屿山上安葬了董、王二姓的先人。东湖之滨有水漈、湖心、斗埔等村落,村民选取一座岛山安葬先祖,是有可能的,周学曾在道光版《晋江县志》中也描述了东湖岛山被开发成墓岗的情况:“《汉书》闽越王保泉山大泽中,是其处也。其后郡阁之、庐舍之、田畴之、坟墓之,历岁悬长。今之东湖,坳堂杯水而已,而庐舍之、坟墓之、田畴之,尚未有已也。”¹一座与湖滨住宅区距离适中的坟山会在哪里?上文已经推测出了另外七座岛的位置,那么这座因遍及坟墓以致看上去白化的白皮仔山,应该就是1966年航拍图中的东湖上塘南侧的那个岛屿。
经过上文的推理,可以绘出南宋时期泉州东湖的地图。
↑配图:《泉州东湖历史地图(1243年)》
资料来源:许晟恒自绘
¹(清)胡之鋘、周学曾:《(道光)晋江县志》卷之八 水利志 湖 东湖,1830年。
用1966年的航拍图与2009年的卫星遥感图等地图进行比较,可知八岛山的现状。
月岛今已与陆地连片,不再是一座岛屿,月岛全境内仅沿湖的区域属于东湖公园范围,其他大面积区域归属斗埔村,隶属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东湖社区。斗埔村,现在是一处城中村,人员混杂,房屋老旧,消防隐患大,有待改造。东塘山在20世纪末的大开发中已经湮灭,大约在今天刺桐北路泉州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原妇幼儿童活动中心),即东塘头附近。竹仔山在20世纪末的大开发中也已湮灭,大约在今天甘蔗头以南(原刺桐饭店附近)的位置。圣山所在位置今为东湖公园的北大门,但被推入湖中的圣山未被恢复。晋表山尚存且被垒高,所在位置建起了一座祈风阁,是现在东湖公园内最高的建筑。大山今存,在东湖公园西北隅,山上新建一亭,名曰揽古亭。凤亭山在兴建东湖公园时被推平,余剩土方向西北方向转移了70余米,于大山之东畔垒一新凤亭山,山上建有八角形凉亭一座,名曰仁风亭,旧凤亭山所在地则铲平开辟为公园步道。白皮仔山今为东湖公园南隅的一处高地,建有匾额为“星湖荷香”的东湖公园职工之家、涵碧亭、澄心亭、两侧雕刻有名家描写东湖的诗词文章的文化长廊、模仿东门外古牌坊群营造的南北延伸的十一门牌坊阵,牌坊群从高地延伸至水边,最后一个牌坊门则位于湖水之中,颇有严岛神社之鸟居的意境,建筑物以外的其他区域还分布有大面积草坪,供春游踏青的游人席地野餐。
三、结论
泉州东湖“七星伴月”由一座大岛和七座小岛构成。最大的月岛(斗埔、斗心、后山埔)为东湖一带居民聚居的岛屿,是自然形成的基础上人为堆土扩大而成的。七座小岛分别为圣山、晋表山、东塘山、凤亭山、白皮仔山、竹仔山和大山。其中,圣山(庙岛、枪山)、晋表山(进鸟山)、东塘山、凤亭山为庆元五年至六年(1199-1200年)刘颖浚湖时垒起或夯实加固。白皮仔山、竹仔山、大山为淳祐三年(1243年)颜颐仲浚湖时垒起或夯实加固。
关于八岛山的地理位置。圣山、月岛所连长堤为上塘与下塘的分界堤,该堤以西为上塘(上等塘,上游补水多,淤塞慢),该堤以东为下塘(下等塘,上游补水少,淤塞快)。上塘主要有四座岛山,下塘主要有两座岛山。1994年新建成的东湖公园涵盖整个上塘外加月岛的滨水区域以及圣山。东湖公园建成后,晋表山、大山、白皮仔山和月岛留存,圣山、竹仔山、东塘山和凤亭山不存。
关于八岛山上的名胜古迹。圣山上有古迹如祝圣宝胜禅院、恩波亭、湖光亭。晋表山上有古迹聚星亭,有名胜即今之祈风阁。东塘山有古迹如唐古桥(虹桥)、绿野亭。凤亭山有古迹如二公亭、唐古桥(虹桥)、丰泽亭、揽古亭。月岛有古迹如淳祐桥、万媪祠、鸡啼石。白皮仔山有古迹澄碧亭,有今天的名胜如“星湖荷香” 东湖公园职工之家、涵碧亭、澄心亭、文化长廊、牌坊阵。竹仔山上有古迹含虚亭。大山上有古迹东湖亭和胜概亭,有名胜即今新揽古亭。
关于八岛山现状。1994年东湖公园建成后,晋表山、大山、白皮仔山、月岛留存,圣山、竹仔山、东塘山、凤亭山不存。
如果有条件获取早期东湖一带的等高线地形图或标高地图,将有助于更好地去分析山体的位置,但是,目前还缺乏这样的材料,泉州市城建档案馆也只存有30年前东湖公园的设计方案图纸,而1996年九三学社开展泉州古城址踏勘时使用到的1971年标高地图也因制图人苏光棠老先生的去世而下落不明。
东湖一带经历了千年的沧海桑田,很多地理事物在作者出生前就已经湮灭不存,无缘目睹,所以在推理中可能存在纰漏,如果其他学者存在不同看法,欢迎批评指正。期待这篇文章能够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泉州文史学界对东湖历史的更进一步关注。
