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菜农 | 因状元而建,总督和宰相也在这所学校当过教师

文摘   2024-05-27 11:05   福建  






宋代泉州海上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文教方面出现大面积繁荣,进士人数屡创新高,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泉州士子脱颖而出。除了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梁克家、宋庆元五年(1199年)曾从龙均状元及第之外,尚有曾会等十位榜眼。元代泉州,因南方汉人备受歧视,泉州士子对科举基本上意兴阑珊。明代泉州,虽因朝廷重农抑商,经济渐次萧条。但泉州读书人的科举成绩还是非常靓丽。比较遗憾的是,自明朝开国以来,泉州迟迟未出状元。







一、状元与书院 
明·宣德六年(1431),罗伦出生在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因家庭贫困,罗伦小时候只能一边砍柴放牧,一边挟书而读。凭借特别勤奋的学习,顺利通过童试,成为生员(秀才)。罗伦虽穷,但气节清高。吉安“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1]

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廷试对策,罗伦洋洋万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2]未料翰林修撰才刚刚就任,恰遇大学士李贤奔丧完毕,没有辞官守制,反而奉诏还朝。此所谓丁忧夺情,丁忧是辞官守制,期满重新安排职位。夺情是被朝廷夺去了孝亲之情,可留任而不必辞官。朝廷固可夺情,但臣子可以不予接受。接受夺情的官员,时常被人认为是悖礼之举,例如张居正也是丁忧夺情,就被批得人设崩溃。耿直的罗伦,翰林修撰的屁股还没有坐热,直接就上书痛批李贤。罗伦说:“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陛下何取于若人而起复之也。”[3]这话听起来相当在理,但李贤不这样认为,成化帝也觉得罗伦初出茅庐不知深浅。于是,一声令下,罗伦于成化二年(1466)五月被谪福建市舶司(泉州)副提举。算来算去,罗伦在京城的时间,也就百日左右。

罗伦塑像

明代泉州的福建市舶司,除了专职对应琉球进贡事宜之外,实际上已没有多少公务可以处理。即便如此,当朝廷欲迁市舶司去福州的时候,罗伦坚决反对。此事拖了好几年,到成化八年(1742),福建市舶司才迁到福州,而罗伦也已离开泉州五年。罗伦在泉州期间,经常利用公余时间聚众收徒,在郡北的净真观(今泉州一中一带)讲学。四方士人从学如流,连府学和县学的教谕,也来听课受教。罗伦讲学,倡导学子应为人正直,学习对国家和百姓有用的知识。明代大儒陈献章称其“洞彻不欺之心,炳中天之杲日;轰劲出群之气,发百蛰之春雷”(何乔远《闽书·文莅志》)。清道光《晋江县志》高度评价罗伦“伦自幼励志圣贤之学,及抗疏落职,直声震天下。至泉,有司率诸生从之,讲明正学。”[4]可见,罗伦之于泉州文化教育,有其特殊的历史作用,其高风亮节的特质和渊博学识,诚为泉州士子之楷模,受到泉人敬仰。

罗伦在泉州的时间不长,隔年就官复原职。在北京翰林院干了一年,调南京翰林院又做了两年修撰,在成化六年(1470年)的时候,干脆撂挑子辞官回乡,从此再不复出。成化十四年(1478年),罗伦卒于家,年仅48岁。

明嘉靖八年(1529)春,福建提学副使郭持平来泉巡视,向泉州知府顾可久、晋江知县钱楩、通判李文、推官徐炤等人提议,建祠纪念罗一峰,此事也得到巡按御史聂豹的支持。于是,将罗伦讲学的净真观改建为一峰书院。书院一开始就颇具规模,“凡为屋四十间有奇。择士之有志者居之,延乡进士王宣颛职其教”[5]

王宣,字子钟,举人,大儒蔡清的高徒。俞大猷曾经拜王宣为师,依此而言,俞大猷可算蔡清的再传弟子。王宣在弘治十七年(1504年)乡试中式,隔年会试不中,再不赴考。王宣的学术造诣极高,“与陈琛、李墀、张元玺称四杰。持论正大,确守师说,而间有发明,学者翕然信之。”[6]众人一致认为他堪当大任,泉州知府顾可久延揽其担任一峰书院的首任山长。聘请一位举人当首任山长,似乎没有那么高大上,其实不然。《明史·卷一百七十·儒林一》泉州士子入选者有蔡清、陈琛、王宣。举人入选“明史儒林”,全国罕见。可见,这个举人胜过多少进士。



