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1966年“文革”的浪潮在全国铺天盖地卷起来。剧团停止演出,演员纷纷参加各种的批斗活动。冬天,施织随丈夫施培植、傅世毅及59级、60级、61级一些激进的年轻演员往北京串联。到福州火车站,只见人潮汹涌,一伙人好不容易才挤上车。车上摩肩接踵,只有立足的空间,连上厕所都困难。施织紧紧跟着丈夫,深怕被人挤散。火车走了三天三夜到达首都。大家一行先到天安门,正好江青在演讲,施织听不清在讲什么,但感觉气势非凡。小声地对丈夫说:“这个江青说话这么‘杀拍’(有力)。”北京串联一周回来后,施织听了江青的一些来历、故事,心里暗暗想:“原来江青就是演员呀,为什么不让演古装戏……”
施织夫妻到北京串联在天安门前留影
1969年剧团解散。第二年7月施织和同事许长欣被下放到安溪湖头的臭涂(电冶)厂当工人,做的是最脏最累的活——敲煤。每天从早到晚拿一把刀对着硬邦邦的大煤炭使劲砍成碎块。一天下来,衣服、手指、脸都被沾黑了。来载“臭涂”的一个司机小伙子听说梨园戏剧团有个扮演五娘的演员在这里敲煤,觉得好奇,就特意去看一看。只见施织默默站在墙角挥刀砍煤,一身黑乎乎的,连连叹息:戏棚上的千金小姐却来做这个脏活,真可惜!
后来施培植也下放到湖头的第三中学当教师,虽然同在一个镇,但隔着一条河,夫妻一周才能见上一次面。周六下午,施织搭渡去找丈夫,那时她才三十七八岁,留了两条很长很秀美的辫子,走起路来隐隐约约带着旦角的那种特别风韵。船靠岸,行走在湖头乡的街道上,妇女、小孩一见便喊起来:“梨园的戏旦来了,快来看戏旦咯!”两旁店面里的人闻声也出来看。施织几分羞意,低着头不作理睬继续走。孩子们一直尾随到湖头公社门口,正好被何少若(剧团的同事,下放到湖头乡公社)看见。“仗义”的他快步走出门外大声喊:“你们这些毛孩子干嘛呢,有什么好看的,去去去!”孩子们哄的一声散去。“施织姐,你今天又要去找培植师了,进来喝杯茶再走。”“是呀,不用了。嗨,山村的孩子就是这样!”两人再寒暄了几句,施织辞别又款款走去。长街上,柔暖的晚霞照着她那轻盈淡雅的身姿,渐行渐远!
臭涂厂一干就是7年。夏夜,一个人坐在床沿上,施织时常想起舞台上的一幕幕。音乐忧凄,王玉真在磨房中挨着磨:“冷房挨磨无时完,转了一圈一声怨,忍辱受苦非偷生……”咳,何时才能化上妆重登舞台!一阵聒噪的蛙声从窗外响起,打破了她的思绪。
文革中施织在浮桥
1974年剧团恢复,更名为晋江地区梨园戏剧团。1977年丈夫培植先回剧团上班,9月施织也调回泉州。她听说同事们都纷纷回团准备排练《十五贯》,满怀喜悦准备去报道。培植思索了一番说:“织呀,你已经40几岁,上台演大旦有些老了。况且56、57级都已成熟,剧团哪里会安排到你,难道去演老旦吗?”施织听后整个心像掉下来似的:“哦,我老了!”然后低声地问:“不然呢?”“现在艺校正招收一个梨园班,你还是去教学生吧。”施织听后觉得有点道理,微微地点了点头。几天来一种失落感不断在心头萦绕着。是呀,演员与舞台如同鱼水情深。“从今后,隔断着水远山遥!”至此,一代名旦施织再也没有莲步轻移红地毡。
1977年4月1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梨园班开学。由剧团的五位青年演员何少若、谢永健、潘爱治、李丽敏、姚贻权(演奏)担任专业课教学,团长王爱群兼任副班主任。
在艺校教学时的施织
1978年9月,45岁的施织踏进承天巷一座古厝的大门,开始从事梨园戏艺术的教学工作。想当初,施织是个著名演员,但来到艺校她从不摆架子,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施织姐”。为了教学方便,施织住在学校,并且和女生同在一个宿舍,睡在几块木板铺成的极为简陋的单人床。由于宿舍狭窄,夜间还在她床边放着一个尿桶以便女生半夜方便,施织一点也不嫌脏。