六、参考文献
[1](明)黄仲昭:《八闽通志》,1490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明)阳思谦、黄凤翔:《(万历)泉州府志》,1612年。
[3](明)何乔远:《闽书》,1620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清)郭赓武、黄任、怀荫布:《(乾隆)泉州府志》,1763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集22》,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5](清)胡之鋘、周学曾:《(道光)晋江县志》,1830年。
[6]吴文良:《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7]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石刻》,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8]陈允敦:《泉州古园林钩沉》,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9]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建置志》,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第51页。
[10]许在全:《泉州文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11]陈垂成:《泉州习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381-382、387页。
[12]泉州市国土资源局:《泉州市影像地图集》,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9年9月。
[13]谢长寿:《丰泽区铺递志》,《丰泽文史资料》第二辑,第58-61页。
[14]苏炳坤:《东湖史话——探寻历史遗迹,重现东湖风姿》,《丰泽文史资料》第二辑,第79-83页。
[15]苏圭顺:《东湖村水漈之今昔》,《丰泽文史资料》第二辑,第125-130页。
[16]庄树渊:《泉州东湖园林形成探究》,《福建建设科技》2016年第一期,第31-32,47页。
[17]庄为玑、陈达生:《泉州伊斯兰教寺址考》,《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第120-129页。
[18]九三学社“泉州古城址踏勘与研究”课题组:《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周焜民:《泉州古城踏勘》,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5-238页。
[19]福建泉州工务局测量队:《泉州市图》,1922年4月。
[20]福建省陆地测量局:《晋江县全图》,1933年7月。
[21]辛春渊:《泉州市全图》,1934年2月。
[22]晋江县政府建设科:《晋江县全图》,1935年2月。
[23]日本台湾总督府临时情报部:《泉州市街图》,1939年3月。
[24]福建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城区图》,1963年7月。
[25]泉州市博物馆馆藏:《泉州城区航拍图》,1966年。
[26]福建省地名委员会、泉州市地名委员会:《泉州市城区图》,1983年。
[27]福建省地图出版社:《泉州地图》,1992年12月。
[28]泉州东湖公园管理处:《东湖街东湖公园总体设计平面图》,1992年。
[29]泉州南建筑博物馆馆藏:《标高泉州地图》,1995年。
[30]泉州东湖公园管理处:《东湖游览景点示意图》,2022年。
撰文 | 许晟恒 排版 | 董倩文 初审 | 蔡景森 终审 | 林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