二、总督担任山长兼教师 


继王宣之后担任一峰书院第二任山长的是曾任两广总督兼巡抚、后又担任总督湖广、贵州、四川的惠安人张岳。王宣中举人之时,张岳12岁,属于晚辈,对王宣非常尊重。张国琳先生所著的《张岳传》提到,张岳在《与陈紫峰同年》的书信中,还交代陈紫峰(陈琛)要为王宣遗稿刻印出版[7]


张岳于明正德八年(1513)乡试第一,明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常“与同郡陈琛、林希元僦居佛寺,闭户讲《易》,一时并以经学名”[8]。是时,王守仁(王阳明)倡“良知学”,张岳不以为然,“渡江见守仁,犹持程朱遗言。守仁曰,子亦一时豪杰。”[9]王阳明并没有能够说服张岳,辩论僵持不下,无奈之下承认张岳也是“一时豪杰”。


出任地方官的张岳,以关注民生和农业生产而深受百姓爱戴。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十二月,张岳迁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虽掌控巨额军饷,但从不私取一分一毫。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苗族区域局势不稳,社会动荡。《明儒学案》记载:“湖广苗乱,初设总督,以先生(张岳)当之”[10]张岳入楚,驻黔中,察苗情,定方略,决计征讨,贵苗渐平,湖苗听抚。此时,张岳适时罢兵,遣卒归农,社会回归安定。《四库全书》在收录张岳《小山类稿》时有注:“其刚正之操,天下推之”,[11]给予张岳高度评价。


张岳担任一峰书院山长的同时,也亲自讲学,阐述理学,在泉州教育史上留下一段佳话。明代文学家泉州人王慎中为之赞曰:“张净峰公主教事,学者彬彬,兴起向风,予在官,闻之慕焉”[12]。张岳任教一峰书院时,曾撰《一峰罗先生书院记》:“(罗伦)初入仕,即上疏数千言。论大学士李公不当起复,落职提举泉南市舶司。未几,召回,守资南都,即浩然弃归。天下既闻其风而高之。比归,杜门讲学,不以世事屑意,而尤严其节于辞受取与之际,俊伟明白,必欲得其本心而后已。故久之而天下愈信服焉。”对罗伦极度推崇。[13]



三、顾珀、陈琛、何乔远讲学书院



顾珀、陈琛二人,均为明代泉州大儒,张岳与二位先生颇有交情。为此,二位先生也都曾在一峰书院讲学。


顾珀(1463-1549),字载祥,号新山,历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是明代泉州名宦之一。顾珀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先后出任虹县(今安徽宿州)知县、旌德(今安徽宣城)县令以及和州(今河北邢台)知府,曾因和州灾荒,果断先开仓赈济灾民,后再呈报,州民感恩。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嘉靖十三年(1534)致仕返乡。归隐泉州后,倡修万安桥、顺济桥、留公陂等,公益美事甚多。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五月,泉州南门桥十字街大火,烧毁民居三百七十余间。当年至隔年,泉州地区相继大旱,到处可见有饥民饿死路上。顾珀眼看此等惨景,寝食难安,奋笔写下《泉郡旱灾与郡太守书》和《甲辰南桥灾与郡太守书》各一封,表达救民于苦难的殷切之情。顾珀去世后,朝廷赐祭葬,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陈琛(1477-1545年),字思献,先后师从李聪、蔡清,为其高徒,著有泉州明代四大名著之一《四书浅说》。陈琛曾结庐于泉州紫帽峰下,故别号紫峰。民间认为陈琛是泉州第一聪明的人,有“第一通,陈紫峰”美称。陈琛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先是担任刑部山西司主事,后改任南京户部主事。临往南京赴任之前,泉州同乡张岳在崇文门为其饯行。到南京不久,升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陈琛本无意官场,仅入仕5年,嘉靖元年(1522),即致仕归乡,专心公益。倡修或南门外40多里长度的道路,建议加强晋江最大的水利工程六里陂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赞曰:“紫峰先生(陈琛)在前辈中最为潇洒出尘,真气动人。”陈琛在一峰书院还留下诗句:“悟来始信无名语,老去方知有故乡。敬起一峰吾敢问,定行白水答清浆。”[14]