这个班有12个女生,在之前的一年里,已由李丽敏、潘爱治、姚贻权分别教了戏曲基本功、梨园戏科步及南音、梨园戏唱段。施织的教学主要是具体剧目中大旦角色的念白、唱腔和科步。因为学校的空间有限,施织每天带着学生到旁边的另一座古厝进行教学。她让学生们在院子内坐着围成一圈,自己则像舞台上的小姐那样坐得端端正正。然后念一句,学生跟着一句:“自小未识出门前,今旦行来心意坚。……”“一日相思一日深,几番惆怅几沉吟。……”接着一个字、一个词从轻重缓急等方面进行细心地纠正、雕琢。
施织指导77级学生做科步
唱腔也是这样不厌其烦。先“对喙盘”(嘴对嘴教学),等旋律熟练后再由音乐教师姚贻权用琵琶伴奏,指导有感情地唱出来:“行来到只,脚又酸,果然一山过了又一岭……”遇到学生念不对、唱不好时,施织从不叱喝、体罚。而是细声细语地说:慢慢来,再来一遍。她要求学生唱念要有甜头,口形要含蓄,不要把口张大,科步做出来要圆。学生们都记住了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梨园的科步做出来着“幼秀”(细致精美)。
一年后,施织和几位同事为学生排练《睇灯》《玉真行》《买胭脂》等折子戏及《陈三五娘》全本戏。她负责黄五娘、王玉真、王月英三个角色的传授。
77级学生参加省艺术教学汇报演出表演《睇灯》
经过两年的训练,学生颇见成长。1979年11月施织和苏鸥、何少若、谢永健、潘爱治、李丽敏等人带领学生到福州西湖宾馆参加“全省艺术教学汇报演出”,表演基本功和5个折子戏:《陈三五娘·睇灯》《高文举·玉真行》《吕蒙正·打赶》《胭脂记·买胭脂》《打铜锣》均受到好评。汇报演出后在联欢会上,施织被邀请演唱了《吕蒙正破窑记》的名曲《生长深闺门》,曲韵清纯动情,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福建省文化局艺术处还编了《艺苑新苗——福建省艺术教学汇报演出画册》,对这次活动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
参加省艺术教学汇报演出合影
(右起:施织、苏鸥、潘爱治、李丽敏)
这一年施织被学校评为积极分子。泉州戏曲艺术唱片厂为她录制了《吕蒙正破窑记》中的【生长深闺门】【秀才先行】【千金本是相府娇女儿】三个唱段灌成唱片向外销售。
1980年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来泉州拍摄戏曲老艺人的表演艺术存档,选了施织的《吕蒙正破窑记·入窑》(许书美配戏)和《高文举·玉真行》;后来(1981—1982年间),福建省戏曲研究所又录制了她表演的《孟姜女·送寒衣》(何淑敏配唱)及《高文举·玉真行》。施织还为许书美表演《尹弘义·花架下》的李寒冰配唱腔。
9月,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赴香港演出,艺校的曾静萍、李红、江丽丽、戴冰冰、邱薇薇“五朵金花”随团参加《朱文太平钱》《打赶》《责李直》《买胭脂》等折子戏的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的喜爱和肯定。而在艺校,施织和何少若等人为没去香港的学员排练整本的《高文举》。在这之前何少若、谢永健、潘爱治、李丽敏已教授了传统本《玉真行》《过温府》《责李直》等三折戏。但整本戏是改编的,剧本、舞台调度和传统本有很多不同,而这出是施织的拿手戏,因此整个戏的排练以她为主。演员安排:林聪晓、黄永芬饰高文举;吴艺华、洪如望饰王玉真;王飞凤、黄晓萍饰温金;李辉逸饰温炯;蔡依然饰家婆;黄其铭、洪连生饰李直;吴春生饰跟随;吴绶莹饰周婆;巫海龙饰张千;林少凌、张纯吉饰小军;王少坚、张景虹饰死囚。
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排练,《高文举》在大众戏院、群众戏院、泉州汽车总站剧场等地演出,连续演45场。直到戏院有其它任务才停止,轰动了整个泉州城。
1981到1982年期间,艺校梨园班纷纷到泉州各县及厦门人民剧场作毕业巡回演出,剧目有《陈三五娘》《高文举》《胭脂记》《董永与七仙女》《岳霖争忠记》及小戏《挡马》,施织跟着下去。演出时在舞台侧幕看学生表演,结束后对每个学员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的点评。第二天早上又给他们排新戏。可喜的是这些戏都得到观众很高的赞赏。在5出大戏中施织传授了三出大旦、一出二架旦的表演,这里面有着她不倦的付出和无限的寄托。
77级学生毕业演出节目单
1982年2月,这批学生毕业进入剧团,施织心里很欣悦。她觉得要把这几年的经验记录下来,便于以后的教学。于是与同事潘爱治、吴心治一起整理记录大旦、小旦的成套科步,编写成《梨园戏旦角科步》教材,后来又拍成视频。
内容分为6个章节:一、手的姿式;二、脚的姿式;三、眼法;四、身法;五、步法;六、头部。节选如下:
施织作科步表演
末指手:末指申直上挑,拇、食、中三指尖控在一处。无名指稍曲贴住中指,指背略高。该手姿一般表示贬意,但少女也用来沾唇表示含羞。
教材分别从动作的要领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配有图像,是一本完整、系统、图文并茂的梨园戏科步教材。
1982年,施织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第二年中国唱片公司把她演唱的【秀才先行】【生长深闺门】【千金本是】【非是㐾】【自君去后】的5个唱段灌成磁带对外销售。
1984年5月艺校要招收一个南音班,施织参加了招生工作。9月她和李丽敏、潘爱治一起担任南音曲艺《昭君出塞》《雪梅教子》《买胭脂》等剧目的念白和科步的教学,直到元月。第二年,施织参加“85级”的梨园戏学员招生(4名女生),并进行两年的唱腔及《探窑》《过西楼》《三婶报》等折子戏的教学。
艺校老师与85级学生合影(施织前排右三)
从1985年起施织连续任泉州市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这一年9月她又荣获福建省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88年,由于施织的特殊贡献,破例评为高级讲师。
且看当时的申报材料,可以感受到施织评到这个职称是名副其实的。
本人进入艺校戏曲班前,长期生活在剧团,工作没规律,生活不严谨;因此初来时有些不习惯,有些困惑。本人是戏曲演员,年纪又较大,文化水平又低,教学无从下手;但为人师表责任重大,一切言行都对学生有影响。为此十年来力求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时时注意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我家虽在市郊,身体又不好,每日须雇三轮车上下班;但不论上课或开会,如无特殊情况,即使大风大雨也从不请假或迟到。
2.古云“勤能补拙”。为弥补自己的不足,我始终虚心向老师们学习,倾听他们的意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从不以“名演员”自居,即便课时较多(十年来每周课时最少18节,最多28节),从不叫苦。即使是下课时间,学生求教,我也毫不厌烦地忍饥辅导。今年来,有三四位学旦角的学生,每周假日来我家学唱腔和表演,我受她们好学精神所感动,牺牲假日休息时间,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辅导。从不推却或间断。
3.改变旧科班戏教戏的师承教法,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与潘爱治、吴心治两位老师,整理记录成套大旦、小旦科步资料,并全套录像以利有系统地对同学进行示范。除分析启发外,还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对待,进行重点突破。如有位学生演员条件好,表演能力也较强。但唱音不准较严重,入班前在原剧团已认为是无可救药了。经两年来课内外加强辅导,现已基本上纠正过来了。原剧团领导称我们“功德无量”。对其他同学的形体表演、唱法上的问题同样分别进行辅导。