明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何乔远,不仅讲学于一峰书院,还花大力气牵头修缮书院。


明万历十四年(1586),28岁的何乔远得中进士。历任刑部云南司主事,礼部精膳司员外、仪制司郎中等职。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攻朝鲜,隔年提督李如松率兵援朝,先胜后败,形势紧急。兵部尚书石星昏暗懦怯,为日本请封贡、求和议。何乔远直指兵部失策和“以和欺主”,力阻。清道光《晋江县志》赞其“人愈服其胆识”也。万历廿四年(1596),因下属在处理宗室册封事宜时,封本纸尾忘记让何乔远署名,被以“奏牍不恭”贬任广西布政司经历。不久,何乔远告假回归泉州二十几年,把精力倾注在编纂《闽书》和地方教育事业上。“既抵家,修罗一峰书院。于(每)月之三、八日,与郑孩如、唐见梅、韦衷芹、黄季弢(黄文炤)、张玄中,率诸门人集讲。”[15]可见何乔远对一峰书院的重视程度。由于一峰书院讲学者多为时代大儒,满腹经纶,声名远播之名士,景从者众多,对促进当时泉州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为泉州古代书院的一面旗帜。



四、宰相也来书院任教


蒋德璟,泉州府晋江县福泉所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选庶吉士,进翰林院,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因忤魏忠贤,罢归泉州。在泉州生活期间,蒋德璟也到一峰书院讲学,并在一峰书院重新修葺完工以后撰记,文中提到:“书院在郡治北,以近清源,故名‘清源书院’。”[16]正是这次修葺,一峰书院更名“清源书院”。


崇祯十一年(1638),蒋德璟起原官(编修),迁翰林院侍读,后任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反对“限民田”,认为“民田不可夺,宜听民间开垦及课种桑枣、修农田水利。”[17]崇祯十五年(1642)六月,蒋德璟入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协助内阁首辅周延儒处理朝政事务。崇祯十六年(1643),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尽心尽责、不辞辛苦地希望挽救几近倾覆的明朝。提出加强练兵之事,反对推行钞法。蒋德璟说:“百姓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18]劝阻对民摊派,减轻百姓负担。蒋德璟直言:“而加派之害甚召买。臣安敢避祸不言”[19]蒋德璟事明,“边塞、漕盐、水利、刑律,莫不究其利弊”[20],堪称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帝自缢于煤山,蒋德璟为其扶灵发丧后,再无停留,直接返回泉州。清军攻入福建,蒋德璟绝食离世。



五、一峰书院,源远流长


一峰书院选址是很有讲究的,清乾隆十六年,晋江知县黄昌遇曾云:“地欲其敝,踞高则崇。兹院为郡城入脉,山名虎头,清源为之障,紫帽为之揖,敞而高矣。”也因为此处乃风水宝地,所以,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的一峰书院,因“有堪舆家指为吉壤,觊觎者众”。看上这块吉地的民众,四面侵蚀,伺机占为己有。屡遭毁损的一峰书院,仅仅二十年就已经“倾圮因之,不忍具述”。嘉靖二十八年(1549)泉州府同知胡文宗牵头修葺,并立建设标准:宜与郡中西山(真德秀)、梅溪(王十朋)二祠,世世专祀。于是,一峰书院学风日盛,士子越来越多,连当时的学宪朱镇山及知府、知县等人,也常来书院讲学,一峰书院声誉鹊起,名扬四方。

泉郡城北有石,形似梅花。清道光《晋江县志》云:“罗伦至,石适开”,学风再次鼎盛。123年后的明万历十七年(1589)庄际昌会试、殿试连魁,泉州再出状元。清乾隆时期晋江举人陈云程《桐城杂诗》曰:巉岩古石傍城隈,暮雨朝烟锁未开。一夜梅香侵草径,相惊谶应状元来。清代举人候选知县道光版《晋江县志》纂修者周学曾,时任梅石书院(一峰书院)掌教,他曾撰记云:“而院之东有石,隆然若梅者,旧有‘梅石开,状元来’之谶。先生至,石适开,香闻数里,而本邑乡先正庄羹若际昌殿试第一应之。”[21]依此说法,庄际昌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高中状元,是谶语的应验。

明万历张居正主政期间,厉行改革,力主禁毁书院,一峰书院也在裁并之列。学子邓镳(抗倭名将总兵官邓城之子)毅然投书泉州郡守,强调“惟学校书院为裕祯干以致国家升平之基”,书院切不可毁。如无书院,对许多学子来说,也影响到学业与出路,学界颇多怨言。幸亏郡守从善如流,一峰书院得以保留。

清·乾隆十五年(1750),晋江知县黄昌遇重建书院,因前代有“梅石开,状元来”之谶,改名“梅石书院”,延师集生徒肄业其中。此次重修,规模比之前更大。黄昌遇记略有文:“东西得十一丈,南北得二十五丈,建筑三层,中为讲堂,后层以祀一峰先生,四旁每列斋庑以舍师生。共得屋四十八间。”黄昌遇还就书院的办学经费、学生食宿、奖学等做了一并安排,印册流存交代。

民国12年(1923),华侨集资兴学,在梅石书院内创办泉州农业学校,由张时英主持校政,民国17年(1928)改办为泉州乡村师范学校,一年后由华侨出资捐办,改为昭昧国学专修学校,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吴桂生担任校长。1931年聘请泉州最后一个状元吴鲁的四子,清朝进士吴钟善担任校长。1942年春季,正值抗日战争最艰难时刻,泉州市区各中学内迁山区,为了市区居民子女免于长途跋涉或辍学之苦,地方士绅多方筹措,在已经停办的昭昧国学专修学校旧址创办晋江县立初级中学,蔡樵生为首任校长。由于当时是边筹建、边招生、边招聘老师,但为了赶在春季开学,甚至部分桌椅都是跟一些小学商借。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在1942年3月16日正式开学上课,4月16日再补办开校典礼,后来晋江县中即以每年的4月16日为校庆纪念日。1945年增办一个简师班,1947年增办普通高中,成为完全中学,易名晋江县立中学[22]

八十年代一中校门(黄强供图)

1949年冬天,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夏纪鼎任校长。1950年更名为晋江县第一中学,1951年泉州市(今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与晋江县分治,学校更名为泉州第一中学,并经晋江地委确定为首批重点中学之一,1953年被列为福建省9所重点中学之一,1963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14所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反修中学”,1971年恢复“泉州第一中学”校名至今。自恢复高考以来,有15位状元之花绽放。

1955年泉州一中的奖状(吴加增供图)

从明嘉靖八年(1529)的一峰书院、民国三十一年(1942)的晋江县立初级中学,到今天英才辈出的泉州第一中学,将近五百年漫长岁月的淬炼,文脉相传,源远流长。尔今,全体师生秉承敦品力学的校训精神,努力拼搏向前。梅石之花,坚忍不拔,必将绽放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2][3]《明史·列传六十七·罗伦》

[4]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五·政绩志·文秩二·明·提举市舶司·罗伦》

[5]清·道光《晋江县志·卷十四·学校志·书院》

[6]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八·人物志·名臣二·明·王宣》

[7]明·张岳《小山类稿·卷八·书三·与陈紫峰同年》

[8]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四·襄惠张净峰先生岳》

[9]四库全书版《福建通志·四十五·人物三·泉州府·明》

[10]《明儒学案·卷五十二·诸儒学案·中六》

[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

[12]明·王慎中《遵岩集·卷九·浩然堂问答序》

[13][14][16]清·道光《晋江县志·卷十四·学校志·书院·梅石书院》

[15]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七十五·司徒何镜山先生乔远》:

[17][18][19][21]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福建列传•卷二十九•蒋德璟》

[20]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七十七·宰辅蒋八公先生德璟》

[22](1996年版《泉州教育志》)




  作者简介  

林建强,笔名阿拉伯菜农,地方文史学者。长期专注于泉州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推广,现任泉州市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泉州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泉州市政协委员。


撰文 | 阿拉伯菜农
排版 | 秘书处

泉州鲤城文史
讲好泉州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