4.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77级的同学较多,为了关心和了解他们的情况,我与学生住同一个宿舍,以便生活上可随时照管。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或者思想上有什么问题,我就个别谈话,耐心教育,或向领导反应。从而加深了师生感情。
十年来教过三种类型的班级,经不断探索,取得不少经验、成绩:77级学生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工作,有四位女同学(旦角)在1980年(在学)就随剧团赴港演出。毕业五年来,女生大部分担任主演和重要角色,已成为剧团的支柱。1984年8个女生参加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比赛,4人获银牌奖,3人获铜牌奖,并参加出国演出。现已6人加入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其中吴艺华进班时,天赋较低,经精心培养,现为剧团公认的才德兼备的优秀演员。参加电视剧《龙凤吟》的拍摄,表演受到国内外专家及报刊的好评。现是入党的培养对象。曾静萍,人称“万宝路”,是全省颇有名气的青年演员,深得专家的赞赏。她主演的剧目曾赴京和出国演出,今年参加省会演获最佳演员奖。本届的6个学生,经过三年来的学习,基本功大都扎实,并学完十多个折子戏,在实习演出中,都较满意。有的学生在角色表演上被认为不亚于剧团的同角演员。有个女学生参加市南音演唱比赛,其唱功、音色颇受南音行家赞赏。
施织同志是造诣很高的梨园戏著名演员,一向以“艺高德好”受到文艺界的高度赞誉。调入我校任业务教师以来,工作积极,责任心强,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省先进工作者。她的传统表演艺术基础扎实,特别是在唱念的基本功及旦行的表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对梨园戏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培养梨园戏青年演员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同意报评高级讲师。
何少若
施织同志能坚持四项原则,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能为人师表。积极承担教学任务,与其他教师合作较好,教戏育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1985年9月被评为省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
任职以来,担负教学工作量大,她能不畏辛劳,踏实苦干。所任专业课技能性、实践性较强。她在梨园戏传统表演艺术的旦行方面的造诣较深,特别在唱、念基本功及旦行表演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能积极参加教学研究,为积累教材贡献很大的力量。对梨园戏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培养梨园戏青年演员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校长:蔡炳汉
那年,施织在丈夫培植的帮助下撰写《戏曲表演生涯中的点滴体会》一文在《福建戏剧》发表。且读:“从演员的条件来要求,我确有些不足之处,正因如此,我只能以‘勤能补拙’作为座右铭来要求自己。”“戏德,不仅是品行问题,更是关系到艺术的成就和提高。”“在演出中能‘任唱不倒(嗓)’,就是在吴瑞德、王爱群二位老师的精心培养和剧团送我到福建师院艺术系请片冰心老师培训所取得的。”“至于科步程式的准确和运用自如,以及如何运用表演程式去塑造人物,则是在蔡尤本老师和导演们的雕琢和启发,我才逐步理解和掌握的。”“我自己退出舞台后,还能为戏曲艺术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感到自豪和光荣。”
这就是施织的本色——谦逊、感恩。把才情归结于勤奋,把成绩归功于师长。
1989年9月,艺校招了“89级”梨园班学生,施织和李丽敏一起传授7名女生的念白,又和潘爱治传授《玉真行》《留伞》等一些折子戏。
施织指导89级学生表演
1990年1月施织办理退休手续,但她并没有“休”,依然续聘在艺校任教。1994年荣获福建省戏剧家协会授予的“优秀辅导教师”奖。1994年2月担任第五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评委。1996年5月,以前的同事尤春成撰写《款款“玉真行”,不尽沧桑路——记梨园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施织》一文分别在《泉州晚报》《福建文化报》刊登。让泉州人、福建戏剧界重温这位久违30多年梨园戏名旦的高尚品德和精湛的表演艺术。
1997年9月,艺校招收“97级”梨园班学生。经过一年的基本功训练后,施织来传授《玉真行》《公主别》《宿店》《探窑》《冷房会》等折子戏的表演。《玉真行》是一出唱做并重的戏,最考验演员的基本功。施织非常重视这个戏的教学,她说如果这个戏学扎实了,其它戏就比较容易上手。在这个班,《玉真行》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施织先以传统版入手,传统版有【夫为功名】【强企】【岭路斜崎】三首名曲。教学中,施织总是拿着拍板,按一句曲一步科来进行。她端坐在前面一边打节拍,一边注视着学生的科步。那高度集中的状态:精神饱满,耳朵竖着听,眼神目不转睛。遇到问题马上喊停走向前纠正讲解。她反复强调每一句曲唱到哪里科步就要做到哪里,科步始终跟着曲,科步要等曲唱完才能收。然后做下一个科步眼神就要随着曲词的意思作变化。《玉真行》以“行”贯穿着整个表演,但要有不同的状态。开始的“行”相对轻松,到后面唱“拖命行”三字,做提手向前走三步时要沉重地拖着,以表示走了长路人很辛苦。另外,还要体现王玉真内在的精神。在念到“今旦行来心意坚”的“坚”及唱到“那是坚心要来寻君”的“坚心”时,身段站定不能晃,眼神提起,声调、做韵要高昂饱满且有力。以此来刻划王玉真千里寻夫的坚定。再来,每一个科步、表情做出来要规范、美观。当唱到“果然一山过了又一岭”做“双过场”的动作,手不能超过肩膀的宽度,要与肩同宽同高;唱到“㐾夫妻”,做低头思念状,眼睛看的位置不能在脚的周围,而是要看离脚1.5米左右的前方,眼皮还要提一点。这是因为演员化妆时把眼皮涂黑,眼睛如果太往下垂,观众看到的就好像是闭着,形象便不好看了。唱曲时嘴型也要美,发“a”音时不能张得太大。班里有一个学生总爱“笑着唱”(扁着嘴唱),显得单调不雅。施织给她讲解嘴型在形体上的重要性及如何变化。为了纠正这个坏习惯,要求她每天对着镜子练嘴型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真的改过来了。
施织指导97级学生表演
《玉真行》的每一个科步每一句唱词,施织都耐心细致地做剖析,让学生“明曲情,达其意,明戏理,知戏情”。
春风化雨,梨花凝香。在艺校,施织教过了84级南音班、77、85、89、97级梨园班的学生。学生们对她如此评价:首先施老师在教学时很端庄,坐着永远是双腿并拢。从没听见她大声说话或随便说笑,做到笑不露齿。教学时不急不躁,温温纯纯,从不发脾气,但又非常认真用心。总之施老师给我们的感觉是不苟言笑却又可亲可敬。
2005年,她的教育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想艺校这28年,不知付出多少辛劳,多少汗水!如今,这些学生很多已是梨园戏知名的旦角。施织心里充满着许多的欣慰!
《高文举·冷房会》施织饰王玉真林红梅饰高文举
1983年秋施织到香港土瓜湾妹妹家做客3个月。以前的剧团同事蔡远丕本是洞箫、笛子演奏高手,辞职后到香港定居。他知道施织来港非常高兴,经常去土瓜湾带她坐船到香港晋江同乡会会馆作艺术交流。当时同乡会成立香港福建南管曲艺团,召集在港的一些南音、梨园戏、高甲戏的艺人不时进行演唱活动。蔡远丕召集乐队,并亲自吹笛子,施织唱起梨园戏名曲:【非是㐾】【劝哥哥】【当初贫】……有时表演《玉真行》。曲艺团的演员蔡美纯、王丽珍时常来欣赏捧场,有时也参与唱上几首。演唱完便到酒楼开宴请施织,交谈中,大家一致称赞她这么多年没上过舞台,声音还这么好。这是施织离开舞台14年后又在公共场合尽情演唱,宝刀依然不老也。
1997年潘爱治、刘桂兰应江之翠剧场南管乐府的邀请到台湾授艺。经推荐,同年10月,施织也受聘去进行3个月梨园戏表演艺术的传授。主要是《赏花》《玉真行》《公主别》3出折子戏的念白和科步,施织一句句、一步步耐心地教,学生非常认真地学。她们对施织很尊重,假日经常带她到各处参观游玩。在那3个月中,64岁的施织饱览了士林夜市的繁华、日月潭的美丽、台北故宫的古雅,很是开心。台湾3个月的教学,施织留下了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从此,江之翠剧场南管乐府的工作人员每次到泉州时都会去看望她。
施织赴台教学批件
舞台上的施织纯朴自然,生活中的施织也是质朴无华。初次接触,你可能会怀疑这是一位著名的旦角演员。只见她穿戴素净、语言平和,行动举止没有一丝的作态,就像一位普通的善良妇女。等到接触多了,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她那种谦恭有礼、淡泊恬然、善于感恩,对艺术无比热爱的高尚品质。
1995年,施织夫妇和大儿子亚斌在江南霞洲新村建了一座四层的大楼,取名“赋闲居”。那年正逢丈夫施培植70大寿,于是把乔迁、寿辰庆典合起来办。施府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和梨园戏剧团的同事、学生,剧团特意到新居附近的戏台献演三天以表示祝贺。
晚年,施织和老伴培植安恬地住在赋闲居,这里清净幽雅,两人互相照顾,依然是夫唱妇随,儿孙们对她们十分孝顺。2011年孙子阿达结婚,隔年生了个男孩。施家喜得曾孙,四世同堂,享受人间天伦之乐。有时,剧团的学生还会来找施织学戏,她还是那样的乐意和用心。
80岁的施织示范表演《吕蒙正破窑记·辞窑》片段
2015年,97级的学生郭智峰为施织编印了《施织——舞台艺术回顾影集》。画册分为“艺术历程”“艺术薪传”“舞台交流”“时光遗珍”四个部分,以不同时期的照片回顾施织昔日的剧团生活、舞台风采以及艺校教学。翻阅后韵致依旧,余味浓浓!
《高文举·入温府》张光宇画
2020年夏天,95岁的丈夫施培植去世,一个相依相随、携手并肩走过66年的伴侣永远离开了。施织怎舍得呢,她不尽伤心。每天早晨,一个人来到厅堂默默望着丈夫遗像良久,似在倾诉着还没说够的心里话。然后一声长叹:“咱爱要相见,除非是明月关山入梦里。”如今丈夫已去世多年,但一提到他施织的心就酸起来:“我这个老施,对剧团尽心尽责,对我千好万好,叫我怎样想也想不完呀!”眼泪禁不住又潸然落下。
施织幸福的一家
一个从来没有得过表演奖,却从观众到专家、同事到领导都齐口说“好”的演员确实少见。这其中充满着的是那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大可授于——德艺双馨。晚年的施织说过:“回想这几十年来,我对‘梨园’、对剧团问心无愧。”是呀,一点也不为过。
施织朴实的人品,奠定了她素雅的艺术风格。不管是科步,还是唱念从来没有夸大、过火之嫌,总是在中规中矩间呈现出舒和的艺术美。都说旦角如花,那么施织就是秋天的菊花。在细细品赏中,你能清适地感受到每个花瓣的体态美和让人回味的幽幽香气。
今年,施织老师正90周岁,依然耳聪目明,记忆清晰。一个人在家闲着时或听听年轻时的唱腔录音,或轻声唱上几句,一缕的感叹在心间动起了微微的波澜!有时自己思索起来,小时候在戏班表演的《雪梅教子》曲中有“颜回寿、火里莲花、南柯梦里”,这些词不知是什么意思?于是打电话和学生吴艺华讨论,因为艺华以前有表演过这个戏,便一一作解释。“哦,原来是这样的。”施织微微一笑。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对梨园戏依旧是一往情深呀!
质朴为人,素雅演艺。妙于细品,香与菊齐。梨园戏一代名旦施织老师——艺高寿亦长!
施织90华诞与同事、学生合影
施织与许书美表演《吕蒙正·过桥入窑》
附:名家评施织
梨园戏历代演员,为海内外观众搬演了许多人世间悲欢离合的生动故事,感动了无数的男女老少。但演员中有些人是自小在苦难中挣扎成长而后成名,同样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却少为人知。今读《素香默萦——记梨园戏名旦施织》一文,洋洋三万多言,竟然出自石狮一位中学老师谢文逐之笔。深感其资料的丰富,描述的精细,十分难能可贵。而故事主人施织清晰的记忆力和精湛的表演艺术,更令人惊叹。两位的合作为泉南戏剧史增添一章难得一见的新篇章。
郑国权(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
施织自1952年进入新组建的梨园戏剧团,首演《陈三五娘》整理本的五娘,从此一发不可收,一个戏接过一个戏,有传统戏、新编戏、现代戏,凭着她的真本事、真功夫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人赏心悦目的人物形象,堪称是梨园戏大旦翘楚。她勇于担当地奉献,无怨无悔地坚守,不摆名角架子,平易近人,淡泊名利,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庄长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一级导演)
施织大姐勤学有成,苦练成才。开棚戏《过西楼》,扮雪花公主。几十年后我在广州看林任生改编的《朱弁冷山记》,施大姐也演雪花,最动人是《公主别》。扮相端庄尊贵,动作蕴藉美妙,唱腔声情并茂,表情宛转凄切。可谓声声入心,步步牵魂,几“不作第二人想”。看施大姐《过桥入窑》录像,表演之细腻逼真,科步之优美传神,喝腔之朴素缠绵,韵味深长,亦具名角风范。要成就一位名角,天赋、坐班苦学、演出磨炼缺一不可。我只看过施大姐一次的演出,但那美妙的姿容、动人的演唱迄今难忘!
秦岭雪(香港诗人、艺术评论家)
施织的生平我了解甚少,读过谢文逐写的施织传后,很受教育,非常敬佩她。施织人品高尚,表演艺术有个人风格,有创新,唱腔感染力很强,音色清淳,自成一派。谢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想,泉州市,特别是晋江,老艺人很多。过去郑国权、吴捷秋、庄长江等地方戏曲研究社的老师们做了大量工作,出了许多书。但是,前辈老艺人的资料是不是已经收集得够充分了,有没有遗漏?能否编撰多卷本的老艺人传记,不仅记录生平事迹,而且深入一步总结他们表演技巧的个人特征。这件事做得全面、系统,我们才能把闽南各种非遗剧种保护好,把传统记录、整理成可以长期保存的文字、音频、视频,以这样的形态传播之、研究之。这一工作还可以动员高校的力量,组织老师和研究生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课题,长期进行下去,过几年几十年,就会积少成多。建议泉州晋江的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请大家商讨。
陈世雄(厦门大学教授、博导)
新中国后施织表演的角色录
(郭智峰整理)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往期回顾
撰文 | 谢文逐 初审 | 蔡景森 终审 | 林建强 排版 | 吴慧文